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学》在针灸学科中的贡献

2011-04-13 07:55王定寅指导李志道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6期
关键词:帛书灵枢经脉

王定寅,指导 李志道



《经络学》在针灸学科中的贡献

王定寅,指导 李志道

(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193)

针灸学;经络学;书评

李鼎先生1984年和1994年主编的两版高等医药院校试用教材《经络学》曾被各高等中医药院校针灸专业使用多年。该教材开系统经络教学先河,不仅为培养我国针灸专业高级人才建立了功绩,而且为针灸学术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这本教材目前未再使用,但凡研习经络学者,此书当为首选。笔者曾多次阅读此书,收获颇丰。以下略谈肤浅体会。

1 系统阐明了十二经脉

李先生集古今经脉研究之大成,并精选各家原文、注释、校勘、语译、腧穴等中最精确合理的部分,将散见于各书及内经各篇内容合为一体,并阐发了自己的观点,得到经络系统全貌。该书是医学史上第一本反映经络学全貌之作,是系统的经络全书。为该书之后研习经络者提供参照。

本书精选了《灵枢·经脉》、《帛书·经脉》、《素问》、《难经》、《针灸甲乙经》等大量古文献中与经络有关的经典文选,内容系统而全面。其中大部分从《灵枢·经脉》、《素问》、《难经》等著作中精选的文段仍被现代针灸教材如《针灸学》、《经络腧穴学》等课本引用。另外本书的注释均参考了多家著作与注解,并精选其中最被广泛认同的部分,准确度极高,为后代学者继续研习与运用提供便利。如对足厥阴肝经循行原文“丛毛”一词的注释,李先生参照了《备急千金要方》、《铜人腧穴针灸图位》、《十四经发挥》等多家注解,并取其共同认识部分,“丛”作“聚”讲,“丛毛”即“聚毛”。其次在校勘、语译、腧穴等内容上李先生均集古今经脉之研究,将十二经脉系统做出了最准确的阐释。

综上而言之,本书十二经脉部分的内容,李先生既综合了古代各家经脉大家的学术观点,使古典经脉系统得以完美的继承与融合。同时,李先生还在古代先贤们的学术基础上阐释了自己的见解,让经络系统的发展更加系统与完善。该书此部分内容已经成为现代乃至将来经络学者研习经络学不可或缺的参考内容。

2 引用《帛书·经脉》阐明了十二经脉发展概况

李先生把《帛书·经脉》引用到该书,使读者能见到《内经》之前的内容,在各版本《经络学》教材中尚属首例。《帛书·经脉》有两种,《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将它与《灵枢·经脉》对照,可以看出不少异同情况,这对于探讨经脉理论的形成过程有重要意义。

首先从数目上,《灵枢·经脉》载有十二经脉,而《帛书·经脉》只载十一脉,较之少一条手阴经脉。但《灵枢·本输》及《灵枢·阴阳系日月》篇也只载有十一脉,与《帛书·经脉》相似。另外《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腧穴中心经缺少原穴,仍然可以看到只有十一脉的残留。其次在走向上,《灵枢·经脉》有严整规律的顺逆走向,《帛书·经脉》各脉则多起于四肢末端,上达头面躯干,其中只有阴阳本中的肩脉(手太阴)、大阴脉(足太阴)从上而下叙述是例外。《灵枢》各篇也有始于四肢末端的,如《灵枢·邪客》篇的“顺行逆数”以及标本、根结、本输的论述等。再其次在治疗上《帛书》仅提及灸法而无针法,也无寒热虚实的不同治法。《帛书·经脉》则明确提出“为此诸病: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陷下则灸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的治疗大法以及关于“寸口”、“人迎”的诊法。另外在命名、排列、分支、病症、文字以及与脏腑属络关系等均有差异。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帛书·经脉》所载的经脉较为简单,缺少分支,不分顺逆,不相互衔接,无脏腑属络关系病症一般较少,但也有超出《灵枢》的记载者。文字上也比较近俗,不如《灵枢》典雅。因此研究者多认为《帛书·经脉》是早于《灵枢》的古代文献,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源与流的关系。从《帛书·经脉》上也可以了解到经络学的早期面貌。

