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二子,方后春,鲁俊
(1.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辽宁大连116023;2.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辽宁大连116023;3.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与材料能源学部,辽宁大连116023)
曾国藩,世人褒贬不一,毛主席说:“曾国藩是地主阶级最厉害的人物。”蒋介石说:“平生只服膺曾文正公。”并嘱咐自己的下属子女:“应多看曾文正公的书牍及家书。”为什么这两位近代史上的名人对曾国藩的看法区别如此之大呢?这可能是由意识形态不同、政治方向对立决定的。但有一点,无论是毛泽东还是蒋介石都对曾国藩做人做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在毛泽东读书札记《讲堂录》中,可以看到他对曾国藩做人做事的吸收:治军总需脚踏实地,克勤小物,乃可曰起而有功;刚字立身之本,有嗜欲者不能刚;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常用则细,不用则粗。
蒋介石在审定《曾胡治兵语录注释》时说:曾氏标榜道德,身体躬行,以为一世倡,其结果竟给变异风俗,挽回颓靡……而其苦心毅力,自立立人,自达达人之道,盖足为吾人之师资矣。
曾国藩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封建黑暗末世的一枝独秀,最主要的是留给我们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做人做事的绝学。
说到曾国藩,都会想到他的经典名言“打掉牙和血往肚咽”,所有的委屈都自己扛着,为了奋斗的目标,就不要怕任何困难,把自己的身子变成一块永不变形的钢板。遇到困难,不低头,不趴下[1]。
曾国藩刚出任湖南帮办团练大臣,练的只是勇,是配合官军作战的组织,战时存在,不战时就解散的勇。但曾国藩在接受这任命时,他就立下了把这支朝廷眼中的勇练成独当一面具有极大战斗力的兵的决心。在曾国藩练勇之前,全国已有很多人开始练勇了,但只有曾国藩把他的勇练成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湘军,他的练军想法在当时来说可以说是很大胆的。满清当政,一直排斥汉人,怎么会让一个汉人拥有军队呢?所以从曾国藩练勇一开始,虽然是奉旨督练,却遭到了包括朝廷在内的众多官员的抵制。遇到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满身钢板的曾国藩“挺”了下来,直至练出了朝廷予以重视和依赖的湘军。
乱世须用重典。曾国藩刚办团练,成立的衙门叫“湖南审案局”,以安境保民作为职责。曾国藩成立这个衙门时,正是洪秀全起事,太平军横扫大清王朝半壁江山之时。因而,民间反对清廷的人也趁机发难。曾国藩指示审案局,官军不能迅速消灭长毛主要就是因为这些民间不法分子,所以不管抓到谁,就地处决。这引起了上级衙门的强烈不满,坚决要求曾国藩终止乱杀无辜的行为。但倔强的曾国藩是不会低头趴下的,他认为自己做的对,管别人说什么呢?就这样,曾国藩在出山不久就与湖南官场结下了不解之怨。在曾国藩的铁腕政策下,社会治安逐渐趋于安定,但他却得到了“曾剃头”一时难以抹去的罪名。
在官场中曾国藩受到排挤,但在任何时候他没有向任何人低过头,仍然是决定的事就不惜一切做到底,挺!
