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注射配合灸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2011-04-13 11:24肖思琦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3期
关键词:丰隆灸法硝酸甘油

肖思琦



穴位注射配合灸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肖思琦

(上海邮电医院针灸科,上海 200040)

观察穴位注射配合灸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采用穴位注射配合冠心灸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患者120例,穴位注射取心俞、足三里、丰隆穴,灸法治疗取膻中、至阳穴。120例患者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及硝酸甘油减停率评定,总有效率为98.3%;治疗后心电图疗效评定,总有效率为97.5%。穴位注射配合灸法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一种有效的方法。

水针;灸法;心绞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它与冠状动脉痉挛一起,统称为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在欧美国家本病极为常见,在我国,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患病率也有明显上升趋势。心绞痛是指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短暂缺血缺氧而出现以发作性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中稳定性心绞痛是指在较长时间内(3个月以上),疼痛发作的诱因、程度、时限、缓解方式大致保持不变或发作次数倾向减少的,西医治疗以扩张血管,控制心率为主。但目前研究表明某些防治心绞痛的药物也可诱发心绞痛,如潘生丁、心得安、心痛定等,且长期服用这类药物还会带来很多毒副反应。笔者自2005年起以丹参黄芪穴位注射配合灸法治疗稳定型心绞痛120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72例,女48例;年龄最小48岁,最大88岁,平均68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9年,平均3.87年;气虚血瘀型24例,气滞血瘀型36例,阴寒凝滞型41例,阳气虚衰型19例。所有入选患者均符合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Killip心功能Ⅰ~Ⅱ级,除外不稳定心绞痛、左室功能不全Ⅲ级以上或过去3个月中有心肌梗死史者。所有患者均接受过西医常规治疗,但目前仍反复发作。

1.2 中医诊断标准

气虚血瘀型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神倦乏力,面色紫暗,舌淡紫,脉弱而涩;气滞血瘀型表现为胸痛胸闷,胸胁胀满,心悸,唇舌紫暗,脉涩;阴寒凝滞型表现为胸痛彻背,感寒痛甚,胸闷气短,心悸,畏寒,四肢欠温,面白,舌苔白,脉沉迟或沉紧;阳气虚衰型表现为胸闷气短,甚则胸痛彻背,心悸汗出,畏寒,肢冷,下肢浮肿,腰酸无力,面色苍白,唇甲淡白或青紫,舌淡白或紫暗,脉沉细或沉微欲绝。

2 治疗方法

2.1 穴位注射

取心俞、足三里、丰隆穴。上述穴位常规皮肤消毒后,用5 mL注射器接长5号注射针头,抽取2 mL丹参注射液,在心俞穴直刺后向脊柱方向斜刺1.5 cm,局部有酸胀感,回抽无血,缓慢注入,每侧1 mL,然后用干棉球按压1 min。再用5 mL注射器接长5号针头,抽取4 mL黄芪注射液,直刺足三里、丰隆穴,约2 cm深,无触电感,无强烈放射感,回抽无血,缓慢注入,每穴1 mL,出针后干棉球按压1 min。每星期治疗3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星期,连续治疗2~3个疗程。

2.2 灸法治疗

取膻中、至阳穴。采用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开发研制的冠心病灸,展开两翼,剥开离型纸,将灸膏对准膻中或至阳穴(为避免皮肤过敏此二穴交替使用),将两翼粘纸紧贴皮肤,并将温控贴贴于灸膏外侧面中央,持续贴灸6~8 h,嘱患者自行取下。配合穴位注射,每星期治疗3次,10次为1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

3.1.1 心绞痛症状及硝酸甘油减停率

依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1年)标准评定。

显效 同等劳动强度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80%以上。

有效 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50%~80%。

无效 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减少均不到50%。

3.1.2 心电图疗效评定

参照2002年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及心律失常座谈会制定的《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评定标准》评定。

显效 静息心电图恢复至“大致正常”或达到“正常心电图”。

有效 静息心电图缺血性ST段的下降,治疗后回升0.05 mV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或主要导联倒置的T波变浅达25%以上或T波由平坦转为直立。

无效 静息心电图基本与治疗前相同。

加重 静息心电图ST段较治疗前降低0.05 mV以上,或主要导联倒置的T波加深达25%以上或直立T波变平坦,平坦T波变倒置。

3.2 治疗结果

120例患者治疗后均进行心绞痛症状及硝酸甘油减停率评定,显效101例,占84.2%;有效17例,占14.1%;无效2例,占1.7%;总有效率为98.3%。120例患者治疗后心电图疗效评定,显效78例,占65.0%;有效39例,占32.5%;无效3例,占2.5%;总有效率为97.5%。

3.3 病例介绍

患者,男,78岁,2006年2月就诊。罹患高血压,冠心病至今15年,确诊为稳定型心绞痛5年,常年服用恬尔心、倍他乐克、消心痛类药。近2年来,患者心前区疼痛频繁发作,活动后及情绪变化后明显,每日均需含服硝酸甘油或麝香保心丸。多次住院检查及治疗,病情反复。就诊时患者胸闷,心悸,畏寒,四肢欠温,面白,舌苔白,脉沉迟涩。24 h心电图示ST-T下降0.1 mV以上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结合病史诊断为胸痹,阴寒凝滞型。即与丹参注射液2 mL心俞注射,黄芪注射液4 mL足三里,丰隆注射,并与冠心灸膻中及至阳敷灸,5次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精神大振,治疗1个疗程后,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服用硝酸甘油次数大减。患者坚持3个疗程后,复查心电图显示ST-T恢复正常,基本无明显心绞痛发生。随访半年,患者心电图均无明显ST-T改变。此后,患者每年冬春交替时节均会行此治疗1次,至今病情平稳。

