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疾病药物临床合理使用分析

2011-04-01 10:46:44黄凯伟
当代医学 2011年21期
关键词:头孢制剂菌群

黄凯伟

消化系统疾病药物临床合理使用分析

黄凯伟

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的常见和多发病,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腹泻、便秘、消化不良、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胆囊炎、肝纤维化、病毒性肝炎及胆石症等,严重的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消化系统疾病在临床药物治疗和干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药物的合理使用事关重大,消化系统疾病在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需要全面综合的分析才能够十分准确的诊断用药。本文将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临床合理使用进行分析探究。

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表现;诊疗;抑酸治疗

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的常见和多发病,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腹泻、便秘、消化不良、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胆囊炎、肝纤维化、病毒性肝炎及胆石症等,严重的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消化系统疾病在临床药物治疗和干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药物的合理使用事关重大,消化系统疾病在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需要全面综合的分析才能够十分准确的诊断用药[1]。消化系统疾病药物主要包括:抗酸药(碱性抗酸药、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抑制剂)、粘膜保护剂、微生态制剂、助消化药、止吐和胃肠动力药、泻药与止泻药、保肝药、利胆药等。治疗消化系统疾病通常建议采取联合用药,对症治疗是关键,这就要求医师必须充分了解消化系统所有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药物动力学、药物间的相互影响、用药时间、适应证、禁忌证及不良反应等。本文将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临床合理使用进行分析探究,综述如下。

1 相互作用的药物合理用药

1.1 西咪替丁不适宜联合硫酸亚铁、维生素C、维生素B6使用

上述消化系统药物用于缺铁性贫血的治疗,通常由于消化性溃疡引起。硫酸亚铁在pH<7的环境里其吸收率最高,另外加用维生素C起加速硫酸亚铁吸收的作用;同时加用维生素B6,可进一步缓解硫酸亚铁引起的肠胃道反应;而西咪替丁属于H受体的拮抗剂,对胃酸分泌有抑制的效果。若是将西咪替丁联合硫酸亚铁使用,可明显使硫酸亚铁降低其补血的作用,可考虑替换西咪替丁为胶态次枸橼酸铋,不会使胃酸发生中和,也不会使胃酸的分泌受到抑制,可在胃液的酸碱度下促使溃疡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比西咪替丁的临床疗效更为明显。

1.2 抗生素不宜联合生态制剂使用

肠道的菌群失调等因素皆会为病菌的大量繁殖提供环境,从而引起胃肠道发生腹泻,临床上一般不需要选择使用抗生素,对症使用生态制剂治疗即可。近年来,临床上应用较多的活菌制剂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通过需氧菌将肠道内的氧消耗,转变其环境为厌氧环境,从而利于厌氧菌的生长繁殖,重建正常的菌群,此类药物主要包括有:整肠生,属于地复衣的芽孢无毒株活菌制剂与蜡样的芽孢杆菌活菌制剂等;米雅BM颗粒、宫入菌等,属于醋酸菌。第二种是通过对肠道内的正常菌群进行补充使其修复,此类药物主要包括:丽珠肠乐,属于双歧杆菌的活菌制剂;培菲康,属于内含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肠道双歧杆菌等菌群的活菌制剂。但是原则上活菌制剂不可联合抗生素使用,会降低其效果,临床上若确定必须联合抗生素用于治疗严重的感染,可尽量错开两次服药的时间,另外可考虑转用酵母菌制剂(如亿活胶囊)或死菌制剂(如乐托乐),该类药物不受抗生素的影响[2]。

2 理化性质不同的药物合理用药

2.1 碳酸氢钠或氨茶碱不适宜联合维生素C及维生素B1使用

维生素B1与维生素C此两种药物皆呈酸性性质,若联合碱性药物使用会因发生酸碱中和而影响发挥药疗。

2.2 阿司匹林不适宜联合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铝凝胶使用

阿司匹林联合碳酸氢钠或氢氧化铝使用会一定程度使阿司匹林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有所缓解,但与此同时会延缓阿司匹林的肠胃道的吸收,并通过加快排泄与碱化尿液的作用进一步地降低了血药浓度,影响药效的发挥[3]。

