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特约记者 李慎宁
自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后,农村房屋的抗震能力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重视,图为某地农村抗震房屋样板。
2008年5月12日,对于全中国人民来说,都是一个难忘的惨烈日子,“5·12汶川地震”夺去了数万同胞鲜活的生命,至今想起来,仍然心痛不已。
今年3月,日本发生了震惊世界的9级大地震,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房屋抗震性能的关注。
来自相关媒体的报道显示,2008年,就在“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三个多月,8月30日下午4时30分许,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交界处发生6.1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公里。一般来讲,震级每相差1级,其能量相差约32倍。这就意味着,“8·30”攀枝花—会理6.1级地震的能量,远远小于“5·12”汶川8.0级地震。后者的能量约为前者的900多倍。但是,这次地震造成的损失也很大,单四川省会理县黎溪镇新桥村就死了8个人,最惨的是邓志发一家,三口人都没有了,地震来袭时,他家的房子轰然倒塌,15岁的儿子邓建勇、9岁的女儿邓建菊和妻子文学金都被压身亡。
据后来民政部等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攀枝花—会理地震造成至少41人死亡:会理县29人,攀枝花市6人,云南省楚雄州6人,另有800多人受伤。此外,倒损房屋53.2万余间,其中直接倒塌的房屋近2万间,受灾人口超过55万。在此次地震中受冲击最大的是农村地区。
而同样级别的地震灾害,在地震灾害预防工作较好的日本和美国,6级地震一般不会造成大的冲击。而在中国,瞬间倒塌的房屋,是直接导致村民们伤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类似此次攀枝花—会理地震的震级,造成农村房屋大量倒塌、人员伤亡的情况,在中国屡见不鲜。
“小震致灾”甚至“小震大灾”,是中国农村地震灾害的显著特点。这与农村民居选址不合理、建筑结构不当、材料质量差、整体性能弱和抗震能力低密切相关。2005年11月26日的江西九江5.7级地震,造成13人死亡,一度有40多万人露宿街头。这次地震的人员伤亡和房屋倒塌,也大多出自农村和乡镇。
在我国农村,农民盖房子基本上还是沿用当地的旧传统,讲究的是居室的外观和空间的大小,而对房屋抗震的功能,很多农民根本没有这个意识。
攀枝花—会理交界处在历史上也是地震多发的地带。1955年9月23日,在“8·30”攀枝花—会理6.1级地震震中的拉鲊—鱼鲊一带,曾发生过6.7级地震,造成728人死亡,1547人受伤。上了年纪的当地村民,对那次地震仍然记忆犹新。但那次惨剧似乎没有影响村民们的建房习惯,政府部门也没有及时介入。当地村民说:“后来盖房子的时候,大家还是盖泥巴房子,也没有任何人告诉我们该如何盖。”
农村房屋的抗震能力,应该引起当地政府和村民的警惕。2004年1月,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研究员胡聿贤等18位“两院”院士,曾经联合提出“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建议”。这些专家建议,国家应充分重视农村民居建设,安排一定资金,启动“地震安全农居工程”,从制定农村民居防震技术方案,建立农村民居防震技术宣传、培训服务网,建设安全农居示范工程等几个方面,对农村防震工作给予指导和支持。
时任中国地震局局长的宋瑞祥,专门就此致信总理温家宝和副总理回良玉,并转呈了院士们的建议。 回良玉很快作出批示:“提高民居防震能力是防震减灾的重大措施,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18位院士的建议和瑞祥同志的意见很好,请地震局商发改委、建设部等单位予以研酌。”温家宝总理和时任副总理的曾培炎圈阅同意。
农村房屋抗震能力,应该引起当地政府和村民的警惕。2004年1月,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所研究员胡聿贤等18位“两院”院士,曾经联合提出“实施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的建议”。这些专家建议,国家应充分重视农村民居建设,安排一定资金,启动“地震安全农居工程”。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房屋建筑的抗震设防工作在1976年唐山地震以后取得较大进展,城市房屋建筑及其它各类工程先后进行了抗震设防。但是,农村抗震工作进展缓慢,农民新建房屋大多数未进行抗震设防,抗震防灾能力十分脆弱。
