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德奎,张永健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天津 300387)
课堂愿景是师生个人愿景的整合与升华,对课堂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至关重要。但在现实的课堂中,教师常常用划一目标代替共同愿景,注重学生的短期学习成绩,忽视其长期发展,将一个丰富多彩、无限生成的教学过程演化成为一个程序化或公式化的活动。学生只能将个人愿景隐藏在内心深处,经过长时间的影响之后,学生和自己原有的愿景趋于相悖,个人愿景与课堂愿景逐渐分离,导致课堂愿景出现偏颇甚至缺失。有些学生经常抱怨课堂中的课程跟他们的生活实际相脱离,因为这些与他们所向往的愿景联系不大甚至相反,进而出现学生厌学、弃学等现象,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可见,课堂愿景所能驱动的力量是其他东西无法取代的,而这份力量正是当前课堂改革所迫切需要的。本文拟对课堂愿景的内涵、现实诉求及建构做一阐述。
愿景是人们所持有的意象和景象。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人们发自内心的、渴望实现的愿望;二是要建立具体生动、可以看见的景象。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愿景。课堂愿景是课堂中个人愿景互动成长而形成的师生普遍接受和认同的共有的愿景。它是一个课堂中师生发自内心的共同目标,是蕴藏在师生心中一股令人深受感召的力量。如果个人心中分别持有相同的愿景,但彼此却不曾真诚地分享过对方的愿景,这并不算共同愿景。当人们真正共有愿景时,这个共同的愿望会紧紧将他们结合起来。个人愿景的力量源自个人对愿景的深度关切,而共同愿景的力量是源自共同的关切[1]。因此,课堂愿景不是教师、学生个人愿景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尊重、分享个人愿景的前提下,个人愿景与团体愿景相整合的结果。
课堂愿景不同于课堂目标,但其源于和高于课堂目标。课堂目标往往追求统一和确定性,常常将目标预设为学习的结果,忽视学生的需求和实际,使学生只关注自己的竞争位置,漠视知识意义构成,将学习视为工具,将学习体验视为获得某种外在结果的手段,导致学习动机与学习任务本身的游离。课堂愿景内隐多层次的目标与愿望,具有自由和选择性,学生可以自己选择是掌握基本的知识、技能,还是有余力朝着某方向提高和深化。它注重目标在教学情境中相互作用而生成,而不是强加的。它可以消解目的与手段、过程与结果的二元对立,很容易将学习体验转化为内在激励的源泉,让学生把自身的努力看作是消除无知的过程,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从这一角度而言,课堂愿景是课堂的灵魂,它能提供具有创造性的学习动力,引导师生从共有的目标、价值观与使命感出发,生成优质的课堂文化,追求富有创造力和文化气息的学习环境。
课堂愿景的涵义彰显其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清晰性,课堂愿景应当是清晰的,任何成功的愿景由最初的构想到显示,都是清晰可辨的,模糊的思想产生不了真实的事实;二是持久性,课堂愿景应当是持久的,任何一个愿景实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应该是一个逐渐积累、逐渐沉淀的过程,因此愿景必须是持久的,是不因短期变化而改变的[2]111;三是独特性,课堂愿景应该是独特的,不同学年段、不同科目的课堂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目标,因此,每一个课堂都应建立起适合自己本身情况的愿景;四是共享性和双赢性,课堂愿景建立在个人愿景基础上,师生是愿景的共同凝聚点,因而具有共享性。而课堂建立共同愿景不仅仅只是为了实现课堂目标,在实现课堂目标的同时,学生也能够实现自己的个人目标。课堂愿景坚持双向的承诺,它既承诺通过团体不断学习,又承诺提供一个肯定个人价值观的、有活力的学习场。也就是说,建立课堂愿景能够给课堂和师生分别提供实现自己个人目标的条件和机会,具有双赢性。
基于对课堂愿景涵义与特点的理解,同时透视现实的课堂,我们认为课堂愿景的建构有着重要的现实诉求与意义。
课堂愿景将各自拥有强烈目标感的人结合起来,创造强大的综合效应,朝向个人及团体真正想要的目标前进,其产生的创造性张力远大于个人愿景所产生的创造性张力。课堂愿景会唤起人们的希望,特别是内在的课堂愿景,它会使人们在不断接近愿景的过程中,不断地重新思考和重新试验,创造出新的思考方式和行动方式,产生无限的创造力[2]113。事实上,当前的课堂缺少一种课堂愿景,常常是突出教师的意愿,而忽视学生的愿望,“学生们只会用心地听课,记住老师讲的每一句话,从而理解它们的逻辑结构与意义,并尽量一字不漏地把它们记载在活页笔记本上,以便以后他们记住这些笔记,顺利通过考试。……他们不需要产生和创造任何新的东西。”[3]这种学习方式充其量是“适应型学习”,这也是学生缺乏创造性和学习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只有当师生致力于实现某种他们深深关切的课堂愿景时,才会产生“创造型学习”和创造性的思想,并充分发挥创造性张力的积极因素,不断缩短现状与愿景的差距,最终持续实现每一阶段成长目标,达成可持续发展。
