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荒牛”在成功时为啥会变成拖后腿

2011-04-13 16:18鹿川
散装水泥 2011年4期
关键词:元老企业

“拓荒牛”在成功时为啥会变成拖后腿

【场景】一轮皓月当空,金风送爽。

经业界朋友介绍,当初靠几个弟兄用大铁锹挖砂石赚了一大把钱,后来瞄准商机转行干了土方工程,成了远近闻名“大佬”的老板J,踏着月色迈进了快乐茶吧的大门。

【话题】成长期企业一般创业元老问题的焦点在哪里/为什么会出现“创办人陷阱”现象/解决创业打天下的“铁哥们”拖后腿难题要过好“情理法”三关/坚持调整心态为上,靠“四步法”维稳。

企业老板J:那还是十几年前,眼睁睁地看着人家都经商赚钱,咱也不能干等着受穷,人家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咱们就张着嘴“喝西北风”。当时我就想,大老爷们有胳膊有腿的,经商没有本钱,咱总还有一把力气呢!率领几个弟兄先是搞了个沙石场,美其名曰“建材公司”,其实连个执照都没有。现在想来都有些可笑,当时还不是怕人家看不起吗!后来,通过给筑路工地送料,又接着搞起一个工程队。不管是春夏秋冬,酷暑严寒,起五更爬半夜,挣了几个辛苦钱。可有一年很倒霉,祸不单行,连续摊上几个工伤事故,赚的几个钱刚刚够医疗费的。眼看着一个个新的工程项目,没有钱就干不上了。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跟我干的哥儿们没有一个是“缩头乌龟”,“人心齐,泰山移”。

怎么办哪?我把大家找到家里商量这件事,最后几个哥们异口同声说:“老大,你就说咋办吧!我们听你的,有苦同享,有祸同当。”这样就从各家里凑钱,向亲友们借钱,总算度过了这一关。紧接着赶上房地产开发热,公司的日子好起来。几个赚大钱的机会都被我们给抓住了,如今成为这座城市数一数二的房地产公司:光是工程专用车就是几百台,每年的利润近亿元。公司大了,部门多了,“鸟枪换炮”了,用京剧《智取威虎山》中座山雕的话说,几个铁哥们都“弄了个旅长、‘马掌’干干了”。可是,随着事业的发展,泥瓦匠出身的弟兄们,文化低、素质差的弊端日益暴露出来。房地产业已经不仅仅是象刚开始的时候,弄一块地,盖上房子,再卖出去就赚钱,不那么简单了。多少烂尾楼戳在哪里,进退两难,多少高档住宅楼空空如野,卖不出去。原来创业的这些铁哥们,不仅干不了采用新经营模式的项目,而且有的时候还会影响别人,尽挡道起反劲!

吧主:“长江后浪催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是事业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规律,不以哪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你今天遇到的问题,其实带有相当的普遍性,不是只有你一户企业存在,只是反映的程度不同。所有企业在完成创业后要继续发展,都会遇到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上的“一道坎”,事出必然,不足为奇。如果解决的好的话,会大大地推进企业的进一步大发展,登上一个新台阶;搞得不好,企业前进就会遇到来自内部的阻力和人为障碍,导致企业“翻车”。尊敬的大老板,到了考验企业家管理智慧和驾驭能力的时候了!

企业老板J:是呀!看到了左邻右舍的企业,在处理这个问题时出现的种种情况。有的顺里成章,麻烦事情较少,有的闹腾的满城风雨,还留下了不少“后遗症”。所以,我常常地想,怎么在管理人的问题上,比搞业务还要难上千百倍!这个问题也就一拖再拖地搁置下来了。按说,兄弟们一起奋斗了这么多年,虽说都有了相当可观的一块股本,没有功劳还有苦劳。但我又有一个大顾虑,怕耽误事,企业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搞不好一两年就被同行业淘汰呀!你说,现在的竞争该有多激烈。

吧主:作为成功企业的大老板敢于正视这个问题,实属难能可贵,说明你为了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宏伟远景,并且关注到了影响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外部因素。俗话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事实上,企业内部环境对企业生存发展的影响,并不次于业务经营的本身,而且能够直接影响日常经营管理的运行,危及企业健康的肌体。

有一个值得警醒的典型案例,你也许会有所耳闻。广东爱多电器原本是一个成长迅速的企业,名震珠三角及港澳地区。如同美国人形容的那种“跳羚型企业”,连年业绩飙升,“一蹦三个高”。企业正处于鼎盛时期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创业元老大股东们摊牌股份问题,该企业董事长兼总经理胡志标,不得已让出了企业董事长的位子。企业内部局面顿时复杂化,接连发生了一连串不小的“地震”,如日中天的企业开始由分裂走向下坡路,最后竟然滑到了破产的地步。一个好端端的企业,就这样走到了市场的尽头,给历史留下了一幕“本是创业者、同为掘墓人”的悲剧。

无数企业发展的经历表明,成长期企业面临创业元老问题时,一般来讲焦点集中在三个方面:一者为利,反映在股本利益分配上;二者为权,出现在管理职权分配上;三者为能,表现在创业元老能力素质上。有的铁哥们不再“铁”了,“翅膀”硬了,另立门户,分道扬镳,好合好散;有的创业元老反目成仇,冲突升级,诱发诉讼案件;有的心安理得地退到二线,或者告老还乡,成了企业单纯的持股者。不知道你的企业现在面临的属于哪一种情况?

