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体制机制研究

2011-03-19 05:02狄建明任鹏云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天津市天津职业院校

狄建明,李 霞,马 晖,任鹏云

(天津市教委研究室,教委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天津市 300000)

一、本子课题研究的背景

2005年,教育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协议,确定了“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等五项试验内容。2006年出台的《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又确定了“示范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十大工程”。2007年8月,召开了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双方就共建“滨海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每年在天津举行“全国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以及推进就业准入制度等九项内容达成协议,进一步明确了试验区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和任务要求。2009年2月,召开了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黄兴国市长和周济部长共同签署了《会议纪要》,双方就“加快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积极探索职业教育德育工作新机制”等10个方面达成共识。四年多来,按照《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要求,试验区建设不断推进,试验区建设内涵不断丰富。

《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切实加强职业教育的理论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内在规律和特点。本课题作为国家教育科研“十一五”重点课题《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子课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重点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体制机制方面进行研究探索。

二、本子课题研究的意义

多年来,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主要途径,紧紧把握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和建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的重要机遇,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探索出一条具有天津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特别是在职业教育改革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面始终走在全国前列。因此,深入总结研究天津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实践经验,对于推动全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总结研究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是推进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将有力地促进天津发展,进而提升环渤海地区的国际竞争力,形成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之后又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并且在探索新时期区域发展的新模式,服务、辐射和带动区域经济振兴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目前,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取得突破性进展,八大产业功能区建设正在加快进行,京津城际高速铁路、滨海国际机场扩建等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日新月异。围绕先进制造业,百万吨乙烯炼化一体化项目、空客飞机总装线、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等二十项重大工业项目正在加快推进。

进一步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人才是第一资源。滨海新区与深圳特区、浦东新区一样,除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之外,同样急需大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十一五”期间,天津市每年将新增劳动力28万人,而全市每年的大中专毕业生不足15万人,各类人才缺口很大。近几年,天津市进城务工人员的数量急剧增加,到2006年底,已达136万人,这些人中45岁以下的占95%以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5%左右。如何有效地实施“先培训后就业、先培训后上岗”,强化就业准入制度,将人力成本优势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一个非常急迫的现实问题。

解决好这个发展的“瓶颈”问题,关键在教育。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要求全市教育系统一方面要把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抓好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重点人才三个关键,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办出水平;另一方面要立足于滨海新区建设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的需要,加快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努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产业大军。因此,天津市与教育部合作办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抓住了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历史机遇,对于促进教育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改革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探索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总结研究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在天津具有历史传统和现实基础

天津作为中国北方经济中心,老工业基地,历来就有重视职业教育的传统。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也是中国最早举办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地区之一。早在19世纪60年代,伴随着洋务运动开展,洋务学堂、实业学校也在天津应运而生,“工学并举”成为当时创办实业和兴办学校的重要思想。新中国建立后,国家在天津进行了“半工半读”试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两种劳动制度、两种教育制度”的战略构想,曾对全国产生过重大影响。天津历届市领导班子都非常重视职业教育。2002年和2006年,市委、市政府两次召开全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制定了两个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应该说,天津在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方面是有传统,有基础的。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经济步入了快速增长期。新的形势,对高新科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强烈。天津在对传统教育模式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趋势、市场经济特点和城市定位,找到了更加贴近人的发展、企业实际和市场需求的新思路,即专业理论和实际能力相结合,课堂教学和工作实践相结合,瞄准培养目标高素质,增强培养过程灵活性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发展职业教育必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必须紧紧围绕行业、企业需求办学,这样才能更具生命力。天津成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之后,各职业院校紧贴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不断转变办学观念,积极创新培养模式,紧紧围绕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优势产业和重大建设项目,努力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天津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走出了一条具有天津特点的职业教育发展新路。

三、本子课题研究的目标、方法、步骤

本课题研究旨在通过深入总结研究天津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实践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路径。

本课题采用文献分析、调查访谈、案例研究等方法,从2006年12月组建课题组开始,经过2007-2008年近两年的研究,到2009年初形成研究报告初稿,通过专家论证,修改完善,至2009年底形成研究报告送审稿。

