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学华,魏小丽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科技的进步、医院规模的扩大、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需求,我院自2007年4月安装了物流传输系统,在各病区护士工作站、药房、检验科、病理科、手术室、血库、物资仓库等30多个部门安装了长达800余米的“医用物流传输系统”[1]。它利用管道连接各个传输点,以压缩空气为动力、塑料瓶为载体,电脑控制,可以在几秒钟内准确无误地传输物品。通过传输管道传送药品、标本、报告单、病历等物品,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加快了服务流程,提高了医院管理水平。传输系统的应用,有效地提升了医院相关系统的运作效率,快捷、方便、准确、高度智能化,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医疗护理的安全隐患,从而提升了医院综合实力。但该系统既传送清洁的治疗药品,又传送可能带有致病微生物的临床检验标本,在减少人流交叉感染的同时,容易带来物流污染及交叉污染。为保证医院物流传输系统安全使用,对该系统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提出控制措施,制定了消毒管理办法,并进行跟踪监测。现报告如下。
1.1 现场查看 选择传输瓶集散量最大的是病房药房、门诊药房、检验学部、病理科、手术室传输端口,现场查看各病区传输到的传输瓶及瓶内填充物有无“清洁”“污染”标识、标识与使用目标是否相符、传输瓶标识与瓶内填充物标识是否配套,查看瓶内填充物有无血尿渍污染。每日对每个端口依次查看20个传输瓶,连续3 d;同时对全院30个病区相关情况亦逐一观察记录。
1.2 采样与检测 选外科楼和综合楼10个病区为采样点(包括主要科室),按《医院消毒卫生标准》[2]要求分别在消毒前后采样。采样部位为物流桶内壁和填充物,共计40份样本,以每份细菌总数<10 cfu/cm2,不检出致病性微生物为合格。
1.3 物流系统消毒方法 用含有效氯500 mg/L的健之素溶液擦拭物流桶内、外壁,每日 1次,有污染时,随时擦拭;传输瓶内填充物每周更换2次,有污染时随时更换。更换的填充物,用加酶清洗剂清洗,之后再用1 000 mg/L健之素溶液浸泡30 min,漂净干燥保存。依据上述调查结果,对不按要求操作的科室进行限期整改,污染明显的传输瓶和填充物按此法进行消毒处理,并重新监测。
2.1 改进前情况
2.1.1 分类使用情况 每个观察端口查看60个传输瓶及瓶内填充物,80%无“清洁”“污染”分类标识;有标识部分存在标识与使用目标不相符合、传输瓶标识与瓶内填充物标识不匹配。
2.1.2 血尿污染状况 两个观察端口每天可见外观有血尿污染的传输瓶填充物在使用;检验学部偶尔见到封闭不严密的标本。全院34个病区156份瓶内填充物有50.00%外观有血尿污染,有的传输瓶内壁及外壁有徒手可拭去的污迹。
2.1.3 物流桶及填充物的处理 平时未做特殊处理,肉眼可见明显的污染时用清水冲洗擦干,就又投入使用了。
2.1.4 细菌检测结果 消毒前,抽查的40个物流瓶中有20个物流瓶内的盛物垫有血液等各种污染,细菌培养有大量细菌生长,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2.2 改进后情况
2.2.1 分类使用情况 在中心药站端口查看的60个传输瓶及瓶内填充物,全部标有“清洁”标识;在检验学部端口查看的60个传输瓶及瓶内填充物全部有“污染”标识,物品分别配套使用,无混传、混用。
2.2.2 血尿污染状况 在两个观察端口均未发现血尿污染的瓶内填充物,34个病区的156份瓶内填充物3份有尿渍、4份有血渍,有血尿渍的填充物均有检验标识。
2.2.3 物流桶及填充物的处理 用含有效氯500 mg/L的健之素溶液擦拭物流桶内、外壁,每日 1次,有污染时随时擦拭;传输瓶内填充物每周更换2次,有污染时随时更换。更换的填充物,用加酶的清洗剂清洗,之后再用1 000 mg/L健之素溶液浸泡30 min,漂净干燥保存备用。
2.2.4 细菌检测结果 经过清洗消毒后,物流桶内壁及盛物垫均无污渍,采样细菌培养的菌落总数均<10 cfu/cm2;物流桶内壁采样细菌培养,菌落总数亦均<10 cfu/cm2,未检出病原菌。
3.1 医院物流传输系统消毒的必要性 医院物流传输系统既用于检验标本的传输,也用于药品等清洁物品传输,改进前80%无“清洁”“污染”分类标识,容易造成物流污染及交叉污染,给病人带来潜在的感染风险。医院传输系统在全院30多个部门流通,如果不重视消毒,在方便工作、提高效率的同时,很容易引起许多再污染或污染扩散的危险因素。本调查结果显示,缺乏清洁消毒处置及有效控制的医院真空物流传输物品,血尿污染及致病性微生物污染严重,且分离出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这不符合相关规定,医院诊疗环境物体表面不得检出此类致病性微生物的规定。所以要对医院物流传输系统实施消毒处理。
3.2 医院物流传输系统消毒隔离制度的建立及实施 实施消毒措施后调查结果表明:物流桶及内部填充物外观污染率降至4.49%,采集60份样品均未检出致病菌。说明医院物流传送输系统感染危险因素可以有效控制,可以安全使用。根据调查结果,我院将物流传输系统纳入医院感染控制,高度重视此系统的消毒处理,制定出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操作程序,定期对医院传输系统进行检查和抽查。
通过此次调查,认识到,随着医院现代化管理的发展,各类新仪器和新设备不断增加,医院感染监测项目不能停留在原有的几大件上,要善于发现临床消毒工作的不足之处,对其制定有效的消毒方法及行之有效的消毒制度,并定期抽样检查。各科医院感染监控小组,特别是监控护士要善于发现问题,监督本科室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充分发挥医院感染监控作用。
[1]卫生部医政司,译.WHO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实用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3.
[2]林菊英.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