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单次硬膜外麻醉120例临床分析

2011-04-10 00:39刘宝珍赵立军曹利敏张真李秋革张志敏尹士杰
河北医药 2011年11期
关键词:麻醉学麻药硬膜外

刘宝珍 赵立军 曹利敏 张真 李秋革 张志敏 尹士杰

小儿腹部以下手术的单次硬膜外麻醉不仅可达到理想麻醉效果,而且使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至最小,既产生完善的镇痛又有较好的肌肉松弛作用;大大减少了辅助静脉麻醉药的呼吸抑制作用。行单次硬膜外麻醉,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而被用于临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儿120例,男63例,女57例;年龄6个月~12岁;无椎管内麻醉禁忌,均来自定州市人民医院2010年4月至2011年1月的手术患者。

1.2 方法 麻醉过程:对于不合作的患儿先行基础麻醉后再行硬膜外麻醉:患儿右侧卧位,穿刺部位选L3~4或L2~3间隙;药物选用利多卡因与布比卡因混合液含0.02%肾上腺素:布比卡因浓度0.2% ~0.375%,用量2~2.5 mg/kg,利多卡因浓度0.5% ~1.0%,用量4~6 mg/kg,混合药物用量0.6 ml/kg。

1.3 麻醉效果观察 连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RR)与幅度;心电图变化;肠管胀气;术中、术后躁动、恶心、呕吐的发生;肌肉松弛程度,潮气量、分钟通气量等。

2 结果

120例患儿均穿刺成功,麻醉效果全部满意(切皮无反应、、肌肉松弛);麻醉后血压有短暂的一过性下降,心率有短暂减慢,无需特殊处理就能代偿;呼吸频率及幅度变化不明显;吸氧下血氧饱和度为100%;术中躁动、发生明显减少,恶心、呕吐、肠管胀气发生极低;术中、术后无呼吸抑制、舌后坠、喉痉挛、尿潴留、呕吐、误吸、休克、肢体功能障碍发生。无1例局麻药中毒发生。

3 讨论

小儿的组织较为柔嫩、解剖层次清晰、黄韧带富有弹性,穿剌针进入硬膜外腔有明显的落空感,穿刺易成功。麻醉药易于向两端扩散,阻滞范围较广,麻醉效果满意;单次硬膜外腔注药可避免导管误入血管产生局麻药中毒等严重后果[1]。

单次硬膜外麻醉要求穿剌技术特别熟练。穿剌时要求:(1)根据年龄大小选用12、14、16不同型号穿剌针,损伤小,操作灵活、精巧;(2)确认穿剌针进入硬膜外腔后,回抽确认无出血现象后再将局麻药注入;(3)穿剌时尽量一次到位,避免反复穿剌造成的判断困难;(4)尽量不用负压管,防止误导[2]。

但对负压不明显的病例,如何判断穿剌针是否进入硬膜外腔是关键,笔者经验:(1)用气液混合比单纯用气体能较明显的感觉到注射器内压力的细微变化。(2)注气稍有阻力时,可用左手食、中指夹紧穿剌针,指腹按压后背穿剌部位,若硬膜外针进到皮下,注气时左手感觉皮下鼓动感,可进一步试穿;否则穿剌针进入硬膜腔。(3)做气拨试验,玻璃管内液体柱随呼吸节律波动确定穿刺针进入硬膜外间隙。此外,小儿单次硬膜外麻醉还需注意以下几点:(1)小儿组织柔嫩,各项操作一定要轻柔,切忌暴力。(2)在患儿側卧位穿剌时要严格保障呼吸道通畅,常规吸氧,以防体位的变化,引起呼吸道梗阻,造成患儿缺氧。(3)小儿体温调解中枢发育不成熟,术中注意保暖。(4)取右侧屈膝卧位,对呼吸、循环影响小,必须有助手固定患儿体位,使后背绷紧,方便于穿剌,而且防止患儿突然体动,造成穿剌意外。(5)术中要严格掌握输液速度,避免输液过快发生肺水肿;对于出血较多的患儿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必要情况下要输新鲜血液。(6)注意无菌操作。

1 詹振刚.小儿麻醉若干进展.临床麻醉学杂志,1994,10:297-299.

2 杨晖,何平.单次硬膜外麻醉在新生儿手术中的应用.中华麻醉学杂志,1994,14:273.

猜你喜欢
麻醉学麻药硬膜外
麻醉学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川北医学院为例
低浓度局麻药应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麻醉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的回顾与展望
脱单
中美麻醉学家合作研究发现丙泊酚可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产妇恶心
麻药
首都医科大学麻醉学系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右旋美托咪啶增强局麻药对坐骨神经的阻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