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CU深静脉置管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2011-04-12 21:22:19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年22期
关键词:置管无菌输液

季 云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江苏南通,226001)

随着现代化医疗护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重症医学模式将危重患者集中起来,使患者在人力、物力以及技术上得到最好的保障,最大程度提高治疗效果。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常收住专业性极强的脑血管病、格林-巴利综合征、肌无力危象、重症颅内感染等危重患者,此类患者需要持久而强有力的药物输注治疗,因此深静脉置管在NICU中运用广泛。本研究主要对NICU中导致深静脉置管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0年8月至2011年5月入住南通大学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后行深静脉置管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22~85岁,平均(59.82±16.31)岁。其中脑血管病32例、格林-巴利综合征8例、重症肌无力6例、颅内感染12例、其他2例。留置位置股静脉38例、非股静脉22例(颈内静脉16例、锁骨下静脉6例);糖尿病患者34例;留置时间12~30 d,平均(19.02±3.24)d;合并肺部感染和(或)尿路感染32例。排除标准:①首次穿刺失败,反复穿刺者;②有明显肝肾功能或心功能不全者、免疫功能低下者;③置管前存在严重感染者,如败血症等;④管套固定不牢,脱落者。

1.2 研究方法

对所有入组患者登记其个人史,登记置管患者性别、年龄、病因、置管部位、是否合并糖尿病、置管后是否合并呼吸系统和(或)泌尿系统感染。所有患者均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进行置管,耗材均使用ARROW 16 Ga中心静脉导管装置,严格规范置管后护理,观察置管后30 d内因感染拔管情况。根据30 d内是否因感染而拔置管,分为保留组和拔除组。

1.3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根据30d内是否因感染而拔除置管,分为保留组和拔除组;对研究对象的性别构成、年龄、糖尿病、是否合并感染情况、留置部位等进行比较,计量资料运用t检验、计数资料运用χ2检验。显著性检验水平为α=0.05,P<0.05定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保留组和拔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追踪30 d,保留组38例(63.3%),拔除组22例(36.7%)。运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显示保留组和拔除组的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χ2检验显示性别(P>0.05)、病因(P>0.05)无显著性差异(表1)。

保留组和拔除组置管部位的比较:保留组股静脉置管20例(52.6%),非股静脉置管18例(47.4%);拔除组股静脉置管18例(81.8%),非股静脉置管4例(18.2%)。置管部位不同,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保留组和拔除组合并糖尿病的比较:保留组合并糖尿病16例(42.1%),拔除组合并糖尿病1 8例(81.8%)。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保留组和拔除组合并感染的比较:保留组合并感染16例(42.1%),拔除组合并感染16例(72.7%)。合并呼吸系统和(或)泌尿系统感染,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 论

由于深静脉置管具有保留时间长、操作简单、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等优点,它是ICU中常用的操作之一。该技术将套管从股静脉、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入上腔、下腔静脉,是危重患者进行静脉输液、胃肠外营养有效方便的方法之一[1],但如果置管后护理不当,将造成留置感染、深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给患者造成额外的痛苦和经济损失。多项研究表明[2-4],早期穿刺口细菌培养阳性与深静脉导管感染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深静脉置管术后细菌污染的来源主要是体外段导管和管周皮肤的细菌群,深静脉置管时间愈长,相关性感染率依次增高。因此,这就要求医护人员认真严格的做好日常深静脉护理工作,积极做好预防置管术后感染。

深静脉护理主要包括保持穿刺局部的清洁干燥,防止牵拉导管。置管24 h内监测局部有无肿胀、渗血等异常;置管后第1天换药1次,以后无异常者3~7 d换药1次。交班时仔细观察导管周围皮肤发红、有无渗液、渗血、有无导管移位滑脱,敷料有无卷边。更换肝素帽及无菌敷料2次/周,若固定导管双翼的缝线松脱,必须及时缝上固定,以无菌敷料覆盖伤口,昏迷及不合作者应予约束带束缚。静脉输液前用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冲洗导管,回抽见血后才可接输液皮条。若输液不畅,可用肝素稀释液(25 U/mL)15 mL冲洗管道。每日更换输液装置,每日应早输注较稠的药物、血制品,做好营养物质输注后的管道冲洗,避免液体走空,防止空气进入管道。每日输液完成后用0.9%氯化钠注射液20 mL行脉冲式推注,使用正压封管,常规消毒肝素帽,最后以无菌纱布包扎固定,固定部位避开关节及凹陷处[5]。

为更好地做好NICU的护理工作,除提高护理人员自身操作规范外,更要求护理人员要有全局观念,从患者的自身状况出发,在股静脉穿刺、合并糖尿病、合并感染的患者需密切监测深静脉留置情况,加强此类患者腹股沟部的卫生护理、积极协助医生控制患者血糖、勤翻身拍背协助患者排痰、吸痰等,从而减少深静脉置管感染的发生。

[1]董 薇.深静脉置管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J].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2003,25(2):113.

[2]韩 蔚,何瑾玢,彭根英,等.深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9):781.

[3]陈扬波,张 庚,季春莲,等.重症监护病房深静脉导管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09,21(2):120.

[4]杨连招,林 源,莫显伟,等.深静脉置管区细菌污染与导管相关感染的关系[J].广东医学,2011,32(1):126.

[5]牛丽香,潘桂荣.深静脉穿刺置管的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39.

猜你喜欢
置管无菌输液
血液滤过患儿置管后短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分析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中成药(2018年6期)2018-07-11 03:01:08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高压氧治疗过程中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西南军医(2016年6期)2016-01-23 02:21:28
颈枕输液袋
中学科技(2015年11期)2015-11-25 05:09:33
积极有效护理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硬膜外麻醉置管前注药用于剖宫产手术的效果观察
无菌服洗衣机
机电信息(2014年35期)2014-02-27 15:54:33
无菌服洗衣机
机电信息(2014年20期)2014-02-27 15:5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