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威 徐 睿
(1.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图书馆,辽宁 抚顺 113001;2.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16)
根据图书分类法,可以将文献按学科属性的不同分别汇集在不同的类号下,而同类号下的文献通常有多种,为了便于对同类号下多种文献的管理和使用,还必须对同类书作进一步的个别化区分。同类号下用来确定图书先后排列次序的号码叫书次号,也称同类书区分号。图书馆界普遍使用的书次号有著者号和种次号,据统计,其中使用种次号的占80%。种次号就是根据同类号下每种图书分编时的先后次序,依次给予不同的顺序号而形成的号码。种次号具有取号容易,号码单纯、简短,适合排架要求等优点,一般情况下种次号取到多少,这一类书就大致有多少种,号越大,书越新。随着图书的不断增多与更新,图书馆的借阅室里就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同类号图书的种次号号码在不断增大,以至过千,书标打印出来冗长,使工作人员排架的难度增加,读者寻找特定号码的图书也变得不便。然而,在借阅室中实际存在的图书却没有这么多种,原因就是一部分藏书已经剔旧。针对这种现象,笔者提出一种解决方案——重新启用剔旧报废的种次号。
有人可能会提出,一般情况,种次号越大,书就越新,新书用旧号,就体现不出这种性质了。确实,用这种方法不符合传统的规律,但这种传统规律本身也不是绝对的。所谓新书是新到图书馆的图书,并非最新出版的图书,比如老版书重新翻印,被图书馆首次收藏,种次号应该是新的,排在后面,可是,它的版次却是很久以前的,也就是说它不是新书,却放在了新书的位置上。另外,读者在借阅室选书,选的是内容,而与书的位置无关。种次号的号码只是偶然的顺序,它们之间无内在关系,究其实质,种次号就是不同种书的区分号。因此,笔者认为,将已经剔旧、不存在的种次号重新加以利用,是完全可行的。
图书的排架是根据索书号来进行的,首先将同类号的书集中在一起,同一类号下又按种次号的大小来排列,既然是阿拉伯数字排序,当然是位数越少排列起来越容易。有人说四位数(9999)的种次号是一个绝对值,是个别馆可能达到的最大值。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不准确,从长远来看,只要图书馆买新书,种次号就要增加,加之某些图书馆还有特色馆藏,种次号突破4位数、5位数,甚至6位数都是可能的。如果将剔旧后种次号再利用,那么种次号最大号的增长速度就会大大减慢,而那个所谓的绝对值更是会大幅度地缩小,最终的实质会是借阅室空间的大小决定了图书的种数——即种次号的大小。种次号小了,排架自然变得容易。
重新利用剔旧的种次号,会不会造成混乱呢?在我们平时使用的机读目录系统中,一个索书号只能出现在一条记录中,如何实现种次号的再次利用呢?我们可以在剔旧的种次号后面加上“附注”,举例如下:一条记录的索书号为I247.5/1,里面含有5个复本,目前处于流通状态,馆藏地在第三借阅室,现在要将5个复本全部剔旧,剔旧后将索书号I247.5/1更改为I247.5/1[T],即在原有种次号后面加上“[T]”,“[T]”可以表示图书处于剔旧状态,不再流通。这样我们就可以将I247.5/1这个书号分配给另一种新书,摆放在原来图书的位置上。各图书馆根据实际情况,有的剔旧图书直接报废处理掉了,有的改为其他书库暂时放置,这时无须重新打印书标,按照原索书号排架即可,如果有个别读者需要查找这个书库的书,也能够找到。因为不在同一书库,不存在一号两书的情况,在空间上不会造成混乱。而在检索时以索书号为检索点,输入I247.5/1,系统会检出两条记录,从索书号上可以看出,有“[T]”标志的为剔旧图书,本馆曾经收藏过,这样在MARC系统中也就不会出现混乱了。
在现有的机读目录系统中,以汇文系统为例,只有将I247.5/1这个索书号删除了,才会在缺号库里提示出来,只将I247.5/1修改为I247.5/1[T],是不会自动提示种次号“1”是可用的,那就需要在程序中稍做修改,在识别种次号时,要从“/”后面开始一直到“]”,当“[T]”存在时,要将种次号与“[T]”视为一个整体识别,这在计算机程序中是可以实现的。本理论手动操作可行,如果将系统程序加以修改设置,就可实现剔旧时自动加“[T]”,这样就不会增加剔旧的难度,与过去的操作相同。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多卷书的书号有的采用分类号+种次号+(卷次号),如一本小说分上、中、下3册,索书号为I247.5/1(1)、I247.5/1(2)、I247.5/1(3),这样的书在剔旧时要将“[T]”加在种次号后,即I247.5/1[T](1),而不是整个书号的后面。同样,2版的图书采用“:2”,年鉴采用“=年代”,剔旧时都要将“[T]”紧跟在种次号后面。这样做是让系统程序便于修改。
从长远角度看,剔旧种次号的再利用,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意义。
[1] 孙艳,李玉荣.试析种次号的优化方法[J].山东图书馆季刊,2008(4).
[2] 吴碧霞.种次号优点新解.世纪之交:图书情报工作者的思考[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