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第二中学(215129) 刘 琴
“黄河的治理”一课是初中地理一节公开课的课题。和之前所有的公开课一样,准备的过程忙碌而快乐。然而,课前的准备工作却让我越来越感觉到头皮发麻,精神紧张:
1、准备收集材料,足足做了40张幻灯片(内容涵盖面大,包括四个大方面的内容);
2、学生的情感准备有空缺(南方学生对黄河的陌生和未知,导致对黄河难以融入感情)。怎么办?公开课上,老师应该展示的是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流畅的语言表达,还是更加关注学生的思维状态和信息接收程度?
我们的回答是:孩子们在课堂上的感受应该是最重要的。
因此,有必要调整好心态,开始考虑这样几个方面:
1、黄河是母亲河。虽然,苏州距离黄河遥远,但是对“母亲”的深厚情感是我们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理应具备的。因此,课堂上有必要适时适度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并让他们的情感随着这节课内容的进展而跌宕起伏;
2、课堂内容量大,因此在保证整节课教学进度的同时,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和情感交流,将能很好地缓解学习时接收大量信息的压力;
3、为学生准备好充足的材料。在教学内容较多的基础上,组织有效地合作活动保证好学生必要的活动时间,让学生的能力有发挥的空间和机会。
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而是一群求知欲旺盛、感情世界丰富的孩子。因此,本节课教学打出感情牌。以情感教育为主线,用“跌宕起伏”的情感吸引学生,让学生在对黄河爱恨交加的同时,了解黄河、认识黄河、熟悉黄河、赞美黄河。在学习关注黄河的同时,学生是我们一直关注的情感对象。
通过“黄河的治理”一课的尝试,我们发现这样一种情感教育融入的授课方式在地理教学的很多课例中都可以进行尝试,并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每一节课的引入都是学习知识的准备期。在这段时间中,学生将会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情感上的准备,精彩的引入必将引导学生投入感情去学习。
地理教学中大部分的知识,学生都略知皮毛。更不要说,在语文、数学等学科中曾经都遇到过。因此,情感上的熟悉让学生更容易走进所学知识,更容易将情感投入到所学的知识中去。
情感环节一:你的样子(寻找记忆深处的你)
以“你的样子”为本节课的开篇,通过“记忆中的你(回忆黄河诗句)”、“想象中的你”、“让我揭起你的盖头来(黄河图片展示)”三个环节引出黄河,设置“担任河流专家,揭秘黄河档案”、“用心描绘黄河形状”两个活动,让学生了解黄河,接受黄河。
知识的铺垫,让学生有了思考地理问题的第一把钥匙,并从情感上接纳将要学习的地理事物——原来,我对您(黄河)并不陌生,我要把你从记忆的深处唤醒!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块土地爱得深沉。为什么我对这条河流感情深厚,因为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教师的深情描述,以及黄河图片集锦,给学生创造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从情感上接受黄河,从行动上去更加深入地认识黄河。
情感环节二:“几”多情——黄河母亲(寻找我们的黄河母亲)
为什么我们称她母亲河呢?她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河水灌溉土地,养育人类;泥沙堆积,塑造平原;丰富的的水能、旅游资源……。——从情感上,我们更加确信,“黄河”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温暖的角落。
这样的情感融入,在我们学习区域地理时,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如: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省级、省内、跨省区域中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现状、“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历史、“长江沿江地带”快速的经济发展等等;
如: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的各个国家和地区,选取该国和地区中每一个热点,吸引学生在开篇时的情感关注,“日本”的9级大地震、“巴西”的狂欢节和足球、“中东”持久的战争等等。
教师情感的融入是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地理课堂的保证。“煽情”是在地理学科的知识传授中非常需要的教学手段,情感上的互动让学生更易接受教师,也更愿接纳地理学科,进而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养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打开一扇窗。
说到这儿,我们对黄河的情感又更近了一步,我们歌颂她,赞美她。然而,接下来,你的感情将要受挫了,你将不得不调整心态,接受黄河。你准备好了吗?
