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患者PICC送管困难的处理

2011-04-08 14:57林嘉旋陈妙霞黄群爱
护士进修杂志 2011年18期
关键词:体位B超插管

林嘉旋 陈妙霞 黄群爱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乳腺外科,广东 广州 510630)

乳腺癌患者PICC送管困难的处理

林嘉旋 陈妙霞 黄群爱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乳腺外科,广东 广州 510630)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送管困难的处理方法。方法对142例置入PICC的乳腺癌化疗患者进行观察,对发生送管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生送管困难10例。发生送管困难的可能原因,其中1例精神紧张,5例插管鞘送入位置不佳,1例静脉瓣阻碍,1例锁骨下静脉畸形,1例血管疤痕狭窄,1例与体位摆放有关。解除精神紧张、调整插管鞘位置、边推生理盐水边送管,改变体位;对症处理后有7例送管成功;3例拔出导管另选血管再置管,1例仍有血管可选,穿刺成功,送管顺利,2例已无血管可选,即在B超引导下辅助置管成功。10例均经胸片证实PICC管头在T5~7水平。结论患者精神紧张,插管鞘送入位置不佳,血管选择不当,有静脉瓣,血管畸形、疤痕狭窄,患者体位等是送管困难的影响因素。

乳腺癌 PICC 送管困难 护理

静脉穿刺成功后,PICC置管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导管送入困难。导管送入困难,容易导致置管失败,而致非正常拔管,从而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痛苦。因此,顺利送管非常重要。2009年2月至今,我科为乳腺癌患者行PICC置管142例,发生送管困难10例。现将送管困难情况和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2月~2011年3月我科行乳腺癌PICC置管142例中发生送管困难10例,发生率7.04%。发生送管困难的10例患者,均为单侧乳腺癌患者健侧上肢血管置管,其中9例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7~10 d的患者,1例为准备化疗2个疗程后才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置管后均采用胸片检查,以了解PICC管头位置,理想位置为T5~7水平。

1.2 置管材料和人员 均选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单腔三向瓣膜PICC管,型号为4 Fr,导管长度为60 cm。置管者是有PICC置管资格证书的2名资深护士。

2 送管困难的原因与对策

2.1 患者精神紧张 注意做好心理安慰,插管时安排一名护士专门在旁握着患者的另一手,给予心理支持。送管时遇阻力,暂停送管,并与患者交流,指导患者深慢呼吸,患者精神放松后再送管。有1例患者精神紧张,予解除思想顾虑后送管成功。

2.2 插管鞘送入位置不佳 5例插管鞘送入位置不佳,其中1例可见、可触摸到的血管较短,鞘头处肿胀,估计插管鞘送入过深,已穿破血管,予拔出导管,重新选血管,患者血管条件差,已无血管可选,于是在B超引导下经上臂贵要静脉置入了PICC管,B超看到管进入锁骨下静脉,未见管打折或异位入颈静脉,经胸片检查提示PICC管头位于T7水平。4例PICC管送入6~10 cm时就有阻力,未见局部肿胀,可能是插管鞘顶住了血管壁或送入过深,予拔出PICC导管,见套管口血缓慢流出,未见汩汩流出,调整鞘位置,注意缓慢向外稍退出插管鞘,见管口有血汩汩流出时,再将导管送入。4例中有3例采取以上措施,均能顺利置入PICC管,均达到T5~7;1例管送至6 cm无法送管,再予拔出导管,再退出少许插管鞘,血仍汩汩流出,再送管,仍送管失败。分析其原因,可能是退插管鞘速度太快,虽血汩汩流出,但插管鞘已部分离开血管,予重新选择血管,顺利置入PICC管于T6水平。

2.3 血管的静脉瓣阻碍 为避免送管困难,正确选择血管,首选贵要静脉。按照人体解剖学,贵要静脉管腔由下至上逐渐变粗,静脉瓣较少,利于送管[1]。1例患者因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均看不到、摸不到,予经头静脉置管,穿刺一次成功,但送管至15 cm后送管困难,经4次拔出5 cm再送管,边推注生理盐水边缓慢送管,也是至15 cm处送管有阻力,仍无法送管,估计是静脉瓣通过障碍,予拔出导管,在B超引导下经上臂贵要静脉顺利置入了PICC管,经胸片检查,提示PICC管头位于T7水平。

