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网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

2011-03-18 08:41司姣姣
图书馆学刊 2011年8期
关键词:图书图书馆用户

司姣姣

(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河南 焦作 454000)

司姣姣 女,1981年生。硕士,助理馆员,已发表论文6篇。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自从2005年杨勃创造出豆瓣网以来,豆瓣网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分析、评价“豆瓣”,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因此,以“书评”起家的“豆瓣”逐渐引起了图书馆学者们的关注。

1 图书馆界关于豆瓣网的学术研究

笔者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豆瓣”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整理,截至2010年12月,在图书情报期刊上找到对豆瓣进行研究的文章总计11篇。从2007年黄静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发表了《从豆瓣网看Web2.0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变革》开始,豆瓣逐渐走进图书馆学研究的视界。从文章在期刊上的分布情况来看,有7篇发表在了当年的图书情报核心期刊;其中独著8篇、合著3篇,不仅有同单位人员合作,也有跨单位的合作;研究的人员涉及范围广泛,含助理馆员、馆员、副研究员、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生导师、教师、副馆长以及研究所人员。“豆瓣”的知名度以及图书馆界对其的关注度可见一斑。

通过对文章的研读分析,“豆瓣”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主要集中在探讨、借鉴“豆瓣”的成功经验以促进图书馆的OPAC改进上。“豆瓣”作为Web2.0网站的优秀代表,具有Web2.0网站倡导的互动、分享、鼓励用户参与等重要特点。黄静指出:“目前高校图书馆只提供用户自己的借书记录,读同一本书的读者并没有互动起来。”在分析了“豆瓣”吸引力的基础上提出了Web2.0下高校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可能的两个主要发展方向:资源利用和交流沟通。[1]肖蕾的《用OPAC2.0的标准比较汇文、读秀、豆瓣》从OPAC2.0的角度以Worldcat为参照对汇文、读秀、豆瓣的目录服务进行了比较,并对三者的优势与不足作出了分析,指出豆瓣在个性化、社会化服务方面表现最佳,有些地方甚至超越了Worldcat,这也是其能在短期内集聚大量人气的法宝。[2]司姣姣在《当图书馆遇到豆瓣》中分析了豆瓣的成功之处、图书馆落户豆瓣、图书馆OPAC实现指向豆瓣的单项链接,指出了图书馆与豆瓣合作的技术上与经济上的可行性,对图书馆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思考,面对豆瓣,图书馆该如何应对,采用合作的策略无疑是明智之举。[3]继而赵丽华的《豆瓣的成功与图书馆的发展》指出,面对挑战,图书馆应对的策略应该是:与之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图书馆2.0向前发展。《从豆瓣网看Web2.0时代OPAC的改进》中,李灿通过介绍OPAC的现状,比较豆瓣网和OPAC的优缺点,阐述了Web2.0环境下图书馆OPAC的改进,并探讨了改进的方向,文章指出豆瓣网的成功使图书馆的OPAC更加注重对用户的服务互动,促进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变革。[4]吴江通过《OPAC与豆瓣融合改进体现FRBR的编目模式研究》分析MARC数据的缺陷,介绍OPAC与互联网图书编目系统的融合现状,阐述将OPAC与豆瓣融合改进并体现FRBR编目模式的构想,提出解决豆瓣的自由分类与OPAC的图书分类数据对接的方法,改进豆瓣的书目数据组织,构建立体的书目检索模型,并通过案例验证其能提高检索效率。[5]

此外,围绕着豆瓣网的tag模式、推荐系统、社会网络关系模式等与图书馆服务亟待改进的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如于明洁在《豆瓣网tag模式对图书馆信息组织的启示》中介绍了豆瓣网基于tag(标签)的图书信息组织模式,总结出tag不同于传统层级式图书分类、更加注重信息内容关联以及强调用户参与的特点,分析对比图书馆用户的信息需求和图书馆现有信息组织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引入新的信息组织方法、改变被动的信息提供方式的改进思路,并对图书馆利用tag的可能性进行了阐述,对图书馆引入tag信息组织进行了理论设想。[6]范旭的《以豆瓣网和中国国家图书馆为案例的网上书目推荐系统研究》中通过对豆瓣网和中国国家图书馆的网上书目推荐服务的调查,从有用性、易用性、满意度、可找到性、普及性和可靠性6个方面对它们进行了比较,概括了传统型网上书目推荐系统的优势和改进意见。[7]李慧美、陈朝晖、杨广锋的《从豆瓣网看图书馆学科信息服务的改进》里指出,我国图书馆学科信息服务在用户参与方面存在不足,与豆瓣网的社会化网络服务比较,建议在学科服务中引入社会性软件,建立学科信息服务网络平台,改进现有的学科信息服务。[8]姚媛、郑巧英的《基于用户信息行为的高校与社会信息资源网站服务功能的比较研究》中针对目前高校信息资源网站服务功能与使用率未成正比发展的现象,对高校和社会信息资源网站各自用户的信息行为和现有服务功能进行调研,比较二者各自的特点和优缺点,探讨与借鉴社会信息资源网站的特有服务功能。最后,基于用户信息行为和高校信息资源服务功能的拓展障碍,从明确用户信息需求、提升服务功能、转变用户角色和创新服务4个方面提出高校信息资源[1]网站的服务功能拓展策略,以期为高校信息资源网站提高服务质量和使用效率提供参考。[9]羌丽、张学莲、侯汉清的《图书大众标注评介——以豆瓣网为例》则是对豆瓣网图书的大众标注进行调查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实例,将其与传统的主题标引进行比较,借此剖析大众标注的优点与存在的缺陷,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规范性意见和措施,最后展望豆瓣网在Web2.0时代下的发展前景。[10]

