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发利,郝亮,王学东,刘莉,宋文,张婷
(山东省临沂市林业局,山东临沂 276000)
临沂市茶树引种栽培实践与技术总结
陆发利,郝亮,王学东,刘莉,宋文,张婷
(山东省临沂市林业局,山东临沂 276000)
回顾总结了山东省临沂市引种茶树的过程、成果、成功经验与关键技术。50年的茶树引种栽培实践及试验研究表明:地处北方地区的临沂市及同类地区可以利用当地的小气候条件发展茶叶生产,通过科学建园、加强越冬保护、实行适密适矮区田栽培、果茶间作、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等技术措施,能实现茶叶生产高产优质高效。
茶树;引种;栽培;技术
山东省临沂市自1959年开始引种茶树,1966年获得成功并形成了北方新茶区,使茶树的栽种范围向北推移了两个纬度,改写了理论界长期认为不能在北纬30°以北地区种茶的定论,创造形成了一个新兴特色产业。茶树引种50年来,攻克了茶树在北方大面积种植面临的成活率低、越冬难、产量低等技术难关,摸索出一整套南茶北种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管理技术。
1.1 地理区位
临沂市素称沂蒙山区,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跨东经117°24′~119°11′,北纬34°22′~36°2′。原为临沂地区,辖十三市县,1989年后,日照、莒县、沂源县先后划出,现辖三区九县,181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1019.4万人,总面积17184.1 km2。
1.2地形地貌
全市自北而南,有鲁山、沂山、蒙山、尼山四条主要山脉呈西北-东南向延伸,控制着沂沭河上游及其主要支流的流向。以沂沭河流域为中心,北、西、东三面群山环抱,向南构成扇状冲积平原。境内山多河多,山丘面积占总面积的62%,平原面积占38%;水系发育呈脉状分布,沂、沭河纵贯南北。
1.3 地质土壤
境内地质构造复杂。沂蒙山系的核心部分由岩浆岩组成,山体两翼由变质岩、古老的片麻岩、花岗岩和闪长岩构成;中南部平原属第四纪冲积、洪积地貌,沉积岩构成;西南部丘陵以寒武纪、奥陶纪、二叠纪灰岩为主;东部丘陵地表覆有深厚的冲积层。全市主要有棕壤、褐土、潮土、砂姜黑土和水稻土五大类。棕壤是全市的主要土壤,占可利用面积的46.1%。主要分布在沂蒙山地的片麻岩、花岗岩的山丘地区和沭东丘陵区。褐土在全市属第二位土壤,占可利用面积的33.2%,主要分布在西南部丘陵区和沂蒙山地的沉积岩地区。潮土占可利用面积的13.4%,主要分布于沂、沭河及其主要支流的冲、洪积平原。
1.4 气候特点
临沂市属暖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2.4~13.4℃,极端最高气温41.0℃,极端最低气温-24.9℃,年平均日照时数2421.2 h,≧0℃的积温4576~4997℃,≧10℃的积温4107~4450℃,无霜期为190~210d。年平均降水量734.8~874.1mm,多雨年份1139.6~1417.3mm,少雨年份377.7~529.5mm,其中6~8月份占年降水量的60%~65%。
1.5 森林植被资源概况
临沂市属温暖带落叶阔叶林区。区域内植被多为人工植被和次生植被,生物资源丰富。木本植物有59科87属188种,草本植物有20科50属200种。全市植被类型复杂,防护林、用材林主要森林植被类型分7个植被型、8个群系纲、16个群系组、27个群系。流域区内乔木林主要包括针叶林、落叶阔叶林2个植被型,其中分松林、杨林、刺槐林、栎林4个群系组,共有黑松林、赤松林、油松林、落叶松林、黑杨林、毛白杨林、刺槐林、麻栎林、栓皮栎林等10个群系。灌木有30多种,主要包括灌丛、灌木草丛两个植被型。
2.1 茶树引种与发展过程
