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雷
(江苏省昆山市中医医院药剂科,江苏 昆山 215300)
对中药剂量的探讨
张 雷
(江苏省昆山市中医医院药剂科,江苏 昆山 215300)
中草药;投药和剂量
中药剂量是指临床处方的用药量,一般是指每味药的成人1日量,其次是指方剂中每味药的相对剂量。用药的安全、有效取决于正确的诊断和选药,还依赖于剂量的精准。兹就中药剂量与临床疗效的关系、中药大剂量的使用情况、中药剂量一般使用原则等问题进行探讨。
中药剂量是一切药效的基础,即使辨证准确、选方独到,剂量不当也会功亏一篑。一味中药往往有多种功效,临床用药目的不同,剂量选择亦不同[1],如肉桂小剂量引火归原,大剂量则有温阳补肾、散寒止痛之功。有些中药剂量不同,作用则相反,如黄连少用健胃,重用清泻实火。而且,同一种药物在不同方剂中剂量的不同可能会使整个方剂主辅换位,药效主治发生变化,如小承气汤和厚朴三物汤,前者意在荡积攻实,故以大黄为君,后者意在行气泄满,则以厚朴为主,两方虽然药味数相同,仅仅因为厚朴用量的差异,其疗效及所治病证也相应改变。
作为四大医学经典之一的《伤寒论》共载方113个,被后世誉为“经方”,每个方剂多为1~14味药,2~8味药的处方约占90%。与经方不同的是,现在中医临床处方的平均单剂药味数明显增多,单味药剂量亦有不同程度的加大。原因多与目前中药的总体质量下降有关,药材的不地道、采收的不入季、炮制的不规范都影响了中药的疗效,使得产生疗效的相应剂量随之增加。
中药大剂量在中医临床上的应用往往也有上佳表现。由于体质的增强、药用部位的改变、临床用药经验的提升等因素,很多医者不再拘泥于文献典籍中用量的规定,大胆结合自身经验有效使用。如细辛有“辛不过钱,过钱就危险”之说,即细辛用量不得超过3 g,然而历代本草和医书中记载细辛入药部位为根部,而现代药典规定细辛以全草入药,且实际上茎叶占较大比例[2],故我院中医治疗哮喘时临床用量常达10 g甚至更多,未见不良反应报告,故笔者认为在避免不良反应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用量未必不可。更有国医大师邓铁涛用黄芪250 g治疗重症肌无力,京城名医汪承柏用赤芍药300 g治疗重症淤胆型肝炎传为佳话。但要特别强调的是,加大中药用量,提高临床疗效的设想和做法并不适用于所有的中药或病证,要对病情进行具体分析。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不是依靠随意加大中药剂量来实现的,必须要以自身经验总结、文献科学考证特别是临床实践结果为支撑。
处方中的药味数、剂量大小取决于患者的病情,而不是医生的主观臆断。不同状态下中药使用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适量,以临床取得最大疗效而又减少或避免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不同状态下选用合适的中药剂量,笔者认为一般可考虑以下因素:①因性而定。质轻者如通草,辛香走散者如丁香,苦寒败胃者如黄连等用量宜轻;质重者如龙骨、牡蛎等用量可重。此外,贵重药如麝香、牛黄等也应少量使用,以免增加患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同时,谨慎使用有毒药物,可从小剂量开始根据需要逐渐增加,重用、久用可致中毒或损伤元气。②因地而定。地区不同,剂量也要有所差别。北方人体格稍健,用量可较大;南方人身体略柔,用量应较小。③因人而定。由于年龄、体质差异,个体对药物的耐受性有所不同,在剂量方面要根据具体情况而论。老人、儿童的用量一般较成人为小;身体壮实者用量可稍重,体质虚弱者用量应略轻。④因时而定。季节的更替往往会影响疾病的产生、发展,要依时用药。夏季大热易发散,发汗解表及辛温药宜少用,寒凉清火药用量可加大,而冬季寒冷多收敛,用药正好相反。⑤因病而定。正如清代著名温病学家吴鞠通所著《温病条辨》中提出的“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外感病要比内伤病的用药量大,但用药时间短;内伤病用药时间长,以调补、缓治为主。中药剂量的运用终究是要以经验总结和现代药理研究相结合,做到既能发挥独特疗效,又不发生不良反应。
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中医难传之谜也在剂量,医生即使处方选药正确,但是剂量不准,往往疗效难尽如人意。另外,药材的质量、医师的用药习惯等都对中药剂量有影响。总之,中药的使用既不是量大好,也不是量小好,而是适量的问题。中药剂量的确定要综合各方面因素,以提高临床疗效为核心,在准确秉承传统用量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力求规范、准确、合理,以达安全、有效之目的,这也是当下中药使用中的一个关键环节。
[1]薛春苗,薛润苗.关于中药剂量的几点思考[J].山西医药杂志,2009,38(6):560.
[2]王雪连,刘国成.浅谈中药剂量与功效关系[J].河北中医,2010,32(9):1352-1353.
R28;R94
A
1002-2619(2011)07-1054-02
张雷(1981—),男,主管中药师,学士。从事医院药学工作。
2011-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