2 豆瓣网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

2.1 豆瓣网上的“图书馆”

形式多样的“图书馆”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豆瓣上,不仅有图书馆工作人员创立的图书馆小组,还有读者自己创立的图书馆小组;既有依托实体的图书馆小组,又有纯虚拟的图书馆小组;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私人图书馆、民间公益图书馆等纷纷登场。以“图书馆”为主题的豆瓣小组,形式上日趋多样化,内容上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了豆瓣网上图书馆小组的建设中来,[3]利用豆瓣网的便利平台开展图书馆服务。

2007年12月的统计中发现,已经有一些图书馆在豆瓣上安家落户,在豆瓣上的小组搜索中利用“图书馆”做检索词可以粗略统计到48个(经剔除)小组。这些“图书馆”小组中既有虚拟的图书馆小组,又有实体的图书馆小组,涉及和图书馆有关的诸多方面。其中最早的为2005年12月10日的“我爱图书馆”;比较有影响的是“首都图书馆”——2006年4月创立,已有477人,其标签为“爱书的你谈你爱的书”;“图书馆学讨论”小组则是“有关图书馆及其作为学术的一切”;而在“湖南图书馆”中则指出“豆瓣很有意思,整个一开放型图书馆”。而且不断出现很多实体的图书馆逐渐在豆瓣安家。2011年1月12日统计时,在豆瓣网上的小组中,利用“图书馆”做检索词可以检索到636条。[11]经剔除与图书馆主题无关的小组共有260个。“我爱图书馆”的人数达8139人,“首都图书馆”已经达3345人,越来越多的实体图书馆在豆瓣上落户,如2008年创建的“清华大学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2009年创建的“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2010年创建的“深圳大学城图书馆”等,此外还有号召有闲置的适合中小学生读物的朋友们,欢迎踊跃捐献给贫困山区孩子的“希望图书馆”,帮助盲人阅读的“天使之眼——盲人虚拟图书馆”,更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旨在面对面交流的“真人图书馆”、CC“真人图书馆”读书俱乐部。

2.2 图书馆与豆瓣网之间链接的实践探索

以“书评”起家的豆瓣网,以其强大的凝聚力和黏着力,吸引了众多人的眼球,创造了大量的优质资源。甚至一度被图书情报学者刘炜列为Google、百度(Baldu)、Amazon、当当(Dallgdang)之后的图书馆职业的十大敌人之第五。面对Web2.0的挑战,只有“把图书馆2.0坚决进行到底!”才是图书馆的发展之路。

豆瓣网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其在阅读上的导读功能、个性的推荐服务、协同推荐、沟通交流,乃至它的商业化服务之价格比较等,豆瓣网的服务创新和改进不断地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与之相比,图书馆OPAC功能的有限性,图书馆服务交流的欠缺与障碍,使得图书馆的服务提升成为顺应Web2.0趋势的必然之路。随着豆瓣网在图书情报领域的知名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豆瓣网进行了不同角度的分析,学术上的研究也在推动图书馆服务实践的改进,在图书馆OPAC的升级上尤为明显。豆瓣网的成功使图书馆的OPAC更加注重对用户的服务互动,促进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变革。国内一些高校早已经瞩目豆瓣的成功经验以及它对大学生阅读的导向作用,在最新改版的北航图书馆书目检索系统中,每本图书的详细资料页上均可看到“相关资源”一栏,分别外链至豆瓣和Google。[1]图书馆自动化厂商汇文公司对OPAC进行了2.0升级,其新版OPAC2.0中就包含豆瓣的链接模块。此外图书馆技术人员通过开源软件不断改进OPAC,为读者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如香港科技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等。