2009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在会上,中国地震局震害防御司副司长杜玮在回答记者问题时,介绍了提高农村民房的抗震能力的成果,杜玮说,中国的农村地区大量农民自建住宅,抗震能力相对不足,在地震灾害当中损失比较严重,这是一个长期积累下来的问题,也成为全面提高中国防震减灾能力的一个难点问题。中国政府也一直在致力于解决这个难题,来达到全面提高我们国家防震减灾能力的目标。在2006年,国务院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来部署全国开展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这项工程实施以来,在各地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且在几次地震,包括汶川地震当中,这些工作成果也经受住了考验,取得了很好的减灾实效。
他说,其中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截止到2008年年底,已经在全区的农牧民住房当中建成了152万户抗震农居;云南省通过这项工程的实施,也已经完成了43万户的抗震农居。其他各省,目前大多数都是采用试点示范工程带动的方式来进行,建成的抗震农居也达到了几十万户。据初步统计数据显示,这个工程实施以来,受益的农户已经达到了200多万户。
杜玮说,这些已经建成的抗震农居,在新疆2005年乌什6.2级,2007年特克斯5.7级,2008年于田的7.3级和乌恰6.8级等地震当中都经受住了地震的考验,也包括汶川特大地震当中,在四川的德阳和甘肃的陇南这样一些重灾区,已经建成的抗震农居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够保持基本完好或者轻微受损。包括宏观烈度达到10度的四川绵竹市的盐井村有57户抗震农居遭到了严重破坏,因为地震作用异常强烈,但是没有造成倒塌,减少了人员伤亡,实现了抗震减灾的效果。
杜玮说,总结这些教训,2009年5月1日已经开始实行的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当中特别增加了关于农居抗震的相关制度,今后各级政府都会按照法律的要求,按照国务院的部署,坚持政府引导扶助、农民自愿、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经济实用、抗震安全、统筹安排、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快推进城乡建设规划和农村建房的抗震管理,加强农村民居实用抗震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大农村建筑市场的建筑工匠抗震技术的培训,建设农村抗震防震的技术服务网络,来开展农村民居抗震工程,我们也有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能够使我们国家农村民居的抗震能力相对薄弱的现状有一个根本的改变。
2006年,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全国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指出:做好农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是科学防震、主动减灾的有效途径。在农村地区是否采取防震保安措施,结果大不相同。解决好民居安全问题是当前农村防震减灾工作的关键,新疆等地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实践,走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新疆城乡抗震安居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肖代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疆在2004年率先启动了农村房屋防震安居工程的工作,一是因为中央的指示精神;二来也是2003年巴楚—伽师地震的教训太过惨烈。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发生里氏6.8级地震,共造成268人死亡和3万余民房倒塌。肖代君说:“当时新疆80%的农村房屋都达不到抗震要求,倒塌和造成死伤的绝大部分都是这些不抗震的房屋。”因此,到2007年年底,新疆自治区累计投入资金约321亿元新建和改造抗震安居住房。肖代君说:“对于政府来说,提供建房补贴主要是一种激励手段,除了每户几千元的补贴,我们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向农户免费提供八种不同结构的抗震安居房供他们选择,并且提供技术培训等。” 为了让更多农户参与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新疆日报》和《新疆经济报》等媒体上还开设了专门的栏目进行介绍和推广。