通过数据说明:黄河水量很小,流域面积不小,中国的第二“长”河。
这样一条泱泱大河,如今却忧患重重,这是为什么?
——这就是我们今天探究的主题“黄河的治理”
情感环节三:“几”多愁——黄河忧患(黄河母亲,你怎么了?)
设计小组活动“比一比”,让学生带着对黄河的浓厚情感,发现黄河存在的问题——假设你是黄河不同河段的开发者,希望能够拉到更多的治理费用,请你慷慨陈词表达自己河段存在的问题。
在发现黄河上、中、下游各河段存在问题的过程中,对黄河的情感有了转折,对于黄河母亲的痛苦和造成的灾难,我们华夏子孙对她的感情——爱恨交加。对黄河的感情发展到这里,我们该如何舒缓这段给我们带来了些许痛苦的感情?
地理教学的很多知识点都可以采取“情感转折”的渗透方法,让学生陷入情感的漩涡中,更加理智清醒地认识所学习的地理事物,并以主人翁的姿态解决面临的环境问题、人地和谐、发展问题等。
如: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长江沿江地带”发达的经济在自豪感倍增的同时,带来的生态环境环境恶化问题;“巴西”经济腾飞的发展中国家,却面临着热带雨林遭受严重破坏的尴尬境地;“长江的开发”黄金水道、水能宝库,却遭受着洪灾的巨大威胁等等。
有的人说,黄河是中国的“害河”,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
如果,让你用一些词语表达对黄河母亲的情感,你会选择什么?
看着黄河两岸被破坏的环境,听着人们的抱怨,想着黄河的现状,你能做些什么?
情感环节四:我来帮你解解愁——治理黄河(一切,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设计小组活动“治一治”,让学生带着对黄河母亲的深深担忧,联系黄河各河段的问题,用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提出可行性的措施帮助黄河摆脱困境。
提出各河段治理措施的过程,也是更加深入地了解黄河母亲的过程。我们无法改变大自然对黄河的伤害(暴雨集中夏季、气候干旱等),但是对于更多的人为伤害,可以提出合理的可行性建议。当学生们发现他们讨论并提出的治理黄河的办法,有很多是水利部门已经开始做了(合理放牧、加固大堤、小浪底冲沙等),并且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效时,孩子们感受到的是深深的成就感。
可能他们能提出的想法只是黄河治理工程的小小部分,可能他们的有些想法有点幼稚,但是他们已经在做了:他们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他人(远在中国北部的黄河)走出困境,这是一种朴素的情感,而且是发自内心的情感。这是孩子们在情感的驱动下,利用自己的力量去主动地帮助“他人”。
情感上的跌宕起伏,帮助学生在更加深入关注每个地理事物或事件的同时,尝试着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地理问题,学以致用的同时,情感也得到了升华,通过喜爱某一个地理人物、某一个地点、某一个地理事物、某一个地理事件而对地理学科产生更大的兴趣,并从中发现学习的乐趣。
对黄河的了解到这里就要告一段落了,你对黄河的未来发展有信心吗?
情感环节五:黄河母亲——越来越好(我们可以做到!并且做到最好!)
背景音乐——歌曲《越来越好》
材料介绍——工程“小浪底竣工”
我们相信,中国人完全有力量治理黄河,黄河永远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赞美她,歌颂她,喜爱她!
课堂教学进行到这里就要接近尾声了,师生的情感在这里得到了升华。课堂上经历了“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在课堂内感受到师生对地理知识的共同关注,对地理事件的深深忧虑,然而我们感受到情感驱动下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强大力量。
一节地理课的教学接近尾声,我们想让学生知道些什么?能说出某个地理事物的位置?能对地理事物进行描述?能知道某些地理事物的细节?还是让孩子们保留着那份对黄河跌宕起伏的情感,在今后的日子里细细回味?
把一节地理课分成这样几个情感变化的阶段,师生共同徜徉在充满不同情感的地理殿堂中,能够感受的是在情感推动下的知识传递,技能提高。
因此,我们应更加注重地理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在地理教学中不断融入情感的过程,也是师生共同享受地理学科的生命力和精彩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