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汉南区教育局 罗新学
强化责任意识锻造责任链条推进高效课堂有效德育
——武汉市汉南区高效课堂有效德育切入点及实施路径的思考
■武汉市汉南区教育局 罗新学
高效课堂和有效德育是教育工作永恒的追求主题。高效课堂和有效德育的标准、内涵及实施路径具有时代地域性,应因地制宜,因校制宜,选择相应的实施策略。今天教育之难难在两处。一是今天的学生的教育需求、心理特点发生了变化,教育对他们缺乏吸引力,学生厌学;二是教师职业倦怠,更重要的是学生受教师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课堂效率不高,德育工作缺乏实效性。这既是教育工作者的困惑,也是教育管理者的难题。我们试图围绕“责任”中心,把责任德育、责任型课堂作为切入点,构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发展路径。
对责任的理解通常有两种。一是指份内应该做好的事,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如履行职责、尽到责任、完成任务等。二是指如果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如担负责任、承担后果等。从实践层面看,责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含意识、能力、行为、制度、成果五个方面的内涵。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素质的重要指标。“责任”是最基本的职业精神,它可以让一个人或团队脱颖而出。
责任是成功之基。责任是一种客观需要,也是一种主观追求;是自律,也是他律。一切追求文明和进步的人们,应该基于自己的良知、觉悟、信念,自觉自愿地履行责任,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作出应有的奉献。做事要尽职,育人更要尽责。没有做不好的工作,只有不负责任的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育质量的提高不仅取决于教育的方法、技巧,更体现在道德建设与责任心的培养上。因此,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过程中,重建教育的责任心就显得十分必要。只有人人承担起应有的一份责任,教育事业才有光辉灿烂的明天。
责任承载着能力,一个充满责任感的人,才有机会充分展现自己的能力,履行好职责才能让能力展现最大价值。有一位伟人曾说:“人生所有的履历都必须排在勇于负责的精神之后。”一个只有责任感而无能力的人,是无用之人。一个只有能力而无责任感的人,是一事无成之人。责任能够让一个人具有最佳的精神状态,精力旺盛地投入工作,并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责任可以改变对待工作的态度,而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着你的工作成绩。
社会责任感,是新时期教育培养人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什么要特别强调社会责任感?这是《纲要》的亮点和新意。因为社会责任感是所有品德中影响力最大,也是最基本、最必备的品质,是德育的核心要求。在责任感的激励下,人们能够克服自己的弱点而变得坚强勇敢,就像水泥使建筑物坚固一样,责任感使我们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坚不可摧,才能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责任缺失,是目前课堂教学和德育工作的普遍现象。作为教师,一旦失去了责任感,必将于麻木中失去最基本的教育良知。教师的责任感需要教师敬业的精神,更需要精业的专业水准支撑。责任心发生错位,专业素养绝不会出类拔粹;而没有高超的专业素养,责任心也会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变得苍白而无力。对学生负责,时常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审视教育;对国家负责,时常从炎黄子孙的民族情怀出发审视教育,教育就会美好得多,国家强盛的步伐将轻快得多。
强化责任,是高效课堂和有效德育的增长极。在责任德育与责任型课堂建设工程中,我们教育工作者最需要提倡的是什么?是责任。是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对孩子、对家长的责任,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理想的教育者不仅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更是莘莘学子道德“基因”的转接者。由于禀赋、受教育程度以及业务环境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水平难免有高下之分,但师德和责任心却不应有所区别。教育水平受客观因素的制约,责任心却完全取决于主观。作为学生,不能苛求教育者的教学水平如何如何高明,却完全可以要求教育者尽职尽责,强化责任心,因为只要愿意切实负责,就完全能够做得更好。所以,选择责任德育和责任型课堂为实施高效课堂有效德育切入点是我们理性而务实的选择。
为了把教育的“理想目标”转变为“现实职业追求”,我们以打造责任团队,唤醒责任意识,提升履责能力为着力点,启动了责任德育和责任型课堂的建设工程,用责任引领课堂教学,用责任覆盖德育阵地,力争区域内整体推进,寻求突破,从而形成汉南特色。
