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成标,吴发德,黄亦真
(1.浙江省苍南县发展和改革局 苍南 325800;2.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宁波 315211)
促进苍南沿海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
卢成标1,吴发德1,黄亦真2
(1.浙江省苍南县发展和改革局 苍南 325800;2.宁波大学建筑工程与环境学院 宁波 315211)
文章阐述了苍南发展海洋经济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分析了苍南发展海洋经济所面临的机遇和自身的优势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沿海产业带规划的编制对苍南发展海洋经济指导作用和建设苍南海洋经济强县的发展思路。
苍南;海洋经济;沿海产业带;项目开发
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各类产业活动,以及与之相关联活动的总和[1]。随着我国海洋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海洋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数据显示,2009年海洋生产总值跃升为31 964亿元,2001—2009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6.35%,高出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平均增长率,传统海洋产业不断优化升级,新兴海洋产业蓬勃兴起,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海洋产业体系[2]。浙江省海域面积为2 600万hm2,是陆地面积的2.5倍:海岸线长达6 486 km,占全国总长度的20.3%,居全国第1位;面积500 m2以上的海岛3 061个,占全国海岛总数的2/5;全省11个地级以上城市有7个连接海洋,沿海或海岛县(市、区)有37个[3]。因此,浙江省发展海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渔、港、景、油、涂”资源组合优势与经济区位优势。近年来,国务院先后做出了天津滨海、辽宁沿海、江苏沿海、上海“两中心”、海峡西岸和北部湾等区域开发开放的战略决策,这标志着全国新一轮沿海再开发格局已经拉开。在此背景下,浙江亦着手在沿海打造大平台,加快形成海洋经济等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大产业。苍南作为具有168.8 km海岸线的浙江省海洋大县良好的区位条件决定了苍南的发展离不开海洋经济的发展。苍南只有做大海洋经济,形成海陆经济互动协调发展的局面,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最终建设成浙江南部海洋经济重点县。
海西经济区全称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为主体,涵盖浙、粤、赣相邻地区,东接台湾,南北承珠三角、长三角的区域经济综合体[4]。“海西”的定位是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和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5]。
苍南县位于“海西”、长三角和台湾3个区域的交汇点,有山有海,有地域上的优势;有50多万闽南语系人口,还有妈祖文化有对台优势;最重要的是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现有80多个专业市场,年成交额120多亿元,辐射浙南闽北地区。借助这些优势,苍南沿海产业带将面向“长三角”和“珠三角”,对接海峡西岸经济区,依托浙南闽东北经济中心,建成具有现代产业体系,引领城市化发展的产业新城、统筹和谐示范区。
苍南县地处浙江省的南大门,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的联结点,是东南沿海南下北上的交通要塞;原来连绵起伏的南部山区阻断了连接福建的快速交通网络,现在时速250 km的沿海铁路大通道,缩短苍南与福州的行车时间。依托这一“黄金通道”,苍南为全面融入海西经济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苍南正与闽台开展深度合作的战略平台。实现“海上苍南”的战略构想。
浙江作为海洋资源高度密集、海洋经济居于全国前列的省份,率先发展海洋经济,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根据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的调研报告显示,2009年浙江海洋经济总值为2 809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超过12.5%。预计2015年,浙江海洋经济总值将突破6 00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超过15%,占全国海洋经济比重超过10%。当前省、市高度重视温台沿海产业带建设,把温台沿海产业带作为浙江省三大产业带之一,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给苍南县加快海洋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
苍南县港口资源得天独厚,沿海除了龙港综合型港区外,还拥有国家一级渔港的霞关港,巴曹、炎亭两个二级渔港,以及大渔、石砰和中墩等渔港。港区沿岸共拥有100~1 000吨泊位33个。2009年全县港口吞吐量达216万t,逐渐成为温州南部经济区域的重要出海通道。
苍南县位于东南沿海,至温州机场约有60多km,距离福州350 km,104国道、甬台温高速公路和时速为250 km/h的温福铁路横贯全境,以港口为依托的交通运输网络日臻完善,具有良好的对台直航交通条件。沿海快速通道即将开工建设,苍南县已经成为温州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前沿阵地。
2009年全县海洋渔业产量达20万t,海洋经济总产值大于55亿元。目前,渔业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建成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养殖园区和养殖基地,是“中国紫菜之乡”“浙江省虾皮之乡”和“浙江省红鱿之乡”;培育了温州宏达利水产品加工有限公司等一批加工出口龙头企业,年成交额超过20亿元的浙闽边贸水产品市场已成为浙南闽北最大的水产品集散中心。
