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小军,张尊英
(1.湖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湖南长沙410128;2.湖南农业大学教务处,湖南长沙410128)
农业院校的发展历史决定了以农学为代表的自然科学研究处于优势地位,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相当长时期内都不可能是主要方面,但它是学校科研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农业院校的传统学科要融入哲学社会科学的养分,传统学科才能具有更强的生命力,产生创新点。[1]与传统文科院校相比,农业院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有不少优势生长点,这些生长点就在与农学等自然学科相结合的哲学社会科学应用学科上。那么,目前农业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又如何进一步推动教师积极投身科研工作,进一步促进科研管理不断完善?
本研究开展了对A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状况的调查,以此对农业院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展示和说明,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A大学是一所以农科为特色,农、工、文、理、经、管、法、医、教多学科综合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本次调查包括问卷调查和集体访谈两部分。首先,对经济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师范学院、外语学院、体艺学院以及资环学院土管系的专任教师进行了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40份,回收问卷214份,有效问卷214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9%。样本构成情况如下:从最后学位看,学士及以下占19.6%,硕士占70.1%,博士占10.3%;从专业技术职称看,初级职称占10.5%,中级职称占56.5%,副高级职称占24.9%,正高级职称占8.1%。然后,在科研工作开展得较好的经济学院、商学院、人文学院分别召开了座谈会,每个学院召集10位左右专任教师进行了集体访谈。
1.大部分教师的科研时间在工作时间中所占比重较低。50.7%教师的科研时间在20%~40%之间,30.0%教师的科研时间低于20%,二者相加,80.8%教师的科研时间低于40%。可见,大部分教师的工作重点或主要工作不在科研。
教师普遍反映,教学任务很重,上课占用了大量时间、精力,这是影响自己科研的最主要原因。人文学院有教师反映:年轻时主要是上课,教学任务大都压在年青教师身上。随着年龄增长,现在更愿意搞搞科研、写点东西,科研比教学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但是教学与科研有冲突,不知如何分配二者的时间、激情。现在主要靠寒暑假写写论文。对于担任院系室所负责人的教师来说,繁重的行政事务是影响自己科研的重要原因。这些教师之前一般都是科研能力较强、科研成果突出的科研骨干,担任负责人之后为行政事务所困,科研产出大打折扣。商学院有教师反映:自从担任系主任后,感觉总有电话来交代事情做,学校、学院什么事都往系里压,系里工作量非常大,还要上课,根本没什么时间搞科研了。对于有没有时间搞科研的问题,人文学院许多教师则认为:时间挤挤总是有的,时间分配的主动权很多时候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主要看自己有没有科研方面的强烈兴趣和长远追求;还有就是科研带头人、科研骨干的带动,对大家投身科研也非常关键。
2.教师主要进行的科研工作是撰写科研成果,用于课题申请和实地调研的时间较少。只有31.0%教师撰写科研成果的时间低于20%,而课题申请的时间低于20%的教师有42.5%,实地调研的时间低于20%的教师有55.5%;与此相反,将40.0%以上的科研时间用于撰写科研成果的教师有32.9%,而将40.0%以上的科研时间用于课题申请的教师只有17.0%,将40.0%以上的科研时间用于实地调研的教师只有12.7%。课题申请做得少,则获得课题的机会少,科研经费就少。实地调研进行得少,科研往往局限于理论探讨,无法从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中找到具有实践价值的选题,科研成果也就应用性弱,转化困难。
教师大多把科研工作狭窄地理解为就是撰写科研成果,花在写论文、写书上的时间较多,对课题申请却不重视。课题申请往往是临时抱佛脚,在截止日期前十天、一个星期才赶写申请书,平时很少花时间、心思来选题和撰写申请书。能力不足、缺乏冲劲也是教师课题申请做得少的原因。商学院有教师表示,对于课题申请中的如何选题、如何撰写申请书,缺乏经验,需要学习和交流。人文学院有教师认为,自己在学术上积累不够,能力还很不足,不太敢申请国家级甚至省级课题。教师普遍渴望进行实地调研,好让自己的科研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但大多苦于缺乏经费和社会资源,无法成行,只能关在书房“闭门造车”。
