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推动亚洲绿色发展—解读亚洲开发银行《2011亚洲发展展望》

2011-04-10 12:39:40邝家吟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1年5期
关键词:亚洲绿色环境

黄 淼 颜 飞 邝家吟

(1.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北京100029;2.美国南加州大学)

中国推动亚洲绿色发展—解读亚洲开发银行《2011亚洲发展展望》

黄 淼1颜 飞1邝家吟2

(1.环境保护部环境发展中心,北京100029;2.美国南加州大学)

由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2011年亚洲发展展望报告》中指出,亚洲作为“世界工厂”,未来两年经济仍将以较快速度增长,未来亚洲发展应以南-南经济联系为主题,中国对亚洲经济仍起着主要推动作用。本文在基于该报告的基础上,在经济预测呈现良好形势的大背景下,结合我国“走出去”战略的需求,分析如何加强与周边发展中国家的南南环境合作,促进亚洲经济的绿色转型,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亚洲发展展望报告;南-南经济纽带;环境保护考虑;启示和建议

亚洲开发银行(以下简称“亚行”)公布了《2011年亚洲发展展望(ADO)》(以下简称“展望”)。展望是亚行针对亚洲国家撰写的一系列年度经济报告,为成员国提供了宏观经济发展综合分析。展望内容包括:全球及亚太地区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趋势与前景、发展中国家成员国的经济概述、经济管理、发展政策及经济预测、地区性重要问题等。2011年度展望分析了亚洲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2011—2012的经济形势,并就“南-南经济联系”做了特别主题介绍。该报告指出,亚洲作为“世界工厂”,经济发展仍维持较快速度,未来亚洲发展将以南-南经济联系为主题。中国未来两年的经济发展前景良好,仍对亚洲经济起着主要推动作用,应进一步通过贸易与投资扩大南-南经济联系。

鉴于亚行报告的前瞻性及其内容将有助于研究制定我国在南-南合作大背景下加强与周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及各领域的合作政策措施,可结合报告的重点内容,引发相关决策者的思考。中国经济引领亚洲发展,但“世界工厂”需要以“绿色经济”为引擎,为“南-南”国家共同实现经济增长探索可持续的新途径。结合“十二五”规划,中国应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动经济新增长模式,在投资贸易中大力提倡“绿色标准”和“环境服务”。

1 2011—2012亚洲发展前景

发展中的亚洲在全球范围的经济衰退中已经表现出适应力,目前正在稳固恢复中。预计2011年和2012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7.8%和7.7%。为保持全面增长,面临两个主要的挑战:一是要应对日趋严重的膨胀压力形势。二是探索并孕育新的增长点。亚洲作为“世界工厂”,主要通过消耗自然资源,向发达国家出口最终产品。为全面开发这些发展中国家市场的潜力并作为新增长点,决策者们必须消除那些相对于发达地区仍较高的南-南贸易与投资中的壁垒,为进一步的可持续发展做好准备。

今后两年(2011—2012),亚洲经济将处在稳固恢复中,并且其强劲增长将在经济危机及恢复阶段为亚洲及全球提供及时的支持。地区中的两个巨头—中国和印度的迅猛发展将继续提升地区及全球的增长。两国的中期展望都比较乐观:国际经常性收支顺差正在回落并预计将进一步降低。通货膨胀压力逐步增加,极其需要先发制人的措施以避免经济过热。预计2011年的通货膨胀率将持续增长到5.3%;持续增长的石油和食品价格可能会动摇发展中亚洲宏观经济的稳定性。该地区采取预先的膨胀控制措施的需求日益凸显。报告认为,今后两年亚洲各次区域中,东亚地区的经济增长最快;在突出的强劲的经济恢复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增长将有所减缓;南亚地区的GDP将稳步增长;中亚地区将从更高的国际商品价格中获益。资源丰富性经济体将驱动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增长。

2 2011-2012年中国经济发展及挑战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中国将在南-南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亚洲开发银行行长黑田东彦表示,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国在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将在亚洲经济以及南南合作中发挥更大的建设性作用,也将助推亚洲和世界经济的持续发展。”

报告认为,大规模的投资、民众消费和净出口是实现中国GDP高速增长的原因。由于通胀压力,货币紧缩政策,目前结束了财政刺激方案。中国今明两年的GDP增长将较平缓,通货膨胀率在2011年将继续升高,在2012年将有可能下降。中国新的五年规划将更多地注重消费与服务,以此来驱动经济增长,且该五年规划目标还将重点解决收入分配不均衡及污染问题。根据2011年3月提出的“十二五”规划,中国将重整经济增长模式。这预示着政府有意减缓GDP的增长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1 主要经济指标预测

第一,固定资产投资仍将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预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在2011年和2012年将分别下降到22%和20%。2011年,财政刺激方案与2010年相比会减少两万亿人民币。目前的货币紧缩也会加快固定资产投资的减少。同时,中央政府将对地方政府的财政与金融投资项目严格把关。

