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劲松 杜海东
(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广东珠海 519090)
粤港澳区域科技创新:社会资本视角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彭劲松 杜海东
(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广东珠海 519090)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研究文献的分析,揭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指出基于社会资本对粤港澳区域科技创新进行研究的必要性,并指出构建一个科学、严谨、结构合理的关于粤港澳区域社会资本及其与科技创新能力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粤港澳;科技创新;社会资本
2009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由此,推进粤港澳区域深度经济整合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1](P109-112)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是推动区域经济转型与发展的核心举措之一,粤港澳合作的战略重点的转移已经刻不容缓。香港与广东也因此分别于2004年和2005年不约而同地提出发展创新科技与自主创新的策略,积极培育科技产业作为今后经济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点。这样不仅催化着两地的科技合作,同时也预示了粤港合作的战略重点将从劳力密集型的加工出口产业,转向创新科技产业上来。可见,新时期的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是落实《纲要》,推进粤港澳经济合作新格局的关键所在。[2](P32-34)
事实上,在CEPA背景下,此前签署的《粤港科技合作资助计划》以及《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与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科技委员会科技合作协议》,使粤港澳具备了更加良好的科技创新合作基础。这些都是大珠三角共同发展区域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资源。香港经济的市场化与国际化经验,使香港有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同时香港也具有支持科技创新的社会和经济资源。这表现为发达的信息基础设施、竞争性的市场环境、充沛的资金供给和完善的法律体系以及人才流动的环境。澳门虽然经济规模较小和科技发展迟缓,但具有广泛的国际联系。欧盟把对中国科技开放的“尤里卡”计划置于澳门并在澳门建立了“欧洲资讯中心”,欧盟事实上在有意识地将澳门作为与中国联系的重要纽带。广东则具有科技创新的上游研发优势,这就意味着粤港澳之间在区域科技发展方面客观上有着强烈的结构互补性。
然而,尽管如此,与世界上成功的区域科技合作相比,粤港澳科技创新能力与实质进展仍显不足。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导致中外不同区域科技创新的差距呢?
近十多年来,最为学术界认同的观点是:导致园区创新成功的主要因素是网络、网络资本、集群、信任、规范等等,最新的说法称为社会资本(Adam,F.,Roncevic,B.2005;Martin Kenney and Donald Patton,2003)。[3](P193-196)事实上,一个区域经济的增长仅仅依靠各种创新要素的堆砌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形成一个区域创新网络体系,使各种创新要素能在网络中有机合作、协调发展。[4](P172-174)一般而言,在没有区域社会资本优势的区域创新系统雏形中,各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互动较少,存在着明显的“系统失效”。可以说,这种“系统失效”是制约区域总体创新能力的主要因素。[5](P32-36)
然而,从我国特别是粤港澳区域的创新研究和创新实践来看,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一定意义上是忽视了解决“系统失效”的区域社会资本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从另外的角度,即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研究区域创新。我国学术界对粤港澳区域社会资本及其与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研究,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证方面,都还严重滞后于粤港澳区域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实践的需要。如果有关的研究不能尽快加强,将有可能严重影响粤港澳经济和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的发育和成长。因此,尽快从社会资本视角厘清粤港澳科技创新有关研究现状,并作相应的思考就成为了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
一般认为,社会资本(Social Capital)作为一个学术概念,最早由 Piere Bourdieu(1980)提出,其后的20多年来,社会资本作为解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量,越来越多地为国内外学者所采用,有关社会资本的理论和实践才真正地得以发展和应用。至今有关社会资本的典型学说可以概括如下:[6](P192-194)
一是以Piere Bourdieu(1980)为代表的关系网络学说,认为社会资本从形式上看来就是社会关系网络,是嵌入在两个参与者或更多参与者之间的关系结构,参与者有目的地建立人际关系并延续下去,以便达到自己的目的。二是以Coleman(1988)为代表的资源学说,认为社会资本是指我们在人际和企业关系网络中以及通过人际和企业关系网络所能得到或动员的多种资源。三是以Putnam(1993)为代表的组织特征学说,认为社会资本是一种组织的特征,如信任、规范和网络,它们能够通过推动协调的行动来提高社会的效率。四是以Portes(1998)为代表的能力学说,认为社会资本是行为主体与社会联系以及通过这种联系获取稀缺资源的能力。
