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思维向度

2011-04-03 05:06徐晓风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徐晓风

(哈尔滨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高等学校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教育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载体和实现方式,它肩负着宣传和普及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青年学生的历史重任,对于帮助青年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认识和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精神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必须与时俱进地研究和探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思维向度,提升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宣传和普及程度与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要求相一致、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协调,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中确立适应社会发展和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科学成才相适应的教育思维。

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思维转变要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必由之路。只有马克思主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所掌握、所运用,并最终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才能在实践中实现自身的价值,而广大人民群众也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在马克思主义实现大众化的过程中获得真正解放。正如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阐述德国人的解放时所指出的:“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朴素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人。”[1]15-16马克思主义这一“思想的闪电”要真正指导并服务人的解放,必须从书斋里走出来,走向人民大众、走向生活世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也必须由理论化、抽象化的话语体系逐渐转变为具体化、生活化的生动活泼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推广普及过程,是作为社会实践主体的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认同、信仰和践行过程。它必须以通俗易懂的“大众化”话语为表达形式,以“化大众”即提升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认同、信仰和践行为基本目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成果服务社会、武装人民,在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价值性、战斗力和吸引力。

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内容。邓小平指出:“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2]104从政治发展需要来讲,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思想理论基础,我们的高等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但是,我国高等教育之所以要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关键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3]382。因此,高等教育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与学生的成才实际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决青年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逐渐被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所理解、所认同、所运用,为青年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当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应当是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高等教育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及其大众化进程应结合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和专业领域实际,不可教条化、“一刀切”,在学校教育中真正承担起认识世界、传承文明、创新理论、咨政育人、服务社会的职责。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高等教育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维。在高等教育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出发点是青年学生,实践主体是青年学生,最终目标也是青年学生,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际效果只有通过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科学成才才能得以体现。因此,我们的高等教育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维方式,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与青年学生的个人理想结合起来,促进马克思主义的“目的因”向青年学生的“动力因”的转变,在潜移默化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真理性。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要求的以人为本,强调教育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目标指向学生的意义世界。应正确处理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政治性的关系,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使马克思主义走进青年学生的心灵深处,为他们揭示社会生活的真正意义,提升他们的成长、成才动力。当然,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维,应以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科学成才为中心,着眼于探寻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路径,着眼于社会的和谐发展,着眼于解决现代社会发展给青年学生带来的精神困惑。因此,教育思维向度要符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发展要求,做到以真理服人;要适应和谐社会构建的客观要求,做到以事理服人;要符合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做到以情理服人。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教育以真理服人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等教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服务,为青年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服务。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的基本内容,它既是马克思主义知识理论体系的基本表述,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要求的基本体现。高校全体教职员工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的任课教师,都负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职责,应利用教育教学实践普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其授课方式和思维方式既要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要求,也要有利于展现和澄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要用真理的力量来教育青年学生、引导青年学生。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1]9只要教育方式得当,又能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对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社会现象给予科学合理的解释,马克思主义的吸引力和战斗力自不待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也会随之提高。

以真理服人,应当寻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教学话语体系。众所周知,哲学社会科学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为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诸多新事物、新现象以及重大的理论与实践课题,很多时候都需要哲学社会科学首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理论视角对此做出研究和回答。青年学生的求学过程不仅是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和强健体魄的过程,更是一个利用所学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来认识社会、认识人类、认识自身的过程。在这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青年学生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而这一过程主要依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及其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一些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所要求的教育思维没有做出与时俱进的调整,仍然囿于“以本为本,以纲为纲”的基本思路和教育理念,热衷于空洞知识体系的讲授,忽视现代化进程中活生生的生活画卷,甚至以能讲含混晦涩、抽象空洞的概念和词汇为荣。这样的授课方式和教育思维,不利于青年学生科学理解、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不利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弘扬与传播。江泽民同志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源头活水,在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在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4]493因此,作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真正魅力就在于它来源于生活、指导生活并接受实践检验。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在突出其知识体系真理性魅力的同时,必须寻求生活化的语言体系以促使其实现大众化。

以真理服人,应当突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授课资源意识。“所谓资源意识,就是价值意识或财富意识。”[5]70过去人们讲资源,主要指物质资源和自然资源,是一种有形的财产和财富,而很少将文化精神、思想意识和观念习俗列入资源的范畴。但是,资源不仅有物质资源,还包括人力资源、体制资源、文化资源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资源主要是指涵盖于经典文献中的理论体系,以及相关教材中所阐述的马克思主义的价理观念,当然也包括社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性质的典型人物与事件。在传统的教育思维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授课方式陈旧,大量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资源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得不到有效普及和传播,结果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却没有取得应有的实效,这是典型的资源意识不强的表现。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思潮正利用现代化的传播途径向我国社会各个领域蔓延、渗透,严重影响了青年学生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马克思主义真理性的光芒。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要求高校教育思维必须突出资源意识,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资源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工作效率,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思想性和实效性。

