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院系党建存在的问题及科学化对策

2011-04-07 20:30:45
关键词:院系党政科学化

张 灯

高校院系党建存在的问题及科学化对策

张 灯

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的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高校基层党组织面临着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须重新审视自身建设。作为高校最基层的院系党组织,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指导理论不够明确、决策不尽民主、制度不够健全等。结合高校的特殊使命和师生员工思想实际,提出明晰科学的指导理论、采取科学的决策方式、健全科学的运行机制等三项对策,以不断推进院系党建的科学化。

科学化;高校党建;问题;对策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的变化。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作出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正确判断,我国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处于执政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理所当然应该勇挑历史重担,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抓难得的历史机遇,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要面对国际国内各种风险的考验,党就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执政水平,不断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高校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也必然地要适应新形势,加强党的科学化建设。

一 推进高校院系党建科学化的必然性

院系党组织是高校最基础又最重要的基层组织。推进全党的科学化建设离不开高校基层党建的科学化,面临新形势,结合高校使命和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必然要不断加强院系党组织的科学化建设。

1.推进高校院系党建科学化是党建面临新形势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不平凡的89年,取得的功绩举世瞩目。但当今的形势与建国前、改革开放前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界多级化的政治格局没有改变,霸权主义依然存在,世界不稳定因素还很多,局部区域的动荡仍将继续。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歧视、经济压制和军事威慑难于避免,西化与反西化、和平演变与反和平演变将长期存在。中国周边的领土纠纷不断,外部环境相当复杂。国内也存在着诸多不稳定的因素,社会分配不公、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困难等矛盾和问题未能一时解决。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党员、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节,理想信念动摇,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不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一些党组织贯彻民主集中制不力,有的对中央决策部署执行不认真,有的对党员民主权利保障落实不到位,一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纪律观念淡薄;一些领导班子整体作用发挥不够,推动科学发展、处理复杂问题能力不够;一些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不强,有的软弱涣散,有的领域党组织覆盖面不广,部分党员党员意识淡化、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1]面对新的形势,全党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因此,必须始终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大力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使党能够经受住执政、改革开放、外部环境风险的挑战,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处于最基层的高校院系党组织必须要按照上级组织的统一部署,适应新形势,紧密结合高校的使命和大学生、知识分子群体的特殊性,极力改革创新,推动自身的科学化建设。[2]

2.推进高校院系党建科学化是高校科学发展的需要。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高地,高校的教学教育管理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科学发展。高校的科学发展就是党政之间、师生之间、领导与教职工之间内部关系和谐、高校与社会外部协调、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师生员工主动创造性有效发挥的可持续性发展。高校的科学发展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科学化建设。那么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内涵是什么呢?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应是指高校党组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学生为本,以教学科研为中心,适应新形势,调整结构、创新理念、改进工作和活动方式、完善运行机制、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实践过程。[3]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高校党组织的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要把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贯穿高等学校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推进教育改革、搞好教书育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科学化建设是高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高校基层党组织只有实现自身的科学化才能履行高校育人的功能,才能推动高校的科学发展。

3.推进高校院系党建科学化是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需要。高校院系党组织是党在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第一线的战斗堡垒,要在单位发展中起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在高校党组织结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4]而要发挥高校院系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的关键就是要加强院系党组织的科学化建设。院系党建科学化应包括科学的指导理论、科学的决策方式、科学的制度保障等方面的建设内容。院系党组织只有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以师生为本,改善和创新决策管理方式,才能更好地发挥政治核心作用。院系党建科学化是有效发挥院系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前提保证,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是院系党建科学化的目的,两者统一于院系的改革发展过程中,共同促进院系的科学发展。

二 当前高校院系党建科学化工作存在的问题

1.指导理论不明确。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制订一系列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大决定。针对高校党的建设,也出台了《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多项措施,但对于院系基层党组织如何加强建设,特别如何加强院系党组织的科学化建设,类似的细则很少。近几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攻坚阶段,社会发展发生剧变,人们的观念有一些多元化、自由化的倾向。作为最基层的院系党组织,在工作的第一线,面对本单位的师生员工,如何能统一师生思想,用先进的理论引导至关重要。在实际工作中,院系党建的指导理论不甚明确、不尽科学。有的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知半解、断章取义,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漠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有的生搬硬套,没有与时俱进,掌握最新的党建理论;有的共产主义理想信仰淡化,缺乏持之以恒的动力;有的空谈理论、大道理,没有与实际结合,结果造成党建理论枯燥无味,党员群众不爱听,无法接受,甚至拒绝执行。这样,指导理论的不明确会造成执行理论的不坚定,对基层党建工作相当不利,更谈不上科学化建设。院系基层党组织需要科学的理论指导,但应该以什么样的理论来指导,需要明析。

