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交往视阈下当代大学生的感动教育探讨

2011-04-12 17:00
关键词:情感大学生教育

(安徽科技学院,安徽 凤阳 233100)

1 网络交往的显著影响

网络交往就是网络主体之间借助互联网进行信息分享、情感交流、思想沟通、价值观整合的过程,其主要形式有网络聊天、电子邮件、网络公告板、博客、网络游戏和网络教学等[1]。当代80后、90后大学生群体占据了网络交往的半壁江山,网络为他们创造了新的交往空间,他们在这里能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自由地以不同姿态进行交往。

网络空间虽然和现实社会一样,有商场、图书馆、社区等各种各样的东西,但是它们都是由比特构成,没有传统的建筑物和可感的纸张。大学生在网络上交往的环境是虚拟的,是由网络技术构成的,比如他们最常用的网络聊天室系统(简称ICR),就是互联网上一个典型的服务器,它把各种通讯用不同的频道分割开,人们可以把不同的发言内容通过服务器及时发送给不同的聊友。大学生作为网络聊天的主体在网上也只是一些符号,很多时候他们都是匿名登录的,这样可以消除身份、年龄、社会地位、宗教信仰等各种因素对交往主体的干扰,使交往变得更加容易和坦率。因此,网络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内涵上已经超越了传统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网络技术打通了心理空间和物理空间,它“为人类营造了一个既是物理的又是心理的空间,它的本质应该是人类想象力付诸于现实的感觉空间”[2]。按照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现实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有无数个翻腾着的潜意识和欲望被外在的各种复杂因素压抑着,一旦外在控制解除,这些欲望和潜意识就会遵循快乐原则到处寻求满足。网络为大学生们的这些潜意识和欲望的满足以及情感的表达提供了较好的场所。大学生在网上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从而能够把实际生活中的那种面对面的复杂性降到最低,可以随意把自己扮演成各种喜欢的角色,参与各种方式的交流。在网上,他们可以结交天南海北的朋友,和这些熟悉的陌生人畅谈人生和未来,倾诉内心的苦闷和忧伤,说话可以就事论事,可以表现得更情绪化。也就是说,网络上的情感交流能够使这些年青人现实中被压抑的个性得到极大的张扬,有利于缓解日趋激烈的生存竞争给他们带来的各种心理压力。

“信息是网络之水,没有信息,网络无异于枯竭的沙漠,没有丝毫生机。”[3]互联网创建的最初动机就是为了人们能够共享信息资源,现在它已经做到了这一点。互联网上有文字、声音、图画、视频等多种方式的海量信息。大学生在网上可以轻松获得国内外大小新闻、自己感兴趣的科学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等等。毫不夸张地说,只要大学生能想到的和想要的,网上都有。他们可以随心所欲地驾驭鼠标来获取信息,可以通过网络提供的大量教育资料,进行有目的的系统学习,以此扩大自己的视野和增加知识储备。

马克思曾警示我们要注意辩证地看待社会现象,“每一种事物好像都包含有自己的反面”[4]。网络交往也是如此,它在给青年大学生们提供情感交流和学习平台的同时,也在慢慢地吞噬着他们的主体性和麻痹着他们的情感神经。

2 当代大学生感动情感的缺失

感动是什么?词典的解释是:“思想感情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起同情或羡慕。”[5]这种解释抓住了问题的本质,感动是由外界事物引起的人内心态度的感受和体验。作家毕淑敏认为,感动就是人的感情动起来了,相比于前一种阐释,这种解释更加深入浅出。大学校园中,青年大学生过多地注重网络交往,现实中的情感很难动起来。

首先,表现为大学生对父母无私付出的漠视,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所以感情根本动不起来。这类学生中很多家境十分贫寒,却在校园中盲目攀比,比穿比吃比玩,厌学逃课。他们把大量的时间耗在网络交往中,与来自天涯海角的网友彻夜谈天说地,交流意见,发表看法,畅谈人生,倾诉内心的纠结和郁闷,在嬉笑怒骂、插科打诨、滔滔不绝的狂欢之后,内心孤独感愈发加剧,将现实中的亲情冷冻起来。当父母用血汗钱圆了自己大学之梦时,他们却将来送自己上学和探视的亲人拒之门外,这种麻木是何等伤害父母!已经到了残忍的地步。在笔者的问卷调查中,有65%的同学不知道“父母的生日”,70%的同学不知道“父母的准确年龄”,50%的同学表示自己“不太经常主动打电话回家”。这些数据显示,当代青年大学生可以在网络上对熟悉的陌生人和陌生的熟悉人嘘寒问暖,却不愿意对给予自己生命、含辛茹苦培养自己的父母心有感恩、行有体现。

其次,当代大学生对师恩的感念意识正在消退。网络是世界上最博学的“人”,它博古通今,天文地理无所不晓,它把海量的信息呈现在网虫——大学生面前,遇到任何问题根本不必动脑冥思苦想,只要浏览相关信息就可以迅速解决,而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也随着快捷方便的网络生活在逐渐减弱。网络上的绝大部分信息是没有经过过滤的,所以沾染有太多的污浊、太浓的铜臭味、太多的诱惑、太强的功利,它们直接以定论形式推到浏览者们面前。大学生网民们因为年青所以很容易接受新事物,他们以为现实就如网上信息所写那样,人与人之间除了经济上的差距,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他们认为自己来上大学就是教育消费,自己就是顾客,老师就是兜售知识的商人,商人应当全心全意地为顾客服务,把顾客像上帝一样供着。在这种错误思想的主导下,他们为不尊重老师找到了逻辑上的证据。于是,可以看到:校园里学生见到老师如同陌路,不问好,不打招呼;课堂上学生不遵守纪律,讲话,睡觉……他们原本朴素的心灵,因为蒙上了网络中太厚的物欲横流的灰尘,变得不再美丽,他们很难为老师的辛勤付出而感动。

