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建鹏
(长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71006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代建鹏
(长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710064)
思维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方面,思维方式研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的一个薄弱环节。重视和加强思维方式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有利于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有助于提升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解,有助于提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同时,这一研究对于党的先进性建设、执政能力建设和学习型政党建设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思想路线;党的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1]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事业发展成果的深刻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积淀,更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其中,思维方式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大特色,加强思维方式研究对于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近年来国内学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许多富有成效的研究,总的来看,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渊源。注意从纵向上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以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与发展是这方面研究的一大特点。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具体形成。许多研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着重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具体发展与这一理论体系的发展之间的互动入手来把握这一理论体系。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身特点。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也是研究成果最为显著的一个方面。
综观近年来国内学界的研究,可以说研究的视野比较全面,成果也比较丰富,但是,研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比较明显的有三点:第一,过于注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继承关系,而没有充分重视这一理论体系的创新方面,这就势必妨碍对这一理论体系特质的深入理解。第二,过于重视唯物论,对辩证法的研究明显不够。马克思、恩格斯极其重视辩证法研究,而列宁更是明确认为逻辑学、辩证法和认识论是同一个东西,[2]一再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这说明辩证法研究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第三,过于偏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在逻辑结构的研究。以上三点总括起来看就是,需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一个严密整体加以研究。
那么,如何对这一理论体系进行整体性的研究呢?关键在于找到一个合适的突破口,思维方式正是这样一个突破口。原因有二:第一,思维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创新的突出表现,思维方式创新对于我们走出一条社会主义建设新路和形成一个社会主义新理论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第二,思维方式是辩证法的集中体现。可以说,没有坚实的辩证法思想为基础就难以实现思维方式的提升。
和国内的研究相比,国外尤其是西方的相关研究呈现出一些不同的特点。以改革开放为界,西方关于改革开放之前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研究偏重于研究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关系,而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研究则在视野上有较大的拓展,研究视野中加入了更多的参照系,例如中国自身的文化就是一个突出的方面。西方的前后研究虽然在研究对象、重点、视野、参照与目的等方面各有不同的特点,但是二者之间仍然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其中非常突出的一点就是关注中国共产党人的思维方式。例如,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法国的阿尔都塞上世纪60年代关于毛泽东思想中辩证法思想的研究影响较大,阿尔都塞认为,毛泽东对辩证法的理解与黑格尔赋予它的内容有很大的不同,并认为毛泽东关于矛盾不平衡性的看法是一种创见。[3]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更加重视研究与挖掘自身的传统文化,更加重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方面,西方关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的研究明显增加了。例如,美国著名的中西方思想文化比较研究专家田辰山在其专著《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中就研究了中国的“通变”思想对中国共产党人的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影响。[4]
为什么西方重视研究中国共产党人的思维方式?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西方研究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特点是不断变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经济、政治与文化等领域的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行为方式的背后是思维方式,价值理念也受思维方式的很大影响。因此,研究思维方式不仅可以透过表层的行为方式认识一些深层次的东西,更重要的还在于这种研究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和一定的预测力。
造成国内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差异的原因不只是由于国内研究者主观上重视不够,而主要是由于研究视野的影响和研究传统的制约:在研究视野上过于偏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传承、价值内涵、理论结构与时代特色;研究传统上又缺乏思想史研究等的支撑,而西方的研究尤其是美国的相关研究有较为扎实的中国学、汉学研究中思想史研究的支撑。这就使得西方研究能够借鉴、利用思想史研究等的新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从而易于获得新的不同的理解。
当今国内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研究日益走向综合化、立体化,既重视横向上思维方式与实践经验的关系,也注重纵向上思维方式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而中国共产党人对辩证法的理解与运用往往是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的一个主要交叉点。因此,重视、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研究不仅对于深入理解这一理论体系具有重要价值,对于深入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我党历来十分重视理论建设,并把思想理论建设视为党的建设的根本,主张以理论创新引领各方面创新。思维方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方面,加强思维方式研究对于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1.有利于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核心问题,从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对发展的内涵、动力与机制等的理解对于提高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是不可或缺的。
发展问题不仅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什么是发展?如何发展?为谁发展?依靠谁发展?等等,这些问题无不需要从当代中国的建设实际出发并结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历史演变进行深入探索。深入考察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可以得到一个很鲜明的印象: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高度重视发展问题,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把发展问题视为首要问题。马克思早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就明确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5]通过解释与改变的对立明确把发展视为新诞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特征。而列宁之所以能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实践创新与理论创新,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列宁始终把发展问题放在党的全部工作的中心,强调马克思主义绝不是教条,而是指导我们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理论武器。
科学发展观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优良传统:第一,注意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密切联系,科学主要体现了唯物的态度,发展主要体现了辩证的精神;第二,注意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在理论——实践的整体框架中思考问题,既尊重实践的基础地位,也注意保持二者的动态平衡;第三,注意主观与客观、人与物的密切联系,既强调从客观事物出发,也努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科学发展观既有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也呈现出独特的创新性,这种创新性一言以蔽之可以概括为新科学观或新发展观,其突出特征是更加强调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以及人与物等是同一事物或同一发展过程的两个方面,思考问题时可以分而言之,但实际工作中必须统一起来。可见,新科学观或新发展观正是立足中国现实、努力应对当今世界全球化现状结出的硕果。
