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文馨
(上海大学 学生工作办公室,上海 200444)
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价值取向及引导策略初探
钱文馨
(上海大学 学生工作办公室,上海 200444)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入手,分析了新媒体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产生的影响,总结了当代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价值取向发生的变化和产生的特点,并对如何有效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策略进行了分析。
新媒体 大学生 价值取向 引导策略
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移动通讯技术迅速发展,以计算机、互联网、博客、播客为标志的新媒体时代已然来临。新媒体越来越深入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理念。人生价值观正处于逐步成长定型阶段的大学生作为使用新媒体技术最为广泛、最为活跃的群体,他们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已深深烙上了新媒体时代的痕迹。如何利用新媒体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引导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成为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新媒体概念。
新媒体是高新技术应用于传媒的成果,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新兴媒体。广义的新媒体是指形成于二战以后,依托于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处理技术和通信网络的新型信息媒介的总称。[1]新媒体不局限于某一种媒体形式,多以电视、电脑、手机、PDA、MP4等设备为终端,能够实现个性化、互动化、细分化的传播。新媒体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方式,正越来越深刻地影响世界。
首先,传播方式发生了改变。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通常是单向的,传者主动地传播信息,受者被动地接受信息,双方无法随时随地进行沟通。而新媒体既可以是单向传播,又可以双向甚至多向传播,信息的传播具有很强的交互性。新媒体实现了点对点的、多媒体的、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因此,受众在新媒体上获取信息时有更多的主动权,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决定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获取何种信息,改变传统大众传媒“我说你听”的思维定势,并使任何受众都能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
其次,传播载体更加丰富立体。新媒体能够借助声音、图像和文字等传播载体的整合,营造出声色俱全、图文并茂的场景,充分调动个体的听、说、视、触等各种器官,并为个体提供角色表演和互动,从而增强传播内容的感染力和真实效果,产生信息强化效应。[2]
2.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对于社会的基本认识,对游戏规则的把握,甚至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90%以上的影响是来自传播媒介”。[3]
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所传递的信息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在大众传播网络中存在大量的“把关人”,他们决定什么样的信息应该传播,什么样的信息不应该传播。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曾列举出一系列把关人,其中“包括记者,他们确定一场法庭审判、一件事故或者一次政治示威中究竟有哪些事实应该加以报道;包括编辑,他们确定通讯社发布的新闻中哪些应该刊登,哪些应该抛弃;包括作家,他们确定有哪些类型的人物和事件值得书写,什么样的人生观值得反映……”[4]这么多的“把关人”为大学生提供了具有内在倾向的信息,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内在的深刻的影响。
传统意义上,左右高校舆论导向和学生价值取向的媒体主要以校报、“宣传栏”、大学文件,以及经过教育工作者选择的报刊为主,遵循着一种由点到面的单向的线性传播方式。“把关人”在反映和引导大学生价值取向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媒体的出现完全颠覆了传统信息媒体的权威概念。“把关人”这一概念由于信息传播的多向性和信息渠道的多样性,被逐渐弱化。人们认识世界的立场、观点、方法可以丰富多元,甚至尖锐对立,对于同一事实的观点看法可以五花八门甚至对立,不同的事实顺序、不同的表现形式等,都可以使同一事实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传播者与受传者之间的关系,传播者和受传者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其角色可以互换,互为传播的主体,共同享有根据自己需要选择信息的自由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大学生处于这种多元化的信息平台中,同时拥有了海量信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的双重身份。
新媒体带来的这种变化对当代大学生在思维模式、语言特点、行为方式、心理意识等方面都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一方面,大学生在新媒体的传播过程中延伸了认知感官,扩大了他们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广度,加快了他们及时、全面地把握客观世界的步伐。同时使大学生拥有了平等、自由、开放的表达方式,使得他们理解事物更加多维和主动。另一方面,尚未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价值观,缺乏理性的判断能力的大学生,更容易被动地接受外界的信息,弱化思维和想象力,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缺乏自己的理论系统和思维方式,在当今多元价值的环境下容易迷失自我,导致价值取向的混乱。
价值取向就是人们在一定场合以一定方式采取一定的价值倾向。它来自主体的价值体系、价值意识、表现为政治取向、功利取向、审美取向、道德取向等不同的方面。人的每一具体行为的取向或定向,都是各种具体价值综合作用的结果。[5]
新媒体以声像叠加的双向传播所进行的信息传递,增加受众对信息的有效记忆,加之集娱乐性、实用性为一体,使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空前丰富同时也良莠并存,并加剧大学生舆论环境的日益错综复杂。在新媒体纷繁复杂、良莠并存的环境中,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已然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点。
1.价值主体自我化。
