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强企”战略助力济南二机床
多年来,济南二机床以 “打造国际一流机床制造企业,培育国际知名品牌”为目标,坚持人才强企战略,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产品技术发展与国际同步,被誉为 “世界三大冲压设备制造商之一”。2003年以来,企业以年均近30%的速度发展,保证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践使他们深深感到,创新人才管理机制,努力把各方面优秀人才聚集到事业发展中来,是实现二机床由 “济南制造”转向“济南创造”的重要保障。
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发展以用为本。济南二机床结合企业发展需求,制定中长期人才培训规划,对员工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培训,培养创新型、实用型员工队伍。
一是开展系统素质培训,打造引领企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机床装备制造业的重要战略地位,要求企业必须担当起引领技术进步、创新发展的重任,也对各级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通过与山东大学联合举办MBA工商管理研究生班,组织工程技术、管理人员到国外学习培训,制定、实施复合型人才培训规划等一系列举措,使中青年员工成为素质培训的受益者,一大批中青年管理、技术人员陆续竞争选聘到领导岗位,或成为专业技术领域拔尖人才。同时,不间断地举办各类专业培训班,推行岗位素质认证,全员培训率达到75.4%。
二是围绕高端产品的研制,大力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高端的产品和服务,呼唤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公司从抓好山东省 “金蓝领”培训基地建设入手,科学组织教学,严格考核鉴定,为公司和社会培训高级技师、技师近千人。每年结合全国 “技能月”等活动,开展大规模的技能大赛、技术比武,有百余人获得省、市各工种技术比武前六名。公司现有高级技师159名,技师771名,技师、高级技师占到技能人才队伍的40%;4人被评为省首席技师,10人被评为市首席技师,居全省同类企业之首。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基石,而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则是 “火车头”。目前,二机床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引进和培养高端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一是加大创新团队支持力度,实现人才最优配置。作为国内机床行业的领军企业,近几年,济南二机床先后承担了10余项国家重点课题、60余项省市科技创新计划,承担的 “泰山学者”、 “泉城学者”项目获得省市主管部门和专家好评。为提高技术研发效率,推进实施项目团队管理,按照课题最优配置人才,最大程度的发挥高端人才的引领作用,在发展核心技术与核心产品的同时,提升研发团队的技术攻关能力和项目管理水平。大型快速高效全自动冲压线研发团队被授予 “济南市优秀创新团队”。
二是拓宽引才渠道,多层次引进企业适用人才。适应国际化经营战略需要,着眼于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在海内外招揽人才。今年初,积极参与我市的海外招才引智活动,与2名德国专家、2名日本专家达成意向,并与多名海外人才保持联系。适应高端制造对高素质人才队伍的需求,每年招聘近百名优秀本科生、大专生充实到生产一线,优化技能人才队伍,满足高技术产品制造要求。
三是发挥 “专家带学”作用,带动青年员工快速成长。有针对性地开展 “导师带徒”活动,组织有一技之长的专业技术、技能人才,与青年员工双向选择,签订 “导师带徒协议书”。近年来,已有257名 “徒弟”成长为业务骨干,为企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实现了师徒双赢、公司受益。
近年来,企业积极探索和完善以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的新途径,构建各类人才发展通道,激发员工创新活力。
一是构建各类人才发展通道,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结合组织机构整合,2003年以来,全面实施中层干部、部门经理竞聘,完善干部竞争机制。目前,中层干部中第一学历为本科以上学历的占72%,高级职称以上的占64%。为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将实现自身价值与企业发展统一起来,自2005年起,在技术人员中实行评聘主任 (副主任)工程师制度。经过不断完善,企业自2009年起又逐步推广实施了“主任 (副主任)技师”及 “主任 (副主任)营销师、管理师”等聘任制度。
二是健全人才激励制度,激发员工创新积极性。在兼顾效益、公平和人本管理的原则下,按市场规律调整分配、激励政策。完善技术进步、管理创新、技术革新与合理化建议奖的评审和奖励制度,集中表彰优秀创新项目。2009年,集中表彰、颁发了106项技术进步奖、25项管理创新奖、119项技术革新奖、173项合理化建议奖。在市属企业中率先实施企业年金制度,建立长期的激励、保障机制,提高了员工积极性,稳定了员工队伍。
三是规范管理,建立完善职工素质评估体系。开发应用以业绩为核心的考核指标体系和多元化的考核结果应用体系,从人才的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多方面着眼,进一步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在重要岗位和新增岗位全面实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所有技术、技能荣誉称号的申报,均通过考试、演讲答辩的公开竞争方式产生。
经过几年的改革和发展,济南二机床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变 “制造”为 “智造”,为提升我国相关行业和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做出了积极努力。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和激励机制,凝聚力量,破解发展难题,为实现济南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