四、本子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

教育体制机制一般是指国家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有关教育事业管理权限划分的制度,以及其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也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联系密切,其体制机制更为复杂,既有教育领域的公益属性,又有经济领域的效益属性。多年来,由于传统教育思想、办学模式的束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的影响,我国职业教育在办学体制上行业企业主体缺位现象比较严重,在管理体制上政出多门、政策抵触、效能递减,在投入体制上学校经费来源单一、缺乏后劲,在招生体制上学校缺少应有的自主权,等等。天津作为国家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在改革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方面做了深入探索。

(一)天津已形成政府统筹,主要依靠行业、企业办学的多元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

前几年,政府机构改革时,大部分行业主管部门退出政府序列转制为企业性质的集团总公司。当时,许多省市将行业所属职业学校收到教育行政部门管理,社会上关于行业是否继续举办职业学校的问题存在争议。天津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依靠行业办学不变,教育经费渠道不变,额度不减,教育行政部门加强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其主要原因:一是历史进程有传统,无论是天津近代工业的实业学校,还是新中国初期的半工半读学校,都是行业企业办学为主;二是政策法规有要求,《职业教育法》和中央有关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两个决定,都明确了行业企业办学职责;三是产业发展有需求,职业教育与经济建设关系最直接、最密切,两者相辅相成;四是办学单位有积极性,行业企业剥离办社会的职能,但不愿将所属职业院校推向社会,他们认为企业办职业教育不是负担,而是支撑企业今后发展的人才“蓄水池”。

行业企业办学的优势就在于职业院校的教改有方向,专业好定向,课程更实际,实习有场所,就业有去向,师资有来源,投入有保障,校企好结合,服务更贴近。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两不变、一不减、一加强”的办学模式和运行机制,有利于政府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法》,依法治教;有利于行业企业调动各种资源办学,实现投融资渠道和资源调整的多元化;有利于学校在专业课程设置、“双师型”教师来源、学生生产实习和毕业生就业出路等多方面紧跟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保持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目前,全市4/5的高职院校和2/3的中等职业学校由行业举办,天津已形成依靠行业企业办学为主,多元办学形式共存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

例如,天津二轻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为了加强其所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领导班子建设,由集团公司党委任命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兼任学院党委书记,由集团公司总工程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兼任学院院长,并由行业领导出面,在行业内划拨土地,调整置换,多方融资,为学院解决基建和资金等问题,使学院在短时间内形成了本学规模,实现了快速启动。该学院现有占地面积324亩,固定资产已达1.37亿元,在校生总数达到6853人,并成为全国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二)天津通过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了职业院校布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职业教育涉及面广,应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天津市领导多次深入职业学校调查研究,指导职业教育工作,亲自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市长兼任天津市科教领导小组组长,经常听取有关部门的汇报,研究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措施。市委还明确一名常委和一名副市长具体负责推进高标准职教体系建设工作。其他市委常委、副市长也都在分管范围内抓职业教育布局调整。因此,职业教育在发展经济、稳定社会、提高城市综合素质等方面的作用大大增强。

按照国务院和教育部的要求,天津市建立了由分管市领导牵头,各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天津市职业教育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职业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以加强对全市职业教育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其日常办事机构设在市教育行政部门。市教委在机构改革中保留了职业教育处、成人教育与培训处,2004年又新组建了高职高专处。这在全国也独具特色。

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天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整合和有效利用现有各类教育资源,合理规划全市职业学校布局,防止低水平重复办学和资源浪费,大力提升办学层次,积极发展优质教育,使办学效益显著提高。一是整合资源,发展高职。许多高职都是整合了行业内的研究所、企业、培训机构、党校、成人中专的资源建立起来的。二是调整中职学校结构布局。支持各区县办好一所职成教中心,联合重组一批中职学校,如一商校与建材中专合并、仪表无线电中专与技校合并等,还撤掉了一批卫生类、师范类的中专学校和成人学校。三是整合区属职工大学、中专、职校等单位,办好一所社区学院。四是规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使其有编制、有级别、有经费、有校舍。五是推进产教结合、校企合作,建立了8大滨海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和93个校外实训基地。