3 讲述了经筋的病候,扩展了经脉主治范围

李先生把经筋病候引入教材并作重点介绍,在针灸教学中尚属首次,该内容的引入为临床某些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理论指导。如十二经筋有一部分已经超出了十二经脉的范围,有一些腧穴的主治证就是由于这些超出的部分所决定的,为远端取穴的选穴方法提供依据。以治疗乳痈为例,针灸学上认为肩井、光明为治疗乳痈的经验穴,实为不然。因为足少阳经筋也“系于膺乳”,经脉所过,主治所在,故胆经的肩井、光明为治疗乳痈的常用穴。

4 历史上第一次绘制经络系统全图

历史上最早的经络图见于《备急千金要方》的名堂图,李先生在编辑《经络学》中,汇编了完整的经络图系统。该系统包括经脉图、络脉图、经筋图、经别图和奇经八脉图等,开创近代经络研究历史之先河。其主要贡献主要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首绘络脉、经别、经筋图。李先生通过反复阅读和比较古代经典著作,吸取精华,在形式上将《内经》、《难经》、《奇经八脉考》等古文献中的文字记载部分绘制成精确的图谱,使原始散在的腧穴点连成经典的经络线图;其次增加了络脉图、经别图、经筋图和奇经八脉图,补充了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和张景岳《类经图翼》等古代经络图的不足,内容更加完善;最后把现代解剖图与经络系统图巧妙地结合起来,是经络走行以及经络与脏腑属络关系更加明了、真实,穴位标示亦更加准确,从而为临床运用和继续研究带来诸多方便。

第二,描绘出了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支节”的特点。首先李先生从循行上把经络线分为实线的外行部分和虚线的内行部分,外行部分分布于体表有穴位为主干,内行部分联络与脏腑无穴位为分支。其次从功能上内行部分与外行部分互相联系,即内在脏腑有疾病,则外行部分则有相应的表现,若外行部分有疾患,则内行脏腑同样有相应症状,如内在的胃腑有疾患多在体表经脉线足三里穴上有压痛的表现,而针刺足三里和梁丘等穴却可以治疗胃脘痛、食积、消化不良等胃腑疾病。充分体现了有诸内必形诸外的特点,通过内与外的联系指导临床用穴治疗疾病。

第三,沟通了各经络之间的联系。李先生通过完整的经络图谱把经络系统绘成了一个相互衔接的整体。以十二经脉是主干,十二经别、十五络脉是十二经脉之补充,弥补十二经脉循行之不足。如手少阴经别,“上走喉咙”;手厥阴经别,“出循喉咙”;手阳明经别,“上循喉咙”通过经别使手少阴与手厥阴、手阳明在喉咙部相衔接;手厥阴之筋,“入腋散胸中”。冲脉,“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通过经筋使手厥阴与冲脉互相联通于胸中。再如手阳明经,“属大肠”,足太阴络,“入络肠胃”,通过络脉使手阳明经与足太阴经相接。通过系统的图谱使以前古代散在的文字描述以完美的图谱形式展现出来。

李鼎教授《经络学》著作从一种全新的视角上纵览经络全局,开拓了经络研究的思路,为经络学在教学中的统一和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在经络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并对经络理论的持续发展、经络实质研究进展发挥推动作用。以上是我在学习《经络学》后的一点心得体会,恳请诸位专家指正。

王定寅(1984 - ),男,2009级7年制学生

2010-10-30

1005-0957(2011)06-0427-02

R224.1

A

10.3969/j.issn.1005-0957.2011.06.427

猜你喜欢
帛书灵枢经脉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梁潮印簵·钟鼎文帛书人物传写
从出土和传世早期经脉类文献中的疼痛病症看经脉理论的形成
中泰传统医学经脉系统比较探析*
《黄帝内经》中“阴阳”的整理与分类
中国简帛书对隶书发展的现实影响
老官山汉简《经脉书》初探
采采卷耳
谈《灵枢本输》针灸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