1959年临沂地区开始从皖南引进5000kg茶种,采取点播大豆的方法简单播种,虽有部分出苗,但因缺乏经验与技术,绝大部分枯萎死亡,引种未获成功。1966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第二次引种,在100个村进行试种,引种成功并取得了较大发展。1967年引种试验种植26 hm2,成活率已达80%;1972年,《人民日报》登载山东省“南茶北引”成功的报道;1973年,国家农业部和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在日照县召开了6省区“南茶北引西迁”经验交流会,与会专家认为山东省“南茶北引”是成功的,这一结论打破了理论界长期认为北纬30°以北不能种茶的历史;1979年,全区(含日照、莒县、沂源县)茶园面积已发展到3287.2hm2,总产量831.54t;2001年全市12个区县中已有8个区县大面积种植茶叶,茶园面积达2305hm2,茶叶总产量 725t,产值达2亿元;2008年茶园面积达3067hm2,茶叶总产量1260t,产值达5亿元,茶叶生产已成为全市具有相当规模的特色产业。
2.2 茶树引种主要成果
一是茶树种植面积、产量、产值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1976年,莒南县西袁山村0.6 hm2茶园,每666.7 m2产茶184kg;2008年全市茶园总面积达3067hm2,茶叶总产量1260 t。二是茶树科研与科技开发取得重大进展。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引种茶树时由于主要参照南方茶区管理模式,加上茶园基础差,经验不足,多数茶园处于低产、低效状态。上世纪七十年代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茶树科技人员及茶农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针对本区的生态特点,进行了大量试验研究与推广,先后完成了茶树适密适矮区田栽培法、北方有机绿茶生产技术研究与开发、临沂茶区无性系茶苗种植技术研究、名优绿茶生产加工技术研究与开发、“绿改乌”茶叶生产加工技术研究,摸索出了一整套有别于南茶的鲁茶栽培加工模式与技术,解决了大面积种茶成活率低和茶叶生产低产低效问题。三是茶叶加工水平显著提高,名牌群体初具规模。根据沂蒙山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开发名优茶生产,研制开发了一系列具有沂蒙特色的名优品牌。目前,已有近三十个品种在国家工商局注册了商标,名优茶产量占茶叶总产量的70.3%。
2.3 临沂市茶园高产优质的制约因素
2.3.1 干旱冻害
茶树起源于温暖湿润的南方地区,要求温暖、湿润、水分充足,但临沂市冬季绝对最低气温较低,年降水量60%~80%集中在夏季6~8月份,冬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4%~5%。因此,如建园选地不当或越冬防护管理技术措施不力,则极易发生旱害与冻害。据调查,在正常年份,全市有近50%的茶园因越冬防护措施不力而发生不同程度的旱害、冻害,减产幅度达20%~30%。1976年寒冷灾害较重,全市有70%以上的成龄茶园发生严重冻旱害。1979和1991年也是寒冷年份,虽然采取了一定的防护措施,情况略有改善,但也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2.3.2 茶园土壤肥力低
缺肥、缺水是造成茶园低产的主要原因。据对55处高、中、低产3种类型茶园土壤肥力调查,低产茶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速效N、P、K含量分别为高产园的61.9%、62.8%、41.9 %、77%,树势弱,生长量小,茶蓬枝条稀疏,茶芽少,产量低,每公顷茶叶产量仅为高产园的 27.4%,为中产园的48%。
2.3.3 栽植密度不合理
六十年代初引种茶树,当时由于没有考虑当地气温低、无霜期短,茶树生长期短的生态特点,照搬了南方茶园的稀植方式,加之有些茶园因发生冻害,造成缺株断垄,覆盖率低,导致产量低、效益差。
2.3.4 品种良莠混杂
“南茶北引”初期,先后从南方引进过12个省的群体种。现有投产茶园和近几年新植茶园,仍以群体品种为主。近几年虽然选育引进了一批无性系茶树良种,但由于生态、技术等条件的限制,还没有得到全面推广,致使现有部分茶园丰产性能低。据调查,在同一园片中,群体种类达 4~5个,株间差异大,抗寒性能低、叶片小、产量低的劣株,占20%左右。另外,由于品种混杂,萌芽时间不一致,芽头大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采茶的效率和制茶质量。
3.1 茶园营建技术