而区域社会资本(Regional Social Capital,RSC)是反映的一个区域共同体所拥有的社会资本,主要表现为整个区域共同体所建立的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及规范;区域社会资本反映了区域地方政府、企业界、学术界及民间社会四方合作的程度。[7](P34-39)
区域社会资本表现出以下基本特点:(1)区域社会资本存在于特定区域内区域系统的各个部分之间,如地方政府、企业、大学与科研机构、中介机构、金融机构之间通过正式或非正式组织交流和沟通网络而形成的网络关系;(2)区域社会资本是一种无形资本,突出地表现在整个区域共同体内的习惯、民俗、历史、传统及社会信任方面;(3)区域社会资本是区域内的一种公共物品,这种公共物品需要区域各主体长期的博弈合作即交互作用来形成,需要采取“集体行动(collective action)”来生产。
显然,区域社会资本不完全等于区域内个体社会资本和组织(特别是企业社会)社会资本的简单相加。严中华认为园区社会资本是由一个区域内的个体、组织,通过与内部、外部的行为主体的长期交往互动、合作互利而形成的一系列认同关系包括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的关系,如网络、规则、信任等,以及在这些关系背后积淀下来的创新文化和范式等。严中华对于园区社会资本的认识包涵了学术界公认的社会资本三要素,即结构维度(网络体系)、认知维度(规则体系)、关系维度(信任体系)。
丁焕峰、陈庆秋认为,[7](P34-39)区域社会资本是一种重要的区域创新动力。区域创新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信任、互惠的规范和网络等社会、文化因素有利于区域创新系统中各主体间的合作,降低了交易成本,减少了不确定性,加快了区域创新网络的发育,这为主体间互相学习和信息及知识的扩散创造了条件,从而改善了区域创新环境,降低了各种风险,提高了区域创新系统中各主体的创新效率和区域创新能力。
严中华、杜海东认为,[6](P192-194)从区域社会资本的三个构面总结了社会资本对区域科技创新的影响。一是社会资本结构维度与科技创新的关系。社会资本的结构维度表现为网络联系。网络具有的创新能力会吸引相关企业,进而发展成为由相关企业组成的“群簇”。以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为核心层,包括政府和中介机构等相关联合体之间的一系列相互联系,构成了区域科技创新过程中的网络联系。借助这一网络联系,高校和科研机构向企业提供知识和技术,企业则将市场需求意向传达给高校和科研机构,提高其创新的针对性,从而提高区域科技创新的效率。二是社会资本认知维度与科技创新的关系。社会资本的认知维度表现为规则体系。规则体系主要指区域内制度化的和非制度化的社会规范。区域在资源整合过程中,为实现有效的沟通,要求行为主体有相似的背景,然而区域内大学、研究机构与企业间的组织惯例、创新观念、组织文化等方面的差异较大,成为彼此间沟通与交流的障碍,而社会资本的规则体系对于解决这一问题有着重大影响。这种规则体系深层次的表现是区域内组织和个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这会使他们之间的交流更为有效。三是社会资本关系维度与科技创新的关系。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主要表现为信任。在区域科技创新过程中,良好的关系可以使企业、高校、科研机构、中介组织之间产生信任并对所关注的共同问题进行探讨,使他们更愿意参与协同创新的社会互动,并且在协同创新过程中更有安全感。基于信任,区域内产、学、研有效地了解对方,将对方的需求和意图纳入自身的行为准则之中,坦诚地进行交流,充分考虑对方的利益,促进了协同创新活动的进程。
2003年6月和10月《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内地与澳门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EPA)协议相继签署。2005年,包括港澳在内的《泛珠三角区域科技创新合作框架协议》签订。新时期的粤港澳区域经济在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升科技实力,实现科技与经济的良性互动。[8](P61-64)目前粤港澳区域经济的整合与一体化朝向纵深发展,在三地已具雏形的产业互补和分工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实施政府间对区域经济的长远发展进行高瞻远瞩的战略布局,在更高层次集生产、服务、科技与创新为一体的经济整合,把更多的经济资源卷入到区域合作之中,是这个区域进步提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所面临的重大课题。[5](32-36)
王鹏对构建粤港澳区域创新系统的制约因素和驱动因素做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构建粤港澳区域创新系统的一些建议。跨行政区域科技创新与合作是一个市场交易过程,单位专业化水平提高引起的创新费用节约,必须大于相应增加的市场交易费用,这种交易过程才能顺利进行。因此,在构建粤港澳创新系统的过程中,为了发挥各行政区域创新资源配置的“存量效应”(现有资源的比较优势)和“增量效应”(由于跨行政区域合作带来的技术改进、观念更新和生产效率提高等),既要充分利用粤港澳三地的资源比较优势,更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和消除制度性的障碍及壁垒,在驱动因素与制约因素之间寻找构建过程中的动态均衡。[9](P19-21)[10](P26-29)
龚建文对粤港两地科技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粤港科技合作的建议。龚建文认为,由于粤港两地的科技政策发展经历了不同历程,其在许多方面存在差异性:一是,支持应用研究政策的差异性;二是,促进技术成果转化政策的差异性;三是,营造科技创业环境政策的差异性。[2]在上述基础上龚建文认为,粤港科技合作成为粤港经济合作的重点,整合两地的技术创新资源是粤港科技合作的关键,完善两地的科技合作协调机制,合作建设公共创新平台和高新技术园区等是促进粤港科技合作的重要措施。
然而,粤港澳区域经济发展与科技合作还存在诸多问题,正如王开泳等学者所说,由于粤港澳区域经济尚未完全实现整合,区域经济发展还基本处于一种自发的无序状态,区域合作中还存在区域管治不完善、产业分工和协作的层次较低、技术档次较低、合作领域狭窄、缺乏有效监督机制、粤港两地人才和资本市场开放程度不够、缺乏区域经济整体观点和长远目标、以及广东未形成与港澳接轨的市场经济体制和市场机制等客观因素的阻隔,粤港和粤澳经济一体化还远没有实现,粤港和粤澳经济一体化还任重而道远。
综上所述,社会资本在区域创新(包括科技园区)和企业创新中的作用,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但它仍处在探索阶段。以社会资本为视角的粤港澳区域科技创新的有关研究则存在着非常明显的不足。
