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创新的内在运行机制探析

2011-04-11 21:57胡守勇
关键词:武陵山文化产业少数民族

胡守勇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法学研究所,湖南 长沙 410003)

武陵山区作为湘鄂渝黔四省(市)毗邻的少数民族地区,是历史上多民族迁徙、流动的走廊和“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典型地区;是我国内陆中西结合部最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和区域经济的分水岭,是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交汇地带[1]。这里生活着包括土家族、苗族、侗族、仡佬族、布依族、瑶族、白族等在内的32个少数民族,人口达到1100万左右。依托着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各族人民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实施,势必给这里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带来更大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加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是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越来越重视,通过法律和政策等手段逐步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推向深入。学术界把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作为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重大历史使命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研究。笔者认为,在社会转型阶段,特别是在“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建设实践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代背景下,民族文化科学发展的本质体现,将会贯穿于民族传统文化转型升级的全过程。构建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运行机制是确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创新实践科学性的基本前提。笔者认为,随着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建设的推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需要着力构建如下四个运行机制。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对接与整合机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价值观念,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一个多层次的、包含丰富内容的价值体系,那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最根本的观点和最概括的表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灵魂。它最集中、最鲜明地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诉求,是指导社会成员价值选择和行为取向的基本标尺[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是我们的主流价值观,应该成为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创新的指针。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价值观是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的,体现在各族群众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道德情操、宗教信仰、民族性格、民族意识、行为方式、文化现象和文化产品等各个方面。各民族的传统价值观虽然是非主流的,但对一个民族的繁荣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3]。在整个武陵山地区民众的社会化过程中,民俗的规范作用不可替代,已渗透在民众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具有普遍的道德约束力[4]。处理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关系,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创新的基本要求和保证文化建设正确方向的客观需要。斯大林在谈到无产阶级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时指出,“社会主义内容的无产阶级文化,在卷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不同的民族当中,依照不同的语言、生活方式等等,而采取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方法”,“内容是无产阶级的,形式是民族的……无产阶级文化并不取消民族文化,而是赋予它内容。相反,民族文化也不取消无产阶级文化,而是赋予它形式。”[5]117-118斯大林的思想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关系指明了方向,即既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改造和整合民族文化,又要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两者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所以,一方面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实现大众化;另一方面要让民族传统价值观“洗心革面”,实现转型升级,这在实践中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对接与整合机制。

所谓对接,就是在武陵山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过程中,要采取恰当的方式,对各民族传统文化的连续性、排它性与吸纳性予以科学的、慎重的对待,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来审视和探索各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民族传统价值观之间的契合点,防止在价值观建设层面出现各说各话的“两张皮”现象。所谓整合,就是要立足于民族文化的深厚基础,并从现实生活中吸取激情,不断地选择、融化、重组、整合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特质而实现新的文化突变,由此产生出与中国现代化相适应的文化新物质、新结构、新体系[6]379。这种对传统价值观的整合与超越,是确立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也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以构建的基本路径[2]。在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对接和整合,是贯穿于社会转型阶段文化发展的一条主线,要在文化发展过程中,认真坚持这一主线,以改造本土社会既有文化模式为起点,充分考虑到本区域内经济社会的不平衡性,自觉与区域内经济社会的阶段性相适应,建构起与时代要求相符合的生产及生产方式、行为及心理结构、认知及思维模式、信仰及价值体系等等[7]。使武陵山的文化建设呈现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魂,以鲜明的民族文化为体的新型文化形态,为武陵山经济协作区的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二、不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机制

武陵山地区地处我国的腹心地带,位于东西南北的交汇点上。历史上是入川和进入大西南的通道,今天是东中部发达地区与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结合部和西部大开发的最前沿。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显要的地理位置,这里历来是各种文化的交汇点,至今仍被学者们称为“文化沉积带”、“历史文化冰箱”和“文化聚宝盆”,文化积淀非常丰厚,文化兼容性特征十分明显[8]。这里民族之间的交流最初以区内的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为主。从元朝至清雍正五年(1727年),中央政府对武陵山地区实行长达数百年的土司统治开始,特别是雍正十三年(1735年)开始全面实行改土归流民族政策以来,武陵山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交流越来越频繁。一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夕,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以及区内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都在缓慢地进行着。呈现出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汉族文化由于受到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开始了地方化或者山区化,使武陵山区的汉族文化与中原地区的汉族文化之间呈现出地区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文化由于受到汉族文化的强势影响,呈现出汉化的趋势,两个方面的综合作用,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武陵山区的多民族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人民政权的建立,民族平等、团结政策的贯彻落实,以及国民教育的逐步普及,再加上经过民族识别,少数民族地位得到极大的提升,使得民族自觉意识更加凸显出来,各民族之间的交流更加平等和频繁。在改革开放前,民族之间的交流是在浓厚的意识形态氛围中推进的,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自豪感,凸显了民族身份的特殊意义,推进了民族之间的平等交流和融合。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一只“看不见的手”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推动者汉族与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使武陵山区与外界的交流更加便捷,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区内外的自由流动,更是加快推进了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特别是最近二十多年的打工潮,使武陵山区的每一个家庭几乎都有人走出大山去沿海发达地区务工和经商,这些“打工族”客观上成为了文化传播和交流的使者,将山外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带回山内,再加上最近十来年区内的快速城市化进程,这些因素极大地加速了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不管是从历史发展的轨迹来看,还是从当下社会生活的发展趋势来看,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始终是推动武陵山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运行机制,这既是客观的,因为它一直存在着,并将继续强劲地发挥作用;又是主观的,必须主动遵循这个运行机制,顺势而为,创造条件,加快推进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实践证明,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加强区域内各民族传统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是对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综合创新的必然选择。通过武陵山区内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再加上吸收汉族和其它地区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进行整合,是实现武陵山区民族文化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和推动文化建设科学发展的力量源泉。