曾国藩钢板一样的意志,钢板一样的做事风格,让他在官场上得罪了很多人物,这难免让他处处受到压制。最令曾国藩头疼的是他亲自训练的湘军不是翼王石达开太平军的对手,屡战屡败,而坚强的曾国藩却是屡败屡战。但他的败绩是瞒不过朝廷的,大清王朝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选错人了。江西受困让曾国藩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就在这时,一件改变曾国藩一生做事规则的事发生了,咸丰七年二月二十一日,曾国藩在上完《回籍奔父丧折》后,没等皇上的批示就带着六弟曾国华与九弟曾国荃踏上了回家奔丧的道路。这在当时是不符合规矩的,但曾国藩却做出了如此之大的决定。他决定要尽快离开江西,离开被困的湘军,等待时机成熟,东山再起。在服丧期间,曾国藩细细品味了《道德经》、《南华经》,终于大彻大悟。
老子认为“柔胜刚,弱胜强”,“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曾国藩想起自己在官场上从不圆滑,遇事只想着和别人斗,从不低头。在领悟了这些话后,曾国藩也终于知晓自己所遭受的一切挫折主要是由于自己做事太果断引起的,他兴奋的在《道德经》扉页上写下了八个大字“大柔非柔,至刚无刚。”这也是曾国藩以后在官场上所遵循的风格。
清王朝不能没有曾国藩,服丧不久,朝廷下令曾国藩重回湘军主帅的位置。这次曾国藩再次出山,他以更圆熟的技巧、老到的工夫,在东南这块充满血与火的政治舞台上,演出一幕迥异往日的精彩之举。复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拜见对自己辱骂最厉害、说自己无能的左宗棠。左宗棠是一个毫不掩饰感情的人,在曾国藩江西受困时,对曾国藩骂的最狠的当属这位自比诸葛的“今亮”左宗棠。曾国藩虽然对左宗棠有难以释怀之怨,但在自己来长沙复职时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亲自上门拜见左宗棠并向这位季高(左宗棠字季高)兄寻求打仗要领。这让左宗棠大吃一惊,刚强的曾国藩怎么会如此不计前嫌登门拜访,而且还如此的虚心向自己请教。这就可以看出曾国藩对《道德经》的非凡理解。
曾国藩在后来的官宦生涯中,一直保持着这种谦虚的作风,处处忍耐,成功是在痛苦中熬出来的。但曾国藩刚强的性格永远不会改,他决定的事仍然会不畏任何艰难,坚持直至成功。只是在处理事情时更圆滑更具有忍耐性[2]。
曾国藩可谓手无缚鸡之力,而他手下的大将却见到他都“怕”,其实也不是怕,主要是对曾国藩太敬重而已。曾国藩在自己的幕僚面前从不摆官架子,对每一个人都很尊重。曾国藩一以宽心对待有用之人,让他们时时都有出大力的欲望;二以宽心对待爱闹别扭的人,让他们自己解开矛盾,重新合作;三以宽心对待自己的左右官员,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一个好相处之人。
中国有句成语“宽则得众”,交友虽然多多益善,但要交诤友、交益友,不要交狐朋狗友。曾国藩遇到一个陌生人首先给他相个面,从这人的表面上推断这人的内心善恶。《清史稿》中说:国藩为人威重,每对客,注视移时不语,见者肃然。其实曾国藩也不是以貌取人,他也不相信相面,但他就是有这个习惯,和这个人说话之前先仔细打量一下这个人,再和这个人交谈。曾国藩每一顿饭除遇特殊情况外都是和自己的幕僚在一起吃的,每次吃饭都和他们高谈阔论,作推心置腹的交谈。其实一个官员不一定要对自己的下属严格才会得到下属的尊重,就算得到的尊重也只能算作惧怕。曾国藩的幕僚与大将从内心里对他尊重,他们的眼里没有大清皇帝,只有曾大帅。
曾国藩对自己的家人要求极严格,特别对自己的几个弟弟。曾国藩经常写家书,告诫自己的几个弟弟做人做事的道理,和他们交心。所以他的几个兄弟对曾国藩也极其尊重,视兄如父。这里面除了对曾国藩的畏惧之外,主要是对曾国藩的尊重。
说到曾国藩,必须要说到他的门生李鸿章。李鸿章的人生受曾国藩的影响巨大,曾国藩也视李鸿章为自己的最得意门生,自己最可靠的接班人。这对近代史上最经典的师徒书写了晚清历史巨大篇章。李鸿章由其父李文安介绍拜见了曾国藩,曾国藩第一眼看李鸿章就喜欢上了这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在和李鸿章谈话中,从他不俗的言谈举止中更可以看出李鸿章是一个具有大才的人。李鸿章也看出了曾国藩的非凡之处,真心拜他为师。所以曾国藩真心的教李鸿章,李鸿章真心的去学习曾国藩。李鸿章学业大有长进,更重要的是李鸿章的性格受到了曾国藩的根本性的影响。他深受曾国藩“打掉牙和血往肚吞”做事原则的影响,这在以后李鸿章处理与洋人的事件上深有体现[3]。