2.民主决策不彻底。民主与科学是一个统一体,民主决策是科学决策的条件和途径。院系党建存在不科学的情况,主要还是不够民主的问题。在执行民主集中制中,集中往往先于民主,一把手负责制与集体决策制不完全理清,一言堂普遍存在,少数人说了算屡见不鲜,没能很好坚持大多数意见的原则。决策程序不够公开,不合规范,暗中操作、违规决策时有发生。决策方法过于单向,未能充分与群众双向交流。对决策监督不健全,没有充分发挥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制度监督的作用。长此以往,极易造成干群矛盾,群众关系紧张,上传下达渠道不通,交流不畅,严重影响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干部的形象。

3.运行机制不完善。党组织工作运行机制不完善是当前院系党建科学化最为突出的问题。制度是保障,是党建可持续运行的先决条件。当前,院系党建普遍没有形成较完善的运行机制,部分有形成运行机制的党组织也存在执行不力的情况。如执行党政联席会议不彻底,党政难于协调一致,党管党的,政管政的,也有出现以政代党的现象。院系党组织未能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党建可有可无,教学科研才是中心,这种错误的思想严重影响党的科学化建设。另外,基层党组织的集体领导制度、学习型政党的长效学习制度、院系干部的民主推选制度、领导干部的考核制度、领导干部的勤政廉政监督制度等不完善。

三 推进高校院系党建科学化的对策

适应新形势,面向新任务,针对高校党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党建科学化的新命题,必须采取有效对策不断提高院系党建科学化的水平。

1.明确科学的指导理论。列宁曾经指出: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理论是先导,是行动指南。在院系,基层党组织的主要任务是要用科学的先进理论武装师生员工。院系党建科学化的指导理论应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党的行动指南。按党章规定,党建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树立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按党的十七大要求,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所在院系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三是高校党建理论。从全国全省的层面上看,院系党建要按照《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和本省高校院(系)党组织工作条例等的有关规定,认真履行基层党组织职责要求。从高校的自身层面上,院系党组织要按照高校党委的要求,学习贯彻党委的党建文件,并结合院系实际,制订院系基层党组织的党建实施细则。

另外,要坚持科学的理论指导,重要的是要注重理论运用、实践创新。理论是死的,指导对象是活生生的。理论重在结合院系单位实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运用于工作的方方面面。如运用科学发展观解决科学决策的问题,运用高校党建理论解决党政运行机制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解决师生的困惑问题等。科学的理论重在创新。基层党组织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院系师生思想的新情况,创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摆脱固有的教育模式和工作方法,开展创新型党建活动,探索对基层党建疑难问题的新回答,使院系党建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5]

2.贯彻科学的民主决策。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院系基层党建不容忽视,院系党建科学化的重要内容是执行科学的民主决策,科学民主决策的关键在于科学的决策方法。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决策方法推进院系党的建设,基层党组织要在工作中总结,在继承中创新,不断丰富和完善党建工作方法。

在决策前,要做好充分调研。信息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基础,没有正确的信息就没有科学的决策。领导在会前必须先确定开会的议题,根据议题列出调研提纲,指定专门部门负责,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征求意见可以采取座谈会、问卷调查、个别谈话、网上评议等形式,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对于收集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拟定几个备选方案,写出调研报告,呈会议讨论、领导决策。[6]

在决策中,要充分讨论。科学决策就是体现民主集中制的过程。会议决策是比较有效的科学民主决策方式。院系的决策会应集中讨论关乎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中的重大事项。院系的党政领导、党组织委员应参加院系决策会,必要时应邀请其他代表参加。在会上,主持人应如实汇报调研情况,阐明所提供备选方案的原由。与会人员要畅所欲言,主动发表个人的观点。在充分讨论和交流交换意见的基础上,会议才能形成共识,作出决策,确定最优方案。决策一旦形成,所有领导干部必须坚决执行。