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教育以事理服人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与大众化进程,应紧密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历史任务而展开。然而,“进入新世纪以来,意识形态的发展呈现出感性化、学术化、生活化的态势,其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往往是借助文化和道德的力量以学术话语、学术思潮的形式介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着其‘大众化’的目标”[6]。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也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大众化主渠道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在分析一些基本理论和社会现象时,既要看到事物的斗争性与矛盾性,也要看到其同一性与和谐性,引导青年学生学会用和谐辩证的思维方式看待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及其发展变化,对人生的目的和意义进行新的思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要通过列举和分析社会生活中鲜活的事例,科学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内容,做到以事理服人。同时,不断提升青年学生的精神生活质量,并通过他们的行为方式来构建和谐有序的校园文化环境,提升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传承文明、创新理论、激励学子、辐射社会,以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以事理服人,应当探究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社会根源和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仅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的普及化,还要根据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认真研究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大众化路径,向青年学生科学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理论成果,如: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问题,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地位问题,文化、文明和社会的进步问题,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和谐发展问题,等等。对这些基本问题的分析,必须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历史进程,应当采取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科学研究与探讨这些问题产生的深刻社会根源,这样青年学生就会理解马克思所提出的“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7]544所蕴含的基本哲理,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必然性。然而,仅仅让学生理解这些问题的教师只不过是“书斋里的学者”,“他们不是第二流或第三流的人物,就是唯恐烧着自己手指的小心翼翼的庸人”[8]26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重要功能是引导青年学生的行为,理解和认同马克思主义只不过是手段,重要的是接受和行动,内化为他们学习与生活的精神动力,外化他们社会实践的指导思想和生活方式,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既是高等教育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起点,也是其作为意识形态传播载体与实现形式的基本意义之所在。

以事理服人,应当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授课方式大众化的现实路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理论化、抽象化的话语体系逐渐转变为具体化、生活化的生动活泼的行动指南的过程。”[6]它意味着作为理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由被少数人理解和掌握逐渐为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掌握,并最终成为人民群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武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基本内容就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然而文字意义上的基本原理的抽象性和深奥度是一般人所难以理解的,青年学生即便暂时理解和接受了,如果没有科学的风发和途径来加深印象,考试结束或一段时期之后容易被遗忘。但是,如果我们在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时采用的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鲜活事例,具有较强的可接受性,而且容易引起青年学生的共鸣,激发潜伏在他们心灵深处的认同感和行动力,就容易做到以事理服人,理论化、抽象化的哲学概念和术语就会在理论与实践的交互印证中被学生接受和践行。

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求教育以情理服人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教育思维要符合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要求,必须激发青年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缺乏学习的激情和兴趣,老师讲授的内容再丰富多彩,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与形象生动的艺术类课程相比,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显然是比较枯燥的。在一些青年学生看来,它似乎既抽象又离现实很遥远,比较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感情。列宁曾经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9]。情感是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强大动力,激励着他们积极地去从事各种激发人的智慧、灵感和创造力的活动。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在传授知识体系的同时,结合校园文化及其育人功能,把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的内容相互融合,通过创设良好的情趣环境来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课程的兴趣和感情。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价值实现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受青年学生的情感激发和发展需要的调节和制约。因此,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课程教师,其教育方式应当是注重以情理服人的。

以情理服人,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应当研究青年学生的心理变化。在当代中国,由于受大量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某些腐朽没落的生活方式开始逐步对部分青年学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同时,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这虽然有利于青年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成才意识、创业意识,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一些青年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质上是对青年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和精神塑造,促进其健康成长、科学成才,必须认真研究社会环境变化对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带来的影响,倾听他们发自心灵深处的呼唤,真正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与青年学生的成长需求与心理变化有机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才能真正为青年学生发展进步提供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

以情理服人,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应当关注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未来的一种向往与追求,是有实现可能的人生奋斗目标,他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引领和指导作用。爱因斯坦指出:“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理想,这种理想决定着他的努力和判断的方向。就在这个意义上,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做是生活目的本身——这种伦理基础,我叫它猪栏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要是没有志同道合者之间的亲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贯注于客观世界——那个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那么在我看来,生活就会是空虚的。”[10]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把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胸怀祖国、服务人民,进而促使他们在奋斗的实践中把理想转化为现实。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要有利于促进青年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引导他们追求生命的意义、生活的质量,而高尚的人生价值和对生命的现实关怀,从来都不可能由物质生活的丰裕独自完成,理想信念的超越性、生命意义的崇高性对青年学生的生活目的和生活方式具有不容置疑的净化和升华价值。因此,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要符合青年学生崇高理想信念确立的内在需求,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青年学生建构意义生活的现实需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张国启.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内涵及实践维度[J].理论与改革,2009(4).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列宁.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10]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许良英,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猜你喜欢
大众化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现代高等教育大众化教育质量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互动式』是理论宣讲大众化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