第二,预计2011年和2012年GDP的增长率将分别为9.6%和9.2%,工业产量与固定资产投资将会稳步增长。

2011年到2012年,根据预测,工业生产总值将持续放缓。主要原因是外部需求相对疲软,一些制造产业的产能过剩,政府在努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和其他环境损害的同时加快产业升级。尽管如此,在今年前两个月,工业总产值仍然增长了14.1%,略高于2010年12月。今年前两个月的数据进一步表明了2010年经济发展的良好开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了25%,房地产投资上升了35%,零售额增加了16%。

第三,2011年到2012年,根据预测,进口量的增长将高于出口量,这主要是由于进口能源和商品价格较高。2011年和2012年国际收支顺差将分别回落至GDP的4.6%和4.2%。

2.2 中国未来发展的主要挑战

第一,中国“十二五”规划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并对经济、社会、环境等关键指标设立量化目标。经济方式转变主要体现为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型,随着第三产业市场份额的增加,由第二产业产生的污染也会降低,这将有助于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原有的快速经济增长是以沉重的环境牺牲为代价。经济发展一直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煤炭作为能源的主要来源,这导致了空气和水的严重污染。过去几年,由于机动车数量不断增加,增长数量已达千万,二氧化碳的排放已敲响警钟。在此背景下,政府计划加快城市化步伐,势必需要在低碳经济的整体框架下,更多地投入到城市化的可持续进程中。

第三,经过三十多年的经济快速增长,中国已从低收入国家发展到中等收入国家,但也产生了诸如严重依赖投资、私人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公共服务系统不够完善、收入差距过大、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如果不果断地执行政府新的五年计划,重构经济增长模式,将会对可持续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3 亚洲经济发展将依托南-南经济纽带

亚洲作为世界制造业的盟主,其地位不可动摇。发展中的亚洲逐渐成为一个区域贸易错综复杂的地区,以生产与销售零部件为主要贸易内容,因此南-南贸易在全球商品贸易中的份额一直持续增加。

亚洲在近几十年飞速发展,与非洲、拉丁美洲以及中东一起,成为全球经济的推动力。在南-南经济纽带中,亚洲的地位举足轻重。亚洲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满足全球的需求,并将帮助实现全球的经济平衡发展。

但是南-南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北部(北半球发达地区)。政策制定者需要建立一个南-南经济纽带内部的地区性有利环境,吸引资金流入该地区进行投资。报告强调应加大南-南范围内的贸易与投资,作为亚洲经济发展的主要依托,为亚洲及全球增长作出重要贡献,内容主要包括:

3.1 南-南经济联系情况

过去二十年以来南-南贸易往来突飞猛进,南-南国家间的非燃油商品贸易增长率从1990年的7%上升到2009年的17%,发展中的亚洲在其中所占的比率达3/4。而南-南贸易的增长主要体现在“世界工厂”的扩张上,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对北部发达地区还有很强的依赖性。南-南贸易中的关税水平及其他壁垒在过去二十年中有所降低,但相比北部发达地区仍较高。

报告指出,升级南-南联系对亚洲和全球增长至关重要,南-南联系可成为全球增长的新动力,为最大化地挖掘其潜力,应解决其结构性不足。这种南-南促增长的趋势并不能保证亚洲乃至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缘由就是南-南增长主要靠“世界工厂”的扩张,因此增长的南-南联系并不意味着更大的脱离北部发达国家的经济独立。要更深入地整合南-南一体化进程,必须鼓励深化地区金融市场,减少贸易与投资壁垒。

在南-南联系中的国际合作进展呈现良好状态。在双边、区域及多边层面的合作正在进一步拓宽,包括在发展经验、劳动力迁移、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等方面的知识共享。而作为技术和资金援助的提供方,多边发展银行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3.2 中国在南-南经济中的主导位置

亚洲在整个南-南经济体系中占75%的份额,主导地位不容小觑。在75%的份额中,仅中国就占据40%。作为一个主要出口国与世贸强国,中国在南-南经济中所占份额逐年递增。

在制造产业方面中国是其它国家的强劲对手,它在全球范围内的初级产品出口竞争中占据显著优势,甚至有可能延缓其他地区、国家的工业化发展进程。然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得易于巨大人口红利。 报告指出,中国自1973年全面推行计划生育以来,为经济增长创造了40年左右的人口红利期。随着中国人口逐步老龄化,人口红利或将在2015年左右出现拐点,中国可能会产生严重劳动力短缺问题。

在缺乏人口红利的情况下继续保持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快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型,推动产业结构的改革和升级,同时也必须加强对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

