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洪宇
“在纪念PC诞生30周年的时候,第二代智能英特尔酷睿处理器的诞生给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当业界的关注点聚焦于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新产品类别时,杨叙的此番表述另有深意。在PC产业链条上,英特尔始终是技术创新的引领者,也是经济上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实际应用展现实力
3月9日,在水立方色调变幻的灯光营造出的梦幻氛围中,一场以“智能”与“视觉”为主题词的产业盛典揭开帷幕。来自多家厂商的100多款笔记本电脑、台式机、一体机和主板新品交相辉映,杨叙在3D虚拟海底世界中与海豚亲密互动的场景将整个庆典推向了高潮。“PC本身的创新是一大亮点,相信今年这样的亮点还会有很多。”杨叙说。
两个月前,英特尔新的产品已经发布。此次庆典标志着合作厂商的全新设计产品自当日起将全面上市。杨叙认为,全新机会源自PC产业链中的厂商对市场的判断。“为满足不同市场、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应用模式创新的需求,合作厂商做了大量工作。”杨叙说,“这一次的产品创新不仅是硬件创新,还包括大量应用创新。如今的PC的确是综合性产品,在提供更高的工作效率和智能特性的同时,还能满足用户对视觉体验的需求。”
英特尔此次强调的不再是单纯的性能、能效一类的技术指标,而是更关注应用体验,即通过实际应用体现新产品的综合实力。
记者在现场看到,多数PC厂商在其产品中着力突出“智能+视觉”的组合优势,突出全新的体验方式,展示应用效果的变化,而不仅仅是产品性能的提升。
多样化体现个性化
自2010年下半年开始,杨叙与外界的交流大多围绕着对互联网的理解展开,最常提及的是个性化互联网,以及由此引发的设备分野——创造内容的设备(如PC)与享用内容的设备(如平板电脑)。“多样化体现了个性化。但迄今为止,我没有看到用户因为有了平板电脑而脱离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毕竟不是以工作为主的设备。”杨叙表示。
通用化与个性化既矛盾又统一。作为通用计算设备,PC产品和其体验的同质化都很严重。用户对于体验的追求是从个性化互联网时代开始的。PC主要用于创建内容,可以用于互联网体验,但并不以体验为主要优化点。新产品类别的视觉冲击力更强,操作更方便,电池续航能力更强,再加上个性化的应用,正好弥补了PC在上述方面的不足。毫无疑问,当前还没有任何一种设备能取代PC。现在,PC加上PC之外的产品,实际上是对应用的一种延伸。
从个性化计算的角度来看,作为创建内容的主力,PC的技术创新依然是加强个性化计算效果。
“产业需要一些突破,需要进行新的模式研究。”杨叙介绍说,“英特尔的研究致力于满足通用计算和个性体验的需求。技术研究要考虑今后在众多应用的方式和模式下,在不同应用运行起来以后,如何提高处理器的性能。让个性化的体验变得更加智能,这应该是未来技术研究的一个方向。2011年底,英特尔还将遵从钟摆定律,将制造工艺提升到22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