滨海旅游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基础设施渐趋完善,尤其是龙金大道和金乡至霞关环海公路的建成,把滨海景区连成一体,一条北起龙港、南抵霞关的滨海旅游带已初步形成,并打响了渔寮景区、炎亭景区两大“金字号”滨海旅游品牌。据统计,1998年以来滨海景区旅客量年均增长率达10%以上,2009年滨海旅客量达179万人次,滨海旅游业综合产值为14.5亿元,占苍南县GDP的6.62%,滨海旅游业作为苍南经济新的增长点已日益凸显。
苍南县地处浙江最南端,大陆海岸线长达168.8 km,具有多港湾沙滩优势,拥有江南海涂、大渔湾海涂和沿浦湾海涂三大围垦项目,可围垦滩涂面积达9 700 hm2,具备开发建设沿海产业带的客观条件。
苍南县充分利用沿海地理优势和丰富的风能优势,大力发展风力发电产业,苍南县可开发风能总装机容量约80万kW,是温州风电资源的主要区块之一。今后,苍南风电主要由陆上风电发展到海上风电,届时风电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除了风能之外,核能、潮汐能和水能等清洁新能源项目还将在苍南各地落户。这些新能源项目的规划,使苍南县对清洁能源的开发进入了一个“追风逐浪”的新阶段。
苍南具有对接海西经济区的独特区位优势,它地处浙闽两省交会处,与台湾隔海相望,素有浙江“南大门”之称,是浙江距离闽台最近的县。其中,霞关对台小额贸易园已完成规划、选址,并将进入全面建设阶段;台北小镇(台商创业投资区)也已进入合作开发建设阶段。另外,苍南县还规划了建设浙台农业合作实验区、浙闽台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浙闽旅游经济合作区等项目,借由“黄金通道”之力,为全面融入海西经济区打下良好基础。
浙江发展海洋经济将上升为国家战略,这给苍南海洋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苍南县应依托168.8 km的黄金海岸线及江南海涂、大渔湾海涂和沿浦湾海涂等三大围垦项目加快沿海产业带建设,苍南海洋经济重点突出“临港产业”,目前临港产业基地规划面积3 000 hm2,主要依托苍南发电厂和舥艚港区建设,发展精细化工、电力工业、船舶制造业、港口物流和海产品深加工业,依托龙港筹建民营科技城,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构建产业创新提升平台。其次是打造规划面积为2 110 hm2的台湾农民创业园。按照现代农业核心区、对台小额贸易园、农副产品加工园、滨海休闲观光园、民俗风情园和古文化观光园等“一区五园”进行规划和布局,引进台湾农业科技成果、现代休闲观光特色农业和资金、技术和种源等为重点,打造国家级高新生态绿色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在发展苍南临港产业时,必须注意的是“临港产业”在海洋产业体系中要处于技术领先地位,要代表海洋产业结构的演变方向或趋势。如果主导产业缺位,那么海洋经济整体运行就失去了核心和引擎,就会出现发展方向分散和多变的无序现象。根据苍南自身特点和条件应优先发展海洋渔业、水产品精深加工业、精细化工、电力工业、港口经济和滨海旅游等主导产业,做大海洋经济总量。
苍南三大海涂围垦建设,启动临港产业新城、“台北小镇”等重点区块建设,主动对接海西经济区,是苍南海洋经济区综合优势的一个亮点,为该区域解决陆域面积狭小提供了新的开发思路。而在滩涂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重点是要综合考虑环境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双重因素,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到“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动态保护”,致力于保护人类生存的最基本要素,实现对沿海滩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做好“黄金海岸线”规划编制和衔接,在沿海产业带规划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坚持以规划编制为龙头,以平台打造为载体,以大集团引进为动力、以大项目推进为重点工作,突出工作重点,坚持示范带动,实行统筹推进,有力地推进沿海产业带规划建设。
苍南县的滨海自然景区众多。滨海旅游业发展中,其区位优势十分明显,以炎亭、官山岛、蒲城、渔寮和岱岭为支点,形成自然、民俗、文化多功能时尚“观光带”。借助炎亭、渔寮和官山岛景区,由北向南依次布设垂钓主题园、水网游乐园和渔家乐,打造大渔湾渔寮雾城滨海休闲观光农业园;借助蒲城乡国家保护文物人文景观,全方位开展民俗和文化领域的对台交往,着力打造对台文化交流基地,形成蒲城古文化观光园的旅游线路布局。
苍南县作为发展海洋经济强县,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认识海洋,强化绿色海洋意识,保护海洋生态,促进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为此,必须加快建立海洋综合信息服务、海洋生态环境监控与预警系统,完善海洋综合管理制度,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实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1] 杨金森.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危机分析[J].海洋开发与管理,1999,16(4):73-78.
[2]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课题组.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0[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
[3] 王颖,阳立军.新中国60年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与未来展望[J].经济地理,2009,29(12):1957-1962.
[4] 陈鼎瑜.加快发展港口物流服务海西经济建设[J].中国港口,2009(7)42-45.
[5] 何敦春,王林萍,欧阳迪莎,等.休闲经济与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9(1):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