在决策后,应反馈效果,及时调整。任何决策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要不断接受实践的考验。院系决策的科学化还在于走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陈云同志曾经说:“解决群众切身问题的办法,必须在群众中去讨论,到群众中去寻找。因为只有群众才真正了解他们自己的问题,只有在群众中才能讨论出当时当地解决问题的最适当的办法。”“重大问题的决定,必须经过集体充分讨论。”决策“最要紧的,是在实践过程中反复认识。凡是正确的,就坚持和发展。如果发现缺点就加以弥补,发现错误就立即改正。”[7]在决策执行过程中,一定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待决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和师生员工提出的意见,党组织要善于辨别分析,对于正确的意见要能积极吸取,及时调整决策,保证决策的优化、科学化。

3.完善科学的运行机制。运行机制建设是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重大内容,带有稳定性和长期性,党建科学化必须以科学的运行机制作保证。党内出现了一些消极现象和腐败问题,实际上是运行机制的问题,是党建科学化水平不高的问题。[8]加强和改进高校院系党的建设,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关于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党章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内容完备、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科学管用的制度体系。[9]科学的院系党组织运行机制应主要包括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党的委员会集体工作制度、民主监督制度、学习长效机制等内容。

(1)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院系党建科学化的载体保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院系的最高决策平台,体现党建的科学化。为使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能够长久的坚持下去,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配套议事规则。一是要明确会议的范围和内容。党政联席会议范围和内容应包括:院系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如本单位的长短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总结、重要规章制度和改革措施、干部人事调整任免、教职工招聘解聘、学科建设、职务职称评聘、考核奖惩、年度经费预决算、大宗资金使用、收入分配等。二是明确会议的主题和参加对象。党政领导联席会议的议题由党政主要负责人商定,区别不同事项由党的负责人或行政负责人主持。参加党政联席会议的成员为院系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委员、院长、副院长、办公室主任、工会主席,同时可根据会议议题由党政主要负责人商定其他列席人员。三是明确会议的原则和程序。党政联席会议应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程序进行。重大问题由集体讨论决定,避免个人说了算。四是确认会议决策的执行和反馈。院系的重大事项一经党政联席会议做出决策,所有领导成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以维护会议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对于会议决策,要明确专人负责,并把执行的情况及时向党政联席会议报告,做到有令必行,有行必果。

(2)党的委员会集体工作制度是院系党建科学化的组织保证。院系党组织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必须紧紧依靠全体委员的集体力量,正确处理党政之间的关系,共同促进院系的科学发展。在工作中,院系党组织要始终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党组织支持行政负责人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三项内容。一是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凡属讨论院系的重大问题,在决定前必须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经党组织的全体委员会集体充分讨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决定。每个成员在执行党组织的决议时,如遇有不同意见,可以保留或向上级组织反映,但在行动上必须先执行。党组织的委员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支持,精诚合作,积极开展所负责的工作。二是要坚持党组织支持行政负责人的制度。党章规定“实行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实行党委领导下的行政领导人负责制的事业单位中党的基层组织,对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和作出决定,同时保证行政领导人充分行使自己的职权”。因此,院系党组织在保证监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的同时,要保证行政负责人充分行使自己的职权,完成单位的教学科研行政任务。三是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领导干部召开民主生活会是开展党内监督、促进党建科学、推动院系科学发展较为有效的方式,每学年至少要举行一至二次。会前,领导班子成员要认真撰写个人发言材料,收集师生员工对党的领导和党组织工作的意见,要把会议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报上级组织。会上,领导班子成员要联系工作、学习、思想实际进行对照检查,真切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正确看待个人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开诚布公地找原因。会后,要及时向上级党委报告会议情况。

