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语境文化交际模式对比研究

2011-04-12 21:23张瑞
关键词:语境交际差异

张瑞

(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471022)

文化决定着交际的模式,交际使文化得到传播,研究交际离不开文化。霍尔 (Hall)[1]提出的高低语境文化理论从跨文化角度探讨了高低语境文化对交际的影响。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渴望寻求避免和化解交际中出现的冲突策略,然而目前国内外关于高低语境文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它们概念的界定和特点的总结方面。

一、高低语境文化概念与特征

语境在解释跨文化言语交际风格的差异中起着关键的作用。霍尔根据环境在交际中的作用大小把文化分为高语境文化和低语境文化。[2]在高语境文化中,大部分信息是由交际者根据其环境来理解,不需要用很多口头信息表达,交际者的面部表情、行动、交往速度、交往地点、难以言说的情绪、微妙的手势及其它周围环境细节都是丰富的信息符号。高语境文化的人擅长读取非言语信息和环境,并期望言语接受者能理解言语之外的信息。而在低语境文化中,大部分信息依靠言语清晰地表达出来,环境和交际者不起重要作用。言语信息在低语境文化中尤其重要。像中国等亚非国家很多是典型的高语境文化国家,像美国、德国等国家是典型的低语境文化国家。

高语境文化具有以下特征:内隐、含蓄;暗码信息;较多的非言语编码;反应很少外露;圈内外有别;人际关系紧密;高承诺;时间处理高度灵活。低语境文化的特征:外显、明了;明码信息;较多的言语编码;反应外露;圈内外灵活;人际关系不密切;低承诺。

二、不同的文化渊源导致高低语境文化交际模式的差异

高语境文化可以溯源到儒佛道三教文化的源流之中。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 “德”为核心,倡导仁爱和平,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3]孔子的 《论语》对中国文化影响很大,使得中国人形成了特有的民族性格:内敛而含蓄,敏感而善感,谨慎而不张扬,自省而睿智。总之,“和”是儒家思想的最高境界。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中国文化在交际时以建立和维护和谐关系为宗旨,强调集体主义,这就使得中国文化成为高语境文化。佛教在社群伦理上主张:中和礼让,社群为本,在经济伦理上主张义利统一,以义生利。具体来讲,中国人是把利益建立在人情关系的基础上。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在人际交往的最终目标在于追求人际和谐,尽量避免公开冲突,回避言辞角逐,遵循 “和为贵,忍为高”的处世原则。道家的核心是仁、义、礼,人与人交际时讲究仁道,注重礼节,当利益与道义发生冲突时以义为先。所有这些都使得高语境文化的人在交际中注重和谐,内隐而含蓄。

低语境文化发源于古希腊的 “逻各斯”及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理性与辩论术。很多西方国家就属于低语境文化。西方人崇尚个人主义,在思想上集中体现在它的人道主义的传统上,在行动上集中体现在自由竞争上,突出表现为对个人的人格、价值、尊严等多方面的肯定,对人的个体独立性的尊重与倡导。[4]西方人有较强的竞争精神,在处世上追求独立、自由、平等。这使得低语境文化的人在交际中说话明了,反应外露,而不受太多的规范的限制;他们注重的是交际中平等,如果双方存在利益分割,则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获得利益,而不是追求人情关系。

三、高低语境文化在交际模式中的差异的具体表现

交际受文化影响,高低语境文化不同的特点必然影响到交际模式的方方面面。

(一)交际理念的差异

第一,高低语境文化交际的目的存在很大差异。高语境文化以维持脸面和群体协调为交际目的,具有关系意识,人与人之间注重互助、依靠、亲密无间和人际和谐,通过迂回的方式,把利益建立在人情关系的基础上,实际上这种关系被当作了一种目的。低语境文化是直接了当式的,注重话语的真实性,具有利益意识,低语境文化崇尚自我意识和个人奋斗,在人际关系中以保持个人的独立性为主旨,强调个人利益至上,在交际中则明确直接的指向利益。

例如,在日本和阿拉伯国家等高语境国家,很多意思都包含在语境之中,不需要每一点都明白无误的说出来,相反,在美国和加拿大等低语境国家,一切都需要用语言来讲清楚。比如,在高语境文化中,人们认为提问是一件没面子的事,因为他们认为提问就是对所问的事情不明白,在低语境文化中,情况则相反。高语境文化认为冲突有碍于交流,破坏交流,而低语境文化则认为冲突有助于更好的交流。

