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芬,伍 涛
(四川省泸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四川 泸县 646100)
近年来,随着国家动物疫病检测计划的实施和地方动物疫病预防控制工作的科学化管理,兽医实验室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泸县作为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和无规定动物疫病建设示范区,承担着动物疫病检测、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重大动物疫情的风险评估和预警预报等主要任务。笔者结合泸县兽医实验室建设实际情况,就如何有效提升县级兽医实验室检测诊断技术水平,谈几点建议与读者共勉。
泸县实验室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1997年因泸州市区划调整,泸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从泸州市迁至泸县福集镇,新建了泸县动物疫病检测诊断中心,实验室面积约220m2,属于生物安全一级实验室。目前实验室开展了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ELISA、布病、结核的检测工作,能够进行部分细菌性检测检验。
2.1 加强硬件建设 从建立动物疫病检测诊断中心以来,该中心按照四川省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总体规划及相关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求,相继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中心实验室,一是按照试验要求整体规划,合理布局,设立了解剖室、接样室、血清学检测室、病原学检测室、档案室等功能室10间,功能分区恰当,布局合理、内部设施和内部环境符合生物安全要求。二是购置试验设施设备,现有荧光显微镜,生化培养箱、酶标仪、二氧化碳培养箱、超低温冰柜、冷冻切片机、生物安全柜等设备40余台套,基本满足细菌学和血清学检测工作的需要。三是按照生物安全要求配备了口罩、手套、白大褂等个人防护用品。
2.2 强化内部管理
2.2.1 完善制度。制定和完善了《剧毒药品管理制度》、《生物安全制度》、《废弃物及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制度》、《样品管理制度》、《记录、检测报告审核制度》等10多项实验室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全面规范了实验室管理工作。
2.2.2 规范程序。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工作质量,一是结合自身工作制定了《质量管理手册》、《作业指导书》、《程序文件》,在实验操作时严格按照以上手册规定操作,并对所执行的技术标准有专人进行定期查新,保证了各种实验活动的有序开展。二是制定了《收样单》、《任务书》、《无害化处理记录》等表格,规范了整个检测样品的流程。三是对一些主要仪器制定了操作规程并上墙,使用时进行登记,并填写使用记录。
2.2.3 严格操作。为确保实验操作的准确性,首先实验室专职检验人员均经过了专业技术、标准化、质量管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培训,经考核取得四川省兽医实验室检验员合格证,均能掌握实验室的各种诊断检测工作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结果。新进的人员必须经过初任培训,并定期进行周期性再培训。其次,实验原始记录实行检测、校核二级审核制,对出具的检验结果报告在二级审核的基础上,分管领导还须审核签字,即实行批准人、审核人和制表人三级审核制度,并加盖检验专业章和骑缝章,确保实验室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和严肃性。
2.3 加强技术培训 为了提高实验室人员的技术水平,泸县动物疫病检测中心先后多次派人到北京、青海、成都、重庆等地学习培训,全面开展实验活动。同时,注重采样人员和实验室人员的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确保采样工作和检验操作的规范,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无误,为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发挥更大的作用。
2.4 提升检测水平
2.4.1 按时完成部、省、市下达的各项检测任务和指标。实验室每年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实际情况,认真制定实验室检测计划,在做好春防、秋防和常年补免三大突击行动免疫检测的同时,加大平时的抽样检测力度,从而掌握疫苗免疫效果和质量,以便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和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泸县主要检测国家实行强制免疫的猪瘟、口蹄疫、禽流感和鸡新城疫4种疫病,采取日常检测和集中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开展工作,即日常检测是不定期、随机对辖区内养殖户进行抽样检测,集中检测是春秋防疫后进行抽样检测,同时搞好奶牛“两病”即牛结核病和牛布病检测。自2006年到2010年,实验室共检测H5高致病性禽流感4272份,鸡新城疫4272份,牛结核病和牛布病各589头份。将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各乡镇畜牧兽医站,并形成工作报告,分析原因,找出不足,及时改进,对不合格的场(户)及时排查原因,督促补免,跟踪检测,确保抗体保护率达到80%以上。
2.4.2 开展动物疫病定点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为了准确掌握动物疫病流行态势,控制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泸县在三个乡镇设立了动物疫病定点监测点,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通过实验室工作的开展,有力促进了泸县动物强免工作,确保了免疫密度和免疫效果,提高了辖区内动物的免疫力,保障了全县动物疫情的有效防控,控制了疫情的发生。通过疫情监测对全县重大动物疫情进行风险评估和预警预报,掌握疫情主动权,提高了对了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疫情监测和诊断工作为养殖户提供了技术支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生产实际中的技术难题。2011年7月,泸县兽医实验室在四川省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比对测试中获得佳绩,并在同月顺利通过四川省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
泸县是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肥猪生产及仔猪外销双百万大县,如何提升检测诊断技术水平以符合泸县现代畜牧产业的发展是突破当前泸县兽医实验室工作的瓶颈,笔者认为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仪器设备欠缺,当前实验室只能开展血清学试验和部分细菌性检测检验,如检测免疫抗体、细菌涂片镜检,诊断动物疫病的技术水平与设施不能满足畜禽规模养殖场户科学预防疫病的需要,一旦发生动物传染病,只能依赖省级兽医实验室检测,不仅浪费人力物力,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延缓扑灭疫情速度。二是技术人员少,全县实验室只有4名工作员,并且都是兼职,从接样到检测报告的出具均要参与,因此往往由于工作繁忙不能主动开展工作,只能应付上级下达的检测任务。三是有的仪器设备由于操作复杂,而只通过翻阅说明书无法正确操作,如冷冻切片机和荧光显微镜。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应继续加强兽医实验室的建设,首先领导重视,解决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和经费问题,增加实验室专职技术员,购置病原学检测设施设备。同时加强实验室人员的技术培训,通过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理论知识和试验操作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