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消费原因分析

2011-04-01 15:42:46杨朦
成才 2011年6期
关键词:高碳政策法规伦理道德

■杨朦

奢侈消费原因分析

■杨朦

一、思想方法上的误区

奢侈消费是个人或组织有目的的一种消费行为,然而这些目的往往局限于个人的、短暂的、局部的考虑,很难顾及社会、自然、人类等方面。比如,环境问题是世界性难题,人们很难想到奢侈消费对环境的影响。有科学家认为:人类解决环境问题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效果并不乐观。一个基本原因是,人类各种根深蒂固的冥顽行为,陈腐观念和虚幻想象在强烈的阻挠和破坏着人类所做的各种努力。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局限于“无限发展”“人类中心”“效益优先”“人定胜天”等观念误区中,追求短期效益和局部利益,看不透潜在的危机,看不见发展的远景。奢侈消费影响的背后正是这些思想方法在默默地发挥着作用。

二、伦理道德上的误区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是万物的主宰,人类可支配自然使用自然。以此为基础,讲伦理道德是人类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事情,人类与万物之间不存在伦理关系,人类就是所有价值的来源和万物的尺度。所以,人类可以任意驱使与使用自然万物,任意剥削和破坏自然环境与资源。奢侈消费就是把一切珍贵的稀有的动物植物都当作消费对象,认为一切生命都不需要尊重爱护。

三、行为方式上的误区

除以上思想方法、伦理道德等观念方面的原因外,还有个重要因素,就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行为习惯和行为方式。在奢侈消费影响方面主要包括“高碳”行为、“责任分散”行为等。“高碳”行为方式是指在衣食住行方方面面讲身份讲排场,讲品位,讲营养,讲便利,用高耗能源的物品,吃珍稀动植物,个人所耗碳排放量是其他人的几倍乃至几十倍。在“高碳”消费行为中,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有公款作为后盾,起着带动催化作用;公众中的先富阶层起着引领作用。“责任分散”方式是指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做,由别人去做”的心理。奢侈消费是一种公众行为,对环境与发展的破坏都认为自己责任很小,无需改变,产生集体冷漠的局面。认为环境污染与自己无关,比如发展中国家把责任推卸给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现在正在进行的工业发展使得污染加剧。公众指责企业,企业指责国家,个个都觉得自己对环境改变相关甚小。

四、政策法规上的缺失

影响环境与发展的因素,涉及各个方面,目前关于保护环境与资源的政策法规有环境保护基本法,土地利用规划法,环境污染防治法,自然保护法,及各项环境管理行政法规等。可以说对关键领域,关键行业都制定有法律法规要求。但是关于消费领域,关于政府,企业,公众对环境与发展产生影响的相关行为方面都缺少有关法律法规的约束。正如一句公益广告所说:没有市场需求,没有消费怎么可能有那么多杀戮!规范人们影响环境与发展的消费行为才是源头控制,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势在必行!此外还需要制定环境教育有关政策法规,加强环境知识的普及及环境意识的提高。

(作者单位:外交学院)

责任编辑 向保秀

猜你喜欢
高碳政策法规伦理道德
经济增长与高碳排放脱钩
英语世界(2023年11期)2023-11-17 09:24:20
企业伦理道德视角下的安全生产
高碳醇/膨胀石墨复合相变热沉多目标优化
中国高碳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强度榜
财经(2021年22期)2021-10-28 17:22:36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突发新闻采访中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和伦理道德平衡
新闻传播(2016年18期)2016-07-19 10:12:06
对新闻摄影伦理道德的研究
新闻传播(2016年2期)2016-07-12 10: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