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平
(四川省蜂业管理站,四川 成都 610041)
四川是全国养蜂大省,也是中国西部养蜂集散地。随着养蜂业的发展,标准制定工作已经成了推动蜂业发展的基础工作,从2003年四川省蜂业管理站制定的第一个地方标准到2009年已经先后颁布了10个四川省地方标准。这些地方标准的制定和颁布极大地推动了四川省蜂业发展。
推广养蜂业标准化生产,提高蜂产品质量,已成为养蜂生产管理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农业部先后发布了《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动物性食品中兽药最低残留限量》标准和规定。因此四川根据国内外有关标准的规定,并以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蜂产品的系列标准为基础,结合四川省蜂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在2002年编制完成了四川省无公害蜂产品系列标准,对规范全省养蜂生产,提高蜂产品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1 四川省无公害蜂产品系列标准的制定,标志着四川省养蜂生产第一次按照地方标准进行生产。标准规定了养蜂场生产条件、无毒养蜂生产设施、养蜂禁用药物。
1.2 四川省无公害蜂产品系列标准的制定,强化了四川省蜂业管理站对蜂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对蜂产品生产、储藏、运输进行全面质量监督和检测,对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防止有毒有害物质、药物等进入蜂产品中,确保消费者身体健康,维护四川省蜂产品信誉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1.3 四川省无公害蜂产品系列标准的制定,推进了省内养蜂业向产业化发展的进程;促使了蜂农改变粗放型生产方式;加快了蜂农向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养蜂生产。
阿坝蜜蜂是我国东方蜜蜂优良地方原产品种。近年来,由于外地中蜂转地放蜂进入阿坝蜜蜂生存区域,致使部分阿坝蜜蜂产生杂交,并且将一些蜂病也带入区域内,严重影响了阿坝蜜蜂优良品种性能的发挥。为了保护这个优良的地方品种,帮助当地蜂农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生产,增加经济收入,四川省蜂业管理站相继制定了《阿坝蜜蜂》标准、《阿坝蜜蜂种王》标准、《阿坝蜜蜂饲养技术规范》标准。通过推广和应用标准,使阿坝种蜂的保护和发展发生了根本变化。
2.1 《阿坝蜜蜂》标准 阐明了阿坝蜜蜂原产地以及主要分布区域的蜂群群体生物学特性、形态特征、蜂群繁殖性能、生产性能。让当地人们能够科学认识阿坝蜜蜂,利用其生产性能科学发展养蜂生产。
2.2 《阿坝蜜蜂种王》标准 对阿坝蜜蜂种蜂王的形态特征和经济性状指标、品质鉴定方法进行了规定,规范了阿坝蜜蜂种蜂王的繁育和推广利用,保证了阿坝蜜蜂种蜂王的种性纯正,充分发挥了阿坝蜜蜂的优良品种性能。
2.3 《阿坝蜜蜂饲养技术规范》标准 由于大多数原产地阿坝蜜蜂一直沿用原始的土法饲养,采取“杀鸡取卵”式的方法收取蜂蜜,不仅蜂蜜产量低,而且造成阿坝蜜蜂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必将造成阿坝蜜蜂这一珍贵的种质资源不复存在。推广应用此“标准”,促进了阿坝蜜蜂饲养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健康发展的轨道,推进了阿坝蜜蜂品种保护持续进行,使阿坝蜜蜂得到了科学、有效的保护。针对阿坝蜜蜂生物学特性,制定阿坝蜜蜂科学饲养技术规范,不但充分发挥了阿坝蜜蜂的优良生产性能,而且迅速扩大了阿坝蜜蜂种群数量,有效地保护了阿坝蜜蜂种质资源。
四川省蜂业管理站承担着全省养蜂生产管理的职责,要为养蜂农户解决养蜂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养蜂农户转地放蜂常常会因交通事故、洪水灾害、喷洒农药、甚至遭人为投毒等事件而造成蜂群死亡损失。由于蜜蜂损失鉴定需要相应的专业技术,而相关的法规又非常缺乏,在处理事故过程中,事故当事人常对蜜蜂损失的价值估算产生分歧,发生纠葛,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相关的法规。四川是全国最大的养蜂省份,转地蜂群占全省蜂群数的70%以上。出川放蜂要进行蜜蜂检疫,省外来川放蜂的蜂群也要进行检疫。规范四川省蜜蜂检疫工作,控制蜜蜂病虫害传播蔓延,促进养蜂业健康发展十分重要。鉴于综上因素,四川蜂业管理站制定了《蜜蜂事故损失评估技术规范》标准、《蜜蜂检疫技术规范》标准。
3.1 《蜜蜂事故损失评估技术规范》标准 规范了蜜蜂事故损失鉴定行为,确保蜜蜂损失价值评估科学、准确、合理。为基层养蜂管理部门在处理蜜蜂事故时,提供了具体操作方法。按照标准能够准确、快速和公正地评估蜜蜂事故损失经济价值,有利于维护蜜蜂事故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3.2 《蜜蜂检疫技术规范》标准规定了蜜蜂检疫的内容、操作程序、技术方法、检疫后的处理。确定了蜜蜂检疫人员必须县级以上养蜂生产主管部门的养蜂技术人员,并通过省级养蜂生产管理部门组织的蜜蜂检疫技术培训和资格认证,方可上岗进行蜜蜂检疫。加强了基层蜜蜂检疫管理力度,使蜜蜂检疫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标准规定了检疫人员将检疫结果及处理意见登记备案。发现重大疫情及新疫情,按有关规定逐级上报,这样可以防止养蜂农户因重大疫情造成重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