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课教学评价之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1-03-20 16:51曾立荣
文教资料 2011年8期
关键词:概论思政评价

曾立荣

(湖南文理学院 思政课部,湖南 常德 415000)

《概论》课教学评价之问题及对策研究

曾立荣

(湖南文理学院 思政课部,湖南 常德 415000)

《概论》课现有教学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亟待解决,其解决之道就是把握评价的基本原则,采取具体有效的方法。

《概论》课 教学评价 问题及对策

一、目前《概论》课教学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

目前《概论》课评价方式尽管在检测和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与理论素养,发挥教师教学主体性方面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其不足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1.对教师评价的不足

(1)忽视政治课的特点,运用统一的评价标准不够科学。高校教学评价不区分课程,实行统一标准的做法有欠科学。教学评价标准制定是以教学目的为根本依据的。《概论》课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武装自己,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因此,《概论》课教学的评价涉及人的情感、品性、理想、信念等非认知领域,评价过程具有高度复杂性,评价结果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运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对《概论》课教师进行评价是不科学的。

(2)片面依靠学生的质量评价方式不公平。部分高校仅依据学生教学测评分高低对教师排名、奖惩的做法未免失之偏颇。其主要原因如下:在就业形势严峻的当今,思政课实用性方面远不及专业课强;集中大课的形式使得师生沟通交流受限,不及专业课程;受社会环境不良因素影响,部分学生对思政课有偏见,存在一定逆反心理;理论自身的博大精深,导致授课时间之内学生很难认识进而认同教师的授课水平。

这些缺失直接的后果是导致《概论》课教师教学无所适从,无法达到新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课堂上不敢大胆开展教学常规管理,怕得罪学生,影响自己;教学缺乏积极性,导致教学无法改革,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

2.对学生评价的不足

(1)现有教学评价方式难以充分体现思政课教学目标。思政课教学包括课堂和实践两个环节。实践教学是引导学生去接触和了解现实,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现实,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教学作为思政课理论教学的延伸,应该成为实现其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但是,现有考核方式很少有从实践环节考查学生,往往采用单一的结业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结业考试往往简单化和形式化,很难考查出学生学习的真实水平,不利于教师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与不足。

(2)现有教学评价方式下的成绩结构不合理。一方面,学生成绩结构不合理。卷面成绩所占的比重过大,一考定优劣,导致部分学生学习中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影响了《概论》课教学严肃性和实际效果。另一方面,考核试题结构不合理。客观性试题所占比重过大,死记硬背知识考得过多。主观性试题所占比例小,且得分点的限制也机械刻板,学生答题时自由发挥的空间很小。考核结果只能检测学生的认知,而不能检测其能力和思想认同度。

(3)现有教学评价方式下的平时成绩无法真正体现学生平时表现。首先,将“平时”简单理解为学生平时该门课程的非政治性表现,与学生的日常政治表现无关,导致学生出现知行不一。其次,平时成绩变成补漏机器,成了对总成绩进行技术处理的手段。卷面成绩较好,教师在给平时成绩时就比较保守,卷面成绩较低,教师就会抬高平时成绩让学生及格。最后,考试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引入免考机制。

二、《概论》课教学评价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1.知识性与方向性结合

高校《概论》课教学担负着系统传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任务。其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是有效地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并让学生有效地掌握。《概论》课教学评价,要体现知识评价与价值评价的统一。既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又要引导学生按照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大学生成长规律去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形成合目的性认识,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2.内化与外化结合

高校思政课教学评价,要对学生内化课程教学内容形成的政治素质进行评价。学生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自觉进行“内化”,不仅取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容,而且取决于高校思政课教学方法,特别是主客体的平等互动,教学相长。因此,《概论》课教学评价,需要对内化的内容、方法及其形成的思想政治素质进行评价。

《概论》课教学评价,还要对学生学习后“外化”的表现和效果进行评价。一个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不仅在于他懂得多少,考试成绩高低,讲得好坏,而且在于他能否把学到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方法论自觉地付诸实践,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基础上改造客观世界,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进一步改造主观世界。

3总结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结合

总结性评价是一定时段《概论》教学完成之后进行的教学定性评价,如学期末的教学情况总结、教学测评、期末考试等。发展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的不同时间点进行的教学促进评价,如学校在期中进行的教学检查、教研室听评课等。

总结性评价是为了对教师定优劣,体现教学的差异性,注重的是区分度;发展性评价是为了调动教与学两个积极性,鼓励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积极探索,争取教学的良好实效。发展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于做好《概论》课评价同等重要。前者可以促进《概论》教学评价的经常化,使我们得到丰富的教学信息,为做好总结性评价提供基础。

三、《概论》课评价的方法探析

1.明确评价目的

为什么要进行教学评价的问题是教学评价的目。正确的评价目的应该以教师及其教授活动、学生及其学习活动为中心,确立全面的教学评价目的观。教学评价要有利于维持教学活动的正常秩序,要及时反馈信息和总结经验教训,促进“教”与“学”。

2.改革命题环节

从形式上来说,要改革主客观题比例,加大主观性试题分量。笔试内容要减少需要学生机械记忆的微观知识点和专业概念等内容,增加需要学生思考、真正理解的主观性试题,考试着重考学生在方向性问题上的立场和觉悟,重点考查能否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内容上来说,考试要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试题内容尽量生活化。从日常生活及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重点话题中选取适当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判断,实现从知识再现到运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判断的飞跃。另一方面,要让学生通过考试实现知与行的相互统一、相互促进,让学生用日常行动来回应从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

3.引入免考激励

为了引导和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觉地加强思想政治修养,提高政治觉悟,可规定部分表现突出的学生可不参加《概论》课期末考试,直接获得优良等级的成绩。学生的突出表现包括知识竞赛获奖、撰写较高质量的专业学术论文等情况。免考是对学生的赞许、鼓励和引导,争取比“考”更好的教育效果。

具体做法是:学生上满规定课时,并在学期末考试前一个月,向任课老师提出免考申请,老师将申请提交思政课教学部专门委员会,由学生在委员会议上阐述免考理由,最终由委员会作出是否准予免考的裁决。

4.评价形式实现三结合

对《概论》课教学效果的评价既包括对教师的评价,又包括对学生的评价。针对《概论》课教学的特殊性,在把握发展性原则的基础上,考核可以尝试“三结合”的模式。

对教师的评价可采取教学督导、同行和学生结合的模式:教学督导来自不同学科,不一定熟悉专业,督导评价主要完成教学文档等方面的形式考核;同行熟悉专业,同行评价主要完成教学态度和教学能力等实质考核;学生听课后的效果是教学的重要一环,学生评价主要完成教学效果的考查。

对学生的评价可以采用平时表现、实践和考试相结合的模式:平时表现完成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考察,包括出勤情况、上课的主动程度等;实践课时完成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包括实践教学手册完成情况、实践过程的充实程度等;期末考试主要完成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核,主要指标是卷面得分情况。

项目来源:2010年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10D06)。

猜你喜欢
概论思政评价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青铜器辨伪概论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关于给水排水工程设计的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