在新疆推广建设的是新疆建设厅副巡视员刘夏宁发明新型现浇石膏土坯抗震房,而这个房屋的发明,源于一个偶然机会。新疆建设厅是国家级贫困县伽师县的对口扶贫单位。2006年年初刘夏宁作为新一批下派扶贫干部来到伽师。在扶贫时,刘夏宁了解到,1996年至今,伽师发生11次6级以上强震,43次5~6级地震,上万次有感地震,地震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至今未得到根本性恢复。刘夏宁心系贫困农民,在走村串户中了解到农民贫困的症结是地震与经济基础薄弱,其中修建抗震安居房是每个农户必须面对的负担最重的问题。新疆自治区从2003年开始实施抗震安居工程,对特困户、贫困户建房分别给予4000元、2000元补助。但按照目前伽师农民的收入水平,即使加上国家补助金,贫困农民仍然负担不起,出现建房返贫、借债盖房更贫困现象。
刘夏宁与扶贫工作组成员、伽师县委王勇智书记等研究后认为,找到一种就地取材、费用低廉、抗震实用的建房办法,帮助农民摆脱缺钱困境,增加农民可持续发展后劲,是当前农民最迫切的要求,是决胜扶贫战役的突破口。原生态具备抗震性能的现浇石膏土坯房生土建筑横空出世,为验证新型抗震石膏房是否具有抗震性和居住的安全性,2007年1月10日,刘夏宁带着新型抗震房的制作材料、模具,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结构与抗震实验室进行抗震试验。实验从对应烈度七度开始,七度五、八度、八度五、九度直到九度五,这个用土坯、石膏、棉秆制成的模型竟然不裂、不垮、不倒,令参加测试的专家学者十分震惊,连称奇迹。
近年来,红色已成为了新疆哈密伊吾县抗震安居房的标志性色彩,一排排整齐的红色抗震安居房成为天山脚下一道独特风景。目前,该县已有70%以上的农牧民住进了抗震安居房。
中外建房史上第一个生态环保、价格低廉的现浇石膏土坯抗震房,从此成功诞生于新疆伽师县,并已申报国家专利。新型抗震安居房目前已在新疆四地州10多个县推广,现在已经推广建设6.5万多套。这种住房实用、保温、环保、节能、施工简便,符合当地农民的居住习惯,使最贫困的农民建得起、住得起。
农村房屋抗震需求也一直是科技部门非常关注的课题,“十一五”期间,国家启动了“村镇小康住宅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的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如今也取得了比较大的进展。
在该项目的支持下,湖北省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已经建了抗震房屋的示范点,堰河生态村小康住区建设工程示范,包括:6000平方米的一期鄂西特色农居,8000平方米的二期堰河新村生态小康抗震节能住宅,5000平方米的堰河村既有农民住房改造更新等示范工程。课题研发集成的57项关键实用技术已在堰河村小康住宅建设示范工程中得到实际应用。
在北京房山河北镇半壁店村,“华北村镇住宅抗震技术研究”课题的成果在这里得到集中示范,课题的研究成果有望在为山区村镇居民住宅建设和居住环境的改善提供技术支撑。
在浙江,平湖农村新社区民居抗震设防示范省级重大科技项目被专家组肯定,目前在平湖市广陈镇已有上百户按照抗震设防图纸进行示范区域建设的民居。该项目的成果与主要创新点:一是根据农村建筑特点,编制了农村新社区民居建设抗震设防规划,从社区整体规划到单栋建筑,系统性考虑抗震设防,包括供排水、电力、通讯、设立避难场所等各个环节和体系;二是在吸取、消化先进抗震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即针对农村民居建筑的特点,基础处理首次采用改性沥青SBS材料做阻尼隔震垫,吸收地震动能,将其转化为热能,从而隔除地震波向上部结构传布,在地基处理上采用约束沙垫层,把村民委建造的公用建筑、建成隔震抗震示范样板房,一旦碰到地震时,将其作为公共避难场所;三是设计出适用、美观、经济、抗震、安全、方便施工的建筑图纸,为进入新社区农户建设民居提供方便。
其实,房屋的抗震技术研究并不鲜见,如今在城市的很多高楼大厦都具备一定级别的抗震能力。但是,如果将消费的对象变成农民,对技术的考验程度就会更高,因为,农民不仅需要能够抗震的房屋,还需要这种房屋他们能够盖得起、住得起。为农民建造抗震安居房,一定要像刘夏宁那样,满怀对贫困农民的一腔深情,一方面要使房屋结构具备抗震性能;另一方面要确保质量,并且建造费用低廉,即使最贫困的农民也能建得起、住得起,要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还要符合当地农民的居住习惯。只有这样,我国农民抗震房屋的建设才能真正做得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