课堂愿景是课堂进步与师生共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它好比一面旗帜,激发起师生新的思维方式与行动方式。课堂所有成员的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都紧密围绕课堂愿景系统、有序地进行;它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遭遇困难或阻力时,产生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形成一种巨大的凝聚力,创造出强大的综效,从而达到“增值”的效果。反观当前的课堂,缺少的正是这种内在驱动力,教师往往依靠外在的要求或影响来达到某种目标,忽视学生本身拥有的丰富的教育资源和无限的内在潜力,常常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学习动机不明,学生学习的行为投入、认知投入与情感投入不均衡,甚至出现学习行为的假投入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师生有限的课堂资源,形成了事实上的学习效率的“耗值”现象。因此,通过课堂愿景对师生、课堂资源、课堂程序和策略的有效整合,既能保证课堂自身的健康发展,又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效率由外驱“耗值”变为内趋“增值”。
课堂愿景中含有课堂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对课堂集体、个人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引导作用。一个课堂若没有自己的清晰的价值取向,那么构建课堂愿景就只是一句空话。和而不同、兼顾学生个体本性与课堂众人一体,是建设课堂愿景的核心价值取向。建立课堂愿景,能够让成员把个人愿景放到整个课堂愿景中去实现,最终达到一种多赢效果。当前,我国还处在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过渡期,社会利益群体日益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来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和拥有不同的生活经历的学生,在思维模式、行为模式和价值观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无形间造成了课堂文化的多元化与不和谐。通过建立课堂愿景,找准学生间共享的阶段性成长目标,更容易激发所有学生沟通协作、团队学习的思想和行动,同时也会极大地诱导出同学们的团队竞争意识、身份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形成一种和谐的课堂文化。一旦大家确定为实现课堂愿景而努力后,众人为一体的理想状态和阶段性的课堂愿景就能够得以实现。这样,课堂成员既能实现自己的个人愿景,同时也实现了课堂愿景。
课堂愿景如此重要,是因为它是由个人愿景汇聚而成,凭借汇集个人愿景,课堂团体获得发展。但课堂愿景的形成需要建立在一定的价值取向基础上,同时还需要经过一定的过程与步骤。
1.长效取向。课堂愿景面向未来,关注过程,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和动力。这不同于以往的课堂目标,以往的课堂目标注重短效,忽视对过程的关注,片面追求眼前的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从而忽略了课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与困惑,未能形成持续改进的动力与能量,课堂质量长期以来一直不理想。因此,课堂愿景的建构应立足于长远,克服短效的诱惑,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归属感和幸福感,不图一时的短期效果而忽视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机会。
2.服务取向。服务取向就是指由制造适合课堂的学生向创造适合学生的课堂的转变。传统课堂受社会本位价值导向,加之“知识至上”、“教师本位”的影响,形成了教师主导课堂一切的现象,较少关注学生的意愿和需求。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当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成为课堂的首要任务时,课堂的服务性质作为新理念呈现在我们面前,课堂愿景秉承这种服务理念,对学生予以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一是面向所有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真正需求;二是对学生负责,尊重学生的意愿;三是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保证学生张扬个性的权利。