1.科研动机多样,最主要的是“追求真理”、“提高待遇”和“职称评定”,三者的教师人数相近。认为“追求真理”、“提高待遇”和“职称评定”是科研“非常重要”激励因素的教师分别有32.0%、29.4%、29.1%。这说明,既有一部分教师具有较强的科研兴趣,对科研有长远的追求,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进行科研的功利性很强,只把科研作为眼前创收、评职称的手段。
2.科研方向分散,与 “三农”结合不紧密。很多教师没有形成明确的科研方向:跟着兴趣走,今天对什么问题感兴趣了就研究一下,明天兴趣变了,又很快研究其它问题去了;跟着效益走,目前哪些方面的论文容易发表、容易发表在高级别的刊物上就研究什么;跟着别人走,这个人来找自己做课题就研究这个问题,那个科研团队愿意吸收自己就研究那个问题。对科研方向没有长远的规划,不断变换,使得教师在某一个或某几个方向无法积累一批科研成果,形成自己的科研强项、科研优势,也就无法成长为相关领域的专家。部分教师有明确的科研方向,但这些方向或是出于自己的兴趣,或是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时的方向,与 “三农”结合不紧密,没能很好地利用农业院校的雄厚资源,以致科研工作对外竞争力不强,科研成果的社会影响力较弱。
人文学院有教师表示,搞科研凭的是兴趣,碰到感兴趣的问题就研究一下,写写论文,现在也感觉到科研方向很杂。商学院有教师认为,自己在读博期间确定的科研方向是国内甚至国际较新的领域,自己也积累了一定的前期成果,容易出科研成果,担心向 “三农”靠拢会影响到自己的效益和发展。
3.科研梯队建设薄弱,缺少科研带头人和科研骨干。作为科研梯队基础的科研人员众多,但是缺少作为中坚的科研骨干和作为头领的科研带头人。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的科研工作基本上局限于单一方向、单一学科、单一领域,缺少多方向、跨学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兼通的复合型科研人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三:一是学校劳动人事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不尽完善。根据学校对引进人才层次的划分,已经引进的人才大多都是第四层次的博士、教授,对省部级、国家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和院士等前三层次人才的引进不足;二是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和措施。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和学校科研氛围都欠佳,这一定程度上导致教师难以专心致志投身于科研工作。学校也缺少培养科研骨干和科研带头人的项目、计划,尤其是针对中青年教师的扶植、培育机制,在缺乏激励、保障的情况下,科研骨干和科研带头人较难诞生;三是在日常科研活动中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合作。教师进行科研大都各自为战、单打独斗,不能做到互通有无、兼容并蓄,结果即便冒出来几个优秀人才,出现一些优秀成果,也难以成为视野开阔、驾驭范围广泛的 “大家”。教师缺少组建大的科研团队一起攻关重大项目的机会,没有一个平台让不同方向、学科、领域的教师相互交流学习,多方向、跨学科、文农兼通的复合型科研人才也就没有办法锻造出来。
4.部分教师对科研工作感觉力不从心。在博士学历以下、正高级职称以下的教师中,相当一部分的科研能力还很欠缺,学术功底不够,对于搞科研没有信心。
很多教师反映,不太懂科学研究的方法,希望能跟别人学习一下,在课题申请这一块也需要辅导,学习别人的成功经验。人文学院有青年教师表示:自己科研能力不够,不太敢贸然申请课题,申请学校课题还可以,校外课题就不敢申请了。现在主要是参与别人的课题,了解了解申请课题的套路,做做资料收集工作,自己写课题申请书就很困难。很希望有学术素养深厚的教授对自己进行指导、培训。
1.教师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不多,参加高层次学术会议的人数更少。近三年来:30.5%教师没参加过1次学术会议,49.7%教师参加过1~3次学术会议,只有19.8%教师参加过4次以上学术会议;42.9%教师没参加过1次省级学术会议,50.3%教师参加过1~3次省级学术会议,只有6.7%教师参加过4次以上省级学术会议;58.2%教师没参加过1次国家级学术会议,36.4%教师参加过1~3次国家级学术会议,只有5.5%教师参加过4次以上国家级学术会议;84.0%教师没参加过1次国际学术会议,10.5%教师参加过1次国际学术会议,只有5.6%教师参加过2次以上国际学术会议。教师没有参加学术会议尤其高层次学术会议的机会,就无法及时了解科研动态,获知最新科研成果,也就无法让自己处于科研前沿。这方面的经费不足以及经费分配不平衡是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