三、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互动与协调机制

武陵山区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以湘西凤凰古城、湘西老司城、恩施唐岩土司皇城遗址、黔江巴人悬棺及苗家水寨、德夯苗寨、黔江南溪号子、秀山花灯、土家山歌(太阳歌、黄杨扁担)、土家摆手舞和茅古斯、恩施撒尔嗬等等为代表,积淀着厚重的民族文化底蕴,是文化建设的宝贵资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文化建设呈现出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两种业态。文化事业一般是指在文化领域从事研究创作、精神产品生产和文化公共服务的组织机构。其主要任务是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满足人民对文化生活的多种需求。由政府主管部门审定资格,管理形式多样化,涵盖门类多,单位分布广。文化事业单位的主要类别是:演出事业单位,包括各类艺术表演团体等;艺术创作事业单位,包括艺术创作院所。艺术中心、音像影视中心等;图书文献事业单位,包括图书馆、档案馆、文献信息中心等;文物事业单位,包括文物保护站、文物考古队(所)、博物馆、纪念馆等;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包括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宫)、青少年宫、俱乐部等;广播电视事业单位,包括广播电台(站)、电视台、转播台(站)等;报刊杂志事业单位,包括各类报社、杂志社等;编辑事业单位,包括各类编辑部、党史编纂室、地方志编纂室等;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包括各类出版社、新闻中心、新闻社等。根据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及《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标体系框架》的规定,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文化产业的活动主要包括: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文化传播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用品生产和销售活动;文化设备生产和销售活动;相关文化产品制作和销售活动等六个方面。具体可划分为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行业为文化产业核心层,以网络、旅游、休闲娱乐、经纪代理、广告会展等为主的新兴文化服务业为文化产业外围层,以文化用品、设备及相关文化产品生产和销售为主的行业为文化产业相关层。[注]参见:《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通知(国统字[2004]24号)》和《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统计指标体系框架>的通知(国统字〔2005〕2号)》。

由于受制于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制约,虽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武陵山地区文化发展的水平还比较低,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还比较薄弱,包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内的文化事业发展水平也比较低。要实现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处理好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关系显得特别关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这是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路径,强调的是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双翼齐飞、协调发展。[9]

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两者好似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文化事业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为文化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基础。从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产生的角度来看,文化事业无疑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繁荣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将会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文化涵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欣赏水平,从而增强对文化产品的需求量。所以,繁荣文化事业是培育文化产业市场的手段。没有繁荣的文化事业作支撑,文化产业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就武陵山地区而言,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消费市场的活跃。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是大有可为的,武陵山区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还处在较低层次的关键问题就在于文化消费市场发育不全。文化消费不同于其他消费的根本区别在于文化消费依赖于人的文化素质和文化习性。这依赖于通过文化事业的繁荣,促使人的文化素养的提高和文化生活习性的养成。文化产业的发展又可以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文化事业的繁荣主要依靠政府的财政支出,武陵山地区文化事业基础设施滞后的重要因素就是政府财政困难,投入不足。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将会把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增加财政收入,从而政府就有更多的资金投放到文化事业领域,促进文化基础设施的改善,实现文化事业的繁荣。文化产业成为支柱产业以后,能够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优化升级,推动整个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以文化产业为依托,将武陵山区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旅游资源转化为优势,除了能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能发挥武陵山区民族文化资源的文化价值功能,在多元文化的角逐中,凸显民族文化的珍贵,无疑为增强武陵山区各族群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文化自觉,会形成一种强大的力量,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创新实践中去,进一步繁荣文化事业。

总之,文化建设的最佳组合和最佳状态,莫过于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发展。繁荣的文化事业离不开发达的文化产业来驱动,发达的文化产业也离不开文化事业提供坚实的基础。两者既是相互促进的,又必须是相互协调和同步发展的。在武陵山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创新实践中,一定要建构起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种文化业态的互动与协调机制。