企业老板J:主要表现为创业元老素质不适应,拖后腿不跟趟,障碍了企业的发展。尽管没有潜在激化矛盾的因素,不至于剑拔弩张火药味浓,我感到也是个相当棘手的事情,感情上过不去,下不了手哇!

吧主:尽管企业情况各自不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创业元老们出过力,流过汗,功不可没。正是因为这一点,你才感到有些为难的,怕别人骂你“六亲不认”,是不是?近年来,美国管理学者经过对很多成功创办者进行研究,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叫做“创办人陷阱”。意思是说在企业创办的初期,创办人群体的决心、毅力、屡败屡战的执着精神,是比资金、技术还要重要的优势资源,也是迈出成功第一步的重要条件。可是当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创办人群体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与创业初期的情形大不相同了,激情弱化了,闯劲没有了。长久下去,创办人群体难免不自觉地跌入“创办人陷阱”,自己亲手把历经千辛万苦创办的企业,从“摇篮”走向成功,再从成功送入“坟墓”。

企业老板J:好一个可怕的“创办人陷阱”!事实上,真的就是这么回事呀!

吧主:然而,一个小企业从小到大了,事业发展了,市场环境变化了,员工队伍结构多元了,创业元老的身份地位也转变了。有的创业元老由初期普普通通一个干活的,成为了一方“诸侯”,管的人多了,管的事情也多了,势力范围扩大了,人也神气起来了。有的创业元老本来水平不高,讲资格,耍蛮横,吃老本,不思进取,心里头总有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以为自己在企业有股份,企业就象是自己家的一样,想怎么干就可以怎么干。有的创业元老自我感觉功高盖主,排位子,要名分,脑子里总希望来一个“梁山泊英雄排座次”,自己能做上前几把“交椅”。有的自恃是企业初期创业的功臣,什么二次创业不创业的,反正家大业大有我一份,无论在理念上、素质上、行为习惯上,不知不觉地跟不上企业前进的步伐。心有余力不足不说,还会使企业元老变成制造杂音的“怨佬”,整日里怨天尤人,抱怨这抱怨哪,影响企业团队的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

企业老板J:最近,我创业初期的兄弟们总是给我吹风说:“大哥对得起我们,我们也知道咱肚子里的墨水不多,但也不能创业时把咱们当作拓荒的牛使唤,拉犁开地。现在五谷丰登了,拉完犁就‘杀牛’呀!”曾经有几次我都暗下决心要解决元老拖后腿的问题,但一直为感情所困,拿不出太好的办法来,一拖再拖!

吧主:依我看,解决创业元老拖后腿的问题,既不能操之过急,又不能久拖不决。从一些成功企业的做法看,比较稳妥的是在保证合理利益的前提下,来个“软着陆”!

企业老板J:怎么个“软着陆”法?我这次来就是请你帮助拿个主意,当然是越具体越好。

吧主:企业既然已经出现创业元老们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问题,那现在就要抓紧广泛引进人才。其作用有两点,一是注入新鲜血液,实现新老交替,防止发生突发事件造成人才断档;二是发挥“鲶鱼效应”的作用,自然而然地促进新老更迭。

“鲶鱼效应”源于一个故事,说是北欧挪威人到远海捕捞沙丁鱼,最担心的是到岸上后,因为沙丁鱼死了影响销售价格。渔民们经过观察发现一个小秘密,有个老渔翁出售的沙丁鱼总是活蹦乱跳的,所以,销售价格比别人都高一些。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老渔翁在打鱼的时候,总是在船舱中放上几条生存能力极强的大鲶鱼。鲶鱼有着爱游动的习性,一刻不停地游来游去。沙丁鱼看到新来了几个家伙,无所顾忌不停地游,也就心存介意地跟着游动起来。难怪老渔翁打上来的沙丁鱼,不管距离岸边码头有多远,总是活的。通过引进人才调整人力资源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创业元老焕发工作活力,不至于跌入“创办人陷阱”里头爬不上来。同时,新员工用新的理念影响老员工,加快素质的提升,这就是群体的“鲶鱼效应”。

企业老板J:这一招我早就用过了,于事业,于个人都是有利的,不伤感情,比较温和,容易被接受。可是,最近一段时间,情况越来越糟糕,有的开发新业务的MBA遭到排挤,有的学建筑的硕士研究生不满元老的工作方式,挥手而别。这还不说,个别的创业元老竟然流露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情绪,“倚老卖老”。对于不太象话的那个人,我将其调整了工作岗位,他竟然反目成仇,到处散布我的坏话。最近拉出去几个人,干起了建筑公司,说是要与我对着干。