第二,高语境文化的交际是存在差序格局的,而低语境文化的交际则比较随意和平等。

就以中美文化中的交际为例,中国文化中的交流是存在差序格局的,美国文化则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在会议上发表意见,中国人发言的顺序是一般遵循一定的顺序,而且比较权威的人的发言基本上奠定了整个会议的基调,其他人的发言只是就某一点进行建议,言辞也是若隐若现。人们的焦点是哪个观点是谁提出的。相反,在美国文化中的会话交流,成员的发言顺序和言辞风格则比较自由随便,人们的焦点是哪个发言有道理。两种文化会议的交流都是为了民主,但是理念是截然不同的。

第三,高语境的人一般不习惯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觉得向别人透露很多个人信息会没有安全感,而低语境的人则喜欢自我披露让别人知道自己的事情。在中国,那些逢人就说自己的家事,透露自己圈的内部信息的人将被看低,而且被大家排斥。在美国,人们也没有那么多不可言传的个人信息,就算说个人信息也习以为常,因为大家都那样。

(二)言语风格的差异

高语境文化的交际者的发言具有间接性和含蓄性,[5]注重说话方式,发言十分谨慎,仔细斟酌用语,应避免尴尬,甚至为了面子和尴尬接受使用谎言的方式,很多时候使用私下讨论的方式避免当面冲突和矛盾。高语境文化交际者不喜欢说话直来直去,说话应顾及别人的感受。[6]低语境文化的交际者的发言具有直接性和直白性,不注重说话方式,注重实话实说,即使说话唐突生硬也无碍,不喜欢拐弯抹角,不习惯暗示和不言自明的方式。对于东方人 (包括中国、日本、朝鲜等国)特有的 “沉默”,中国人确实重视交谈中其发挥的作用,认为它有丰富的含义。“具有无声胜有声的艺术魅力,有人称它为 ‘默语’,认为它是超越语言力量的一种高超的传唤方式。”低语境文化认为沉默是一种无礼,会让对方感觉受到侮辱。比如,高语境文化的一圈人,大家闲聊的时候,会有沉默的时候,这时候也可能大家说到了不言自明的话题,或者是说到了忌讳的话题需要片刻的沉默转换话题,有时候大家还会有会心的微笑。而低语境文化的一圈人,认为沉默是话题进行不下去的表现或者是谈话进行的很不顺利的征兆。高语境文化的人把闲聊当做一种维系人际关系的方式,而低语境文化的人则是有事才谈话,觉得闲聊是浪费时间。

(三)会话方式的差异

会话是一种交际双方协作互动的行为。不同的文化渊源,不同的理念,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习惯,必然导致会话风格的不同,而两种不同谈话风格的人交际也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会,给交际带来障碍和冲突。低语境文化的人以说者为中心,高语境文化的人以听者为中心。在低语境文化的国家中,人们通常倾向于采用高介入式的会话方式参与谈话,而在高语境文化的国家中,人们往往采取高体贴式的会话方式。高介入式谈话具有双方随时欢迎别人加入到谈话中来,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打断别人的话,话题随时变化,认为沉默是一种乏味,缺乏活力的表示,先阐明观点,后陈述内容等特点。而高体贴式会话方式与之相反。[7]属于低语境文化的美国人会话方式就像打网球,一方提出一个话题就像发出一个 “会话球”,期待对方接过来,不管是同意、质疑、还是反对、挑战,都乐意接受进一步的深化,一来一去,争相回击。如果参加谈话者不止两个,那么谈话就像网球双打或打排球,谁离球最近,动作最迅速,谁就上去接球。属于高语境文化的日本人的会话方式就像打保龄球,一个一个地轮流进行,上场次序也很清楚,耐心地排队守候,没有争抢。会话方式的不同常导致高低语境文化影响下的各方在交流中产生误解。这种会话方式的差异常常令来自不同语境文化的交际者难以习惯。

(四)交际礼节的差异

高语境文化对模糊的场合难以容忍,所有场合,哪怕是社交集会,也要设定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高语境文化注重交际时的礼貌,而且对不同身份的人的礼节也不尽相同,在不同场合的礼节也不同,交际时并不在意话语的真实性,客套必不可少,比如中国人面对夸奖时的自谦,见面时的寒暄,宴会上执意给客人夹菜的热情客套。低语境文化的人反感虚礼,比如美国人面对赞美时,会说谢谢,而中国人会自谦,甚至会自嘲。