3.发展取向。课堂愿景的目标就是为了师生的共同优质发展,所以课堂愿景一是要关注学生的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智慧发展,还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三维目标的和谐度。二是要关注教师的发展,让教师在课堂里拥有创造的主动权,能充分根据自己的个性、学生与社会发展的需求来发展自己的教学个性,推进自己的专业发展[4]。三是关注课堂团队的发展。因为课堂愿景的实现需要教师之间、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密切合作。单纯的竞争并不利于整体的发展,如果缺乏彼此鼓励、协调、合作的团队氛围,对教师而言,就无法使教学能量得到迅速提升,对学生而言,无法获得优质的教学和有效的学习,进而也难以获得优质的发展。只有三者相互作用,才能达成课堂愿景的目标,实现双赢的目的。
将个人愿景升华为课堂愿景还需要经过一定的阶段与步骤:
1.考察与了解。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间,对课堂现实的文化氛围、学习资源、精神风貌、学生基础等进行综合的考察,重点是发掘课堂中的闪光点,激发学生对课堂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信心。了解学生真正需要什么,发动全体学生设计课堂的未来图景,持续不断地鼓励每个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个人愿景,并给予充分的尊重,不要将自己的个人愿景强加给学生。
2.倾听与咨询。倾心倾听,多方咨询。了解学生个人的愿景,允许和包容不同意见的存在,在有技巧的讨论和深度会谈后,适度引导,找出不同意见下的假设,并把个人各种愿景综合起来。同时,充分听取家长和各科教师的意见,完成愿景规划,初步提炼出一个切合实际的课堂愿景。
3.探寻与预测。当课堂愿景初步形成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探询、分析愿景,让学生看到愿景的好处,将课堂愿景化为每个师生共同的内在信念,使所有师生接受愿景,调动学生个人和团队发展的潜力,形成彼此间的良性互动与竞争。同时,要预测障碍,冷静分析现实与愿景间的距离以及实现课堂愿景可能碰到的困难,将要采取的对策以及所需的支持。
4.表达与共享。发表宣言,用共同宣言的形式表达全体学生的课堂愿景,以此作为前进的动力,成为感召力的源泉。而且,教师要引导学生共同维护课堂愿景,使课堂中的全体师生认同并体会到学习的意义,愿意参与和分享这个共同任务,使课堂中的每位师生都负有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对自己负责,对大家负责。只有当课堂中的师生都参与进来并积极投入时,才具备了实现课堂愿景的可能性。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5]。
在创建课堂愿景时,要避免课堂愿景仅仅反映教师或课堂中少数学生的愿望,否则,多数人不予认同或抱怀疑态度,那不是真正的课堂愿景。课堂愿景要切合实际,合理、恰当的课堂愿景才能产生较大的期望值。课堂愿景要和个人需要和个人目标紧密联系起来,用课堂愿景充分整合个人目标,使课堂愿景凝聚课堂全体成员的期待,成为课堂中师生的共同关切点,这样的课堂愿景是人人衷心向往和认同的。那么,如何测定课堂中的师生对愿景的认同度呢?彼得·圣吉设计的测定成员对共同愿景认同程度的层级图为我们提供了参考[6],见图1。
图1 测定成员对课堂愿景认同程度的层级图
从图1可以看出,对愿景认同度的最高层次是“奉献”,只有多数成员能达到“投入”和“奉献”层次,课堂愿景才能真正得以建立。而愿景对每个人产生的实际动力作用是有差别的,有的人可能冷漠,有的勉强遵从,有的人适度遵从,还有的人非常投入。动力作用的差别源自人们对待课堂愿景的态度不同。因此,课堂愿景生成以后,不能束之高阁,而应将其付诸教育教学实践,在实践中开发课堂愿景,在实践中逐步实现课堂愿景。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郭进隆,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238.
[2]陈瑞君,赵冰.解析组织的共同愿景[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11-113.
[3](美)E弗洛姆.弗洛姆著作精选:人性、社会、拯救[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612.
[4]余文森.优质教学的教学论解读[J].教育研究,2007(4):66-71.
[5]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J].教育研究,1997(9):3-7.
[6]张声雄.第五项修炼导读[M].上海:三联书店,20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