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海口 570102)
2009年6月~2010年5月,我院门诊注射室共接待输液患者72 000例,男43 800例,女28 200例;年龄1~93岁。其中成人18 000例,儿童54 000例,原发病为呼吸系统疾病40 500例,循环系统疾病19 700例,消化系统疾病3 240例,神经系统疾病4 500例,内分泌代谢性疾病420例,血液系统疾病180例,泌尿生殖系统疾病460例,门诊手术后1 680例,外伤380例,外科感染98例,皮肤疾病120例,口腔和耳鼻喉科疾病502例,眼科疾病220例。输液时间为3~10 d。13例经护士耐心开导后方配合治疗;2例肺炎患者拒绝治疗并发肺源心脏病而收住院治疗;输液过程中11例滴注氨茶碱注射液时擅自放开调节开关,出现情绪激动、面部发红、心率加快,及时处理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9例输注加替沙星时出现头晕眼花、面色苍白、冒冷汗、四肢冰凉,巡视护士发现后及时处理症状缓解;6例出现寒颤不适,立即停药,报告医生,按输液反应原则处理,患者转危为安;2例患者拔针后很快离开,约20 min出现头晕、眼花、胸闷、气速症状,及时送回医院抢救后转危为安。余患者均顺利输液,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现将护理及管理体会介绍如下。
护理体会:①构建舒适、整洁、安静的输液环境。a.将成人及小儿的输液区域分开,按不同年龄特点布置输液区。b.更换坐椅,将木凳改为可调节的软皮垫躺椅。c.输液区内设置空气净化机,定时开门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d.上班前30 min做好输液区清洁准备工作。e.保持环境安静,限制进入输液区人员,输液时巡视护士负责维持秩序。②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a.强化人文关怀服务观念,有计划地组织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并分享经验,提高自身素质。b.注意护士礼仪规范,在工作中树立良好形象,要求护士上岗精神饱满,着装整洁,举止文雅,动作轻柔、敏捷,言语精炼,佩戴工作牌(注有姓名、职称和工号)上班。c.平等对待、善待患者,主动与其交流沟通,尽可能多地给予其精神上支持和治疗期间的生活照顾,消除其顾虑。d.患者充分行使自主权,可自行选择输液位置或指定护士为其做静脉穿刺。e.科学排班,优化组合,做到班班均有强手在,尽可能减少穿刺中的痛刺激带来的不适。f.输液区内增配数字电视,饮水机,一次性饮水杯和万能充电器,每个坐椅旁备有院报、杂志、健康教育卡片。③严格执行医嘱,严防配药失误,要求配药护士具有评判性思维能力,接到注射单和药品后正确核对、判断,配制两种或以上药物时,注意药物配伍禁忌。④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建立三查八对制度并监督实施。⑤穿刺静脉选择按由远到近原则,避免选用靠近关节、硬化感染、静脉炎的血管,对脑卒中偏瘫患者选用健侧肢体,糖尿病患者不宜采用下肢远端静脉穿刺,血管同一位置穿刺不超过3次。⑥头皮针一般选用5~5.5号,便于滴注速度控制,保护血管,防止患者擅自调节开关发生意外。⑦静脉输液中设立巡视员,对出现的尿频、尿急、尿失禁和尿潴留等排泄问题及时处理。⑧密切观察病情和输液速度,心肺功能不全的老年患者滴速控制在40~50滴/min;小儿和有肺心病、高血压病的患者滴速控制在20~40滴/min,及时接第二瓶药液,严格查对;及时纠正擅自调节滴速者并做好解释工作;出现心悸、畏寒等不适时立即停止输液,报告医生及时处理。⑨输液后采用两点连线或顺或压迫止血拔针法,拔针后按压5~10 min,活动不便者采用胶布紧贴棉签按压,并抬高输液肢体;输液完毕后继续观察15~20 min,预防药物不良反应和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