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洛河防洪工程的环境影响分析及环保措施

2011-04-09 21:02:51孟祥娟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1年1期
关键词:洛河堤防流域

董 丽,孟祥娟

(嫩江县水务局,黑龙江嫩江161400)

科洛河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发源于孙吴县经五大连池市至嫩江县汇入嫩江。科洛河流域经常发生集中暴雨,极易形成较大洪水,造成比较严重的洪涝。据统计,科洛河流域一般性洪水4~5 a出现1次,较大灾害性洪水平均15 a出现1次。为彻底根治科洛河洪涝灾害,保障该区域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流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科洛河近期治理是十分必要的。

科洛河近期防洪工程主要由原有堤防整修加固、新建堤防、穿堤建筑物、护坡、护岸等部分组成。

1 环境影响评价

1.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近期防洪工程共占地414.5 hm2。永久工程占地上的植被将被压占,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但在保护占地上栽种的护堤林和防浪林将增加流域的绿化面积,改善流域的生态环境。

防洪工程所需的物料主要是土料,取土料场的开挖取土,原有的植被将被破坏,地貌也将发生变化,容易造成水土流失,需采取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

离岸边较近的堤防施工时将会扰动水体,造成水域局部浑水区,对保护区内流水石砾底质处产卵的鱼类将产生影响。但只要注意离水体较近的堤防施工对水体的扰动和避开产卵繁殖时间,其影响是轻微的。

1.2 对大气、声环境的影响

料场取土、施工车辆运输中产生的扬尘将对大气环境产生影响,增加局部空气中的总悬浮微粒的含量。施工机械和车辆排放废气,对局部大气环境产生影响,主要影响因子为总悬浮颗粒、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但这些影响是短暂的、局部的,采取针对措施是可以减免的。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清基产生的噪声、料场开挖取土产生的噪声,运输物料车辆产生的噪声,堤防的平整、碾压产生的噪声等,将对堤防附近的居民产生不利影响,但影响时间有限,是可接受的。

1.3 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由于堤防长度长短不一,比较分散,施工期主要在夏季这一段时间,一定要加强施工人员临时生活区的水源卫生、食品卫生,防止消化系统的疾病。热天施工要防止施工人员中暑。生活垃圾容易孳生蚊蝇,传播疾病,要注意统一管理。只要注意这几方面的问题,人群健康问题可以减免到最小。

1.4 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在工程占地中,工程永久占地占用了一部分土地,失去了原有土地的使用功能,扰乱了土地演化过程,破坏了地表植被,但这部分土地资源的使用功能由于堤防的建设,虽丧失了原有土地的使用功能,但对当地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1.5 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防洪工程的兴建,提高了流域的防洪标准,减少了洪水灾害给流域沿河两岸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解决了该流域的洪涝、内涝、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对流域内农业生产发展的障碍,必将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科洛河近期防洪工程建成后,将对本流域洪水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工程在施工期产生的废气、粉尘、噪声、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等对环境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短暂的,随着工程的结束,会逐渐消失。此外,施工期对地表植被将造成一定破坏,应做到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同步发展,使遭到破坏的植被尽快得到恢复。

2 环境保护措施

2.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2.1.1 水环境保护措施

对距离主河道较近的堤段,进行施工布置时,应布置好施工机械维修停放场,在场中集中清洗车辆。在汽车检修台下布置排水沟,场周布置集水沟收集机械清洗废水,经沉淀、除油处理后排放,办公、生活区生活污水经初级沉淀处理后再进行排放。对砂砾料冲洗水,排放前进行简单沉淀处理,如静置、沉淀等。

2.1.2 环境空气质量保护措施

在居民点比较集中的堤段和施工区范围内,要对施工物料、运输车辆产生的扬尘、施工机械产生的尾气采取治理措施。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装载多尘物料时,应堆放整齐以减少受风面积,尽量采用湿法作业施工,减少对周边地区的污染。工程中涉及运输水泥时,可采用罐装、密封运输方式,并定期对密封系统进行检查和维修。控制运输车辆、施工机械产生的尾气对大气的污染,加强往返于施工区车辆的管理,对发动机耗油多、效率低、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老旧车辆,应及时更新。加强对施工区主要交通道路的管理与养护,实行堤防工程场内干道车辆速度控制,配备专用洒水车,干旱、多风季节每天洒水应不少于两次,减少扬尘对施工作业人员和附近农作物的危害。

