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娜
中小学评课活动是一种普遍的教研活动形式,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改的新形势下,如何优化评课活动,使评课教研活动更有意义,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反思以往的一些评课活动,确实存在着“僵化硬套”、“重教轻学”、“重形式轻效果”等问题,评课效果不甚理想。要改变中小学评课的上述情况,发挥评课活动的功能和作用,在“思想到位”听好课的前提下,需要转变评课观念,深化评课内容,切实做到有意义评课。评课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教学文化活动,下面就评课中应关注课堂整体优化等五个问题谈点认识。
课堂是个复杂、动态、生成性的教学系统,但课堂教学是在一定教育思想理念指导下的教与学的生态活动表现,是教师观、学生观、教学观的反映,是学生学习态度、观念、方式、习性的反映。课堂教学因素复杂多变,但评课是有标准、有原则、有规则的。一些地方学校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不同评价角度制定了相应的课堂教学标准。课堂教学“标准”是常规性的要求,评课首先要看课堂教学整体优化情况,这就需要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从整体上把握“标准”。
整体上把握,就是用联系的观点、辩证统一的观点和发展创新的视角去看每一节课。从教学思想上看,看是否符合基本的教学理念和行为规范,是否有正确教学思想灵魂贯穿其中;从教学局面上看,看课堂教学诸要素是否和谐,教学各方面关系是否协调;从课堂教学常规性结构要素上看,要抓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行为、教学过程结构和教学效果等教学要素进行综合评价,看课堂教学是否整体优化。
评课从整体上把握并不是评价“标准”的僵化硬套,具体到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都有迥然不同之处,有其特点。评课既要关注课堂教学的整体优化,更要关注教师教学特点和个性风格,才有利于教师的成长和教学的发展。因此,评课还要从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分析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特点。要用联系的观点,从一个因素与另一个因素的因果关系上对课堂教学要素进行分析。如,看课堂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就需要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即与教学效果联系起来。看教学内容,教师也许未出现知识性错误,但教学内容要求脱离学生 “最近发展区”,多数学生感到“太难了”,或时间不够用而未完成教学任务,就很难说教学内容安排科学适当。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评价一堂课,需要在教学目标与教学效果、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教与学等教学矛盾关系上作具体分析,才会使评课具有全面客观性。具体就每一节课来说,只有从具体分析中才能看出教师的教学个性和特点,客观地评价每一节课,才能比较出教师中的教学特点和教学风格的迥然不同之处,才能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课堂教学环境的改善。
课堂教学要素系繁多,从物化的要素来说,涉及教材、教具、课件和教学方法等。评课关注这些课堂教学因素是必要的,但教材、教具、课件的使用,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都是由人来掌握的。在评课中,要用联系的观点把课堂教学物化,教学要素同人即教师与学生活动因素联系统一起来进行分析。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落脚点是为了学生的发展。需要转变评课观念,因学论教,既要关注教师如何教,更要关注学生如何学。即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中是怎么学的,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等。在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时,关注点也要指向学生的学,如看教师是怎么指导学生学的,教师的教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法,等等。在评课中,抓住教与学的主要矛盾关系,并把落脚点落实到学生的“学”上,这样评课才能评到点子上。
学生的学习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既受其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的制约,又受情绪、兴趣、意志、性格、信心、理想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如果教师表情很严肃,讲课缺乏情感性,即使在知识传授方面没有纰漏,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有问题也不敢提问,必然影响到课堂效果。如果学生遇到了某学科知识学习的重点难点,但学习自信心不足,而教师缺乏了解,又不善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或不善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学习意志力,学生就会因此渐渐掉队而成为该学科的“差生”。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良好课堂教学环境,教师既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又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激发与培养,使二者和谐统一。反思以往的一些评课活动,确实存在着重视知识因素的传授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被关注的现象。评课时,大多数评课者都针对授课教师传授知识因素和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评价,谈论一些授课教师挖掘教材全面、突破知识难点、方法灵活等一些客套话,而忽略了对“非知识传授因素”的评价。如在一些评课活动中,课堂上学生学习情绪表现、学习兴趣激发、教学关系和谐氛围、学习情感、意志的培养等学生状态表现却很少涉及。评课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有的地方学校评课活动没少开展,但学生的学习质量却难以提高,这也许是非智力因素培养在评课活动中缺乏关注的重要原因。
其实,正是课堂中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重视培养,对一些“非知识传授因素”的重视,才能反映出教师是否真正坚持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反映出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评课活动中关注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一堂好课,最终落脚点是看教学的实效性。教学效果主要是指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内容的消化程度和教学方法的有效度。教学效果是课堂教学最重要的评价要素,但教学效果的产生是在教学过程中,并与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密切相关。如,学生学科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达到了目标要求,与之相关的因素很多,与教学内容要求适度、教师精讲启发得好、学生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等因素有很大关系。学生有问题意识,对教学重点、难点理解掌握得好,能提出有见解、有深度的问题,这与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性学习、注重思维能力培养有关。如有教学目标没达成或教学任务没完成,其原因很可能在某个教学环节上教师讲解占用了过多的时间,或是与教材处理不当有关。在语文、英语等学科的课堂上,学生吐字普遍不清或读音不准,或与学生基础有关,或与教师训练要求不够有关,等等。评课坚持注重教学效果的原则,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才能有利于分析教学得失,以不断改善教学工作。
上述评课的关注点,也是关系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要增强评课活动的实效性,需要转变评课观念,深化评课活动内容方式,抓住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在科学准确评课上下功夫,在评好课上做文章,以不断提高评课质量和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