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联网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质量管控难度最大的输电工程,挑战了沿线海拔最高、施工冻土区最长两个“世界之最”。国家电网公司充分发挥集团优势,提前谋划,组织攻关,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攻克了高原生理健康保障困难、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高寒地区冻土基础施工困难、高海拔过电压与绝缘配合及设备研制复杂四大难关。
在健康保障方面,工程按照“全员、全过程、全覆盖”的原则,启用了三级医疗体系:建设一级医疗站31个、二级医疗站10个、三级医疗站2个。一级医疗站配备医护人员3~5名,储备必备药品、供氧设施、救护车等;二级医疗站配备医护人员16~18名,有制氧站、高压氧舱等设施,相当于县级医疗机构;三级医疗站以两家三甲医院为依托。三级医疗体系便于统一管理,各站共享治疗经验。
在冻土基础施工方面,建设单位对冻土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了深入研究,确定了科学合理的铁塔基础埋深值和装配式、锥柱式、掏挖式等5种基础形式。研究人员对冻融循环周期有了新的认识,在确保冻土基础稳定的同时,大大节约了施工时间。
在环境保护方面,下面的数据足以说明问题:国家电网公司特意单设了3.7亿元环保和水保专项资金,用于施工人员环保教育、植被保护、固体废物处理、水土流失工程治理等。工程建设中采用了热棒,将地下热量传输到大气中,减少对冻土层的热扰动,防范多年冻土退化;选择青藏高原上原有植物的种子进行实验,保证人工培植的植物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发育并保持稳定;采用无纺布地膜,以免伤害动物。
在高海拔过电压与绝缘配合及设备研制方面,建设者根据高海拔地区气压低、空气干燥、紫外线强、日夜温差大的特点开展攻坚。与平原地区(海拔低于1000m)电气设备相比,设备放电电压低、放电间隙小、散热能力差、复合外绝缘易老化,电气设备设计要求与平原完全不同,高海拔过电压与绝缘配合是关键的一环。设计者反复试验,在总结已有高海拔绝缘修正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500kV、±800kV线路外绝缘研究成果,进行了多项专题研究和试验,找到了外绝缘高海拔修正的方法并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