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文信息化建设与探索

2011-04-14 11:58杨静波
水利信息化 2011年1期
关键词:水情水文防汛

杨静波

(广西水文水资源局,广西 南宁 530023)

0 引言

水利信息化是水利现代化的基本标志和重要内容,也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文信息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源性、公益性信息。水文信息化是水利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切与水有关的业务都需要准确可靠及时的水文信息作支撑。近年来,广西水文信息化建设牢固树立“大水文”发展理念,以建立健全水文信息监测与服务网络体系为基础,以提高防灾减灾预测预报能力为重点,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向社会提供全面优质服务为目标,以优化法制政策环境、强化科技创新和加强队伍建设为保障,加快水文现代化进程,为广西水文现代化整体推进提供强大动力,为广西水利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1 广西水文信息化建设现状

广西水文水资源局下设 9 个水文水资源分局,设有 145 个水文站、993 个雨量站、40 个泥沙测验站、72 个蒸发站和 128 个水质监测断面,常年进行雨量、水位、流量、泥沙、蒸发量、水质等项目观测,担负着广西全区水文勘测、水文情报预报、水环境监测、水资源调查评价及水文科研等重任。近年来,贯彻以水文信息化带动水文现代化的发展要求,通过不断实践和探索,信息技术应用的实效逐步显现,综合业务能力明显提高,对水利信息化的支撑能力和服务水平大大增强。

1.1 基础网络建设

广西水情计算机广域网始建于 1995 年,是以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局为中心的星型网络,近年来,经过改造,9 个水文水资源分局(水情分中心)各采用2×2 M(1 主 1 备,热备份方式)与区局连接,组成覆盖全区的广域网。另外区局中心采用 4M 带宽的FE 电路与国际互联网(Internet)连接,各分局采用2 M 接入国际互联网,为内部专网提供与外部网络信息沟通的出口。

在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局和 9 个分局网络中心建立一定规模的软、硬件系统,电源、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关键设备基本实现了双机热备份。建成 VPN 网络系统、水文内部 IP 电话网和移动短信平台,并对网络安全进行比较全面的建设,建成了数据流量监测、内网终端安全管理系统,以及防火墙和防入侵检测体系,建成了包括分局在内的网络防病毒监控中心。

基础网络为水雨情信息传输提供了高速、安全、可靠的通道,并为业务系统的全局网络化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自动测报系统建设

近年来,水文信息共享网络和服务系统经过逐年投入建设,已建成包括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局、9 个分局、1100 多个遥测水文(水位、雨量、水库、墒情)站在内的 3 级监测和预报体系,信息监测、采集、报送能力和自动化水平有了一定提高。已建成的应用系统主要有:柳州市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水情分中心,西江中下游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广西中小河流(洪水易发区)水文监测站网一期工程,桂江水质预警预报系统,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南宁、柳州、崇左、钦州、玉林、梧州等 6 个城市),红水河黔桂省界天峨水质自动监测站,固定、移动墒情自动监测站等。水位、雨量、墒情(土壤含水量)、水质(五参数)等水文信息,从采集、处理、报文合成、传输,到接收、转发、存储全面实现自动化。

1.3 水情应用系统建设

1.3.1 水情在线分析服务系统

根据“防汛工作,信息先行”的理念,在可能的范围内做到最大程度的水情信息共享,确保水情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提高广西水情会商的效率和作用,从防汛水情工作的实际出发,结合现代信息处理、网络和 GIS 技术,开发完成了“水情在线分析服务系统”。系统主要采用 B/S(浏览器/服务器)3 层体系结构,以国家标准水雨情实时数据库为基础,地理信息系统(GIS)为平台,综合先进的网络技术,通过 Web 服务,实现水情信息的实时查询、分析、显示和整理入库。系统成功应用于日常水情会商,为各级防汛部门获取水雨情信息提供极大的便利。

1.3.2 中国洪水预报系统

在 6 个重要断面(黔江武宣、浔江大湟江口、西江梧州、郁江南宁、柳江柳州、桂江桂林等水文站)推广应用中国洪水预报系统,严格按照要求开展水情预报日常化工作,通过开展日常化洪水预报和台风水情服务,预报人员利用“中国洪水预报系统”开展洪水预估预报,提高预报水平和能力。

1.3.3 水文高清视频会商系统

广西水文高清视频会议系统采用高清视频设备,依托 2 M SDH 专线组网,形成以广西水情广域网为依托,以 H.323 框架技术作为多媒体通信平台的标准,采用 IP 网络协议的会议应用系统,会场分布于区局和 9 个分局。该系统的建设完成,提高了区局机关与各水文分局之间的现代化办公水平,实现了水情会商、常规会议及远程培训等信息化的直接应用,为进一步提高水情会商水平,实现自治区水文信息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1.3.4 水情综合业务系统

广西水情综合业务系统是全区水情日常值班系统,主要是辅助值班人员处理各类传真和邮件,规范编写和归档各类汇报材料,记录值班事项及会商会议内容和要求,管理全区水文部门人员电话薄,发送雨水情、台风、通知等手机短信,目的是规范水情日常工作,提高水情值班效率。

主要包括值班系统专用数据库,传真、邮件、文档材料编写、雨水情简报、电话薄管理、短信发送、值班及会商记录、值班安排、统计、分析、查询、搜索、业务系统和网页挂接等模块,以及系统管理。