2.4 血管狭窄畸形 有1例52岁患者经左肘正中静脉插PICC管,一次穿刺成功,PICC管送至23 cm时无法再送入,拔出5~10 cm,再送管,也是至23 cm时无法再送管。排除了精神紧张和体位的因素。换另一资深护士送管,也是至23 cm时无法再送管。经了解,此患者两年前曾切开左贵要静脉行心脏手术,患者左贵要静脉处有一条4 cm×2 cm的疤痕,分析送管困难的原因可能是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汇合后,在腋静脉处有疤痕而致管腔狭窄,导致送管困难。于是拔出导管,再经头静脉穿刺置管,PICC管顺利送至T7右上缘水平。

2.5 体位影响 体位摆放将置管侧上肢与躯干呈90°,以减少血管弯曲度,指导患者放松肢体,旋转导管角度或将导管退出一点再送[2]。1例患者置管至大约30 cm时无法送管,予外拔5~10 cm,嘱咐另一护士协助给患者半坐卧位甚至坐位时再送管,可将管顺利送入。经拍胸片证实PICC管头位于T 5右下缘水平。

3 讨论

3.1 选择好血管,要有PICC送管困难的风险意识充分评估血管条件,选择粗、直、有弹性的血管,尽量不选择曾手术、切开、穿刺过的静脉,以免疤痕挛缩引起血管狭窄而导致送管失败。仅有1条血管选择或血管条件不佳的患者,要考虑到有送管困难的风险,插管前与超声科联系,万一置管失败,可在B超引导下置管。10例送管困难患者中有2例已无血管可选择,在B超引导下置管成功,避免了因置管失败而浪费导管引起的护患纠纷。

3.2 注意心理护理和摆好体位 置管前、中、后都要关心、体贴患者,注意患者的心理反应,助手多与之交谈,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体位注意置管侧上肢与躯干呈90°,如送管不顺利,可给予患者半坐卧位或坐位,以借助重力的作用顺利送管。

3.3 重视推进插管鞘手法和固定好插管鞘 临床常见推进插管鞘失败,是因为针芯移位,持针鞘的右手去送管鞘,换了左手去固定针芯,不经意间未固定好针芯。因此,静脉穿刺成功后见回血,减低穿刺角度再推进1~2 mm,持针的右手固定好针芯位置,左手单独向前推进外插管鞘。如局部有肿胀,可能已穿破血管,应拔出导管,另选血管重新穿刺送管。

3.4 调整插管鞘位置 PICC导管送入6~10 cm有阻力,如未见局部肿胀,此时还有送管成功的可能,暂不考虑重新选择血管。送管有阻力可能是插管鞘位置不佳,鞘口顶住了血管壁,或插管鞘送人过深,予拔出PICC导管,调整插管鞘位置,缓慢向外稍退出插管鞘,见有血汩汩流出时再送管,如送管还是有阻力,再拔出PICC管,再稍退出插管鞘,血还是汩汩流出来,再送PICC管,如仍不成功,再考虑重新选择血管。4例插管鞘位置不佳而局部无肿胀的患者经上述处理后,有3例送管成功,仅1例不成功。因此,在碰到穿刺附近无肿胀,导管送入6~10 cm有阻力的情况时,不要急于拔插管鞘,经调整插管鞘位置后仍送管不成功,再考虑另选血管。

3.5 送管要注意避免血管相关的并发症 需要掌握血管解剖和生理学方面的知识,懂得尽量安全操作,使置管过程中组织和静脉的损伤最小,避免血管相关的并发症[3]。注意无菌操作,送管动作轻柔、缓慢,速度大约1 cm/s,以保证送管顺利。

[1]张灵,贾雪梅,叶玉凤.PICC管用于 MADI方案治疗软组织肉瘤的临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6):1531.

[2]张琳,鲁亚铃,司联晶,等.PICC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3):265-267.

[3]Nichols I.The efficaly of upper arm placement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utilizing bedside ultrasound and microintroducer technique[D].Valdosta,GA;Valdosta State University,2007.

Breast cancer PICC Tube into difficulties Nursing

林嘉旋(1971-),女,广东兴宁,本科,主管护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R473.6,R737.9

B

1002-6975(2011)18-1713-03

2011-04-25)

猜你喜欢
体位B超插管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Beagle犬颈外静脉解剖特点及插管可行性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写字的尴尬
巧用一元二次方程的“B超单”
腹部B超与阴道B超在异位妊娠诊断中的比较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