假设在亚洲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利用模拟分析方式分析全球的经济模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的预测:第一,在今后的二十年里,南-南经济占全球经济贸易的份额将翻倍;第二,将南-南经济体系的关税降低至南-北经济体系的水平,并从全球降低关税税率的新政策中受益,南-南经济贸易额为此将上升23%;第三,通过地区性的计划,比如东盟的自由贸易协定在东亚的扩张,在为亚洲发展中国家带来客观收益的同时,实现南-南经济体系的扩张。

4 对我国的相关启示

4.1 在亚洲经济较快发展的大背景下,中国“走出去”战略中要高度关注环境问题

1996年我国提出“走出去”战略,是我国面临经济全球化挑战、提高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通过“走出去”,我们将更好的从全球获取资金、技术、市场、战略资源,拓展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提升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浪潮下,如何做到合理安排使得对外开放、投资和援助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融为一体,成为在新形势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我国“走出去”战略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形势。一方面,国际社会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但由于中国企业缺乏全面的海外投资环境政策指引和规范、中国海外投资法律的不健全以及管理的相对薄弱,导致一些中国的跨国公司在其海外业务中被批评损害当地社会和环境的利益,受到国外媒体和NGO的指责。政府的服务支持体系有待进一步建立,行业协会和服务业也需要进一步的配套发展。另一方面,中国银行业对外信贷业务迅猛发展,但很少将环境问题纳入其信贷管理和风险管理之中,金融机构普遍缺乏环境保护和环境政策方面的共识和做法,走出去的很多企业在决策中未真正考虑外来环境因素,导致环境风险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4.2 建立绿色“世界工厂”,关注南-南经济合作中的环境因素

目前,中国已经超越日本成为南-南经济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大国。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势必会影响整个南-南经济改革。南-南贸易的增长主要体现在“世界工厂”的扩张上,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对发达国家还有很强的依赖性。亚洲与其他南部地区的贸易不断扩大,初级产品的生产导致燃油的需求逐渐增大,亚洲需要不断地从非洲、中东和拉丁美洲进口能源以满足产业生产运输的需要。

加强南-南经济合作,应发挥中国的主导作用,大力推广绿色、低碳经济,在南-南框架下通过走绿色经济的道路,多方面调整各国产业结构,创造绿色就业机会,从而共同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另一方面,号召南-南各国主动发展绿色低碳经济,从而减少能源的购买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实现低碳发展的新目标。

5 相关建议

《2011年亚洲发展展望》对发展中的亚洲,对南-南合作前景以及对我国未来短期内的经济形势的整体展望比较乐观。我们建议应充分研究报告成果,总结报告所提出的前瞻性建议,认清我国所面临的各种挑战,结合我国环保工作的形势及规划,努力探索环保新道路,为服务于国家“走出去”战略提供配套支持,充分地挖掘环保促经济的潜力,发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的优势。

第一,推动绿色“世界工厂”建设,应进一步推动绿色经济,大力推广低碳经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为“世界工厂”的主要国家,中国应致力于提高生产循环等各个环节的资源与环境效益,大力推广环境友好型技术,寻求技术创新,为亚洲经济的绿色增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加强“绿色投资”。以深化南-南联系为依托,加大中国对诸多发展中国家的绿色投资。从政策上鼓励和引导企业在参与国家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和运作过程中加大绿色投入,使其作为“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延伸和组成部分。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联络,鼓励其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技术、产品、设备和标准。利用区域专项资金的平台,加强与各区域内发展中国家建立更紧密的经济、科技和文化联系,为实现生态文明和世界和谐提供着力点。

第三,加强全面的环境政策指引,开展中国对外投资和援助企业环境保护政策研究,制定“中国对外投资与援助环境咨询服务导则”。组织编制《中国海外环境行为规范指南》,将环境影响评价、协议保护机制、生态补偿(生态服务付费)和企业社会责任纳入其中。加强对外投资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推动“企业环境报告书制度”。

第四,发展环境保护咨询产业,完善环境咨询服务。引进国外先进环保咨询经验与模式,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咨询产业,服务国家“走出去”战略,塑造我国负责任大国形象。

[1]亚洲开发银行.《2011亚洲发展展望报告》[R],2011

[2] 葛察忠等.中国对外投资中的环境保护政策[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0.

[3] 李耀.我国引进外资过程中的污染转移问题研究[J].外资问题研究,2001,1(50): 46-49.

[4] 葛察忠等.中国对外投资中的环境管理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1,4(36): 23-26

X22

A

1673-288X(2011)05-0058-04

项目资助: 亚洲开发银行《固体废弃物信息化管理能力建设项目》

黄淼, 副处长, 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环境合作。

猜你喜欢
亚洲绿色环境
亚洲自动售货机展
绿色低碳
品牌研究(2022年26期)2022-09-19 05:54:46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海峡姐妹(2019年3期)2019-06-18 10:37:10
环境
亚洲足球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1:42:02
那些早已红透VOL.03半边天的亚洲it gril,你都关注了吗?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3:11:51
咯—嘎
东方娃娃(2010年11期)2010-11-27 02:3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