□宋志刚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成功学院,郑州 451200)
2010年全球最大的网上书店亚玛逊全年营业收入342亿美元,同比增长近40%,公司的绝大多数配送业务依靠美国邮政和UPS等第三方物流公司完成。在中国,以京东商城、凡客诚品等为代表的电子商务企业正在通过自建物流来完成商品的配送工作。中国物流业发展的滞后已经成为制约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瓶颈,在销售旺季频频发生的“爆仓”事件不仅大大影响了顾客借助网络平台获得轻松、便捷的购物体验,还增加了客户投诉、退货的概率。
从顾客网购商品的范围来看,网购商品有从图书、服装向家用电器、家具甚至生鲜食品等普通消费品扩大的趋势。电子商务物流业务目前主要由快递公司承担,其业务主要集中于配送环节。快递公司在将订单处理、分拣、干线运输与末端配送有机地衔接,满足个性化定制服务时的能力明显不足。快递公司很难能够满足未来消费者对冷链物流、大件物流等多样化物流专业服务的需求。从目前来看,电子商务物流主要包括外包物流、自建物流及自建仓储与外包配送相结合等三种模式。研究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分析三种模式的特点,对于改进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4554亿元,比上年增长18.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8%。而2010年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到4980亿元,较去年增长89.4%。从实际消费情况来看,网络购物模式并未形成大量的新增消费,而仅仅是将一部分原本在传统渠道中产生的消费转移到了网络上。原本那些由渠道和中间销售商进行统一组织的大规模干线运输被分拆成一个个由快递公司进行独立配送的物流服务[1]。而由此产生的对仓库分拣能力、支线运输能力的需求迅速超出了快递公司的分拣、配送能力极限,“爆仓”就此产生。概括来看,B2C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基于网络技术的电子商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借助于网络,电子商务解决了商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传输问题。但只有完成商品的空间转移才能实现整个电子商务的全过程。在我国,消费者在完成网上交易后一般要等待2—7天的时间才能收到货物,而如果采用平邮的方式,时候会更长。配送时间瓶颈已经成为影响网络购物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同电子商务企业轻易可以获得几千万美元的风险投资不同,快递企业主要依靠自身的原始累积不断发展。在缺少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当前所有物流企业基本上都是进行人员数量的扩大投资,虽然部分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在提升其分拣能力是采用了输送机,但是多数的分拣基本上还是依赖于人工。这种依赖于人工规模的扩张对于快递物流公司增加服务能力相当有限,其服务能力的增加与人工数量的增加基本成正比,因此快递物流企业在这种模式下并不能快速地增加其服务能力。
虽然电子商务企业都采用了比较先进的信息技术,但是多数快递企业的信息化进程比较缓慢。信息系统建设不完善,一些在外资快递企业比较常见的设备,如PDA和POS等设备在国内快递企业中还未普遍采用。消费者在网络上完成相关操作后,只能够通过电子商务网站了解产品是否已经出库,而对于所购买产品的具体位置则很难追踪。此外,大多数支持货到付款的快递企业采用的是收取现金的方式,安全便捷的上门刷卡支付方式由于快递企业信息化水平低而没有被采用。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服务是电子商务活动中唯一可以和网络购物消费者直接接触的环节。配送服务水平直接影响消费对网络购物的满意度。热情、周到的服务能够为消费者带来非常好的购物体验,从而大大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但是无论是配送人员服务态度差、出现货损货差后推诿扯皮等情况,还是不时曝光出的快递公司工人暴力装卸、远投包裹等视频等都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者的网络购物热情。
要解决上述四个方面的问题,首先要研究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的常见模式,分析它们的优缺点,并提出一些适合当前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的新模式,来指导相关配送业务的开展。
目前常见的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模式主要包括三种类型。
目前多数小型电子商务企业的配送业务都外包给快递公司完成,以“四通一达”为代表的快递公司以及中国邮政EMS承担了大多数的配送业务。通过业务外包,电子商务企业可以减少物流系统建设上进行投资,并且通过对不同快递公司的比较,企业有权利选择最专业的快递公司完成配送工作。但是外包模式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特别是无法实现对物流过程的有效控制,因此难以提高对客户的物流服务水平。
具有一定规模的电子商务企业受制于资金、人才等资源的限制,在没有能力自营配送的条件下,采取自建仓库完成订单分拣工作,将配送工作外包给快递公司的模式完成整个的物流工作。此模式虽然加快了订单的拣选速度,以比较短的时间将商品交付到快递公司,但是快递公司收货后还要在自己的仓库进行二次分拣才能开始干线运输。而快递公司二次分拣能力弱也是造成“爆仓”的主要原因。
自建物流模式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大型电子商务网站自建物流,二是传统领域中的大型零售商进入电子商务领域后,对原有物流配送体系的改进。