(一)明确工作思路,打造责任型团队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市“教师队伍建设年”。我们将2011年确定为“精细化管理落实年”、“教育发展责任年”。并明确了“文化引领为先、内涵质量为重、队伍建设为本、精细管理为基、和谐稳定为要”的总体思路,提出了“打造责任型团队”的工作要求。
深入开展“五比五看”、“四个一”主题实践活动和“三类办公桌移动工程”。“五比五看”即比学习,看谁的工作思路新;比干劲,看谁的工作贡献大;比协作,看谁的合作精神强;比效率,看谁的工作效能高;比作风,看谁的服务意识浓。“四个一”即教师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专业发展一片天、教学效果一块牌。“三类办公桌移动工程”,即局机关干部的办公桌向校园移动,参与教学,了解教学,服务教学;学校领导的办公桌向课堂移动,加大兼课、听课、评课力度,加大教学常规的检查力度;教师的办公桌向学生书桌移动,细化备、教、改、导、考、析各环节,使学生乐学、勤学、会学、巧学。引导广大干部、教职工立足岗位,扎实工作,创先争优,充分发挥典型示范作用,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建设一支具有高度事业心、责任感和执行力的干部、教师团队。
(二)丰富活动内涵,唤醒责任意识
实施责任德育和责任型课堂建设工程的前提是唤醒责任意识,彰显奉献精神。我们采取亲身体验与专家研究引领相结合方式,引导全区教育工作者弄清责任本质内涵,分清是非界限,注重点滴养成,自觉知荣辱、明责任、求奋进,努力促进教师素质提高和学校教育理念全面优化。
一是开展学习论坛活动。引导广大干部教师围绕“责任型团队”进行学习、研究和讨论,提高对责任的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整个活动共收到各单位论文472篇,其中机关干部33篇,校长书记67篇,骨干教师372篇。经组织专班评审,共评出一等奖7篇、二等奖14篇、三等奖21篇,获奖论文在橱窗专栏中进行了展示,并编辑成书供广大干部教职工学习交流。
二是开展“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该活动旨在组织全区千名教师走出校园看汉南,走进社会看教育,通过看变化、察民情、亲体验,写体会,让广大教师感受汉南城乡巨变之美,感悟汉南成就来之不易,感恩社会关怀教育之情,感怀教育责任之重。目前,“三进”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在有序、稳步推进。《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长江日报》等国内知名媒体对我区该项活动进行了深度报道,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写出书面感悟,学校将组织交流评比。
三是举办专题报告会。围绕“打造责任型团队”的工作要求,我局利用暑假时间,举办了“责任德育”和“责任型课堂”专题报告会,邀请省市专家讲课。报告会进一步强化了广大干部、教师的责任意识,开阔了大家的视野,提高了大家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水平,为我局“打造责任型团队”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有力推进了责任德育和责任型课堂工作。
(三)创新骨干教师的培养和管理模式,打造责任型骨干教师
骨干教师是我区宝贵的教育资源,如何有效地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我们创新骨干教师的培养和管理模式。其核心是对骨干进行动态管理,一是对区级骨干教师实行聘期制,由区教育局组织评选,评选上的骨干教师由教育局聘任并颁发聘书,每届聘期为两年,届满以后荣誉称号保留,待遇取消,但可以参加下一届区级骨干教师的评选,评上以后继续享受相关待遇;二是对区级骨干教师在聘期内实行考核制,区教育局制定了考核方案及评分细则,每学年结束前组织专班对骨干教师进行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分档次发放骨干教师津贴。并规定区级骨干教师聘期内考核合格才能参加市级骨干教师评选,考核优秀的优先推荐。
(四)实施“教师关爱”工程,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
2011年我区教师工作坚持“以师为本,面向全体教师,重点向农村教师倾斜”为原则,满腔热情关心教师,认真落实教师工资、医疗、体检等待遇,千方百计帮助困难教师,关注教师身心健康,努力消除教师职业倦怠感,切实增强教师职业幸福感,为教师工作、生活创造良好的环境。一是对农村教师实行适当交通补贴;二是进行农村学校食堂改扩建,为他们解决“午餐”的问题;三是继续做好“午间安睡”工程,为他们解决“午休”的问题。通过实施“教师关爱工程”,真心实心关心教师,为教师办实事,做好事,从而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进一步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
汉南区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已把责任德育和责任型课堂建设工程列为重中之重,整体规划与阶段性推进相结合,阶段性实施方案可操作性强。我们相信:通过强化责任意识,锻造责任链条,汉南教育一定能走出一条责任教育的新路子,谱写汉南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 王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