4 体会

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心绞痛中最常见的类型,目前对于它的治疗有2个主要目标,首要目标是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从而延长寿命;第二个目标是减轻心绞痛症状,减少缺血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1],所以针对它往往需要长期治疗和跟踪,西医在大量的病因治疗和症状控制同时带来了很多药物的毒副反应,故而我们需要在传统医学中寻求更好更安全的方法。

稳定型心绞痛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中指出本病的病机为“阳微阴弦”,中医学认为冠心病心绞痛是以脏腑虚损气血阴阳不足为本,以气滞、血瘀、痰浊和寒凝等有形之邪为标的“本虚标实”之证。治疗上以益气活血通络为大法。因而在遵循此大法基础上,笔者在临证之时将针药灸相结合,以起到以下几方面的作用,①穴位注射能起到穴位、针刺、药物三结合的作用。不仅直接刺激了经络线上的穴位,同时由于药物在穴位上存留时间较长,可明显增强穴位的治疗效能。所选穴位中心俞穴为足太阳膀胱经穴,为背俞穴,《外台秘要》称其“主心痛,与背相引而痛。”而所选药物中丹参为活血化瘀,滋阴清热要药,性苦寒,归心、肝经,现代药理证明丹参注射液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等作用,对缺血性心脏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尤其对气虚血瘀证作用较明显。足三里穴为足阳明胃经合穴,《玉龙赋》中指出“心悸虚烦,刺三里”,丰隆穴是足阳明之络穴,别走太阴,《千金方》指出其主胸痛如刺,腹若刀切痛。而现代多项针灸临床研究表明足三里、丰隆穴的针刺可显著降低LDL-C,TC, TG水平,并可明显降低血浆内皮素(ET)的水平[2],其中尤其以丰隆穴对脂蛋白和胆固醇的调节作用最为明显,目前高脂血症是公认的引起全身脉管特别是心脑血管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而现代药理研究同时表明黄芪可使冠状动脉血管扩张、增加心肌血液供应、恢复细胞活力、保护心肌细胞,此药物和穴位的配合能良好地改善血循环,控制血脂。②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确立了“病在三阴宜灸,病在三阳宜针”的针灸治疗原则,并提倡灸药并施。同时在许多现代针灸研究中均发现灸法可调整血脂代谢,减缓血脂升高,从而预防冠心病的发生[3]。而膻中、至阳为督任二脉经穴,膻中更是气之会,心包之募穴,灸治膻中、至阳穴可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心电图ST-T及Q-TC,HR指标,同时使全血比粘度、纤维蛋白元均明显下降[4]。冠心灸主要药物成分为苏合香、冰片、川芎、丹参等,属于现代灸法。它是用最新的化学发热工艺取代传统艾绒或艾条制热方式,使药物在皮肤上通过热效应快速透入皮肤,不仅发挥了药物的作用,同时又起到温灸的作用,且持续时间可为8~10 h,明显增强了临床疗效。至此针、药、灸各施其职,协同发挥活血、化瘀、补气之功效。

目前对单一疗法、单一针法或单穴往往会造成临床针灸治疗量的不足而带来临床治愈率的降低已获得很多共识[5],笔者在多年临床中也体会到针刺药物和灸法的协调配合,可起到事半功倍的疗效。同时稳定型心绞痛容易反复发作,治疗过程较长且反复,故在疗程中需建立良好的医患合作关系,长期跟踪治疗会明显提高临床治愈率。

[1] 熊芳丽,肖亚平.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3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0,19(4):18.

[2] 张红星,黄国付,周利,等.电针丰隆穴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7,29(9):633-635.

[3] 吴焕淦.中国灸法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6:165.

[4] 杨兆明.刺法灸法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6:146.

[5] 侯书伟,李永春.论针灸治疗量[J].中国针灸,2009,29(8):670- 674.

Observation on the Combining Effect of Hydro-injection and Moxibustion for Treating Angina Pectoris

-.

,200040,

To assess the combining effect of hydro-injection and moxibustion in treating stable angina.A sample of 120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were treated by using combined hydro-injection and moxibustion, and the acupoints selected for hydro-injection were Xinshu (BL 15), Zusanli (ST 36), Fenglong (ST 40), while Danzhong (CV 17) and Zhiyang (GV 9) were chosen for moxibustion.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turned out to be 98.4% by evaluating the angina related symptoms and withdrawal and reduction rate of nitroglycerin;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7.5% referred to the post-treatment electrocardiogram (ECG) findings.It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the stable angina by using hydro-injection and moxibustion in a combining way.

Hydro-acupuncture; Moxibustion; Angina pectoris

R246.1

A

1005-0957(2011)03-0146-03

10.3969/j.issn.1005-0957.2011.03.146

肖思琦(1972 - ),女,主治医生

2010-08-24

猜你喜欢
丰隆灸法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用对是关键
想要畅通气血,试试常按丰隆穴
董氏奇穴联合透灸法治疗感冒后咳嗽验案
灸法治疗“未病”
家庭灸法轻松缓解眼疲劳
多巴胺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远离斑秃 不再尴尬——用家庭灸法辅助治疗斑秃
豁痰要穴丰隆穴
硝酸甘油别贴身带
祛痰湿降血脂的丰隆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