经济学院有教师反映:学校开展对外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非常少。实际上,教师可以联系到国外专家,国外专家也很愿意来校交流,就是缺乏经费。
2.教师参加专业进修的时间有限。近一年来:40.8%教师没参加过专业进修,参加专业进修10天以内的教师有33.1%,参加专业进修10天以上20天以内的教师有12.0%,参加专业进修20天以上30天以内的教师有10.8%,参加专业进修30天以上的教师有3.3%。教师参加专业进修的时间有限,不利于自身专业知识、技能的提升,也没有机会学习别人的科研经验。小部分教师由于工作岗位稳定,安于现状,逐渐丧失了进取意识,满足于上几节课,对事业不再有什么追求,也懒得参加专业进修。大部分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则还想事业有所发展,也需要评职称,所以参加专业进修的愿望强烈。但是无论经费还是机会都很缺乏,学校支持教师专业进修尤其是攻读博士学位的优惠政策逐渐在取消。
经济学院有教师反映,学校争取的国际留学基金名额极其有限,哲学社会科学基本没有,这十分不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学校应鼓励、支持教师开展深层次、长时间的学术交流,特别是到国内外的一流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学术访问。
1.多数教师加入了科研团队,但多数教师与别人交流合作较少。65.3%教师在日常科研活动中缺乏与别人的交流合作;69.3%教师加入了科研团队,但其中有65.0%教师身处科研团队之中却相互交流合作较少;30.7%教师未加入科研团队,其中却有33.9%教师在日常科研活动中与别人交流合作较多。教师搞科研,大都局限在单一方向、单一学科、单一领域,缺少多方向、多学科、跨领域的科研工作,长期以来习惯于单兵作战,缺乏交流合作的意识,甚至滋生出文人相轻的习气。再加上缺少有号召力的学术带头人,更加无法把大家聚拢起来,形成有效的科研协作。这种状况也与目前学校获得的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的构成有关。大部分课题都是中小类型,任务不重,教师凭借个人力量,最多依靠学生的参加即可完成。课题经费少,也没办法调动合作者的积极性。这样就没有交流合作的现实需要。正因如此,虽然很多教师加入了科研团队,但大多是申请课题的形式需要,科研团队只是个空架子。科研项目的大部分工作由主持人承担,未发挥合作者的力量,平均而言,科研项目71.28%的工作是由主持人完成的。对于这种状况,学校还缺乏整合教师,让科研团队能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措施。
商学院部分教师有感于正式科研团队在交流合作上的名存实亡,开始组织学术沙龙,开展民间交流,试图建立科研的 “无形学院”。人文学院很多教师对此非常感兴趣,认为这可能成为培养科研骨干甚至科研带头人的有效形式,比起申请课题、上面压任务下来这些自上而下的形式,学术沙龙这种自下而上的形式更自由平等,更能促进教师的交流合作。经济学院有教师认为,学术沙龙要搞成功,重要的是聚拢一帮子有科研兴趣和追求的教师,大家不能带太强的功利性,否则激情一过,又会不了了之,随波逐流。
1.多数教师对学校科研平台了解程度较低,多数教师没参与科研平台。对 “双百”科技富民工程重点产业技术联盟基地不怎么了解的教师,包括 “了解一点”和 “完全不了解”,占69.7%,对湖南省 “三农”问题研究基地不怎么了解的教师占61.6%,对湖南农村文化建设研究基地不怎么了解的教师占69.5%,对农村发展研究所不怎么了解的教师占67.8%,对四个科研平台非常了解的最高的也只占5.2%。四个科研平台的教师未参与率几乎都在80%以上,“双百”科技富民工程重点产业技术联盟基地的教师未参与率为85.6%,湖南省 “三农”问题研究基地的教师未参与率为80.9%,湖南省农村文化建设研究基地的教师未参与率为90.3%,农村发展研究所的教师未参与率为85.2%,即使小部分教师参与了这些科研平台,但融入度不高,即使融入度最高的湖南省 “三农”问题研究基地,也仅为6.2%。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对学校科研平台的宣传不到位,相关信息不够公开、透明,以致教师大都不了解这些平台是干什么的,即时了解一点也不知如何参与;“双百”科技富民工程重点产业技术联盟基地主要面向的是农学专家,哲学社会科学教师由于缺少文农兼通的人才,参与较为困难。另外三个学校科研平台大都挂靠在学院,一定程度上它们变成了学院的科研平台,优先学院的教师参与,未能面向全校教师,吸纳优秀人才致力于科研平台的建设;学校科研平台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成效不甚理想。
