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富勇(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
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风险,笔者结合近20年财务工作的实践,在保证人员安全、资金安全、工程安全的前提下,与大家交流探讨施工企业如何落实内部控制提高经济效益。
领导重视以前总觉得是句客套话,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一项工作领导不重视不支持,是无法顺利开展的,结果也往往事与愿违。尤其是在落实内部控制制度方面,更需要领导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否则,再好的制度也只能是写在纸上挂在墙上的装饰品,起不到约束和控制的作用。正像大家总结的:单位好不好,关键在领导;企业行不行,就看前两名。所以,单位领导的重视是干好工作的前提和保障。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领导对财务管理工作就非常重视,一是经常要求财会人员对单位的财务状况要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要经常分析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以及如何采取应对措施,还要求在给领导反映问题时要出选择题,不要出问答题,这看似是两个不同的题型,但对提高下属的主动性和工作能力,增强责任心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二是在物资设备管理方面实行了对大宗材料和大型设备的招投标制度,统一采购,这样既节省了一定的采购费用,又杜绝了暗箱操作的可能性,堵塞了管理漏洞。三是要求每年进行一次财务大检查或不定期的专项检查,及时了解单位的资金和财产状况,要摸清家底,当好家理好财。
合同管理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工程项目管理来说,它是一项纲领性、系统性的管理工作,它涵盖了招投标、中标、履约、工程移交竣工验收决算等全过程。因此搞好合同管理就是抓住了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方面。合同管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合同内明确约定的内容,这部分一般不存在什么问题;另一方面是合同没有明确约定的内容,比如设计变更、索赔等方面,这部分是合同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一个项目的盈利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部分结算的多少。现在的工程项目要保证能挣到钱,一靠“干”,干就是要在合同约定的范围内保质保量地干好;二靠“要”,“要”就是在干好的基础上,依据合同的有关条款和国家、地方相关规定去索赔。“要”,我们要把握一个原则,该要回来的必须要回来,可要可不要的尽量去多争取。要就得有理有据,实事求是;最重要的是要取得监理和业主的同情和理解,这就需要感情投入和“要”的艺术。如果你不采取点艺术性,直截了当的去要,十有八九是不会成功的。比较有效的方法,可以采取让一线施工员同现场业主和监理交流沟通等方式,逐步去营造如果业主不赔偿,施工单位就干不下去的氛围,这中间要收集足够的工程原始记录(如施工日志等)和监理签认的资料,有特殊需要时(如有隐蔽工程的)可以附上照片或影像解说资料,基础工作一定要准备充分,等到火候差不多时,再提出书面索赔报告,这样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对地方投资项目千万要谨慎,要抱着给多少钱干多少活的态度,不要为了赶进度盲目地去垫支工程款,到时候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要款难于上青天;到工程结束时你再说亏损要求索赔,监理和业主不会相信,他们可能还会说,要是亏损,你们早就不干了,哪会干到现在,真是哑巴吃黄连,有口说不出。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在合同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代表性的是三门峡市槐扒黄河提水灌溉工程,属于亚行贷款项目,最低价中标。为了承揽工程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中标价比标的少1800万元,管理人员通过认真研究工程承包合同和菲迪克法则,随后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仅此一项就为局里减少损失300多万元。
预算管理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和控制成本开支。施工单位的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都在项目部,为了更好地加强项目成本费用的控制,第一工程局于2006年先在局机关实行了各部门费用预算管理,并制定了《局机关各部室费用预算管理办法》,通过运行,效果明显,比如:2007年局机关总费用比2006年下降了6.5%,其中差旅费下降了21.39%,业务招待费下降了32.17%。通过近几年在局机关各部门预算的试行,摸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今年推广到工程项目部。管理好资金就管好了预算,就是控制了成本费用,所以设置了“项目资金使用计划表”,内容包括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支付给作业队款、业务招待费、各项统筹金、职工借款、现金、银行存款余额等要素,要求每个项目使用资金前先报资金使用计划,待项目管理中心审核局领导批准后通过内部银行进行支付,到下月报资金计划时,要把上月的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填列清楚,作为本月计划审批的依据。在计划执行的过程中,有关职能部门根据情况需要,会不定期地到项目检查资金的执行情况,一旦发现问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一个企业可以连续多年亏损不会倒闭,而一旦资金链条断裂企业会立即关门。如何在资金的安全性和效益性之间寻求平衡,一直是财会人员面对的课题。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采取的办法是在局财务部设立内部银行,内部银行在财务部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承办全局资金的集中管理、检查、监督工作,目的是在局内部各工程项目部和独立核算单位之间起到一个储水调节的作用,并且制订了内部银行结算纪律、资金管理、资金筹措等相关的制度,使内部银行的资金运作有章可循。
随着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承揽工程项目的不断增加,资金需求量也在不断加大,财务部一方面借助现代信息系统加强资金监管,更新内部操作流程,把好每笔资金的支出关口;从2009年第一工程局内部银行引入招商银行开发的跨银行现金管理平台(CBS)系统,内部银行资金实行收入集中、预算支付的“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局项目部资金使用的原则:在内部银行的存款余额内开支,“以收定支”,按预算付款。购买固定资产等资本性支出、购买大宗材料,按局《机械管理办法》、《物资管理办法》中相关的程序办理,经批准后由内部银行统一支付。另一方面制定资金筹措计划,第一工程局的资金流入主要是业主拨付的工程款,结算周期比较长;水利行业施工又受季节性影响较大,特别是汛期;另外在参与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又要出具资金证明、投标保函、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等,难免会出现暂时性流动资金短缺的局面。因此作好资金的统筹计划管理,利用有限的资金支持工程项目部和独立核算单位,保证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降低资金无效占用和使用成本,提高资金效益,在财务管理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再好的制度也需要人来执行,财会人员作为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主力军,必须加强学习;新的社会环境要求财会人员在会算加减乘除的基础上,还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订阅报纸、杂志,举办征文,会计人员后续教育培训,定期召开财务决算会议等途径,既展示了财会人员的风采,又更新了会计人员理财观念,提高了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2008年6月28 日,国家五部委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并要求自2009年7月1日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行,同时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为了做好新规范的实施,2009年12月邀请财经学院教授集中培训《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有78人参加了培训。近几年,该局还选派先进工作者、业务骨干等10多人到北京、上海、四川等地进行培训。对新分配来的财会人员,进行了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财税基础知识、会计电算化操作等方面的培训,帮助他们转变角色、少走弯路,更快地融入到财会队伍这个大家庭来。鼓励财会人员通过自学和函授等方式进行后续学历教育,支持财会人员参加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近几年,已有20多人取得了高一级的学历和职称;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培训,财会人员更新了专业知识和理财思路,转变了思想观念,拓宽了工作视野,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有了普遍提高,为更好地落实各项内部控制制度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落实内部控制制度,涉及到各部门、各环节,需要全员参与,所以要统一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内部控制意识;财会人员要恪尽职守,敬岗爱业,提供真实的会计信息;但是在会计信息生成的全过程,在会计控制的各环节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干扰,因此,这就需要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每位员工的理解配合,使各项决策和开支都在内部控制的范围之内,企业才能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