几年来,在原有1所职业大学的基础上,调整重组了26所高职学院,整合土地近万亩、校舍200万平方米、教学仪器5亿元,安置企业职工2000余人,新增高职专业194个。各类中职学校由430多所调整为122所,基本消灭了薄弱校,校生均规模不断提高,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扩展。目前,全市已组建了16个行业性、区域性等不同类型的职教集团。职教集团的建立,使单一的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投资体制向多元体制转化。这项改革创新,也是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调整建设都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采取各行业内部资源的置换与整合,学校少量贷款,并用财政贴息的办法进行的。如,天津百利机电控股集团公司整合两校(天津职工机电学院、天津机电工业学校)一厂(天津电器控制设备厂)资源,组建了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天津一轻集团(控股)公司将两个市级科研所(天津市轻工业化学研究所、天津市硬质合金研究所)和一个中日合资企业(达一琦公司)整建制并入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组成产学研实体。

(三)天津坚持围绕市场变化调整专业设置,形成了适应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办学机制

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市主要领导提出,天津社会经济发展寄希望于职业教育,高层次的尖子人才可以引进,但是高素质的百万产业大军不能引进,主要靠职业教育培养。几年来,天津市职业院校都建立了产教结合委员会制度,加大企业参与学校管理的工作力度,形成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实施了职业教育学分制度,使提前取得就业岗位或家庭确有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分阶段完成学业;同时,制定了加强实践教学的实习制度,保证中、高职学生在学期间分别不少于一年和半年的顶岗实习;推行了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制度,要求一方面从企业引进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到学校担任专兼职教师,另一方面教师要每年不少于两个月的企业生产实践,以保证学校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

随着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天津步入了全国发展最快地区的行列,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企业经过“嫁改调”,技术装备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这时对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很大。由于天津市职业教育超前发展,因此毕业生能及时充实到生产第一线,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近年来,天津市企业技术改造后充实的技术工人,94%以上来自职业院校。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近两年的就业率均达95%以上,有90%以上的外地学生在天津找到了就业岗位,毕业生供不应求,许多在校生还未毕业,就已被企业提前选中。正是这种好的就业形势,以及职业学校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正在转变着人们的求学和就业方式。

天津各职业院校还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科学合理地设置专业,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重点围绕支柱产业,瞄准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环保产业的急需,加快对数控技术、软件编程、生物技术、医药、冶金、汽车、海洋化工等技能型人才培养;加大对物流专业人员、海河商贸服务人员、都市旅游服务人员以及涉及农副产品产供销各环节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这些做法,使职业教育教学更具针对性,同时也为学生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与一汽丰田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T-TEP学校,是利用日方提供的教学设备和教材,采用订单制培养方式,定向为该公司在天津的各经销店以及一汽丰田汽车总装厂输送优质毕业生。天津市的一家大型连锁企业的两个汽车4S店建成开业,急需40名汽车专业的员工加盟,学院马上调整教学计划,通过短期的强化培训让这些学生先到企业去实习和工作,然后再利用其他时间把所缺的课程补上。这样既解决了企业所需,又创新了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教学过程。行业企业办的职业学校都要求学生取得学历和职业资格双证书,毕业生用得上,留得住,深受企业欢迎。如,摩托罗拉、三星电子等公司在津企业的一线工人,有90%以上来自我市电子仪表总公司所属的职业学校。

经过几年调整,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与天津市产业结构形成了有效衔接。为满足产业发展的要求,职业院校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实行“订单式”培养,出现了“天钢班”、“丰田班”等教学形式,职业教育正在成为调剂劳动力余缺的蓄水池。目前,各职业院校在机械、电子信息、化工、冶金、物流、服务业等行业中有1000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其中,有些基地就建在滨海新区的摩托罗拉、三星电子等企业中。经过这样培训的毕业生,企业非常欢迎。正是由于“出口畅”,所以带来“进口旺”。许多高职学院招生录取分数高于本科二批分数线。这些年,天津没有出现“技工荒”问题,这与天津市委、市政府超前谋划职业教育密不可分。

