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

2011-04-01 17:19武汉市刘文松名师工作室黄明华
成才 2011年11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课文教材

■武汉市刘文松名师工作室 黄明华

语文教学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

■武汉市刘文松名师工作室 黄明华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教学实践也证明:仅靠教教材和教师的讲授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只有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学生只有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并广泛地参加校内外的实践活动,语文教学的效率才会提高,其培养目标才能真正实现。因此,教师应该高度重视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努力提升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语文教师必须寻求开发语文教学资源有效途。

一、用活用足教材,整合课本资源

语文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主要载体是教材,它虽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但非常重要,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都要以此为基础。课本以单元为单位、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统筹编排为5个必修板块,形成了较为科学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课文题材丰富,体裁多样,内容多彩。但是,单元编排往往只突出一二个教学目标,例如人教版第二册第一单元是写景状物的散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学习的重点是鉴赏其“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指导学生分析比较文章的思想情感,甚至可以探究朱自清的“淡淡的哀愁”和郁达夫的“悲凉”的秋味,探究其形成原因和审美情趣。如此丰富的学习资源,需要教师巧妙地整合利用,用创造性的教学活动来开发教材,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鉴赏能力,充分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巨大育人功能。语文学习是最具主动性、发现性、创造性的学习,因此,改变以往唯教材是从的惯性,变教材为课程资源,除了完成教材编排的单元教学目标外,还应大胆地取舍、整合一些学习资源,从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整合教学是指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教学目标上,强调让学生的知识、技能、情感、人格在主动活动中综合建构,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整合课本资源,挖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潜能就是要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提倡探究式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讲读课文和自学课文之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存在着某种联系,可以进行横向或纵向比较,沟通课与课之间的联系,能事半功倍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品质。

二、课外拓展延伸,整合文化资源

由于语文教材受取材内容、篇幅等多方面限制,难以充分展现人物的思想性格,难以集中突出作者的艺术创作风格,所以,有经验的教师可以由课内向课外适当拓展延伸。具体方法如下:

1.围绕某一主题目标拓展。例如,在学习《鸿门宴》时,可以在成语典故方面作如下积累:课文内——鸿门宴、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斗酒彘肩;课文外相关成语典故——四面楚歌、霸王别姬、约法三章、分羹一杯,等等。并且,通过这些成语故事进一步分析项羽、刘邦的思想性格,从而让学生对他们的思想性格有一个较为全面正确的评价。

2.比较阅读延伸。学习一篇课文,可由教师或同学推荐相仿或相关的文章,由教师设计相关问题进行比较阅读,做到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以学带读。如学习《游褒禅山记》可以与苏轼的《石钟山记》作比较,探究两篇文章在写作方法上的相同点——均采用即事明理的写法,记叙为议论服务。分析写法上的不同点——提出问题的方式不同,《游褒禅山记》先记后议;《石钟山记》先质疑,后记游,再议论。这样不仅做到了课内知识的迁移,更重要的是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

3.背景阅读延伸。引导学生阅读与作品写作有关的材料、故事、文献,这是很好的课外阅读资源,可以指导学生自主搜集,并由此探究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创作动机;只是老师们常常越俎代庖,自己介绍背景而已。

4.基于教材的视听及延伸。这是另一种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如学习小说《边城》这篇课文时,我们组织观看同名电影,与课文相关情节进行比较,分析其改编是否成功,分析演员对人物的性格是否把握到位。在学习《雷雨》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演话剧,拍摄成专题片,让学生从预设的多个方面进行点评,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和表达能力。

三、向自然与社会延伸,整合社会资源

教育即生活,生活及教育。人们在生活中获得经验与知识,并用它来指导生活,而人们的各种活动又都依赖于语言活动,所以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更应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资源。

1.自然性课程资源的开发。自然性课程资源指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前者如日月星辰、风雨雷电、高山流水、大漠孤烟、花鸟虫鱼等,甚至细分为朝阳落日、春花秋月、杏花春雨、骏马秋风等。后者如故宫、长城、苏堤春晓、三潭映月、苏州园林,甚至常见的城市园林建筑等。细心观察和体验这些事物,都可能激发学生内在的美好情愫,而且,这种体验比文本阅读更为真切,映象更为深刻。因此,引导学生广泛的接触大自然,参观游览自然和人文景观,使他们感受到美的熏陶,进而产生写作的欲望,是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与写作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新课标实验教科书中“表达与交流”板块,要求我们“亲近自然”,去发现美、表现美,就是这个道理。

2.社会性课程资源的开发。新课标指出:教师应让学生在演出、讨论等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新课标强调综合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其实质就是要广泛关注社会生活,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学生的学习不应只是单个的个体行为,还应该懂得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究。在校外,还应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诸如写调查报告,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学会运用适当的文体和写作方法进行表达;再如参加社区服务活动,既要深入了解民情,培养与人们群众的感情,又要懂得分辨是非真假、善恶美丑,懂得同情与憎恨,懂得颂扬与鞭笞。这些活动可以让学生获得活生生的写作素材,既真切,又具有时代气息;既开阔视野,又可以避免无话可说。不仅如此,还可以激发真实情感,避免矫揉造作、无病呻吟。所以,这些活动能真正锻炼学生的观察与思考的能力,能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师应转变观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积极开发整合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课内外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语文教学就会充满生机与活力。

责任编辑 王爱民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课文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丰富历史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