教师对学校现行的科研评价体系评价不高。认为现行的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 “一般”的教师比重也只有43.8%,认为 “不合理”的比重占到30.8%,认为“合理”的比重为25.5%。同样,认为现行的科研奖励政策 “一般”的教师比重为44.7%,认为 “合理”的,包括 “较合理”和 “非常合理”,比重占27.9%,认为 “不合理”的,包括 “较不合理”和 “非常不合理”,比重占27.4%;在年收入的构成中,科研收入所占比重最低。课酬占55.31%,基本工资占34.87%,其它收入占8.58%,科研收入只占7.11%。教师从事科研工作不能产生太大的经济效益。
商学院有教师认为:科研奖励不能搞一刀切,奖励分层需细化,要根据论文发表刊物的档次来奖励,体现不同级别论文的价值;科研奖励的力度还需加大,这样教师就可以少上点课,潜心搞科研了。人文学院有教师认为: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的科研水平不高,科研奖励的标准应降低一些,只要是中文核心期刊论文都应该奖励,而不应该像学校现在实行的只奖CSSCI论文;更不好的是,学院也跟着学校政策走,取消了对中文核心期刊的奖励;科研奖励力度不够,搞科研大都亏本,如果不是为了评职称,教师也不愿搞科研。
1.科研成果缺少精品。相当一部分教师缺乏科研兴趣和追求,在职称评定、科研考核等指挥棒的引导下,从事科研带有明显的功利性。[1]不是追求科研产出的质量,而是追求科研产出的数量;不是去攻克难关、寻求创新,而是不断进行低水平的重复。课题越做越小,专挑一些易出成果的课题,课题验收用几篇论文就应付过去。没有高层次的课题,自然不会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科研追求短平快,投机取巧,粗制滥造,看似科研成果一大堆,实际上学术垃圾充斥,精品、上品匮乏。
2.科研成果转化应用薄弱。教师的教学工作繁重,与社会联系不够紧密,再加上进行社会调查的经费、机会有限,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缺乏了解,教师基本上是关起门来搞学问,研究的对象和问题与现实相距很远,研究的方法比较陈旧,研究的范围偏窄。[2]与此同时,学校在科研工作方面重视的是课题项目的数量级别、到帐经费的数额、著作论文的数量级别、各类获奖的数量级别,而对于科研成果的实用性以及是否能够转化应用并不关心。在这种导向下,实用性的科研成果较少,能够被转化应用的更为有限。目前,科技处下设的成果推广转化部门,只针对自然科学成果的推广转化,并没有哲学社会科学的推广转化部门。“重立项、轻管理”、“重申报、轻检查”、“重成果、轻转化”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3]
科研管理部门利用上传下达的工作机会,把握最新科研动态,发现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和可能出现的热点问题、重点问题和重大问题,规划科研方向,适当超前地组织科研团队进行调查、申请课题、开展研究,对科研工作进行引导。
定期就学院科研工作通报情况,传递和反馈信息。公开教师科研可以利用的资源以及利用的条件、程序,如 “双百”科技富民工程重点产业技术联盟基地,哪些方便教师进行实地调研,如果要去需要办什么手续。建立方便不同院系教师、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交流合作的数据库,让教师相互之间了解各自的科研状况,为组建科研团队创造有利环境。
为更好整合学校科研力量,促进不同院系教师、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的实现,专门设立科研工作协调部门或加强学院科研秘书之间的联系,协调关系,扫除壁垒。
一方面为教师争取更多的课题项目、科研资源;另一方面为教师争取提供接触社会、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和条件。如:为教师进行实地调研牵线搭桥、提供方便;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师到政府部门、企业单位、社会机构、农村挂职锻炼、蹲点研究。[4]
考虑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与自然科学研究的差异,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较为薄弱的现状,科研工作量计算办法和科研奖励政策不能一刀切,要有所区别,对哲学社会科学做出倾斜,扶植、培养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
组织各个学科、专业的专家确定科研成果划分的标准,标准的区分度要高,体现不同档次科研成果的价值。如把论文根据发表期刊的质量划分为权威论文、CSSCI论文、中文核心论文、普通论文等不同档次,加大对高档次论文的奖励力度,拉开科研奖励的差距。以此激励教师出科研精品、上品,避免重数量、轻质量的科研态势。目前学校只把论文划分为CSSCI论文和非CSSCI论文,虽有其合理性,但过于粗糙,挫伤了部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