在实践上,将图书馆OPAC链至豆瓣上已经不再是什么难题,通过汇文公司新版OPAC提供的新功能就可以实现,尽管目前OPAC和豆瓣只能用ISBN号来链接。在图书馆的计算机上利用Firefo、浏览器可以安装滑猴子(easemonkey)插件的方式在豆瓣上找到该图书馆的书目信息也已经不是难题。豆瓣除了提供网上书店的链接,还通过Mashup技术链接到很多图书馆的OPAC。[3]通过技术处理可以在豆瓣上找到一所大学图书馆的馆藏书目信息。2008年12月25日,厦门大学图书馆吱声网上发布了豆瓣网的图书馆馆藏书目信息扩展脚本,可以使图书馆用户使用豆瓣发现自己感兴趣的新书,在豆瓣上与口味相同的豆友相互交流。[12]最初在《当图书馆遇到豆瓣》中的图书馆与豆瓣网合作互通的设想已经有了实践的印证,通过技术的发展、资源的开放,合作趋势已经初见端倪。

3 豆瓣网的成长对图书馆发展的启示

自2005年诞生以来,“豆瓣”从来没有停止成长的脚步,从最初的口口相传,精英落户,到其不断的草根化,恰恰体现了Web2.0的精髓。从“小众”的“书评”网站,成为逐渐涵括电影、音乐等专题的日渐繁盛、不再“孤独”的社交网站。当外事问Google,内事找百度,买书上当当,读书看豆瓣的时候,日益丰盛的“豆瓣”早已不是小菜一碟,豆瓣网对图书馆工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对图书馆服务形成的冲击引人深思。

3.1 图书馆与豆瓣网交互链接的实现

图书馆人在图书馆与豆瓣网交融的探索上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尽管利用ISBN号的链接从图书馆到“豆瓣”和从“豆瓣”到图书馆都得以实现,但在完全实现图书馆对“豆瓣”的交互链接上仍有很大的探索空间。“豆瓣”上的用户资源与图书馆的用户资源还尚未实现融合,大学图书馆用户的借书单能够导入到“豆瓣”吗?图书馆与“豆瓣”能给它们共同用户带来无缝链接体验吗?图书馆可以开放用户的借书单吗?图书馆与豆瓣的交互链接的实现涉及了技术、利益、隐私等多个层面问题的解决。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

3.2 图书馆今后发展的方向

豆瓣网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网站,借用创建者杨勃的定位:“一个对人们有用的网站。”由于豆瓣网的架构灵活地运用了Web2.0的技术,豆瓣在2006年就被“软件中国”评为最佳的技术应用网站。图书馆是什么?当伟大的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的图书馆五定律中的“书”逐渐被虚拟、抽象为信息、知识的时候,唯一不变的就是“图书馆是一个不断生长的有机体”。豆瓣网和图书馆在信息的组织上有着各自的优势与不足。豆瓣网对“微内容”、关联数据的灵活运用使得其在个性化、自动推荐、协同推荐上独胜一筹,而这恰恰是图书馆的发展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真正的图书馆2.0并未结束,而是刚刚起步。

[1]黄静.从豆瓣网看Web2.0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变革.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9):15.

[2]肖蕾.用OPAC2.0的标准比较汇文、读秀、豆瓣.现代情报,2008(6):172-177.

[3]司姣姣.当图书馆遇到豆瓣.图书馆杂志,2008(3):15-18.

[4]李灿.从豆瓣网看Web2.0时代OPAC的改进.图书馆学研究,2010(15):53.

[5]吴江.OPAC与豆瓣融合改进体现FRBR的编目模式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09(7):43.

[6]于明洁.豆瓣网tag模式对图书馆信息组织的启示[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12):99.

[7]范旭.以豆瓣网和中国国家图书馆为案例的网上书目推荐系统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8(8):44.

[8]李慧美,陈朝晖,杨广锋.从豆瓣网看图书馆学科信息服务的改进[J].图书馆杂志,2009(8):35.

[9]姚媛,郑巧英.基于用户信息行为的高校与社会信息资源网站服务功能的比较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0(15):56.

[10]羌丽,张学莲,侯汉清.图书大众标注评介——以豆瓣网为例[J].图书馆杂志,2009(2):26.

[11]豆瓣.[2011-01-12].http://www.douban.com/search?q=%E5%9B%BE%E4%B9%A6%E9%A6%86&cat=1019.

[12]图书馆吱声.[2011-01-12].http://news.xmulib.org/2008/12/post-30.html.

猜你喜欢
图书图书馆用户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