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微微 李 夏
(辽宁省阜新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123000)
2010年,阜新市蔬菜播种面积2.7万hm2,其中设施蔬菜1.43万hm2、露地蔬菜1.27万hm2,预计蔬菜总产量达96.1万t。但是个别地区受雨灾、风灾、冻灾等影响,产量稍有减少。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蔬菜农药残留问题已经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研究的重点。阜新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办公室的同志们为了全市城乡居民都吃上安全的放心菜做了大量工作。根据辽宁省农业委员会《关于开展2010年辽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的通知》(辽农2010[70]号)的要求,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重点,加强对阜新市蔬菜生产基地产中管理和销售前的抽样检测工作。通过对农业投入品实行严格管理和加大检测力度,将蔬菜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保障全市人民的餐桌安全。
大多数菜农仅凭一些露地蔬菜种植经验进行保护地蔬菜生产,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及农药的性质知之甚少。如农药单一品种重复应用、管理粗放、看到病虫严重时才采取措施,常导致延误治疗关键时机。本地乡镇农办蔬菜技术员有限,不能全面顾及;而外地技术员费用高,而且有些技术不适宜本地蔬菜种植。
一方面农资市场中高毒农药依然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农药的品种选择和用量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高毒农药作用于蔬菜病虫害效果明显,所以容易被菜农认为是“好使的药”。而恰恰这种“好使的药”容易造成蔬菜农药残留超标,影响消费者身体健康。另一方面施药器械粗糙,弊端多。蔬菜生产基地大多使用背负式手动喷雾器,因其工艺上尚需完善,重复使用而不及时更换,有时喷施面不均匀,有的菜果上量大而造成农药残留,有的量少而发挥不到作用。
(1)优质的蔬菜如无公害蔬菜、绿色食品等,因为其生产方式所定,产量相对低,受销售渠道所限不能实现优价,挫伤菜农的积极性。由于市场体系尚不规范,法制不够健全,同时出现了一些生产、经营者违规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假冒绿色食品等现象,使得市场经营中出现无序现象,无产地、无商标、无质量认证的产品时常能够见到,混淆了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认识,损害了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2)蔬菜种植区域没有大型批发市场以及固定的销售渠道,靠经纪人找来外地车量来运走,不能自主销售,效益下降。
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介大力宣传国家禁止使用农药和蔬菜上禁止使用的农药品种以及蔬菜农药残留对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同时加大培训力度,针对大多数菜农保护地种植技术匮乏的问题,组织技术员、蔬菜种植大户、蔬菜协会会长等,传授蔬菜种植技术及科学合理施用农药方法,灌输蔬菜安全生产意识,强化菜农和销售者的品牌意识,实现菜农人人都是技术员,小问题自己解决,大问题大家一起解决。即让菜农学到真才实学,提高了效益,也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人人安全生产提高效益,人人食用放心安全的蔬菜。
高毒农药是农资市场监管的难点,控制住高毒农药的销售渠道,就扎紧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第一道关口。2010年农业部提出,蔬菜优势产区重点县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实名购药,以便监管工作的开展。并适时扩大定点经营试点范围,同时在管理上使经营单位核定规范化、购买农药实名化、流向记录信息化、定点管理动态化。我市要在了解试点县区经营情况,成效如何的同时,积极推进高毒农药在我市定点经营的步伐。与此同时要加强农药经营市场的管理和监督,杜绝假、劣、高毒农药流入蔬菜生产环节,并且大力推广同时改进农药喷施器械,使其向着人性化、合理化、喷施过程更加安全化方向发展。
在大型种植小区建立蔬菜批发市场,并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达到有菜不愁卖、优质蔬菜高价卖,让菜农从中受益,从而积极种植,安全生产。城郊小型蔬菜种植基地可以进行多种经营。如以小菜园和农家小饭庄相结合的形式。消费者既可以享受到在小菜园亲身采摘的乐趣,还可以品尝农村饭菜;菜农既可以减轻劳动量,还可以提高效益。
为防止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流入市场,我们加强了产品收获前的监测力度,增加检测密度。采取例行监测、监督抽检和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检测工作。同时加快推进农产品市场准入和生产基地生产准出(产地证明)的步伐。积极推动全民提高蔬菜安全意识,农产品品牌意识,杜绝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流入城乡居民的餐桌,保障全市居民都吃上安全、无公害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