李鸿章一直对曾国藩很是尊重,因为曾国藩和他交了心,他也和曾国藩交了心。这对师徒关系也是我们值得去学习的。宽心待人必受人尊重,不讲宽心者,一定会在小心眼中穿来钻去,让自己变了模样。
曾国藩一生求稳,从不急于在两眼摸黑的情况下就显露身手,而是左右盘查,细心扫视,上下琢磨,前后思量,此等功夫造就了一个步步为营、稳中求胜的曾国藩。
在官场上,曾国藩从来不随便弹劾某一个官员,而是仔细的考虑,看有没有必要弹劾,弹劾有没有作用,能不能达到弹劾的目的,弹劾失败会不会对自己有影响,这些问题曾国藩一定会考虑完整的。曾国藩弹劾官员,其中三次弹劾李元度,始终让人不解。第一李元度和曾国藩是儿女亲家,第二曾国藩从不随意弹劾官员,这次却连上三折,直到将他革职查办为止。这里面有个隐情。
徽州府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又是皖南五府州的经济中心,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曾国藩命李元度的平江勇进驻徽州府,而李元度进驻徽州府后,看不起绿营,和绿营官兵闹了大矛盾。太平军将领罗大纲得知这一消息,迅速率领太平军攻占徽州府,绿营官兵因恨透了李元度,激战之时不打太平军反而进攻平江勇。不到半天,李元度仓皇逃走,徽州府丢失。
曾国藩服父丧返回后的第一仗败得如此之惨,如此之快,朝廷会怎么想?自己对朝廷有作用吗?而且丢失徽州府以后,曾国藩的大营祁门变成了前线,而曾国藩的军队全部调出去了,所以整个局势急转直下,必须要有一个人承担这个责任,这个人就是李元度。所以曾国藩三劾李元度,只有当朝廷把李元度法办了,才证明朝廷不怪罪自己,责任在李元度。似乎曾国藩在嫁祸李元度,于一件事上大做文章。其实当时的确只有牺牲李元度才会让曾国藩在朝廷继续受到信任。
曾国藩在与太平军的交战中,从来都是以守稳为上,不轻易出击,不打没有把握的仗。打仗先包围,等敌自乱后击之。曾国荃围安庆围了一年有余,围天京围了两年有余。围而不攻,稳中求胜,是曾国藩对待太平军的战略战术。
曾国藩遇事不凭借自己的声势去压人,而是守住避让之功,让自己少受摩擦,尽可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心平气和中图谋真正要做的事。曾国藩有一点特别,就是经常自己痛骂自己,分析自己近期有没有什么事情做错了。“不为圣贤,即为禽兽。”是他的警言。人不能犯错,不能认为犯了错再改就可以了。人要时刻痛骂自己,不能让错误产生。
曾国藩很佩服那些遇事不惊,沉着稳重的人。也时刻要求自己能够像古人那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做大事就应该不露声色,在与人避让中完成目标。坊间有关于曾国藩攻下天京后称帝的传说。其实从当时攻下天京时中国的形势分析,曾国藩与大清皇帝分江而治是有这个实力的。湘军当时已经达到20万之多,而且战斗力比清廷的八旗与绿营要强得多。如果称帝,李鸿章的淮军一定会倒向曾国藩,左宗棠的楚军也绝不会反对他,这三支最具战斗力的军队会牢牢受自己控制,称帝只是想与不想的问题。
可曾国藩是个封建大儒,满脑子忠君爱国思想,那些大逆不道之事他是无法去做的。虽然曾国藩的手下与幕僚都极力劝他称帝,连李鸿章与左宗棠都建议他称帝,可他都一口拒绝,并且告诫他们不要再提此事[4]。尽管曾国藩告诫别人不要提起自己称帝之事,大清王朝的新主人也就是那女人慈禧太后却已经怀疑曾国藩了。长毛子灭了,江山稳定了,可这么强大的一支军队在外人手中掌控,这怎么可以呢?必须裁军。
在九帅曾国荃攻占天京后,“湘军一破城,见人即杀,见屋即烧,子女玉帛扫数入于湘军。”血洗天京,特别是天王宫的金银财宝美女古玩被曾国荃的手下抢劫一空。慈禧太后借此机会,限令曾国藩迅速裁勇。曾国藩也知道这事会给朝廷留下把柄,所以他让曾国荃上折子请病假开缺回籍,并且自己也有辞去两江总督急流勇退的想法。