第三,当代大学生受网络交往的影响普遍缺乏报效祖国、回报社会的情感意识。网络技术把世界上无数个电脑连成一网,空间距离被时间大大压缩,这里和那里的边界消失了,西方文化意识形态借助互联网这种超时空性,正在以低廉的成本侵蚀着社会主义中国的未来建设者——青年大学生。青年大学生们没有经历过战争,所以无法深刻体会革命前辈用鲜血和生命创造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是多么地来之不易。和平年代里,他们正在享受着网络高科技带来的视听盛宴,他们正在经历伴随改革过程所带来的阵痛:收入差距导致的种种社会问题。西方媒体抓住这个契机凭借网络技术方面的优势,极力把我国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无限放大,以此打压社会主义制度。青年大学生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对于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在没有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很容易就成为这场没有硝烟的网络文化大战的俘虏。现实中许多大学生对社会、对祖国没有一颗感恩的心,他们并不准备好好学习,发愤图强,将来精忠报国,把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反而,他们整天满腹牢骚,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淡漠,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文化和制度充满了向往。总之,青年大学生对祖国在感情上的疏远,对身边的人和事的木然,心房上难以感动的厚茧,值得所有的教育者反思。

3 大学生感动教育的建构

感动在网络交往普及化背景下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的稀缺资源,如何扭转大学生情感畸形发展的趋势,应当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

第一,为感动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6]这里所指的社会关系是一个内涵广泛的概念,既包括生产关系,又包括道德关系、血缘关系、思想关系、文化关系,等等。大学生是一个个有些有肉的人,网络交往虽然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但是他们仍然活在当下。学校可以通过校园广播、电视台,校园BBS等载体,积极营造尊老爱幼,尊师重道,敬畏自然和生命,爱国守法,报效祖国等社会主流价值观念,让大学生耳濡目染这些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感动教育是一种以情动情的情感教育,是一种以人性唤醒人性的教育。”[7]学校应树立感动教育的理念,在追求办学特色和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先成人后成才。在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学校能做的还有积极地支持校团委以及大学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或社会公益活动,吸纳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在集体活动中感受生活,体验情感,在生活中升华情感,丰富情感,收获感动。

第二,思政课教师是实施感动教育任务的主要承担者。虽然所有的高校教师都有责任和义务做到既教书又育人,对学生进行感动教育,但是由于思政课教师的特殊使命,所以这一任务的具体落实还是主要由他们来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将社会要求内化为受教育者的动机和意识,然后再由受教育者将这些意识外化为行为并产生良好的行为结果。”[8]感动教育亦然。如何才能有效地实施感动教育呢?思政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过去的教育方式:只注重空洞的理论说教,不进行实际的情感疏导。道德情感理论到底要不要说?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要不要讲?肯定要说,肯定要讲。因为只有把理论讲透彻了,才能把现实说清楚,只有对现实有了正确的认识,我们才可能对学生进行相关情感的培养。其次,思政课教师要想对学生进行感动教育,首先自己得学会感动。因为这种情感教育具有强烈的情境性,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不懂得感动的老师能教会学生感动。教师在自己感动的前提下,可以运用生动饱满的语言和多媒体视听资料来烘托课堂教育情境,让学生在思想交流中碰撞出感动的火花,在火花中涤荡灵魂。接下来,教师要做就是采取恰当方式引导学生由“感”到“动”,这一步很重要,因为如果只有感,没有动,我们的教育还停留在量变阶段。只有让学生在同情、赞美、鼓掌、流泪下积极行动起来:感恩父母、感谢老师、报效祖国,感动教育才可以说发生了质变,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最后,动员全社会来关注大学生的感动教育。相比于前面两个途径建构大学生感动教育,这种方式似乎显得比较泛泛,比较虚,其实不然,仔细想想当代大学生之所以会出现情感冷漠,内心封闭,不懂得感恩,不容易被感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现实造成的。问题症结找到了,就可以对症下药了。大学生感动教育的社会总动员就是希望政府牵头,号召社会成员积极行动起来,为大学生情感的健康成长提供正常、有益的社会背景。这项工作目前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例如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活动,就受到了全国人民的积极关注和响应,普通老百姓茶前饭后,街头巷尾的热议就映证了这一点,笔者的调查中,95%的同学表示非常关注这档节目,80%的受调查学生知道徐本禹是谁。当整个社会都在倡导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时,生活其中的青年大学生在听到“我愿做一滴水,我知道我很微小,当爱的阳光照射在我身上的时候,我愿意毫无保留地反射给别人”(徐本禹语)时,肯定不会无动于衷。爱、感动需要通过全社会成员的给予和传递来延续和丰富。

[1]赵仁青.论网络交往的虚拟性[J].广西大学学报,2008(5).

[2]李湘德,钱振勤.虚拟与现实[J].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9):15.

[3]李伦.鼠标下的德性[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292.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78.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51.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8.

[7]唐兴,唐闫萍.当代大学生感动教育的缺失与重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3):76.

[8]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组编.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80.

猜你喜欢
情感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