(五)写作模式的差异

高低语境文化差异同样影响着间接交际方式,比如传统的书信和文学作品,还有现在出现的新的交际方式:短信、微博、博客和电子邮件等。海因兹提出 “作者责任型”和 “读者责任型”的观点,指写作中作者和读者各应负多少责任及作者写作时对读者与作者有知识的估计。高语境文化属于读者责任型,低语境文化属于作者责任型。中国作者的文学作品需要读者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讲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引经据典,就是因为其中包含了许多 “尽在不言中”的意义。美国作者的文学作品强调作者必须把内容和推理过程表现清楚,使读者看的明白。[8]中国的书面表达特别注重意境,越优秀的作品越让低语境文化的人觉得莫名其妙。比如,中国的诗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流传至今,朗朗上口,可是对于低语境文化的人来说,觉得简直就是一些词堆到一块,很难理解到这首诗的意境。

四、高低语境文化交际的应对策略

通过以上部分对交际差异的分析,本文结合实际提出一些高低语境文化交际的应对策略。

1.当低语境文化的交际者与高语境文化的交际者进行交流时,就要注意彼此在交流理念、言语风格、会话方式、礼貌客套和写作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面对交际模式的差异要求同存异,包容理解。当高低两种不同文化的人交流时,一定要用对方的交际思维来阐释对方的交际行为,在翻译时要注意两者的转换。比如:中国的诗句要翻译成英语,就需要用很多英语来阐释其中的意境。相反,把英语翻译成中文,则要注意用词精炼、恰当。[9]谈判时,如果对方是高语境文化的交际者,那么双方交易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合同内容。

2.由于来自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人在交际上存在高低语境文化的差异,所以交际者应了解不同地区交际者的言语交际方式,以及语气语调语音习惯,从而减少由于地区差异导致的高低语境文化差异。比如,中国的北方人说话相对硬气直爽,而南方人则说话柔气委婉。

3.对于交际中的差异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具体到每个交际者,他们的交际模式不尽相同。来自低语境文化的某个交际者也许说话直接,开门见山,这时高语境文化的交际者不要因此认为对方不注重礼节或不注重情面。来自高语境文化的人也许说话含蓄,这时来自低语境文化的交际者要理解对方的说话模式,进一步领悟对方的意图。

4.高低语境文化中分别存在两种不同的交际方式,这种区别并不是绝对的,两者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在高语境文化下的中国,人们有可能采取高介入的谈话方式,而在低语境文化下的德国,人们也有可能使用高体贴时的会话方式。相似地,在低语境文化也发现高语境文化的渗透。[10]

综上所述,全球一体化使得各种文化互相渗透,人们的交际受到各种不同文化的影响,高低语境文化渗透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对待高低语境文化模式的差异,可以借用美国哲学家Leo Buscaglia教授的话“甚至什么也不说可能说是一种机智”和 “坦率不一定是诚实”来说明,总之交际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求同存异,包容理解。

[1]Hall E.T,Hall M.R.Understanding Cultural Difference[M].Yarmouth,ME:Intercultural Press,1990:111-114.

[2]窦卫霖.跨文化商务交际[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4-76.

[3]叶碧.从 “仁”“礼”“和”的关系看孔子的和谐思想 [J].浙江社会科学,2007(2):133.

[4]胡超.高语境与低语境交际的文化渊源[J].宁波大学学报,2009,22(4),51-53.

[5]刘祖彬.意会与言传——文化语境对人际传播的影响[J].湖北社会科学,2007(4):103-104.

[6]李小霞.中美言语交际模式对比研究 [D].郑州: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43-49.

[7]唐德根,章放维.两种会话方式与高低语境文化 [J].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91-94.

[8]刘育东,周迎.全球化背景下中美高低语境文化的对比研究 [J].河北学刊,2011(3):55-56.

[9]张春星,张春月.高语境信息词汇的语用翻译研究 [J].外语学刊,2008(3):123.

[10]马识途,唐德根.试论如何在高语境与低语境间进行成功的跨文化交际 [J].云梦学刊,2003(5):118-119.

猜你喜欢
语境交际差异
情景交际
相似与差异
交际羊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