2.3 胃蛋白酶合剂不适宜混合颠茄合剂一起使用

胃蛋白酶合剂与颠茄合剂的混合使用通常是用于治疗小儿的消化不良等疾病。胃蛋白酶合剂含有盐酸的成分,因此呈酸性,而颠茄合剂的有效成分莨菪碱为碱性,合用会发生酸碱中和,影响药效;若确定必须使用,可尽量错开两次服药的时间,以间隔2h为宜。

2.4 多酶片不适合混合复方氢氧化铝片服用

多酶片属于多种消化酶制成的复合制剂,药物每片制剂包括0.12g淀粉酶、0.04g胃蛋白酶、0.12g胰酶;胃蛋白酶的消化活力最优范围为pH1.5~2.5,pH>5的环境下,其结构最易遭受破坏,同时淀粉酶亦会在微酸的环境下使淀粉的分解的能力加强;复方氢氧化铝属于复方的制剂,呈碱性,口服后会发生酸碱反应中和胃酸,从而使胃液中pH升高,两者合用会降低多酶片的药效。

3 药物间拮抗作用的合理用药

3.1 柳氮磺胺吡啶不适合联合抗生素使用

柳氮磺胺吡啶在临床上通常用于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此病一般临床表现为黏液脓血便,故临床上通常需要联合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而柳氮磺胺吡啶通过口服,在胃肠道内只能部分被吸收,且需要经过胆汁的循环后才能重新回到肠道内,并在回肠与结肠的末端经细菌分解的作用吸收最后未被肠道吸收的剩余部分,为5-氨基水杨酸(5-ASA)和磺胺吡啶,通过对前列腺素的合成进行抑制,有抗炎的功效。联合抗生素使用时,会减少肠道内的细菌量,从而破坏肠道内的正常菌群,使药物无法充分分解,降低疗效[4]。

3.2 环丙沙星胶囊和金双歧胶囊不宜合用

环丙沙星胶囊和金双歧胶囊皆为喹诺酮类的第3代抗菌药物,是抗菌作用较强的广谱抗生素。金双歧胶囊内含的菌群作为有效药效成分主要为革兰阳性杆菌,包括长型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等,无致病性,是肠道的正常菌群,可通过在人肠道中大量生长、繁殖,补充人体正常菌群,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同时清除、抑制人肠道中的有害细菌不断滋长,并可对由于菌群失调所引起的腹泻与便秘,还有抗生素治疗无效的便秘、腹泻等具有显著疗效;但其对于青霉素类抗生素非常敏感,若与环丙沙星合同会杀死金双歧中的有益细菌,使之失效[5]。

3.3 克拉霉素不适宜联合阿莫西林使用

克拉霉素属于半合成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红霉素结构内的内酯环在EM6位上的羟基进行甲氧基取代,能明显增加其抗菌活性,目前已是幽门螺杆菌治疗的重要药物。从药理学上分析,克拉霉素与阿莫西林联合使用对增加疗效并没有明显效果。由于阿莫西林是属于繁殖期的杀菌剂,其化学结构为1-3内酰胺类的抗生素,主要通过对繁殖期的细菌内壁进行合成黏肽的抑制,发挥其抗菌的药效;克拉霉素则属于快速的抑菌剂,能通过抑制合成细菌的蛋白质,对细菌的50s核糖体亚单位起作用。若将快速抑菌剂联合繁殖期杀菌剂使用,快速抑菌剂会阻止细菌进入繁殖期,导致繁殖期杀菌剂失效。若确需联合应用,应尽可能错开两药至少2~3h服用。

4 药物联合使用不合理反而增加其不良反应

4.1 西咪替丁不适宜联合氨茶碱使用

西咪替丁是通过降低氨茶碱的一种肝药酶抑制剂,其去甲基的代谢清除率一般在20%~30%,通过使半衰期延长使血浆中的血药浓度上升;两种药物联合使用须密切监测其血药浓度,并注意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氨茶碱的剂量。除此之外,氨茶碱与四环素、红霉素等合用也会使其延长半衰期,导致血药浓度大幅升高,最终引起中毒。因此两者不宜合用,若确需合用,应注意调整药物的服药剂量,防止发生中毒。