新媒体信息的杂乱无章逐步淡化了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过于追求个人的绝对自由。个性化使大学生还原为“自己”,并在“自己”的基础上突破和发展,而不是强调与他人的“统一”。他们多将自身利益作为行为选择的出发点,更加注重个人利益和个人发展,在社会价值取向上虽然都能认识到个人不能离开集体和社会而存在,但他们更关注社会和集体对他们需求的满足和价值的肯定,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甚至出现利己不分善恶的价值观念,极端自我化,形成以个人的价值取向取代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的趋势。
2.价值选择多元化。
新媒体环境下,海量信息呈现出一种开放的多元文化,不同的文化传播、碰撞、交融在一起使一元价值观受到巨大冲击,人们的价值取向呈多元化的发展态势,在当代大学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时装人”,即没有确定的价值取向,不断地像改换时装一样更换思想、观念和行为的人;“平面人”,即表面化、面具化的,缺乏超越意识和自我意识的,没有深度,不承认一切价值的人;“实惠族”,即讲求实际,强调实用,选择实惠,凡事只看效果,不注重手段的选择,缺乏对终极价值的追求的人;“新理性人”,即既有超越意识又脚踏实地,既有远大抱负又有求实精神,能够凭自己的行动逐渐缩短理想与现实差距的人。[6]可以说,当代大学生中,绝对权威崇拜和绝对一元的价值取向已不复存在,价值取向由相对统一走向差异。
3.价值目标现实化。
当代大学生普遍认为理想与现实不可分割。他们不再把“实现共产主义”当作唯一终极的目标,而是更注重与自己实际利益关系密切的理想目标的实现。他们尊重和服从国家利益,但他们并不会希望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他们愿意为社会、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服务,但他们看中自己从中有无实惠。他们在价值目标上更加功利与实用,更注重物质的价值而轻视精神价值,更注重局部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如入党的功利性目的,参加校内外活动的功利性动机,过于看重名利。
1.加强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是指公众接触、解读、使用媒介的素质和修养。媒介素养不仅是资质,而且是方法和技能,它决定了现代人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媒介生存能力。[7]媒介素养教育,就是指导大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8]
新媒体信息传播途径更加多元,传播内容更加复杂,这进一步增加了对新媒体信息价值分析判定的难度。因此,新媒体时代的媒介素养教育的重点是要培养大学生解读和分析信息的能力,使其面对纷繁复杂和良莠不齐的环境,对信息价值做出公正、客观的判定,对信息所隐含的价值取向做出明确的剖析。高校可以将新媒体应用渗透到专门课程和丰富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两个方面,比如组织新媒体知识讲座,开设选修课,比如指导大学生广泛参与记者团、通讯社、报刊编辑部、广播宣传小组等校内主流媒体组织的各项活动,让大学生获得关于媒介的切身体会,从而培养大学生对媒介信息的独立思考与批判的能力,以正确理解并享用新媒体资源,提高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
同时,也要强化学生的媒体道德意识和法制观念,培养大学生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和审美情操,养成良好的媒介伦理道德品质,使学生充分自律,自觉抵制有害信息,遵守媒体规范与道德,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
2.利用新媒体载体,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了解新媒体中大学生经常使用的载体,运用大学生喜欢的语言和交流形式,并充分利用这种形式来填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能够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加贴近大学生生活,更容易让大学生理解和接受。QQ、MSN、“思政博客”、“校园手机报”等新媒体,能够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等交互型沟通,既可以用于思想政治工作者与学生进行对话谈心,又可以用来召开小型班会或进行理论探讨,能够及时把握大学生对事物的看法想法。另一方面,由于新媒体尤其是网络媒体的虚拟性特征,易于使学生袒露心扉,毫无保留地表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深入学生的心灵世界,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更有效地引导他们的价值取向。
3.优化新媒体环境,建立健全校园新媒体信息的监督机制。
优化新媒体信息环境是全社会的责任,信息主管部门要强化对网络、手机的监控和管理,加快新媒体信息生产和传播的法规建设,开展新媒体道德、法制教育,强制性地检查并过滤信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积极、健康的媒体环境;高校应注重对新媒体的研究和思考,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规律和特点,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将教育内容融入到新媒体的传播途径中,并可通过建设网络虚拟组织、设立网络管理员等方式建立加强信息传播的监管力度,在校园里形成健康的新媒体信息环境。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是机遇也是挑战。正视、了解、善用新媒体的优势,找准时代脉搏,贴近当代大学生特点,才能引导当代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和多元文化冲击中保持健康积极正确的价值取向,成为真正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宫承波:新媒体概论[M].北京: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2006.
[2]赵长渝.试论大众传媒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教育探索,2004,(7).
[3]喻国明.传媒:现代潘多拉宝盒——解读受众:观点、方法与市场[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1.
[4]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概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4.
[5]袁贵仁:价值学引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6]李一国.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6.
[7]段京肃,杜骏飞.媒介素养导论[M].厦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8]张志安,沈国麟.对中国大陆媒介素养研究的回顾和简评[J].新闻记者,2004.5.
本文系 “上海市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项目《传播学视角下的大学生虚拟社区使用情况及教育策略探析》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