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敏 赖胜坤
甲状腺结节病变在临床上非常多见,目前常用的检查方法有超声、CT、核素扫描、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等,超声的无创、简便易行、可重复等优势,使其成为目前临床首选的检查方式[1]。本组研究对我院经病理证实的6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术后病理相对照,总结良恶性结节的超声特征,探讨超声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以便提高诊断准确率,更好地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2009年间,在我院手术并有病理结果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8例,并且均有术前超声检查。男性21例,女性47例,年龄26~65岁。
1.2 检查仪器 美国GE LOGIQ5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7.5MHz。
1.3 方法 取仰卧位,颈部垫枕使头略后仰,探头置于甲状软骨下方,相当于C5~7水平,从上向下滑行,取最大横切面冻结并测量。纵切沿甲状腺左、右侧叶长径扫查,同样取最大切面测量。记录整个甲状腺的大小、甲状腺结节的形状、边缘、大小、内部回声、有无声晕、有无钙化及钙化形状等。做多普勒血流检查时,嘱病人浅呼吸和不做吞咽动作,以获取清晰图像。
2.1 病理结果 68例患者有52例为良性,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8例,术前超声诊断31例,准确率81.5%,甲状腺腺瘤14例,术前超声诊断10例,准确率71.4%;16例为恶性,其中乳头状癌8例,滤泡状癌5例,髓样癌3例,术前超声诊断9例,准确率56.2%。
2.2 回顾分析68例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表现 (1)良性结节52例:①边界:清晰40例,模糊12例。②形态:规整32例,不规整20例。③内部回声:低回声24例、等回声12例、高回声2例、无回声3例、混合回声11例。④内容:实性30例、囊实性19例、囊性3例。⑤周边声晕:有声晕38例、无声晕14例。⑥钙化:粗大及弧形钙化10例、砂粒样钙化4例、无钙化38例。⑦血流:无或少血流20例,周边血流丰富、内部血流信号少23例,周边及内部血流均较丰富9例。(2)恶性结节16例:①边界:清晰5例、模糊11例。②形态:规整6例,不规整10例。③内部回声:低回声11例、等回声3例、高回声0例、无回声0例、混合回声2例。④内容:实性12例、囊实性4例、囊性0例。⑤周边声晕:有声晕4例、无声晕12例。⑥钙化:粗大及弧形钙化3例、砂粒样钙化9例、无钙化4例。⑦血流:无或少血流3例,周边血流丰富、内部血流信号少4例,周边及内部血流均较丰富9例。
2.3 结果显示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内容、钙化形态、血供等方面有明显不同的超声表现。尤其是微小钙化及内部血供,恶性结节特异性更高。本组病例中,术前超声诊断的9例甲状腺癌均符合恶性结节的典型表现,并且有2例伴淋巴结转移。漏诊的7例超声特征不是很典型,4例超声误诊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术后病理为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3例误诊为腺瘤(呈囊实性回声,边界清,内部血流不丰富),术后为滤泡癌。
3.1 声像图特征 甲状腺结节性疾病很常见,大部分甲状腺结节是良性的,甲状腺癌少见,据统计,在所有恶性肿瘤中甲状腺癌发生率1%~3%[2]。甲状腺结节常见有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回顾分析6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不同结节性病变其超声表现是有差异的。结节性甲状腺肿:两侧叶不对称性增大,内可见多发性大小不等结节,结节边界不完整,无明显包膜,常不能显示正常的甲状腺结构,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信号较少,部分结节可有丰富的血流。甲状腺腺瘤:甲状腺内一个或数个边界清楚的结节回声,常有包膜,内部回声稍强,合并囊性变时可见无回声,部分结节可见粗大钙化,结节周边可见正常甲状腺组织,彩色多普勒显示结节周边常可见较丰富环绕血流信号,内部血流信号较少。甲状腺癌:肿块多边界不清,呈锯齿状或蟹足状浸润表现,内部多为低回声,有出血、坏死或囊性变时,回声不均质,肿块内可见砂粒样强回声钙化,周边声晕较厚并且不全,彩色多普勒显示肿块内部血流丰富。部分可合并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
3.2 彩色多普勒 彩色多普勒的应用使超声目前成为临床上甲状腺疾病的首选检查方式。尤其是良、恶性结节在超声上的不同表现,可为我们提供很多重要的诊断信息[3]。但是单一指标是不可靠,我们需要对结节的囊实性、内容物、回声、边界、有无声晕、钙化特点及血供等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考虑[4]。回顾16例恶性患者,其中9例具备以下特征:低回声,边界不清、周边声晕较厚、有微小钙化、内部血流丰富。虽然良恶性结节在超声图像上有显著不同,但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不少困难,因为超声属于影像诊断,各种超声征象敏感性和特异性存在很大的差别。例如囊性结节和滤泡状癌均可能出现很低的回声甚至无回声,本组病例中,有1例超声表现为低至无回声结节,边界尚清,未见明显钙化,CDFI示血流信号不丰富,仅周边见少许血流,超声诊断为甲状腺腺瘤囊性变,术后病理证实为甲状腺滤泡瘤;1.0cm的恶性结节边界可以很规整,内部可无血流信号;良恶性结节都可以出现点状钙化,本组病例中有4例良性结节也有微小钙化声像;彩超血流也可以出现交叉现象,有3例恶性结节室少血流信号的,而有9例良性结节表现为血流很丰富。因此必须综合诊断,必要时穿刺活检进行细胞学和组织学检查。
3.3 展望 甲状腺的超声检查,已有30余年的历史,从解剖、检查方法、正常声像图及病理声像图,有了系统的了解,并有一整套较规范的制度,这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近年来超声仪器的迅速发展,彩超、三维超声、超声造影剂及二次谐波技术的临床应用,对微小(≤0.05cm)病灶的早期发现,以及良恶性的鉴别起到重要的作用[5]。本研究对68例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图像回顾分析,也证实了超声图像对良恶性结节的鉴别有很大参考价值。我们超声工作者需在检查时认真细心,结合临床,同时亦须借助CT、MR及核素检查等,必要时穿刺细胞学及组织学检查,综合判断,做出正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依据。
[1]吕珂,姜玉新,张缙熙,等.甲状腺结节的超声诊断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3,12⑸:285-288.
[2]李治安,李建国,刘吉斌,等.临床超声影像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687-1697.
[3]张武.现代超声诊断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72-83.
[4]贾译清,王炼,沈延龄,等.临床超声鉴别诊断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202-220.
[5]王新房,张青萍.中华影像医学——超声诊断学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