3.1.1 茶园选址与整地 临沂地区引种茶树有“三喜(喜酸、喜温、喜湿)、两怕(怕冻、怕旱)、一嫌(嫌钙)”,新建茶园要选择背风向阳、土层深厚、有浇水条件的酸性土壤,要求坡度在25o以下,土壤pH值4.5~6.5,土壤游离CaCO3<0.3%,土层厚度不低于60cm,地下水位在100cm以下。建园前,搞好茶园水、田、路规划设计 ,深翻整地,施足基肥。坡度在15°以内的平缓坡地茶园,应全面深翻60~80cm,同时分层施入基肥,一般每亩(667m2)施腐熟农家肥3000~4000kg、磷肥60~80kg;15~25°的坡地茶园,应先修建梯田,再进行深翻施肥。
3.1.2 植苗建园 选用抗寒性强的茶树无性系良种,栽苗时按栽植规格开宽30cm、深40cm的种植沟,每穴栽植3~4株茶苗,栽后浇足定根水,覆膜保墒。无性系良种建园技术在临沂已经成熟,得到大面积推广,建园第二年就能采摘,较播种建园提早投产3~4a,且茶叶质量好、价值高,目前在临沂表现较好的品种有龙井43、舒茶早、信阳10号、安徽7号、浙农113、福鼎大毫、白毫早等。
3.1.3 播种建园 “低沟浅种”是临沂南茶北引成功的基本经验。选用经过本地驯化的优质群体种,低于地面15cm左右,采用双行种植,每穴播5~6粒种,出苗后定3~4株健壮苗。
3.2 加强越冬保护
3.2.1 建立防风林带
建立防风林带是北方茶树安全越冬的一项重要保护措施。据调查测定,防风林带可使茶园内的风速降低31%~39%,冬季提高气温0.5~1.7℃,夏季降低2.2~3.1℃,空气相对湿度增加5%~12%。防风林带的设置,要和道路、排灌系统相结合,林带宽3~5行,行距50~60cm,树种以黑松、侧柏混交效果最好。
3.2.2 园地覆草防寒
茶园地面覆草具有保水、调节土温与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等多种作用,是提高茶园肥力、增强抗寒抗旱能力的有效措施。据调查,覆草茶园0~20cm土层中土壤含水量提高3%~4%,3月份5~10cm土层地温提高1.4℃,在最寒冷的l月份,覆草园无冻土层,而裸地冻土层深5~10cm。茶园覆草厚度要求在20cm左右,每2~3年进行1次。
3.2.3 搞好综合管理
科学进行茶园深翻、施肥、浇水及修剪、采摘等管理,有利于茶树安全越冬。茶园施肥,基肥早施多施有机肥,追肥前促后控,在立秋前分次进行;根据墒情及时浇水,大雪前一定要灌足越冬水;茶叶采摘,应采取春季留鱼叶多采,夏季适采,晚秋少采,留叶养树过冬。
3.3 实行适密适矮区田栽培
茶树适密适矮栽培,不但有利于防寒,而且投产早、产量高,即使遇上特大冻害,经台刈后仍能迅速恢复产量。据试验,稀植茶园需5~6年才能形成较高的产量,而密植茶园3年即可形成较高的产量。适密适矮区田栽培是临沂地区南茶北引成功的一项关键技术和实现茶园高产、优质、高效的重要途径。
3.4 茶果间作
茶树为浅根性灌木树种,喜温、喜湿、喜酸性土壤,板栗、核桃等深根性乔木果树,栽培冠内通风透光。茶果间作,果树夏季可以遮荫,冬季可以降低园内风速,有调温增湿作用,而且充分利用了地上、地下空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立体高效种植模式。据对栗茶间作试验,间作园(茶树10龄,栗树7龄,密度43株/667m2)与纯茶园相比,风速降低30%~40%,冬季气温提高1.1℃,夏季气温降低2.3℃,空气相对湿度提高12%~14%;经济收入,间作园每666.7m2产茶42.8kg,产栗76.2kg,茶叶产值2428元,板栗产值472.4元,每667m2总产值达2900.4元,而纯茶园每667m2仅产茶26.5kg,产值1160元,经济效益提高150%。
3.5 低产园改造技术
茶园单行稀植和遭受冻害缺行断垄易形成低产茶园,改造技术措施:一是补植加密,对缺株断垄的进行补植,改“单行稀植”为“双行密植”,增加种植密度。方法是在茶行一侧20cm处,挖一条深宽各为60cm的种植沟,施入有机肥并填回土壤后,在距原茶行30~40cm处加植一行2~3龄的茶苗,补行丛距30cm,每丛植3~4株,栽后灌足水分。实践证明,加行改造后,茶蓬采摘面扩大,可使产量成倍增加。二是深耕改土,培肥地力。增施有机肥,合理追施 N、P等速效肥。三是采用无性系茶苗种植技术,逐步更换品系、品种。
S333.6
C
1006-5768(2011)01-0028-04
2010-06-22
陆发利(1965- ),男,山东莒县人,研究员,主要从事林业科技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