首先,从社会资本对区域科技创新的应用研究来看,针对性的文献相对较少。从我们对中国期刊网近10年研究文献的搜索情况来看,真正从社会资本角度探讨区域科技创新问题的文章非常有限,且基本是定性的研究或综述。国外文献中对区域(包括科技园区)社会资本(包括社会网络、集群、信任)进行实证研究所采用的理论模式局限性较大。一是理论模式中所涉及的变量不全,许多重要的社会资本(包括社会网络、集群、信任)变量常常被忽略;二是理论模式所涉及的各种与区域社会资本结构相关的概念界定不清楚;三是对区域社会资本的前因后果变量间的关系缺乏一致的认识和理解;四是理论模式中关于社会资本与创新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仍存在争论。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社会资本是一个复杂、动态的多维权变结构,人们对它的认识仍然处在初级阶段。到目前为止,无论是针对国家、区域(一般区域)、单个企业,还是针对科技园区,关于社会资本的概念和理论模式都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从粤港澳区域合作研究来看,针对区域经济的文献相对较多,而直接针对科技创新合作的研究则非常缺乏。在今天人们都认识到,粤港澳特别是粤港原有经济合作模式的竞争力正在快速下降,进行科技创新,调整促使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已是当务之急。几篇极少数的研究文献给出了我们一些发展粤港澳科技合作的对策建议,但遗憾的是,基于区域社会资本这一重要视角的研究几乎没有(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9-2009的搜索结果)。事实上,从国内外区域(包括科技园区)创新网络的案例来看,世界上最发达区域的重要特点是具备了良好的区域创新环境,又称“新产业区”(New Industrial District),即植根于本地社会文化的复杂区域创新网络。[11](P106-111)区域社会资本成为构建区域创新系统的关键之一。
尽管存在一些研究不足,但过往的研究仍然给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特别是国内有三项实证研究是我们必须重视的。一是贾延红、张忠德的研究工作。他们提出要解决区域创新系统的“系统失效”问题,必须以“系统范式”为内在前提,将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知识创新相互协同并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区域社会资本的形成与优势发挥不仅依赖于市场机制,而且还依赖于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二是于树江的研究工作。他分析了社会资本的含义与主要构成因素,构建了社会资本对创新的影响机制模式,并进行了相关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成功的产业集群表现出较强的区域产业创新能力,集群内形成的社会资本对创新活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三是王鹏的研究工作。他分析了粤港澳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的制约因素与驱动因素,为我们对粤港澳展开区域社会资本与科技创新研究提供了部分线索。
目前,现有研究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是缺乏一个统一、科学、严谨、结构合理的关于粤港澳区域社会资本及其与科技创新能力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社会资本一直被以许多不同的方式定义,常给研究带来矛盾。这个问题也存在于区域社会资本与创新能力关系的研究中。正是由于缺乏对区域社会资本概念化和操作化的清晰、系统和科学的认识以及一致理解,才使得研究者们选择的研究模式、变量和方法以及结果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因此,在我们继续开展以粤港澳区域科技创新为对象的有关研究以前,静下心来做一些对社会资本和创新能力若干基本概念和关系的理论探讨,进一步清理一下已有研究的“存货”,澄清对相关变量概念的某些模糊认识,努力构建一个统一、科学、系统、结构合理的区域社会资本及其与科技创新能力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工作。
[1]程永林.粤港澳经济一体化的利益规制研究[J].阴山学刊,2009,(10).
[2]龚建文.粤港科技政策的差异性及对粤港科技合作的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8,(5).
[3]严中华.科技园区社会资本及其与创新能力关系研究的现状与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4).
[4]蔡文娟,陈莉平.社会资本视角下产学研协同创新网络的联接机制及效应[J].科技管理研究,2007,(5).
[5]封小云.粤港澳区域科技协调发展战略研究[J].经济前沿,2004,(4).
[6]杜海东,等.基于社会资本的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建设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9,(2).
[7]丁焕峰,陈庆秋.区域社会资本:一种重要的区域创新动力[J].经济问题探索,2006,(9).
[8]粟莉.新时期粤港澳高校科技合作探析[J].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9,(3).
[9]王鹏.构建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制约因素分析[J].科技与经济,2008,(8).
[10]王鹏.构建粤港澳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的驱动因素分析[J].区域经济,2008,(9).
[11]吴林海.中国科技园区域创新能力理论分析框架研究[J].经济学家,2001,(3).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粤港澳区域科技创新合作:社会资本视角的策略研究”(编号:10151064007000005)。
彭劲松(1969-),男,硕士,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人才学研究;杜海东(1971-),男,硕士,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社会资本、创新与创业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