以京东商城和凡客诚品为代表的一类大型电子商务网站近年来投入了比较大的精力来建设仓库及自己的配送队伍。以京东商城为例,目前已经建设了北京、上海、广州、成都、武汉和沈阳6大物流中心,配送站点达到100个,物流配送人员超过2000人,除少数偏远地区外,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国的物流网络。通过自建物流电子商务企业可以较好地控制自身的物流环节,订单拣选准确率、配送及时率、客户满足率等衡量物流作业水平的指标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物流服务水平逐步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自建物流需要有比较大的投资以及较高的物流管理能力,这也成为电子商务企业采用自建物流模式的障碍。
以苏宁电器为代表的大型零售企业开始逐步涉足电子商务。苏宁易购是苏宁电器旗下的网上商城。依托苏宁成熟的配送体系,苏宁易购只需对原有的物流配送体系加以改进即可投入运行。苏宁易购敢于承诺“100个城市半日达,220个城市次日达”,也依赖于苏宁在传统商业模式下已经成熟的配送体系。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对于物流配送的成本和效率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上述三种模式短期内无法克服目前电子商务配送环节暴露出的诸多问题。针对电子商务对配送需求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如下两种配送模式。
第四方物流模式是一种基于平台的物流解决方案,它对企业内部物流能力或具有互补性的物流服务提供者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2]。与第三方物流注重凭借自身硬件参与实际操作相比,第四方物流更多地关注整合社会资源、提供物流整体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平台包括业务提供方、服务方和运营方等三方主体,业务提供方指生产企业、服务方是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然后由运营方建立并主导[3]。
淘宝在2008年开始运作的“大物流计划”提供了一种基于淘宝物流宝平台的第四方物流解决方案,该计划将物流信息、客户交易消息与企业ERP系统全面连接,构建了一个使得物流服务商、淘宝卖家及消费者均能参与其中的信息平台。淘宝物流合作体系包括了七类合作伙伴,这当中有物流园区的投资建设者,提供运输、配送的服务商,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接口的软件服务商,提供流通融资服务的提供商等。但是,淘宝在推进此计划的过程中采取了大量购买仓库,建设可以快速分拣货物的分拣中心的方式。这与其之前的计划有比较大的出入。
本文提到的第四方模式可以按照以下方式运作。第四方物流企业建设虚拟呼叫中心。网上商城或者是淘宝卖家收到客户订单后将具体配送产品、配送地点等信息传递给虚拟呼叫中心,呼叫中心发送一条装车信息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同时回复一个计划装车时间给卖家。卖家按照此装车时间的约束完成分拣、备货、包装等工作。第三方物流公司按照装车信息和装车时间组织车源将送往同一城市的货物收集起来,并最终完成干线运输与配送工作。
图1 第四方物流模式运行图
此模式具有以下一些优点:(1)解决了第三方物流分拣能力弱的缺陷。第三方物流收取货物后根据收货量决定后续工作。若收货量大,可直接进行干线运输;若收货量不大,可做暂存处理。但无论哪种方式都可避免二次分拣。(2)节省了仓储面积。所需配送的货物在上第三方物流企业上门收货之前分散于各个卖家,只在开始配送前才交付第三方物流企业,除少数情况需要做暂存处理外,企业无须面积较大的仓库,也不必雇佣大量人员进行分拣作业。
与电子商务企业相比,传统连锁商业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即网点覆盖范围广、配送能力强、商品种类丰富。此外连锁企业还具备提供上门服务的能力,这种能力使得客户在购买诸如大型家电、家具等需要提供安装服务的产品时没有后顾之忧。电子商务企业如果实现与连锁企业共享配送网络,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此模式下,当卖家收到客户订单后,可以将货物就近放置在合作连锁店内,连锁企业的配送车辆在完成连锁店的配货过程中即可以完成集货过程。货物在连锁企业的配送中心进行分拣、包装。经过干线运输至目的地后,交由当地的连锁企业完成最后的配送工作。
此模式具有以下一些优点:(1)共享连锁企业的配送资源。卖家无须建设信息平台和配送网络,借助连锁企业配送网络的覆盖范围及配送中心的分拣能力,卖家发出的货物可以很快地送达消费者手中。(2)降低了配送车辆的空驶率。一般连锁企业的配送车辆在完成配货后都会空车驶回配送中心,而如果实现与电子商务卖家的合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配送车辆的空驶率,提高车辆的利用率。
电子商务平台的不断完善与信息集散程度的迅速提高,带动了对物流产业的需求。电子商务要实现快速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解决物流配送问题。不断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势在必行。物流配送问题的解决需要多方努力,电子商务企业自建物流是一种探索和尝试,对于大多数电子商务企业而言,需要全方位地综合考虑客户需求、业务特征、服务能力等多种因素,合理选择配送模式。
[1]罗辉林.如何打通电子商务的物流经脉[J].北大商业评论,2011,(3):36-42.
[2]叶怀珍.现代物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48.
[3]孙玉秀,翟素娟.试论我国电子商务物流模式及其发展趋势[J].中国商贸,2011,(2):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