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科
湖南省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湖南 郴州 423000
消化性溃疡 (peptic ulcer)泛指胃肠道黏膜被胃消化液所消化而形成深达黏膜下层的黏膜破损,可发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肠,以及胃空肠吻合口、含胃黏膜的Meckel憩室内。由于临床以胃溃疡 (gastric ulcer,GU)和十二指肠溃疡 (duodenal ulcer,DU)常见,故一般所谓的消化性溃疡是指GU和DU。国内最近回顾性分析了北京地区29所医院1999年胃镜检查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资料,表明本病检出率为13.61%,其中胃溃疡占23.3%,十二指肠溃疡占69.9%.以青壮年为多见[1]。本病以慢性周期性规律性的上腹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与饮食有关,制酸剂可缓解症状。发病与季节有一定的关系,以秋季和冬春之交时期为多发。本病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目前研究认为,该病发生和复发与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HP)感染密切相关,是一种常见且多发的较难治疗的消化性疾病。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伴HP感染,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对象 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共有106例均来自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3例,男33例,女20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35岁;对照组53例,男29例,女24例 ,年龄20~57岁,平均年龄36岁。所有患者均因上腹部疼痛伴上腹部饱胀,嗳气,反酸,胃灼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入院,经胃镜检查,按山崎分期法为消化性溃疡活动期 (activ stage,A期),又称厚苔期,溃疡的特点:溃疡苔厚或有血痂,周边黏膜肿胀,有或无黏膜皱襞集中[2],其中十二指肠溃疡 (DU)72例,胃溃疡 (GU)34例,复合性溃疡6例,无活动性出血及梗阻,病理排除癌变等器质性病变可能,C14呼吸试验证实HP(++-+++)感染,实验室检查,B超,上消化道钡餐,CT排除肝胆胰以及其他肠道器质性病变,无严重的心血管疾患及外伤手术史,无药物过敏或耐药史。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20mgBid,阿莫西林0.5gBid,克拉霉素0.5gBid,于餐前30分钟左右服用,10天后停用抗生素,奥美拉唑维持治疗,6周为1疗程。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每日加服中药1剂。方药通过辨证分型:肝胃不和拟柴胡疏肝散加减,方为:柴胡12g,佛手15g,枳壳12g,木香12g,延胡索15g,苏梗15g,郁金15g,川楝子15g,白芍15g等;脾胃湿热拟三黄泻心汤加减,方为:黄芩15g,黄连10g,大黄10g,蒲公英30g,延胡索15g,佛手15g,枳实15g,厚朴15g,海螵蛸15g,浙贝母12g等;脾胃虚弱拟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方为:党参20g,黄芪30g,半夏10g,白术12g,茯苓15g,砂仁6g,木香10g,陈皮6g,延胡索15g等;胃阴亏虚拟一贯煎合益胃汤加减,方为:生地30g,天花粉20g,沙参15g,麦冬15g,石斛15g,白芍15g,郁金15g,延胡索15g,佛手10g等;瘀血阻络拟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方为:蒲黄10g,五灵脂10g,丹参20g,延胡索15g,三七粉3g,枳壳12g,川楝子15g等,并根据病症加减。期间停用其他药物,6周后复查胃镜和HP。
2.1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溃疡愈合HP阴性。有效:临床症状消失,溃疡缩小,HP阴性或者阳性。无效:临床症状未消失,溃疡变化不大,HP阴性或者阳性。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
2.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48例,有效4例,无效1例,治愈率90.57%,有效率98.11% 。对照组:治愈40例,有效10例无效3例 ,治愈率75.47% ,有效率94.33%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治愈率明显升高。对照组两组治愈率比较,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表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和对照组使用药物期间未发生不良反应。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以上腹部慢性,周期性和规律性疼痛为特点,伴反酸,嗳气,恶心呕吐,上腹部饱胀等症状,胃镜为消化性溃疡诊断的主要方法,近十多年来的大量研究充分证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和复发的主要原因,故消化性溃疡伴HP感染的治疗也是围绕根除HP感染而拟行的治疗方案,西药是以质子泵抑制剂和 (或)含铋制剂为基础的三联或四联疗法,在溃疡治疗和HP的根除发挥巨大的作用,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和根除率。但是由于环境和生活习惯,烟酒,药物,溃疡自身的因素及幽门螺杆菌耐药的存在等危险因素,不少患者治疗后5年内复发率达50%以上[3]。但如何进一步提高治愈率和缩短愈合时间,预防复发和防治并发症,特别是目前消化性溃疡首要致病因素HP感染高发病率和耐药存在,防治消化性溃疡任务仍很艰巨。笔者在2004年6月-2006年6月,共有106例均来自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因上腹部疼痛伴上腹部饱账,嗳气,反酸,胃灼热,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入院,经胃镜检查,按山崎分期法为消化性溃疡活动期 (activ stage,A期),C14呼吸试验为HP(++~+++)感染,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含质子泵抑制剂的三联疗法10天,后质子泵抑制剂维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结合中药治疗,疗程均为6周。笔者根据多年治疗溃疡的经验,选择了奥美拉唑抗酸分泌剂为基础的方案,它的强抗酸性使胃内PH值升高5左右,能迅速缓解病人症状,促进溃疡愈合,联合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高效抗生素,能显著提高HP的根治,但由于患者依从性等原因导致治疗不规范,和抗生素的滥用和耐药等因素,单纯西医治疗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且停药不久后发病率高,成为临床消化性溃疡治疗棘手的问题。笔者根据胃镜征象和不同机体状态表现出来的中医症候的差异,辨证论治,同时在辨证的基础上结合辨病,将消化性溃疡辨治,分寒热,虚实,阴阳,在气在血。如肝气犯胃,脾胃湿热,瘀血停滞等属实证;胃阴不足,脾胃虚寒,脾胃气虚等属虚证;若久病可因实致虚或因虚致实,虚实夹杂,属本虚标实。辨证施方,同时选用一些经严格科学研究证实具有这方面作用的中药配伍遣方,如选用黄连、大黄、黄芩、厚朴、桂枝等具有抑杀幽门螺杆菌的药物,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等以健脾益气,郁金、元胡、佛手行气活血,根据病症加减:如反酸加海螵蛸、浙贝母制酸;痛甚加三七祛瘀止痛;嗳气加沉香和白蔻仁以顺气降逆;呕吐加竹和法半夏以清热和胃降逆,大便不通加大黄清热攻下或加火麻仁润肠通便;大便潜血阳性加炮姜炭和白芨以温中止血等针对性用药,配合西药,增强了胃黏膜保护因子,促进胃黏膜血液循环及免疫功能,调节幽门括约肌舒缩功能,防止胆汁等碱性液返流,改善胃的环境,这些多靶点,多层次的作用机制使溃疡复发,在消化性溃疡和HP感染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4],通过对106位消化性溃疡伴HP感染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观察,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升高,取得满意的疗效。
由此可见,中西医结合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伴HP感染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具有一定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前景,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1]张亚历,周殿元等.图解消化病学[M].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3:41.
[2]欧阳钦,张正.消化系统疾病查房释疑[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6-97.
[3]罗云坚,余邵源.消化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1.
[4]罗云坚,余邵源.消化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