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邓小亮
高安强强联合 突破“五小时商圈”
■文/邓小亮
对于高安陶瓷行业来说,2010年可谓跌宕起伏,峰回路转。年初陶瓷市场一砖难求,陶瓷行业极其火热。然而,高安陶瓷持续4个多月的淡季让陶瓷行业遇冷。高安陶瓷的发展和大环境有着很大的联系,同时也有高安陶瓷自身的因素。
近年来,高安陶瓷产业发展顺利。2007年到2010年,是高安陶瓷发展的井喷期。三年间,高安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占地20平方公里,先后入驻了新明珠、新中源等92家知名建筑陶瓷企业及150家配套厂家,150条生产线开工,产能达4.5亿平方米,占全国的十五分之一。2010年年产值突破100亿元。
持续数月的销售淡季之后,高安陶瓷发展形势乐观。2010年10月以后,高安陶瓷销量大涨,很多企业供不应求。然而,在高安陶瓷欣欣向荣的背后,也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人才匮乏
目前,高安陶企面临很大的用工缺口,不仅缺少普通工人,管理和技术人员更是不足。一方面,近年来,随着陶瓷产业的飞速发展,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需要更多员工,对员工的素质,尤其是管理能力、技术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另一方面,高安产区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都很大程度上加剧了高安陶瓷企业的招工难度。
为缓解人才压力,部分企业已开始储备人才,一些未计划上生产线的企业也根据需要储备了一些人才,以缓解高峰期的用工压力。目前,提前储备普工已成为高安建陶企业缓解用工压力的一大特色,尽管增加了成本,但很多企业都认为值得,一方面公司花钱培训了员工;另一方面也缓解了投产时的用工压力。
第二,缺少品牌
受入驻的佛山企业的影响,目前,高安陶瓷在设计、营销及生产等众多环节,都已能和佛山企业并驾齐驱。然而,在市场价格上,高安陶瓷与佛山陶瓷还有相当差距。近年来,在众陶企的努力下,高安陶瓷出现了如奢华王子、路易保罗等区域品牌,离知名品牌还有一定距离,高安陶瓷的品牌建设任重道远。
第三,“五小时商圈”难突破
高安陶瓷产品定位为中低档产品,物美价廉,具有无与伦比的性价比优势,拥有周边500公里的销售半径,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汽车运输能够快捷便利到达的“5小时商圈”。然而,再向外延伸,高安陶瓷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近年来,湖南、湖北及安徽等地纷纷建起了建陶厂,所生产的产品同样瞄准了当地中低档市场。高安瓷砖原本的价格优势,在扣除运输成本以后荡然无存,市场份额逐渐被抢占,销售半径难以突破。
面对以上高安产区面临的问题,很多企业认为应该强强合作。现在的高安陶瓷经历过2010年漫长的淡季,对陶瓷未来的发展进行了的深刻的反思。虽然很多企业还没有采取行动,但已经看见高安陶瓷有了强强合作的意向并获得的不错的成效。
2010年12月,面对成本的上升,高安几家陶瓷企业集体协商上调产品价格。但高安产区的佛山企业并没有调价。
强强合作能缓解高安企业价格压力。2010年7月,为争取销量,高安陶企曾展开了残酷的价格战。高安陶企的强强合作,既可以避免企业间的价格竞争,还可以像佛山大企业一样节约生产成本,从源头上缓解高安陶瓷的价格压力。
生产成本的降低,也有利于突破“五小时商圈”,扩大高安陶瓷的辐射范围,提高高安陶瓷的市场占有量。
高安陶瓷品牌建设速度慢。一方面因为高安陶瓷辐射范围有限,另一方面,有限的资金也限制了高安陶瓷的企业品牌的宣传力度。
强强联合集众家之力推品牌,有利于缓解资金压力,加快高安陶瓷的品牌建设。品牌建设的成功,有利于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产品附加值,带动产品价格的提高,有利于高安陶瓷产品利润的提高。
将地方财政投资资金过分集中在某个产业项目上比较危险。一旦市场出现疲软,将严重影响当地就业、税收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平稳发展。强强联合不仅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在市场疲软的时候,能提高当地经济抵抗风险的能力,集众企业之力共同分担,减少损失。
2010年10月,中国(高安)陶瓷产业基地总部经济城的奠基,是高安政府引导高安陶瓷企业,强强联合的一个强有力的表现。联合发展有利于高安陶企突破现有局限,强强合作后的高安陶企必将争取到更多的发展空间,在更大程度上挖掘高安陶瓷巨大的发展潜力。
book=56,ebook=1