对极具可能列入国家级基金资助的项目的起步提供资助;对有学术积累和研究领域较新的优秀中青年教师提供支持;对校内跨单位、跨学科的合作研究,特别是有特色、有优势的自科、社科渗透项目的研究进行鼓励;设立后期资助项目,使没有经费支持但成果突出的研究也能得到资助。[5]
制定并严格执行项目的奖惩制度,对项目完成较好的项目负责人在下次申请时给予优先资助,对项目完成较差的可以限制其在未来1至2年内的项目申请,对项目终止或撤销的甚至可以考虑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剥夺其申请项目的资格。实行目标管理。对于每一个项目,科研管理部门都应要求课题组制定总体研究目标、阶段目标、不同层次的具体目标以及实施目标的各种措施,以便对项目进行定期检查、考核、评审,促进项目的实施。[5]改进评价制度,将研究成果应用转化的评价纳人学术评价的体系,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关注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多出精品力作营造良好环境。[6]
加大学术交流方面的投入,大力支持各学院主动承办高层次的国际性和全国性的学术会议。采取 “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鼓励并支持教师参加国际性和全国性的学术会议,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讲学或做专题学术报告。[7]多争取国际留学基金名额,支持教师开展深层次、长时间的学术交流,特别是到国内外的一流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学术访问。坚持攻读博士学位的优惠政策,实行本校教师的 “博士化”工程。
学校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国外数据库很少,缺乏文献资料对科研影响很大。考虑到单独购买国外数据库成本高昂,可联合其它高校一起购买或购买国外期刊影印本。对于一些学科而言,如经济学,科研所需的统计数据大都不是从实地调研中获得,而是来自于专业数据库,需要购买。
提供机会让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进修对方学科的知识,促进双方的交流合作。[8]可以从三种途径培育科研团队:一是围绕课题项目组建科研团队,联合攻关;二是各个学位点、教研室定期开展科研交流活动,形成科研团队;三是举行学术沙龙,开展民间交流,建立 “无形学院”。围绕稳定的研究领域,形成明确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围绕相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重大问题和共性问题,开展联合攻关。[9]
为每个副高级职称以下的青年教师配备一名本学科、专业的科研导师,科研导师由具备副高级职称以上的教师担任。科研导师在科学研究方法、课题申请等方面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帮助,加快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
[1]盖志毅.关于推动内蒙古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12(3):110.
[2]朱晓梅,方竹.研究型大学背景下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思路——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 [J].农业科技管理,2007,26(6):19.
[3]陈景春.高校文科科研成果转化中的点、线、面、体 [J].科技管理研究,2009(12):192.
[4]梁新潮,林萝.论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制度性支持 [J].教育评论,2005(5):4.
[5]方梅,钟书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的运行与管理——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 [J].科技管理研究,2005(10):126,127.
[6]沈壮海.自觉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J].中国高等教育,2006(15-16):59.
[7]陈长喜.加速地方高校人文社科科研发展的思考 [J].中国高等教育,2006(23):15.
[8]罗建平,盖志毅.试论用人文社会科学对农业大学传统专业的整合与提升 [J].高等农业教育,2007(8):66.
[9]王李金.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中需要重视的几对关系 [J].高校理论战线,201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