2.有助于提升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解。思想路线与思维方式息息相关,思想路线的完善与思维方式创新联系密切。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思维方式研究,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实践论》就是将思想路线与思维方式联系起来加以研究的典范。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思想路线的提法,但是对于思想路线涉及的问题却非常重视,并作出了许多提纲挈领的说明。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强调反对形而上学,反对形而上学既有唯物论的意义,也有辩证法的精神——既强调存在决定思维,也反对把任何观念、思想抽象化、僵化。列宁面对的问题和所要解决的任务有许多是马克思、恩格斯等人不曾遇到的,列宁身上革命家的色彩相比于马克思、恩格斯等人无疑要浓重一些。因此,列宁首次把思想路线问题提到了党性的高度,明确了其极端重要的地位,并认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这既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的重视党的思想建设的传统,又努力把科学理论贯彻到党的立场、方针和政策中去。
中国共产党人对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思维方式以及列宁关于思想路线的论述有深入的理解,并努力加以推进。中国共产党人认为思想路线问题同其他任何问题一样不存在一劳永逸的答案,而是必须根据新情况作出新理解、提高新境界。解放思想和与时俱进的提出使得党的思想路线不断丰富,完善了方法,扩大了视野,提升了境界。
3.有助于提升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因此,如何理解这一问题本身就值得深入研究。最普遍的理解是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这的确是一种根本性的理解,但这并不意味着除此以外就不允许或没有别的理解的可能。实际上,上述理解主要是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着眼,除了这个根本性视角,思维方式是另一个重要的视角。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交叉与融合。
中西方思维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对此,20世纪初的中国学界已有较为明确的体认,并作了一些一般性的比较,如西方思维重分析、中国思维重综合,西方思维偏理智、中国思维偏情感,等等。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归根到底当然是由各自的物质生产实践造成的,但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中许多东西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例如中国思维尚和去同、追求中庸,等等。马克思主义主要源自于近代欧洲社会,因此,在思维方式上必然会具有西方思维的特点,这一点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应该考虑进去,这不仅可以扩大视野,从新的角度看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更重要的是可以提供一些可能的新认识。
理论的价值与意义在于指导实践,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维方式,根本目的就在于通过理论研究为创新实践提供理论启迪。
1.有利于党的先进性建设。党的先进性建设包括许多方面,其中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的思想建设是一个重要方面。众所周知,恩格斯对于理论思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6]
理论思维大致可以分为两大部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是思维的一体两面,密不可分。价值观念为思维方式提供价值导向和精神支撑,思维方式为价值观念提供现实手段和实现路径。马克思主义是我党的指导思想,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有机统一。价值观念主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性,思维方式主要体现了科学性。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与时俱进永葆青春归根结底就在于其彻底的科学性。因此,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关注思维方式研究,思维方式研究对于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第一,保持党的理论优势。“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科学的思维方式是我党理论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第二,保持党的政治优势。政治优势是理论优势的延伸,理论优势是政治优势的基础。缺乏科学思维方式的支撑必然影响正确的政治组织路线。第三,保持党的道德优势。道德属于境界,没有宽广的视野就难有博大的胸襟。
2.有利于学习型政党建设。中国共产党历来是一个重视学习、重视自我完善的政党,这既是党的理论传统,更是出自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源自党的深刻的历史责任感。正是由于具有这一学习精神、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中国共产党方能愈挫愈勇,不仅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寻找到了独特的中国式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而且历经磨难摸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路。
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法宝之一,是党的学习经验的集中概括。这一法宝说明,从根本上说党的成长与完善只能来自于自己,来自于对经验与教训的总结,这完全符合辩证法。黑格尔也认为学习的本质是自我剖析、自我否定。中国共产党的学习经验也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的学习意识与精神。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主张兢兢业业、如履薄冰。“乾称父,坤称母;予兹藐焉,乃混然中处。”[7]另一方面又强调“非道弘人,人能弘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乾道和坤道交相为用,创造了一个极大的学习空间。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和世界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党的学习环境与学习任务更趋复杂、繁重。在这样的国情、世情下,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研究学习型政党建设有助于提高对学习的必要性、紧迫性、动力、条件、弹性与机制等的认识,提升对学习与创新、学习与发展等的关系的理解。
3.有利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执政能力包含许多要素,其中科学的思维方式是重要组成部分,执政所需的宏观思维方式不同于一般的经验型的实体性的思维方式。研究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历史发展有利于推动对统筹兼顾、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等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一大成果就是创立了唯物史观,实现了思维方式转向,从实体性思维转向关系、过程式思维。新中国成立后,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就摆在了党的面前,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文献中,毛泽东同志已经试图从理论上总结执政经验、提升执政能力。改革开放既证明了党的执政能力,也对进一步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要求。进入新世纪以来,世情、国情日新月异,如何做到“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就是迫在眉睫的事情,这也就对视野、思维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专业化的社会,强调宏观思维、提升协调与统筹能力就是治理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
综上所述,重视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研究既是深入理解这一理论体系的理论要求,更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需要。当前这一研究还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亟待探索,如这一思维方式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思维方式尤其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深层联系、与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和道家思维方式的深层联系以及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互动机制,等等。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维方式研究的持续推进,其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必将得到更大的彰显。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列宁.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田辰山.中国辩证法:从《易经》到马克思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张载.张载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8.
D61
A
1003-8477(2011)05-0009-03
代建鹏(1979—),男,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哲学硕士。
长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R0908
责任编辑 张晓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