(四)天津坚持以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建立了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的投入体制

天津市在职业教育投资体制上改革创新,采取政府支持、办学主管部门配套、职业院校建立发展基金、社会捐资助学等多渠道筹措方式,努力增加职业教育的投入,探索出一条有利于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多元化投入体制。

一是天津市各级财政部门根据职业教育发展需要,积极增加财政投入,支持职业教育更新实习设备,改善办学条件。财政用于职业教育的经费,主要是职业院校人员费用,确保公用经费逐年增长。二是职业学校主管部门和办学单位也加大对所属学校的扶持力度,通过资源置换、资金补贴等方式支持学校建设。三是金融机构还通过信贷方式,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政府给予贴息。四是合理确定职业学校的学费标准,要求学费收入全额用于学校办学。五是市、区县政府都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农村劳动力培训;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中,还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农村职业学校建设。六是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国家机关向职业教育事业捐赠,并按规定享受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七是要求市、区县财政、审计部门要加强对职业教育经费使用的管理和监督,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这一系列措施,使天津市逐步建立起政府、办学单位、受教育者和用人单位共同分担的经费投入机制。

例如,根据天津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制定职业学校不同类别的生均经费标准;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市级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除经常性拨款外,市、区县人民政府每年都安排一定数额的职业学校教育补助专款和贷款贴息;城市教育费附加中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市政府增加职业教育专项经费;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职工培训经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可以按照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市、区县级财政用于支持农业发展、扶贫开发等相关专项资金,根据实际情况,可将农民接受职业教育和培训纳入支持范围;鼓励企业及个人投资职业教育,同时享受国家有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非营利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职业教育资助和捐赠,并按规定享受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等等。

天津市制定了《职业教育“十一五”投资规划》,市政府设立职业教育专项资金,五年投入5.5亿元,行业主管部门和学校配套投入10.1亿元,主要用于实训基地建设、示范校建设、职教中心建设、师资培训、专业建设和教材开发、技能竞赛、国际会议和助学金等,由天津市教委、发展改革委和财政局共同组织实施。

天津市在2006年就投入500万元,对5000名家庭困难的中职学生进行资助。2007年,国家新的资助政策出台后,天津市政府加大资助力度,在保证国家助学金按规定全额发放的基础上,又增加投入1028.6万元,设立“天津市政府助学金”,对没有获得国家助学金的一、二年级学生每生每年资助500元,将中等职业教育助学政策覆盖到全部中职学生。

(五)天津不断深化招生制度改革,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的资源优势,积极搭建职业教育为全国服务的平台

通过深化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实行“春季招生”、注册入学、“3+2分段培养”、“五年一贯制高职教育”等试验,积极推行“双证书”和“多证书”教育,并且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培养,扩大了职业院校招生自主权,加大办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力度。

天津市与中西部地区广泛开展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每年定向在中西部地区招收部分初、高中毕业生。天津市教委还与西部省份签署协议,三年内为西部贫困地区培养培训1万名中职学生。这些中西部地区的孩子毕业后,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天津就业,这既解决了家庭脱贫问题,也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创造了一种新的机制。

天津市精心选择和组织本市部分省部级重点以上中职学校与西部地区进行合作办学,以定向招生、定向培养方式,为西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为西部国家重点建设工程培养急需的实用技术人才。仅2006年,天津中职学校面向中西部地区就招生2.5万人。