在这里,有件事必须要提,就是曾国藩处决李秀成。曾国藩对太平军首领最佩服的前期有翼王石达开,后期就是忠王李秀成。在李秀成被俘以后,曾国藩是好言相劝,因为曾国藩知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道理。李秀成具有很高的军事才能,所以他如果能够投降,对大清王朝是极其有利的,自己又会多一个大将。当他对李秀成好言相劝时,李秀成感激曾国藩对自己的大恩大德,不像其他太平军将领破口大骂直至就义殉国,而是向曾国藩保证会忠于曾国藩成大事。可这句话触到了曾国藩最忌讳的话题,他顿时表情严肃,令李秀成书写认罪状。李秀成在写的认罪状上充满了劝曾国藩黄袍加身,自己会命令太平军残部忠于曾国藩成就大事等语,并书写了有关天京被毁时的状况。这怎么了得,这李秀成如果活着,对自己对九弟国荃都是致命的,必须除之。所以曾国藩在没有请示朝廷的情况下就将李秀成斩立决了。这也是曾国藩避让性格,不授人以口舌的最有力的表现。杀李秀成曾国藩是舍不得的,别人都是剜目凌迟,唯独对李秀成用斩立决,足证明曾国藩在杀李秀成时的无奈与痛心。
避让朝廷,避让同僚,避让手下,曾国藩就在避让中进行着为人处世之道。
曾国藩经常思考人生,考虑人生究竟为了什么,什么样的人生才算是完美的。人生在世要有躲避狂风暴雨的机智。在遇到强劲对手时,要从其它方面缓和直接冲突,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但就是这种圆通的人生态度让曾国藩一世英名毁于一旦。
1870年4、5月间,天津发生多起儿童失踪绑架的事件。6月初,天气炎热,疫病流行,育婴堂中有三、四十名孤儿患病而死,每天有数百人到坟地围观,挖出孩子的尸体查看。于是民间开始传言怀疑外国修女以育婴堂为晃子,实则绑架杀死孩童作为药材之用。6月20日,从一名被居民扭送官府的匪徒武兰珍口供中又牵连到教民王三及教堂。于是民情激愤,士绅集会,书院停课,反洋教情绪高涨。最后,盛怒之下的群众烧毁法国领事馆、望海楼天主堂、仁慈堂以及当地英美传教士开办的四座基督教堂。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天津教案。当教案发生之时,曾国藩正在两江总督任上,这涉及外国人员的大案,必须要有一个得力的官员前去处理,慈禧太后想到了曾国藩,所以立即下旨召曾国藩进宫陛见。
曾国藩前往天津以钦差大臣身份全权处理天津教案纠纷。曾国藩也知道与洋人打交道是没有好处的,但他的性格是不可能屈服的,他毅然决定接受此项关于中国命运的大案[5]。在教案发生后不久,列强的军舰已经开到了中国的大沽口外,炫耀武力。所以处理不好,必会造成一场对外战争。中国人民刚从内乱中解脱过来,需要修养生息,不能再有战争了,中国打不赢这场战争,也打不起这场战争。所以曾国藩选择了圆通对待,基本上接收了列强提出的全部要求。至此,曾国藩多了一顶卖国罪,外国人的走狗的帽子。对曾国藩处理天津教案的是非成败世说不一,但的确曾国藩这条钢板一样的身躯向外国人低下了头,弱国无外交。天津教案是曾国藩最大的败笔,但可以看出曾国藩的无奈与痛苦。
曾国藩清廉这是所有人有目共睹的,他从来不收任何人的贿赂,更不可能吞食军士兵饷,所以曾国藩一直处在清贫之中。当曾国藩身为两江总督的高位时,女儿出嫁,百姓都想看看中堂大人的女儿出嫁是何等气派,最后得知嫁妆仅两百两银子。总督大人嫁女儿只有两百两银子,百姓对曾国藩肃然起敬。
对于子女,曾国藩一直认为“授之以财不如授之以才”。不为子女留下什么遗产,只为他们训练技能,帮助他们成就人生。后来的外交家曾纪泽就是在曾国藩严厉教导下成长起来的。
曾国藩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人们对他的褒贬不一,但他做人做事的楷模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去研究。他留给我们的是精神绝学。
[1]张益晖.曾国藩全传[M].长春:长春出版社,1998:72.
[2]尚景建.曾国藩将坚忍进行到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51.
[3]李阳泉.名相李鸿章[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32.
[4]方道.曾国藩做人性格绝学[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3:57.
[5]唐浩明.曾国藩传[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