1.3.5 水文易信通查询系统

随着洪水预警预报系统的建设,遥测站网规模日益扩大,水情数据也越来越多,为适应防汛的要求和确保对信息的快速了解,更好地发挥已建系统在水情信息采集、传递准确迅速的作用,更好地为防汛抗旱提供优质的服务,为更好地为自治区党委、政府、水利厅及防汛指挥部领导提供水情专项服务,开发了广西水文易信通查询系统,实现实时查询雨情、水情、墒情、台风、云图、气象、水情和水质简报及水文常识等信息的功能,为防汛抗旱、现场指挥等提供更有效、专业的水文信息查询服务。

目前该系统已进入推广应用阶段。在 2010 年 11号台风“凡亚比”、12 号台风“马勒卡”、13 号台风“鲇鱼”的防汛水文测报服务中,成效显著。

2 经验与体会

信息技术的应用加强并提升了水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自治区水文信息化效益逐步显现。近年的信息化建设实践表明,解放思想、提高认识,科学规划、注重实效,加强管理,勇于创新是信息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的重要经验。

2.1 领导重视是关键

近年来,各级领导越来越重视、关心和支持水文信息化建设工作,自治区水利厅党组已将水文信息工程纳入防汛体系建设项目给予重点建设,并做出以建设西江中下游洪水预警预报系统为龙头,全面推进水文信息建设的决策,在政策、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水文信息化建设工作大力支持。同时,水文信息化作为一把手工程,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局领导也高度重视信息建设工作,重大问题主管理领导亲自抓,并明确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信息化建设工作,成立了项目办,从组织上确保水文信息化工作顺利开展。

2.2 资金投入是前提

水文是以社会效益为主的基础行业,水利信息化科技含量高,所需的资金投入大。近年来,自治区水文信息化建设的资金逐步纳入各级水利信息化的基本建设计划,逐年投入,分布建设,日趋完善。鉴于水文现代化仪器设备的使用折旧特点,在工程的维护改造工作中,注重投入水文信息化设施设备的更新和升级改造,使得一大批先进的仪器得以推广使用,有力地推动了水文信息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2.3 制度健全是保障

为了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专门成立信息化建设项目办,对建设质量、进度、资金和合同实施全面控制。同时强化了运行管理,落实了专项经费管理制度,并制定实施设备使用、操作规程、维护的岗位责任制。加强运行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实行持证上岗。近年来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没有发生运行安全责任事故。

2.4 人才培养是基础

实现水文水资源信息化,人才是基础。水文信息系统庞大复杂、技术含量高,其建设、使用、运行维护、安全保护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精通信息技术和掌握现代水利知识的技术人员。针对水文信息化人才严重缺乏的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加强对干部职工的信息化知识培训,将其掌握信息化知识的程度和计算机应用水平纳入干部职工的考核内容。对于从事信息化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送出去进行强化培训,使其尽快成为骨干力量。制定优惠政策和良好的用人机制,积极引进信息技术人才。同时,会同科研单位和大专院校,开展联合攻关,借“脑”加快发展。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和造就一大批能够跟踪国际先进水平,掌握信息系统应用开发技术,精通信息系统管理,熟悉水文信息化知识的多层次、高素质的水利信息化人才,为加速推进水文信息化建设服务。

3 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近年来,自治区的水文信息化建设探索和实践涵盖了水文工作的各个层面,水文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分析、存储、服务和水文管理的技术手段和综合效率都有明显的转变和提高。但是,仍有一些问题需要在水文信息化建设实践中进一步探讨、分析、研究,并加以解决。如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机制,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的规范化运行、更新和维护,信息化建设应用与现有部分水文管理模式及行业规范的协调,如何进一步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成果的作用,提升综合能力等等。

4 结语

水文信息化是实现水文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标志,在水文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大力推进水文信息化的进程,以水文信息化促进水文现代化。水文信息化已成为防洪抗旱减灾、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保护和水土保持的重要手段和技术保障,增强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效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的重要途径,实现水利政务公开、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水利部水文局提出“大水文”发展理念,服务是水文发展的目的,大力加强水文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测站生产和管理方式的转变,从数据服务型向成果服务型转变。这对水文信息化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水文信息化要始终围绕水利中心工作、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大力加强水文基础信息加工整合,注重水文信息综合分析,建设便捷优质的信息服务渠道,全面发挥水文部门监测获取的水文信息的作用。

随着水文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和深入,全局的创新、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在报汛自动化建设过程中,由于各地具体环境不同,要解决的问题纷繁复杂,因地制宜,勇于创新成为必需和必由之路。另一方面,水文现代化不仅仅是技术的现代化,更需要管理理念和能力的转变和提高。信息化的推进对现有的水文站队及成果管理、行业规范等提出了更新和完善的客观要求,因此,结合水文信息化的发展,广西水文水资源局对水文站队管理模式、新技术新仪器使用等方面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基于实践提出了在水文的管理、测验方式及保障措施等方面新的思路,对水文改革、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起到了有力地促进作用。

水文信息化建设作为水利行业的非工程性建设,其在防洪减灾方面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将有效减少干旱洪涝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广西水文水资源局将进一步加强行业信息化建设,注重水文信息服务,在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配置、水质监测评价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撑。以水文信息化带动水利信息化,促进水利现代化,在增进人水和谐方面展现它非凡的魅力。

猜你喜欢
水情水文防汛
夏季防洪防汛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防汛当前莫添乱
水文
水文水资源管理
曹新刚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
甜水情
淮委组织开展2017年防汛抢险联合演练
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