(3)民主监督制度是院系领导机制科学运行的可持续保证。院系民主监督制度应包括领导互相监督、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等三项内容。一是开展领导互相监督,领导及时报告个人重大事项。领导之间朝夕相处,相互最为了解,从对事业、对本人高度负责的态度,坦诚相见,有成绩予以肯定,有缺点、有错误要坚决给予指出和纠正。另外,院系领导要按照中央《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重大事项的规定》要求,如实报告规定所要求的六条重大事项。二是开展党内监督。开展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院系党政主要领导,院系党的委员会及委员、党员、党的代表大会代表是党内监督的主体。开展党内监督形式很多,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院系党的委员会委员对党政领导的决策提出询问和质询、领导述职述廉等都是很好的形式。三是开展群众监督。允许教职工通过正常渠道向领导提意见,可以用书面署名的方式负责任地反映问题。另外,还可以通过教代会的形式开展群众监督。对于院系的重要事项,提倡院务公开,将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公示,自觉接受群众和舆论的监督。

(4)院系基层党建学习长效机制是党建科学化的思想理论保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使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就必须不断学习、善于学习,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是党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院系党组织也必须建立科学的学习机制,创新学习形式,探索一套师生员工喜闻乐见的学习办法。一是要分清学习层次。院系组织学习按参加对象可以划分三个层面:针对院系领导班子的中心组学习;全体党员参加的党内学习;还有全体教职员工参加的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三个层面的学习侧重点不同,互为补充。二是明确学习内容。院系基层党组织要建立科学的学习体系,当前,主要是要全面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二、三、四、五中全会精神。学习中,要结合院系的具体实际,钻研推动院系科学发展必要的知识,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三是要建立学习考勤考核制度。合理制定学习计划,健全院系领导集体学习制度,保证集体学习每个季度不少于1次。健全党员和教职工的培训制度,要求定期开展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和教职工岗前、在岗业务培训,教职工的理论集中学习宜每月一次,党支部的“三会一课”要求每周开展一次。另外,基层党组织还要对各个层面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进行考勤考核,每次学习都要求签名或电子刷卡登记,为每个人建立学习档案,将学习情况作为年度考核、晋升职称职务、评优评奖的重要依据。[10]

总之,高校党建形势催人奋进,机遇与挑战并存。针对院系党建存在的问题,须有积极对策。本文阐述的明晰科学的指导理论、采取科学的决策方式、健全科学的运行机制等三项措施,旨在对推进高校院系党建科学化进行探讨,望能抛砖引玉,推动发展。

[1]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9年9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

[2]徐元玉,苏史生.关于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5).

[3]刘先春,杨志超.提高科学化水平:新时期党建工作的新重点[J].党政论坛,2009,(23).

[4]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福建省高等学校院(系)党组织工作暂行规定,2008,(12).

[5]朱彦姝.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途径[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9,(6).

[6]思桐.全面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0,(2).

[7]陈云文选[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何晓华.不断提高党的科学化水平[J].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9,(6).

[9]李丙文,王春雨.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的思考[J].管理观察,2009,(22).

[10]中共华侨大学委员会关于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中共华侨大学委员会2010年第8号文件.

ClassNo.:D26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宋瑞斌)

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PartyBuildinginDepartmentsofUniversities

Zhang Deng

Facing changing situation in China , the party organizations at the root level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reconsider themselves . And the party organizations at departments leve , which is the most grass-roots organization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certain problems to be solved. According to the special miss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 the paper propsed that the party building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a scientific way , through a perfect operating mechanism an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scientific theory.

scientificalization; party building in colleges; problem; countermeasure

张灯,硕士,副研究员,华侨大学华文学院,福建·厦门。研究方向:党建理论。邮政编码:361021

1672-6758(2011)03-0042-3

D26

A

猜你喜欢
院系党政科学化
流翔高钙,实现葡萄科学化管理助农增收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09-25 03:03:14
党政联动破难题 聚焦长远抓落实
透明化、科学化和可预期
商周刊(2019年19期)2019-10-17 03:23:42
高师音乐院系艺术实践周实效提升策略
清华院系手机背景图
大学生(2016年7期)2016-04-29 10:12:06
党政与工会
工会信息(2016年4期)2016-04-16 02:39:22
党政与工会
工会信息(2016年1期)2016-04-16 02:38:51
关于高等院校院系党政关系的思考
党建科学化的内涵探析
学习月刊(2015年4期)2015-07-09 03:51:52
商科院系建立咨询委员会的思考
现代企业(2015年5期)2015-02-28 18:5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