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燕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苏区文化教育是我国新民主主义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指导中国文化教育的最初实践。中央苏区的文化教育是整个苏区文化教育发展的主要标志和最高水平。研究中央苏区的文化教育及其特点对于研究整个苏区历史乃至整个中共党史、中国现代史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中央苏区地处经济落后的偏僻山区,革命前,那里的文化教育完全操纵在豪绅地主阶级手中,广大农民群众及其子女根本没有受教育学文化的权利与机会,造成他们智力文化上的落后,90%以上的农民,100%的劳动妇女不识字。革命后,农民群众掌握了政权,有着迫切要求学习文化知识的强烈愿望,特别是苏维埃运动的发展,红军队伍的壮大,也要求培养具有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人才。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各级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非常重视文化教育建设,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
1.加强对文化教育的领导,制定文化教育的方针和任务。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后,文化教育事业出现了一个崭新的面貌,从中央到地方,都建立了文化教育工作领导机构,中央设有教育人民委员部,各省设有文化部、教育部,各县设有文化教育科(委员会),各区乡设有文化教育委员会,具体负责组织领导工作,并先后作出了一系列决议和决定,发布了一系列指示、训令、条例和大纲,指导和推动了苏维埃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尤为重要的是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对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和中心任务作了明确指示。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什么地方呢?“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1]苏维埃文化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厉行全部的义务教育,是发展广泛的社会教育,是努力扫除文盲,是创造大批领导斗争的高级干部”。[2]尽管其中隐含着在当时不易实行的过高要求,但从中足见中央政府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2.积极开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1932年5月,《江西省工农兵第一次代表大会文化教育工作决议》提出:要“以十二万分的努力,发展群众和儿童的文化教育,扫除文盲”,“努力恢复列宁小学和创办列宁小学”。[3]中央苏区大力发展各类学校教育,取得了很大成绩。当时在苏区每村设立了一所列宁小学,6至10岁的学龄儿童普遍进入列宁小学学习,实行免费的义务教育。据1934年统计,在2932个乡中,有列宁小学3052所,学生89710人,学龄儿童多数进了列宁小学。中央苏区的社会教育形式主要有夜校和识字班,以政治教育和识字扫盲为中心。夜校的设立十分普遍。据1933年统计,在中央苏区的2932个乡中有夜校6052所,学生9710人。识字班则利用一切机会采取各种方法进行学习,规定每5天认识5个生字,要求每人识3000字,才算已经扫盲。县、区文化部门经常举办识字比赛,推动识字运动的开展。到1934年,毛泽东同志曾赞叹道:“现在的苏维埃区域,虽然是处在残酷的国内战争环境,并且大都是过去文化很落后的地方,但已经在加速度的进行着革命的文化建设了。”[4]
3.掀起了报刊出版、文艺创作的热潮。随着苏区人民文化水平的提高,其它各项文化事业如雨后春笋。红色报刊纷纷创办,戏剧活动丰富多彩。中央苏区大小报刊有34种。由于这些报刊指导当时的革命斗争,报道苏区生产、生活情况,文字生动活泼,群众都很喜爱,发行量很大。其中,中共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办的第一个中央级大报《红色中华》发行了四五万份,《青年实话》发行了近三万份,《红色星》发行了近两万份。1931年春,闽西苏维埃政府筹办了“闽西列宁书局”,出版物有工农群众及儿童所需的政治、文化和各种自然科学常识的教科书,如:《共产主义的A、B、C》、《列宁小学读本》、《马克思主义浅说》等,这对于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革命思想、教育人民、鼓舞斗志起了很好的作用。苏区文艺在紧张的战争环境和物质条件十分困难、专门人才缺乏的情况下,开展得红红火火,很受群众喜爱。1932年9月,成立了“工农剧社”,其性质是“工人、农民、红军、苏维埃职员等研究革命戏剧的组织,以发展戏剧战线上的文化革命斗争,赞助苏维埃革命战争的艺术运动为宗旨”。当时这样的工农剧社组织非常普遍,在各县成立了工农剧社(分社),在各乡成立了工农剧社(支社)。各省、各县还相继成立了苏维埃剧团,创作了许多话剧、歌剧、活报剧,如《我——红军》、《女英雄》、《追击》等,通过演出具有革命内容的戏剧,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促进了人民戏剧艺术的发展。