四、城镇和乡村文化建设的统筹与联动机制

武陵山民族地区文化保护和创新的实质就是文化的转型升级。“从人类历史来看,历次社会的转型,虽然最早在经济领域表现,但却是以文化形态的成功转型为最终完成。”[10]说明了文化保护和创新是一个艰巨和持久的任务。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要实现武陵山区民族文化保护和创新,实现武陵山民族文化的转型和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必须构建城镇和乡村文化建设的统筹和联动机制,做到城乡同兴起,城乡同促进,城乡齐发展,城乡共繁荣。

武陵山区城镇体系不太合理。由于受地理环境影响,存在着城镇数量偏少、城镇规模较小、城镇空间分布不均衡等问题;由于受行政区划的影响,还存在城镇化质量欠佳问题[11]。这种不合理性制约了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是城乡二元结构固化的重要原因。就文化发展而言,城乡的二元结构特别明显。在农村,主要在人生礼仪、节庆庆典、生产劳动、农闲消遣等时候展演一些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带有民族民间文化特色。尽管在市场因素的冲击下,传统的民族文化逐渐消失,但在这些文化活动中依然顽强地存在着一些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因素。国家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虽然逐渐在向基层覆盖,但是一方面在数量存在不足,另一方面还常常不合农民的胃口。所以就文化特征而言,在农村基本上是传统的,文化发展水平是落后的。在城镇,文化设施建设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显示出与外部世界的趋同性。在北京、上海、武汉、长沙、重庆、贵阳等大城市能够感受到的文化气息在武陵山区的所有城镇中基本都可以找到,只是档次有所不同。这既与城乡文化投入不均衡和市场因素孕育的大众文化的影响有关,又与多年来城市发展片面跟风,对民族文化重视不够有关。从城乡文化的二元结构总体上呈现的面貌看来,就是在农村还蕴藏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城市却是缺乏民族特色的主流文化。这种文化发展的二元结构长期发展下去,很不利于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

为此,必须扭转文化投入上城镇和乡村不均衡,文化内容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互离析的局面,建立城镇和乡村文化建设的统筹和联动机制。首先,在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上要实行城乡统筹,逐步缩小城乡公共文化资源配置的差距。要实现文化投入的调整,关键是要以县(市)为单位,统筹城乡,加大对乡镇、特别是村级文化设施的建设力度。设施的配备要因地制宜和就地取材,特别要利用好传统的民间散落的一些文化艺术设施,只有这样才能从内部增强农民参与民族文化保护和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文化发展的内部活力。其次,坚持文化下乡和文化进城相结合。一方面,要改进文化下乡活动的方式,派艺术专业人员去农村辅导培训文化艺术骨干。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要相应的改变群众的文化生活习性,把繁荣农村文化生活的种子“种”在民间。不能把文化下乡作为目的,只能作为“种”文化和城乡文化交流的手段。另一方面,要鼓励文化进城。在继续开展好城市文化“三下乡”活动的基础上,提倡县、乡镇配合旅游宣传、产品促销、形象树立等,积极尝试农村文化进城,把各地农村散发着泥土芬芳,涌动着生命活力的“传统文化、地方特色、鲜活原创”送到城市,激发城市文化的新鲜创造力,促进城乡联动发展,使城乡文化做到优势互补,交融互促[12]。最后,要加强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创新的研究,要使创新的文化艺术形式能跟上武陵山区各民族人民的生活方式,让文化与生活同步转型发展。通过城镇文化和农村文化的双向交流,实现联动发展,推动城乡文化的整合。

武陵山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实质上就是传统文化转型升级的具体实践,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将会贯穿于文化转型升级的始终;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协调和处理好一系列的复杂关系。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只有把握住其中的内在规律,才能提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创新的科学化水平。笔者认为,本文论及的四个运行机制是加快推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创新的内在动力机制,应该加快构建并逐步完善这些机制,确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创新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 谭徽在,等.探寻武陵民族地区的科学发展之路[N].中国民族报,2009-02-20(05).

[2] 方爱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12).

[3] 祁庆富.试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结构[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4] 曾长秋,田珺.论湘西少数民族良俗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

[5] 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6] 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

[7] 沈再新.论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现代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

[8] 黄柏权,吴茜.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特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4).

[9] 张小平.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关键[J].前线,2011(10).

[10] 赵旭东.在文化对立与文化自觉之间[J].学术争鸣,2007(3).

[11] 邓正琦.武陵山民族地区城镇化特征及发展趋势探讨[J].湖北社会科学,2009(3).

[12] 周放.注重城乡统筹整体推动重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J].重庆行政,2007(6).

猜你喜欢
武陵山文化产业少数民族
武陵山歌
推动武陵山片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脱贫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一)
少数民族治疗感冒的蕨类植物(二)
武陵山地区几种民族药用植物的研究与应用
武陵山地区特色药用植物七叶一枝花的研究与应用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