2.1.3 噪声控制措施

对流动噪声源,车辆行经村屯时应适当减速,并禁止使用高音喇叭。对固定噪声源,应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加强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以减少运行噪声;给接触高噪声的操作人员配发噪声防护用具,限制作业时间,夜间在近村屯施工区禁止作业;混凝土搅拌机操作人员、运输车辆和推土机驾驶人员实行轮班制,每人每天工作时间不要过长。

2.1.4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施工中尽量减少破坏草原植被和树木,不能避免破坏树木的堤段应采取移植恢复措施,土料场尽量少占草地、耕地,取土后应对取土处进行土地平整,回填腐殖土,恢复原有植被,按堤防保护设计营造防浪林、护堤林等规划植树种草,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生态环境向有利方向发展。

2.1.5 固体废弃物处理

施工弃渣必须运往指定的地点集中填埋,弃渣过程中应保持渣场平整,并根据施工进展情况,修建排水沟等水土保持设施。料场清挖的表土应妥善安置堆放,施工结束后进行恢复,防止水土流失。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应设置垃圾桶,并定期收集运往指定地点进行集中填埋处理。

2.1.6 人群健康保护

在工程动工以前,结合场地平整工作,对施工区进行一次清理消毒,尽量为施工人员提供较好的居住及生活条件。临时生活区应规划受施工活动干扰相对较少的位置,并在大批人员进驻前做好居住环境的卫生清理,尤其要保证公共食堂的卫生。同时要加强施工区环境卫生管理,预防疾病流行,建立符合卫生条件的饮水系统。加强垃圾、粪便的管理,提高施工区环境卫生质量。

2.1.7 移民安置区环境保护措施

对涉及到的移民应保障其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根据国家土地管理移民安置的有关法律和政策,进行统一全面规划,按照批准的规划足额发放安置补偿费用,使拆迁居民通过农业生产或其它就业途径尽早恢复和提高生活水平。同时要搞好拆迁新旧区环境保护,搬迁前应对安置区进行一次卫生清理、消毒等工作,使安置区的环境向有利方向发展。

2.1.8 文物古迹保护措施

该工程区现暂无文物保护项目,一旦发现文物应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及时向文物部门报告。

2.2 运行期环境保护措施

2.2.1 污染源治理措施

加强污染源治理工作,流域内的各级政府要经常组织开展卫生清理活动,减轻面源污染。

2.2.2 堤内清底

为保证工程运行期间的水质不受污染,需要对堤内进行清底,清底厚度为10 cm。

2.2.3 堤防管理

工程运行过程中,加强堤防的日常管理和巡视,特别是临近居民区的堤防应加强管理与维护,严禁向堤防附近倾倒垃圾和固体废弃物,严禁在护堤林内及草皮护坡上放牧牛羊。

综上所述,科洛河近期防洪工程建成后,将对本流域洪水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工程在施工期产生的废气、粉尘、噪声、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等对环境将产生一定的影响,但这种影响是短暂的,随着工程的结束,会逐渐消失。此外,施工期对地表植被将造成一定破坏,应做到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同步发展,使遭到破坏的植被尽快得到恢复。综合来看,环境保护效益远大于工程不利影响,工程是可行的。

[1] 王娜.黑龙江省科洛河近期治理规划报告[R].哈尔滨: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09.

猜你喜欢
洛河堤防流域
压油沟小流域
堡子沟流域综合治理
罗堰小流域
洛 河
洛河
打造智慧流域的思路及构想——以讨赖河流域为例
2016年河南省己建成堤防长度
彬长矿区白垩系洛河组不同层段水力联系的综合分析
地球(2016年7期)2016-04-14 22:00:20
科洛河的传说
连环画报(2015年10期)2015-12-24 01:31:09
河南省2014年已治理堤防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