4.2 头孢噻肟、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用于胆道感染疗效差

头孢菌素属于1,3-内酰胺类抗生素,其化学结构与青霉素类似,具有抗菌谱更广及对酶的稳定性强、毒副作用低、效果显著、发生的过敏反应较小等一系列优点,第三代的头孢菌素的抗革兰阴性菌的作用尤其显著,临床上广泛采用治疗消化系统方面的感染性疾病。肠道菌群容易通过十二指肠乳头发生经逆行的感染,从而引起胆道感染,临床上最常见引起此感染的菌群为革兰阴性菌,包括厌氧菌、肠杆菌、肠球菌、绿脓杆菌等,一般还会并发菌血症,使胆道发生梗阻,大幅降低血浆中的药物浓度,影响正常的药效发挥,由此可见,正确的选择胆汁内高浓度的药物非常重要。胆汁浓度较高的有喹诺酮类、头孢吡肟、头孢甲肟、头孢唑肟、头孢哌酮、头孢呋辛、头孢拉定、头孢唑林、哌拉西林、美洛西林、阿莫西林及氨苄西林等。而头孢噻肟、氨基糖苷类药物在胆汁中的分布较少,在临床上通常不适合应用于治疗胆道感染[6]。

4.3 吲哚美辛肠溶片不适宜联合阿司匹林使用

阿司匹林具有对吲哚美辛肠溶片的胃肠道吸收率降低的作用,引起血浆中的药物浓度降至25%左右;还会刺激胃黏膜,引起隐性的胃出血,另外,长期性地服用,还会诱发溃疡;由于吲哚美辛肠溶片使用时会产生一定的胃肠道反应,若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会相互抵消并减弱其药效,还会增强对肠胃道的刺激。

综上所述,消化系统疾病在临床药物治疗和干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消化系统疾病临床药物的合理使用事关重大,消化系统疾病在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需要全面综合的分析才能够十分准确的诊断用药,对此,应做到以下方面,合理使用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7]:(1)药房调剂要坚持原则,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提醒报告医生;(2)提高并加强临床医务人员的相关知识,同时督促其认真学习去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可对处方的合理用药作出准确的判断;(3)注意加强对自身的修养方面,增进医术,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4)医疗单位业务领导应要加强药品监管力度,督促合理用药。

[1] 段京莉.消化系统疾病药物治疗进展—消化系统合理用药专家圆桌会议纪要[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7,7(6):401-405.

[2] 杨晓勇.消化系统疾病药物的研究与应用[J].北方牧业,2009,7(14):13.

[3] 吕亚军.消化系统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1(22):86-87.

[4] 杨清峰.生长抑素及类似物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淮海医药,2010,1(6):58-59.

[5] 程望林,杨凡,熊雪丽,等.消化系统疾病对心脏影响的临床表现及诊疗[J].医学综述,2007,11(13):855-856.

[6] 曹海龙,许建明.消化系统疾病药物基因组学的临床研究发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6,22(9):1039-1040.

[7] 苏金石,胡兵,程望林.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的合理用药[J].当代医学,2010,16(26):22-24.

10.3969/j.issn.1009-4393.2011.21.016

528000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黄凯伟)

猜你喜欢
头孢制剂菌群
“云雀”还是“猫头鹰”可能取决于肠道菌群
中老年保健(2022年2期)2022-08-24 03:20:50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2-14 19:08:44
“水土不服”和肠道菌群
科学(2020年4期)2020-11-26 08:27:06
拯救了无数人的抗菌制剂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
中成药(2017年4期)2017-05-17 06:09:48
藿香正气水和头孢一起吃能致命 这是真的吗
乐活老年(2016年10期)2016-02-28 09:30:32
肉牛剩余采食量与瘤胃微生物菌群关系
咽部菌群在呼吸道感染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固体制剂常用设备清洁验证研究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中国药业(2014年12期)2014-06-06 02: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