吧主: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开篇写道:“天下之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问题出在哪里?根本在于企业创业的初期,企业没有建立起完善的退出机制,变“有言在先”为有制度在先,确立一个明确的不搞终身制的“游戏规则”。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名门望族,一律按制度规矩办事,事情就不会搞到这般复杂的地步。当年企业刚创业时,就像桃园三结义一样,刘备、关羽、张飞立下了山盟海誓,共同“匡复汉室”,而后就过关斩将,出生入死打天下,至于将来怎样没有考虑那么多了。乡土文化观念成为维系创业者团队的精神纽带,企业一旦出现新的变革,落后的观念也就成了最大的羁绊,真是割不断,理还乱。

目前,创业成功的民营企业不解决好这个问题,就会重走原来国有企业冗员过多、官满为患、背上个“大包袱”的老路,甚至面临把企业拖垮的危险。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较多,多数企业都能够平稳过渡,归纳起来不外乎以下几种:

一曰退。现岗退休,让出位子,保留股份,享受分红,让创业元老分享创业成果,不至于感到失落。

二曰挂。设立过渡性职务,明确职责权限,力所能及,让创业元老门逐步退下来,不至于丢面子。

三曰分。划出一块附属业务,产权明晰,责权利明确,单独进行公司运作,让创业元老独闯一块天地,不至于对着干。

四曰养。对于身体状况差和有特殊情况的创业元老,采取适当给予定额定期补贴方式养起来,不至于伤感情。

总之,更新观念,调整心态,建立规则,妥善安排,是民营企业在解决创业元老退出问题的基本原则,也是每个民营企业成长道路上必过的一大关!

企业老板J:虽然这项变革有一定难度,但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其实关键还是下不了手!尤其是象我们这样发家的民营企业,“打断骨头连着筋”哪!

吧主:正如你刚才所言,企业老板在处理这个问题上,要过好几关:第一人情关,在情、理、法的三者关系上,东方文化往往容易重情理而轻规则,这是与西方文化完全不同的地方。按照规则办事,不仅创业元老不容易理解,就是老板本人也怕担个骂名。第二制度关,企业是一个效率优先的经济组织,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必须及早建立严密而系统的管理制度,强调制度至上。第三竞争关,优胜劣汰,是市场环境下企业员工的普遍认同的规则,元老员工也不例外,只有这样才能凭借市场机制推动人士更迭,“唯有源头活水来”。总之,摆在企业老板面前的市场价值天平上,事业与人情难以两全,八面玲珑只是暂时的,肯定会埋下长久的祸根。

前几天有一位好久没有见面的企业老板,光顾茶吧,问其原由方知,原来是带着几位创业时期的元老出国旅游了,欧洲和东南亚玩了一大圈。当问他哪里来的这么高的兴致,他说为了稳妥解决创业元老的去留问题。这位大老板花费了好一阵子脑筋,一个一个地与创业元老促膝畅谈,讲清利害关系,而后又借带他们出国旅游的机会,灌输市场新理念,从企业股东立场上看待企业发展与个人利益得失,支持企业变革,顺利搬掉了几年来压在心头的一块石头。用他的话说,这是磨刀不误砍柴功。正是这一重大的企业变革得以顺利进行,为大刀阔斧地推进管理创新铺平了道路。这户企业重金引进高级管理人才,推行全新管理模式,在前期房地产市场整体低迷的环境下,别的企业纷纷叫苦不迭,该公司利润比同行们高出一大截,为业界翘首!

企业老板J:令人苦恼的不是别的,正是创业期元老们的观念、能力不适应企业变革,成了推进变革的“阻力军”。去年,我聘请咨询机构要推行新的管理模式,就是因为考虑这几位创业的哥们,该计划迟迟没有启动实施。唉!终于到了不解决不行的时候了,再拖下去,就把企业拖黄摊了!

吧主:要达成一个目标必须选好时机,水到渠成。一般来说,当企业面临较大困难的时候,当某项工作出现纰漏造成损失的时候,当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时候,当重新调整股本结构的时候,当借助外力推进变革的时候,实施这项解决创业期元老去留的重大变革措施,可能会比较容易一些。

企业老板J:好的,听你一讲,我更加坚定了变革的信心。“长痛不如短痛”。必要时,如果你能抽出时间到我们企业讲一课,给大家开开脑筋就好了。到那个时候,我就来个“不换脑筋就换人”。

吧主:好哇!你现在用的就是借助外力这一招嘛!记得前些年,有一句流传着很广的话,“老大难,老大难,老大一抓就不难”。

【尾声】话唠的差不多了,老板J此刻似乎已经成竹在胸。他站起身来在即将离开快乐茶吧的那一瞬间,忽然间看到墙上挂着吧主用流畅行体书写的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条幅,随口大声的朗诵起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吧主望着老板J远去的身影,衷心地祝福他一帆风顺!

猜你喜欢
元老企业
高柔:善始善终的五朝元老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中国数学界元老——王元
苏元老撰并楷书《龙洞记碑》
最后一跳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