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志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医院,辽宁 大连 116002
小儿肺炎是威胁世界儿童生命健康的常见病之一,是我国儿童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1],也是儿科常见病,高发病,症状较重,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的湿啰音为共同临床表现,肺部体征消失缓慢[2],近年来抗生素的应用逐渐升级,抗生素的毒性、过敏、耐药及二重感染等副作用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忧虑和关注。经皮给药治疗仪由于安全、无痛苦、无创伤,又可以缩短病程,家长容易接受,因此在小儿科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我院儿科自2005年11月起至2008年12月应用经皮导入治疗小儿肺炎160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在病房选择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可闻及干湿罗音或和肺部X线检查,可见单侧或双侧片状阴影。共268例,男163例,女105例,年龄最小的8个月,最大的 6岁,其中,1~3岁小儿 201例 (占总数75%)。
采用临床随机分配法将患儿分为治疗组160例,对照组108例。对照组常规抗炎、止咳、平喘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经皮给药片,采用沈阳大学电子医疗仪器厂生产的Ezt—9型经皮导药康复治疗仪,按仪器操作规程,取背部双侧肺腧穴,前胸膻中穴,天突穴 (前胸、背部疾交替使用)每天1次,每次2个穴位,温度36℃ ~38℃,强度6~12MA,时间30min/次,药贴依年龄留置2~12小时,5~7天为1个疗程。药垫主要成分为鱼醒草、双花、板蓝根、生地、桔梗、川贝等中药提取物。
治愈:经治疗3-5天内体温恢复正常,7天内症状体征全部消炎,X线检查均恢复正常;有效:7天内体温明显下降或正常;症状和体征有所改善,X线肺部阴影有所减轻;无效:7天后症状体征及X线改变无改善或加重。
两组治疗效果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
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药物被人体吸收主要有三个途径,即消化道、黏膜和皮肤。中医认为人体皮肤腠理与五脏六腑真元相贯通,药物可以通过体表、腠理到达脏腑,起到调整机体、抗病祛邪的作用。所谓中药经皮给药 (transdermal therapeutic system TTS)就是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将中药单方或中药复方经过合理的提取、分离、纯化等工艺所得到的有效部位或有效成分或其提取物等与适宜的辅料或基质制成的通过皮肤表面给药,使中药以恒定速度 (或接近恒定速度)通过皮肤各层,进入人体循环产生全身或局部治疗作用[3]。
TTS系统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的治疗技术,具有超越一般给药方法的独特优点,尤适合儿童、老年人用药。因为儿童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许多脏器发育尚不完善,肝、肾的解毒和排泄功能以及血-脑脊液屏障的作用尚不健全,对许多药物的代谢、排泄和耐受性差,药物使用不当极易引起中毒。而儿童的皮肤对药物的透皮吸收性很好,某些药物制成外用制剂后,儿童患者比成年患者皮肤吸收性好、起效快,可以不经过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且皮肤间层还有储存作用,使药物浓度曲线平缓,避免了“峰谷现象”,提供了可预定的和较长的作用时间,因而可维持稳定持久的血药浓度,同时毒性和不良反应小[4],被誉为第三代治疗方法,其渗透性比单纯用药片的透皮吸收可提高60倍以上。
经皮导药治疗仪集药疗、电疗,热疗及穴位灸疗于一身,有消炎、退热、止咳、平喘等作用。在治疗仪作用下,相应部位组织受激发热,促进血液循环,扩张局部毛细血管,增加皮肤通透性,有利于药物的渗透。药贴所含中药药物成分,通过皮肤及相应组织到达肺组织,具有疏散退热、宣肺平喘、行气活血、增强免疫力、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同时改善肺微循环,使肺血流加速,促进肺部啰音吸收,从而加速临床症状、体征缓解。再同时应用经皮导药治疗机,利用其理疗因子[5]改善血运、抗炎、促进组织修复以及加强单核-巨噬细胞功能,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局部温度的提高更加速离子的渗透,这种理疗因子和中药的双重作用可以提高疗效,经皮治疗佐治的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7.5%、99.2% ,均高于对照组,两组统计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另外,将中药制成经皮给药制剂后,还可避免一些中药本身的特殊不良气味对味蕾的刺激,可以减少儿童患者对口服中药的抵触情绪。因此将治疗儿科常见病的中药研制开发成中药经皮给药制剂,不仅毒副作用小,而且使用方便,儿童易接受,可起到很好的疗效[3],值得推广和应用。
[1]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小儿重症肺炎及其并发症的诊断和治疗[J].中华儿科杂志,1997,35(8):439.
[2]薛辛东主编.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胥云,庄桂霞.中药现代经皮给药制剂的临床应用与发展前景[J].中医外治杂志,2005,14(2):6-7.
[4]孙亦群,陈孝银,周莉玲.经皮给药系统的研究进展[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20(3):62-64.
[5]张黎明,临床物理治疗学,第1版[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