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中医院脑血管中心 16区(南京 210001)
乌蔹霉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观察
杨复君南京市中医院脑血管中心 16区(南京 210001)
目的:观察清热解毒、祛瘀散结、消肿止痛外敷治疗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乌蔹霉(乌蔹霉粉)外敷治疗本病 36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3.02%;对照组为78.38%,经χ2检验,P<0.05,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祛瘀散结,消肿止痛的功效。
外周静脉是临床常用的给药途径之一,静脉炎大多发生于长期、大量和反复输液病人,症状表现为沿输液静脉走行处红、肿、热、痛,轻者影响病人的生活起居,造成一定的痛苦,重者延误治疗和抢救工作,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自 2007年 12月至 2010年 7月,笔者采用本院自制乌蔹霉外敷治疗静脉炎 36例,并与常规处理 33例(50%硫酸镁外敷)进行比较,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均为本院住院确诊为静脉炎病例69例,符合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所规定的静脉炎判定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36例,男20例,女 16例,平均年龄 66.3岁;对照组 33例 ,男 18例,女 15例,年龄 63.9岁。 静脉炎 l级 28例,2级 25例,3级 16例。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本院自制乌蔹霉软膏(其方药主要成分为乌蔹霉粉),选择大于静脉炎范围10cm~ 20cm的棉纸 1张,将棉纸三折,用压舌板将乌蔹霉膏均匀涂抹于棉纸上,涂抹厚度为 0.3mm~ 0.5 mm,将涂抹好的乌蔹霉膏面覆盖在静脉炎部位。范围稍大于病变处,棉纸上面用纱布敷料覆盖,胶布固定。24h更换 1次。
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以 50%硫酸镁湿敷.即用50%硫酸镁浸湿 6层无菌纱布覆盖静脉炎部位,纱布稍大于渗出面积,再盖 1层塑料薄膜(可用无菌薄膜手套)。胶布固定,12h更换 1次。两组诊断为静脉炎即拔除输液针后开始治疗.每次换药时洗净干结成块的药物和皮肤。观察记录静脉炎消退情况,治疗 5d为 1个疗程。
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显效:局部肿胀疼痛消失,压之不痛,静脉管壁硬度明显变软,弹性恢复,行静脉穿刺顺利。有效:局部肿胀疼痛消失,压之不痛,静脉管壁弹性基本恢复,可行静脉穿刺。无效:局部疼痛消失,压之略痛,但静脉管壁硬度改善和弹性恢复不明显[2]。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 6例,显效 20例,有效 9例,无效 1例,总有效率 93.02%;对照组治愈 2例,显效 9例,有效 14例,无效 8例,总有效率 78.38%;两组有效率比较 P<0.05。
讨论长期静脉注射刺激性较强药物,致注射部位静脉管壁炎性渗出,引起局部红、肿、热、痛等炎性症状,过去单纯选用 50%硫酸镁外敷来解除疼痛、肿胀,但效果较差,用乌蔹霉软膏外敷后,效果甚佳。中医认为,静脉炎的发生为气滞血液,毒结凝滞于血脉,致使局部脉络、气血逆行不畅。治疗当以清湿热、化淤血、散郁结为主[3],乌蔹霉软膏具有良好的软坚散结、消肿、止痛作用[4],能迅速改善局部症状。据报道[5]中药贴敷通过活血化淤能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流加速,毛细血管增多,改善微循环,增加局部血流量,促进药物吸收,从而达到治疗作用,此外,笔者认为乌蔹霉软膏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能迅速消散局部炎性渗出,消除局部水肿,解除局部血管痉挛,根据这些特性,笔者将其用于外敷治疗静脉炎。通过本组观察,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乌蔹霉软膏外敷治疗静脉炎有很好的疗效。笔者在应用中体会到,一旦出现静脉炎应尽快给予乌蔹霉软膏外敷,治愈的局部血管在 3d内避免重复穿刺。
[1] 李水英,吴 丹,张 梅,等.六合丹外敷治疗静脉炎效果观察 [J].护理研究,2009,23(1):167.
[2] 孙立志,张建新.木芙棘花叶外敷治疗静脉炎 [J].中华护理杂志,1991,26(8):340.
[3] 白继荣.护理学基础 [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26.
[4] 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24.
[5] 吴 征.中药贴敷治疗肌注后硬结及静脉炎疗效的观察 [J].护士进修杂志,1992,7(9):42.
静脉炎 /中医药疗法 清热解毒剂 /治疗应用 外敷 @乌蔹霉
R543.5
A
1000-7369(2011)01-0055-02
(收稿 2010-10-15;修回 2010-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