坚持扩大招生与推荐就业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天津优质职业教育和培训资源及就业优势,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与中西部及农村地区职业院校广泛开展合作办学。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通过采取“1+2”、“2+1”、“1+1+1”等多种灵活方式,进行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大力提倡校企合作办学、连锁办学、集团化办学,不断扩大招收外地学生的规模。同时,还充分利用天津优质职业教育资源,选择企业急需的专业,采取定向、定单等形式,面向中西部地区,开展招收完成高中阶段教育学生的试点工作,为外地和本市企业培养紧缺人才,为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职业教育就本质而言,是为就业服务的教育。提供更多类型更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机会,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接受教育和就业的需求,是践行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为此,天津市职业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密切职业教育招生制度改革与劳动就业的联系,使职业学校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相衔接,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相沟通,不断加强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努力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同时,拓宽了职教人才的就业通道,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应该讲,上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来自普通劳动者家庭,政府有责任让这些孩子也接受优质教育,为他们就业创造条件,这也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这些年,天津职业学校不仅没有乱收费,而且对近3000名学生减免学杂费,总计达611万元,目的是让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也能上学,进而让家长放心,为政府做劲。

天津还把27个国家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和4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做大做强,使其发挥更大辐射和带动作用,以此把天津建成全国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十一五”期间,天津将重点建设50个实训基地和40所示范校,总投资将达到15亿元,其中市财政投入5.5亿元。目前,有33个校内实训基地、25所职业院校被列入首批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和示范性职业院校重点建设单位。这些项目,基本涵盖了职业教育主要专业领域,与滨海新区优势产业和重大建设项目都有对接。如,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对空客A 320项目,渤海职业技术学院和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对百万吨级乙烯、千万吨级炼油项目,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对冷轧薄板、无缝钢管项目等。

(六)天津改革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实践探索

一是改革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必须坚持政府统筹。职业教育涉及面广,应加强领导、统筹规划、综合协调。天津的实践表明,政府统筹管理是关键,依靠行业企业办学是出路,多渠道融资是保障,集团化办学是趋势,招生制度改革是活力。

二是改革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必须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市委、市政府提出:在天津市构建起规模适度、结构合理、质量较高、与普通教育互补、特色明显、与本市主导产业和支柱行业紧密结合、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高标准职业教育体系,并将其纳入天津“十一五”期间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作为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的重大举措。

三是改革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必须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天津市坚持依靠内涵发展,不铺新摊子,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优化配置,实施战略重组。在调整中,职业教育资源不仅没有流失,还吸纳了部分社会资源,达到了把职业学校做大、做强、做精的目标。

四是改革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必须坚持多元化办学体制。天津市坚定不移地依靠行业企业兴办职业教育,积极发展民办和中外合作办学形式,全市形成了以政府办学为主导、行业企业办学为主体,民办、股份制、中外合作办学等为补充的多元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

五是改革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必须为社会和谐稳定服务。天津社会稳定,青少年犯罪率在全国处于最低水平,得益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市委、市政府要求,“初中毕业生不能满街跑,要让他们去接受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然后到企业工作,逐步做到高中毕业生经过高等职业教育再就业”。在天津,职业学校毕业生爱劳动、有技能,好找工作,特别是下岗职工家庭的子女经过职业教育,有孩子上班,家庭生活就有了基本保障。同时,通过实施“全面提高职工素质工程”,还建立了21个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基地,共培训下岗职工20万人次,再就业率达到82%,保证了社会和谐稳定。

(七)关于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延伸研究的设想

一是要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将劳动观念和技能培养贯穿于终身教育,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二是要随着经济社会结构调整,不断完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统筹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益;三是要继续加大财政投入,支持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四是要强化“双师型”教师培养,增强教师与企业合作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五是要推进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开拓新型合作领域,进一步提高职业院校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技能型人才的能力。

在具体项目上,一是在海河教育园区研究探索建立新型管理体制,研究管理机构及其工作职能;二是在滨海新区研究探索统筹区域职业教育的管理模式;三是逐步规范地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取消中专、职高、技校称谓,统称中等职业学校;四是探索给予省级政府更大的统筹管理权限,如招生计划权、高中职学费制定权、招生录取权、企业用工标准制定权等。

猜你喜欢
天津市天津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如果天津有“画”说
有趣的云
如果画笔会说话?
天津市津农果树研究所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天津卷
《天津之眼》
天津市第三届“未来之星”初中数学邀请赛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