4.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体活动。在中央苏区经常用娱乐的方式深入进行政治教育,培养革命战斗精神,每逢纪念日和节日都要举行纪念会或文艺晚会,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又使群众受到了革命教育。另外,为了“锻炼工农阶级铁的筋骨,战胜一切敌人”,还组织工农群众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和各种体育竞赛,并成立了群众性的体育组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赤色体育会。1933年瑞金举行了第一次运动大会,会上还成立了苏维埃体育运动的领导机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赤色体育委员会。从此,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更加普遍蓬勃地开展起来。
中央苏区的文化教育代表整个苏区的最高水平,它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鲜明的阶级性。中央苏区的文化教育是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它完全是站在工农阶级立场上为工农劳苦大众服务的,为工农民众的解放事业服务的,旗帜鲜明。这在文化教育总方针中有明确表述。另外,《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校制度暂行条例》明文规定:“文化教育是革命的阶级斗争的工具之一,必须运用实际斗争的教训和经验来施行教育,使教育与斗争联系起来。”[5]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和大会制定的宪法大纲均规定:“中国苏维埃政权以保证工农劳苦民众有受教育的权利为目的。”[6]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总结道:“这里一切文化教育机关是操在工农劳苦群众的手里,工农及其子女享受教育的优先权。苏维埃政府用一切方法来提高工农的文化水平。”[7]在中央苏区,众多的工农民众及其子女享受着前所未有的文化教育权利,充分体现出翻身作主人的气概。
2.强烈的政治性。毛泽东同志在谈到苏维埃文化教育时说:“为着革命战争的胜利,为着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发展,为着动员民众一切力量加入于伟大的革命斗争,为着创造革命的新时代,苏维埃必须实行文化教育的改革。”“创造新的工农的苏维埃文化。”[8]中央教育人民委员部1933年发出的第四号《训令》指出:“在目前一切给予战争,一切服从战争利益这一国内战争环境中,苏区文化教育不应是和平的建设事业,恰恰相反,文化教育应成为战争动员中一个不可少的力量。”[9]
3.广泛的群众性。这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苏区文化教育的迅速发展,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情支持,出资出力,齐心协作。翻身作主人的工农民众深感没有文化知识就不能建设好、巩固好苏维埃政权。因此,男女老少都怀着前所未有的热情积极参与兴办学校,支持文化教育事业。二是群众受教育的面很广泛。除了正规的学校教育加入的人数众多以外,还有形式多样的教育面广的成人教育和社会教育,上到耄耋老翁,下至垂髫幼童,都接受了文化教育,覆盖面之大,前所未有。
4.形式的灵活性。在中央苏区无论是开展文化教育活动,还是办学形式都非常丰富多样。在开展文化教育活动时是以民歌和戏剧为主要形式。此外还有讲演、读报和讲报、墙报、游艺晚会等。在进行办学时形式也是不拘一格灵活多样,有:①日学:适龄儿童进校学习的正规教育;②夜校:凡16岁以上成年人特别是妇女白天劳动,夜晚参加学习;③识字班(组):组织一些老年或工作繁重无法参加学校学习的成人进行扫盲识字,规定每5天认识5个字,点点滴滴,日积月累;④半日学校:凡夜间不便上学,白天又有闲暇的妇女就进半日学校;⑤识字牌、识字站:前者一般由列宁小学的老师将生字按期写在所规定的地方,后者则由儿童团在交通要道上挂识字牌,来往行人要认识规定的字才可放行,这种方法用得很普遍。毛泽东同志曾赞许:“此法效大。”
5.内容的创新性。中央苏区的化教育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共产主义思想体系为指导的,“任何别的阶级的文化思想都是不能领导了的”。当然这种领导不是把共产主义的思想体系当作苏区人民的行动纲领去实践,而是努力“扩大共产主义的宣传,加紧马克思列宁的学习”,要求人们“用共产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去观察问题,研究学问,处理工作,训练干部”。因此,中央苏区对旧的文化教育从内容进行了彻底的改革。用革命的教育内容教育人民群众,严禁使用一切有反动毒素的旧内容,以达到既增长文化知识,又受到革命教育的目的,有力地促进了苏区的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保证了各种干部及专业人才培养的政治与业务素质。
总之,中央苏区的文化教育虽然是在革命战争的艰苦条件下,在经济文化原来都很落后的地区破土发芽,实践的时间也很短,但它却能把马列主义的文化教育基本理论与中央苏区的实际结合起来,制定适应当时历史条件的方针政策和中心任务,全面进行苏维埃文化教育的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文化教育的发展乃至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1][2][3][4][5][6][7][8][9]: 苏区教育资料选编(1929—1934年).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6:46,46,59,44,97,1,44,4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